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首完,宜妃拉着他的袖摆,仰目看他:“早先点香时,奴才便求了这个愿。如今有了皇上与奴才一同所求,必然所成皆所愿,所求皆如意。”
康熙心中微微一滞,还是露出一个笑来:“自然如此。”
康熙将她手扒下:“你先自己逛着,我一会儿来见你。”
“好。”宜妃松开手。
康熙离去。
乌玛禄正坐在院子里,侧首看着。
琉璃为她斟茶。
阶下的小沙弥拿眼瞧她。
乌玛禄招他上来,问他:“你几岁了。”
“小僧十岁有一了。”
“怎的这个年纪就出家了。”
小沙弥憨笑道:“我和寺里的许多师兄弟,都是爹妈不要,丢在了寺庙门口。大的有七八岁,小的刚出生的也有。”
小沙弥见她和蔼可亲,也不怕她,接着说道:“上月,庙门口又丢了个女婴,主持送到附近的法镜寺,托比丘尼们照看。”
“他们行了不少善事。”乌玛禄笑了笑,将糕点给了一块儿给他,复又问道,“像你们这样的,都要剃度出家吗?”
沙弥摇头:“有些不愿意出家的,主持等他们年纪大了,也会替他们找份工。”
他年纪虽小,经历的倒不少,比寻常十一二岁的孩子还知事些。
他笑起来,露出了缺了牙的口,但他并不在乎,他只是颇为认真道:“小僧是自己愿意的。”
他神往道:“主持他们帮了很多人,小僧想像他们一样。”
他说:“主持讲经,说地藏菩萨发大愿,誓要度尽天下迷途众生。小僧不是地藏菩萨,做不到那般伟大。可小僧想,能救一个是一个。”
他说起这些来,倒沾了两分禅理:“众生茫然不知,颠倒妄想,不知己苦,不知自己有漏,盲目追逐。实在可悲可怜。”
他叹息着:“小僧有时出行,见世间种种,觉人间如何不是地狱。”
乌玛禄来了几分兴致,逗他道:“地藏菩萨都不曾度尽,你一小小沙弥,要如何度尽。”
他笑着,眼中是星辰:“所以小僧从未想过度尽众生,只望度得一人是一人。”
他人虽小,志气却不小。
乌玛禄举杯:“你小小年纪,便有这样的志向,我敬你。”
她一饮而尽。
她笑着,带着几分鲜活:“我且问你,若有恶人,屡教不改呢?”
“那想来是小僧愚钝,无法教化,只好再想办法。”小沙弥扣了扣头,道,“小僧想不出来,但总有一日,小僧能想出来的。”
乌玛禄又问:“那若是佛家亦有逆僧恶僧呢?”
小沙弥在灵隐寺中所见的僧人皆是好的,他从未想过这事儿。
所以,他被这话问住了。
可他或许真与佛有缘,生来早慧,素有佛智,他很快开口道:“人分善恶,那么这天下不会有任何一个地方只有好人。寺院中亦是如此,实在正常。”
他紧接着得出一个结论:“所以净土只在他处。”
他仿佛醍醐灌顶,一瞬间大了大然,他冲乌玛禄磕了个响头:“多谢檀越教导之恩。”
乌玛禄侧身不受,叫琉璃去扶他。
康熙此时而来,见到这一幕,走近,叫行礼的众人起身,他问道:“这是怎么了。”
乌玛禄笑道:“奴才问了些这寺中的趣事。”
她斟酌道:“听闻寺中主持善心善行,欲要为寺中添些香油钱。”
第168章
乌玛禄摆手,叫小沙弥退下,绝口不提他们之间的话。
康熙看了小沙弥一眼,没有说什么,而是道:“你许了什么愿。”
“说来听听,也许我能为你实现。”
乌玛禄看了他一会儿,摇头:“奴才并无所求。”
康熙不再问。
第二日,有人将乌玛禄和小沙弥的对话转述给康熙知道。
康熙夜里留宿,面无表情的睁眼看着她。
他慢慢的掐住她的脖子,手逐渐的用力。
他想要杀了她。
她太聪明了。
他爱她的聪明,也恨她的聪明。
帝王不能被看透,不能被拿捏。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但帝王不能。
她是他的妻子,也是他的知己。
可帝王注定了孤家寡人,不会有知己。
乌玛禄睁开眼,看着他。
“你杀了我,扼死我也不会有什么改变。”乌玛禄慢慢的扯出笑来,“你对太子失望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她拆开了他伪装出的假面:“有了嫌隙,就回不到当初。以后你会越来越无法接受太子。”
她有些悲悯的:“多可怜。你不止一个儿子……”
他不止一个儿子,而他的每个儿子又如此的优秀,太子并非无法取代的。
多可悲。
乌玛禄嘲讽的笑着。
他死死扼住了她的喉咙。
他是真的想要杀了她。
他最后松开了手。
乌玛禄却不怕激怒他:“即便不是老四……也会是你其他儿子。”
“闭嘴。”
“太子错就错在,他……太蠢了。”
康熙颓然的松开手:“你说得不错。太子太蠢了。”
他抱着她,喃喃道:“太子要是你儿子就好了,你会好好教导他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