十三阿哥胤祥从来就跟他四哥胤禛感情极好。胤禛去哪儿,他都跟着。
有时候胤禛和太子胤礽商谈政务,胤祥跟去后,就带着十五、十六玩儿。
胤禵见胤禛心向十三,越发心中不悦,也懒得搭理自己的同母兄,只缠着自己的八哥胤禩,胤禩也不好丢下他。
有时候,几人凑堆。
大的聊政务,小的做游戏。
胤禵非得赢了胤礼不可。
可若是胤禵做过分了,胤禛便会说胤禵几句。
胤禵脾气直爽暴烈,被说几句后,便会怼胤禛,拂袖离开。
胤禩无法,只好追着胤禵而去。
今日便是如此。
胤禛看着胤禵离去的方向,胤祥劝他:“四哥,你快去看十四弟吧,我不要紧。”
胤禛收回目光,看着他嘴边的血迹,叮嘱他:“一会儿回去,我给你上药。”
胤禛拉着胤礼坐下。
太子胤礽打趣道:“老四你不去追你弟吗?老八可去了。要是以后,十四他心不向着你,向着老八,我看你到时候怎么办。”
“他被惯得有几分不像话,让他受受打击也好。”胤禛笑道,“他现在年纪小,等他大了,就知道我为他好。”
胤禛看着胤祥,叹息摇头:“都是兄弟,他怎么就下手这么狠。”
“那就不知道了。”太子胤礽以茶遮唇,遮去笑意。
另一边儿,胤禩追回胤禵,看胤禵鞋都没脱的躺在床上。
他给他倒了杯水,走过去坐下,温和道:“四哥也是为你好,只是说话值了些。”
胤禵尚在气头上,冷哼道:“我就不明白了,到底十三是他弟,还是我是他弟。他没有一次是站在我这边的。”
胤禩不再说话,为他擦去汗:“我把水放你旁边看,你记得喝。”
胤禵抱着他的腰:“八哥,你做我哥吧。”
胤禩没有回答,只是摸了摸他的头。
得知此事的康熙并没有说话,仿佛此事就此揭过。
八月,出塞队伍回宫。
十月十八日,和嫔瓜尔佳氏,生皇十八女,不久即殇。
此后,瓜尔佳氏再未诞育过子嗣。
公元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
正月二十八日,康熙巡幸五台山。
本次出巡,太子胤礽、四贝勒胤禛、十三阿哥胤祥随驾。
康熙笑道:“只带你们三出来也好,讨几分安宁。”
三人心中有所猜测,知晓是自己皇父在提点三人,口中只称是。
依旧入住于五台山的白云寺。
三人也是头回来,倒也觉着新奇,太子胤礽带着二人到处游览,观尽这五台山上的寺庙。
康熙倒是留在自己住处,翻看佛经,将《地藏经》翻了好几遍。看着里间的“因众生各各差别,是以分身度脱。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愣神。
他自去年南巡后,回宫查知,七情镯被自己皇父带走,便写信给皇父询问,迟迟未有回信。
因此才来五台山。
祈福倒是次要。
大清在他手上一点一点变得强大,靠的是他勤政为民,而非什么鬼神之说。
纵然一路走来,他也经历了几件鬼魅之事,但他到底对这些鬼神之说怀有几分疑心。
可惜,醒迟长老已经出门多日,归期未定。
皇父总是不愿见他。
自近二十年前的一别,他再也没见过自己的皇父。
他连自己皇父面容都已记不清。
只他心中,到底憋着一口气。
他想要证明给他皇父看,皇父当年为了孝献皇后放弃他和他的生母,就是做错了。
他手持佛经,愣愣的发着呆。
三月初一日,醒迟长老仍然未归。
康熙摆驾回宫。
回去路上,巡视浑河、子牙河。
康熙在畅春园住了一段时日,于六月,避暑塞外。
康熙侍奉皇太后往热河行宫避暑。
太后向来喜爱如意,便将如意一块儿带上了。
此外,康熙还带上了太子胤礽、四贝勒胤禛、十三阿哥胤祥,十六阿哥胤禄。
六月十二,康熙召集大臣和皇子们研习书法。
康熙不仅亲书大字对联当场展示,还邀请众人观赏四贝勒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书写的对联。
诸臣环视,无不欢跃钦服。
康熙见状笑道:“老四和十三阿哥由来善于书画,我心甚喜,是以,今日邀请众大臣与我同观。”
群臣山呼万岁。
大臣复又品鉴胤禛与胤祥的字。
康熙将一切看在眼中。
包括有几位大臣屡屡望向太子胤礽,亦被他尽收眼底。
他只是不动声色的笑着。
端的是父慈子孝。
六月三十日,如意中暑,康熙遣太医去治。
久治未愈。
七月初一,如意薨。
太后得知此事,当即晕了过去。
再醒来,康熙已候在身边伺候。
太后泪流满面:“都是我不好,我知她身子不好,还要她陪我出巡。”
太后哽咽着,几乎说不出话来:“可我想着……”
她哀哀的哭叫了起来,锤着自己的心口,她心痛至极。
如意,她的如意啊。
她那聪明伶俐,最是懂事乖巧不过的如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