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个想要得到父母夸奖的孩子:“皇父封我做大将军王了,厉害不。”
乌玛禄笑道:“厉害,我儿子哪有不厉害的。等你凯旋,额娘为你贺。”
胤祯点头:“好。”
他又小心翼翼的跪在地上,握住乌玛禄的手,道:“我知道皇父让我去,是为了把我和八哥他们分开。”
他小声道:“我也知道,八哥、九哥、十哥他们做的事让皇父很不高兴。但我不能对不起他们。”
他说:“九哥知道我要去打仗,担心我的安危,已经送给了我纹银万两。四哥却没什么表示。”
胤祯叹气道:“额娘,你说我该怎么选。”
乌玛禄沉默着。
这世上的事从不是非黑即白的。
他们在这场恩怨场中,个个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力。
却也只能这样了。
他向乌玛禄磕头道歉:“额娘,我知道我对不起你,可我也没有法子。”
乌玛禄摸了摸他的额头:“家人之间,永远不用说对不起。我始终是你额娘,你皇父和你四哥,我们都在京城等着你凯旋。”
胤祯起身,擦去泪水,又露出那开朗的笑来:“好,等我凯旋那日,就用军功向皇父为额娘讨个贵妃做做。”
乌玛禄笑道:“你这孩子。”
她正了神色:“打仗不是闹着玩的事情。将军无能,累及三军。你带兵打仗,要多思多看多想。那些士兵们也是有家有口的人,不要让他们枉送了性命。”
胤祯点头:“额娘放心,我都记着。”
乌玛禄笑着:“去吧,我等你回来。”
她站在门口,目送胤祯离去。
她就在这个世间最豪华的金丝笼中,看着每个人马不停蹄的奔赴自己的命运。
十二月,胤祯统帅西征之师起程。
他出行前,康熙遣人临摹了份今年才制成的《康熙皇舆全览图》,上绘清朝国内详细地势,以求能为他挣得几分先机。
胤祯不是不感动,他心中舍不下皇父和额娘,在和胤禩他们告别时,再三叮嘱胤禟,皇父与额娘但有欠安,尽早捎信。
胤禟连连点头,应下了。
出行当日,康熙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
出征的,亲王贝勒及其以下,俱身穿戎服,齐集太和殿前。
而不出征的亲王贝勒及之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身穿蟒服,齐集午门外。
胤祯跪受敕印,谢恩行礼毕,随敕印出午门,乘骑出天安门,由德胜门前往。
诸宗室与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处。
胤祯回望城阙,叩首行礼,肃队而行。
队伍渐渐远去。
乌玛禄在紫禁城的城墙上,远远的看着。
她自然什么都看不见。
她与她的儿子隔着太多了。
尹双儿不解道:“主子您若担心小主子,求皇上不让小主子去就是。皇上爱重小主子,必会答应。”
乌玛禄轻声道:“这是他选的。”
乌玛禄看向她:“双儿,我怎么能剥夺一个人他自己的想法呢?不论是不是以爱为名义,都不应该。”
尹双儿没听明白,但她知道,她的主子从来没错过。
她笑道:“主子说的,一定是对的。”
乌玛禄知道她不懂,也不怪罪她,浅笑道:“走吧,咱们回吧。”
尹双儿扶着她回宫。
十二月初六,孝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两周年忌。
康熙命由和硕雍亲王胤禛,和硕恒亲王胤祺、十七阿哥胤礼,至奉先殿恭代行礼。
胤祯启程后,康熙终究心中愧疚,后又降旨给青海蒙古王公。
圣旨言:“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尔等惟应和睦,身心如一,奋勉力行。”
纵然如此,康熙心中亦是越发担忧,他道:“从前他哥哥们上战场,都有我带着,这次是他自己去……我时常担心他遭不了这个罪。”
可他也没有法子。
几番忐忑下,康熙同乌玛禄商量道:“实在不行,要不把十四的孩子接进宫待几日。”
“你决定就好。”
康熙说做就做,胤祯西征期间,康熙将他的几个儿子时常带在身边,多加赏赐。
如此一来,倒也稍稍减轻了康熙的愧疚。
待到十二月二十八日,时至春节期间,正是几位有子妃嫔的正式册封礼。
咸福宫妃博尔济吉特宝音,被正式册封为宣妃。
和嫔瓜尔佳氏,晋位为和妃。
成嫔戴佳澄月晋位为成妃。
王云锦王贵人被晋位册封为密嫔。
诞下十七阿哥胤礼的陈氏,晋位册封为勤嫔。
而万琉哈柳烟为定嫔。
册封后。
作为永和宫主位,乌玛禄自然派人送去了贺礼。
如今连乌玛禄在内,共八位妃子,三位嫔。
虽嫔就可为后宫主位,然则妃子太多,没那么多宫殿。
三位嫔也就留在自己原本住的殿,只是由原本的房间换到了更大的房间。
等一切忙完,万琉哈柳烟终于抽出空来,来见乌玛禄,打趣道:“早不册封册封晚不册封的,怎么偏偏这个时候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