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年妃娘娘她摆烂了[清穿]_檀砚【完结】(33)

  年婳恍然:“我上次听额娘提到过,想来二哥是要参加的。”

  胤禛点了点头,也没多说什么,如今的科举都是各凭本事,他顶多给年家送两本有益于科考的古籍藏书,其他的却也帮不了什么。

  年婳也陷入了自己的思绪,她想的却是,二哥要步入官场了,也不知道年家今生的走向会不会和历史上不一样。

  /

  却说年家,自从年夫人上次同年婳见了一面,回去便将年婳的话同丈夫说了,年遐龄本还觉得同纳兰明珠结亲是自己儿子高攀了,听完妻子的转述后却有些熄了这个念头。

  再结合年夫人去坊间打听,听闻那纳兰小姐年纪轻轻便三天两头吃药请医,即便她自认不是个挑剔的婆母,却也不愿给儿子娶这样一个看起来短寿的媳妇儿。

  年羹尧自己对此倒没什么感觉,一来他没见过那传闻中的纳兰小姐,二来他觉得不能跟明珠攀上关系便不攀扯,海阔凭鱼跃,他坚信靠自己的本事也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八月眼看转头就过,次月便迎来放榜的日子,年羹尧的名字赫然在榜。年夫人笑得嘴都合不拢了,但也不好过于高调,只把在京城的亲友叫过来摆了一桌酒。

  只是这次放榜却和以往不同,顺天府中举名单一出,便有落榜考生聚众闹事,集合在一起大喊“徇私舞弊”。

  落榜考生心有不服倒是常见,但闹出这么大的舆论风波,却是要引人非议的。

  顺天府乡试录取名额居全国之首,考生数量也是最为庞大。参加这场考试的不仅有顺天府的普通生源,还有大量的八旗弟子、高官子弟,此次掀起舆论风波,便是因为大家发现中举的考生中高官子弟占比奇高。

  “名门子弟尽列前茅,孤寒学子名落孙山。这考官的名单大家都是事先知道的,难保不是这些天潢贵胄先给考官送了钱!”

  落地秀才们怒不可遏,还邀请了《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写檄文,洋洋洒洒几千字,把此次中举的高官子弟皆骂了个遍。

  年遐龄之子年羹尧,高居此檄文前列。一则是因为他实在考的太好,二则是有人传言他爹作为湖广巡抚,搜刮民脂民膏给考官送了一万钱。

  醉香楼一层群情激愤沸反盈天的时候,年羹尧正带着书童,吊儿郎当地坐在二层雅间,带着笑听底下人怎么骂他。

  “这用词还挺犀利!”年二公子锐评:“故事也编的十分生动,我都要信了!”

  “二爷,您这时候还笑得出来!”

  年羹尧一哂:“宴方,你真无趣,还是小满有意思,可惜也不知这辈子能不能再见着她。”

  皇家女眷无故不得见外男,年羹尧想起妹妹,正觉得心中伤感,忽听门外传来一道清丽的女声:

  “这些人也真是懂得欺软怕硬,索额图的外孙、纳兰性德的儿子此次也都中举了,怎么没在檄文上见到?可见煽动闹事的人也不是傻子,懂得谁能惹谁不能惹。”

  另一道女声询问道:“你一个女儿家,还研究科举?”

  先前那道清丽的女声继续道:“怎么,女儿家便不能读书研究这些?说来这世道也真是奇怪,一边要求女人相夫教子把后辈教出名堂,一边又不允许女子读书入仕途,岂不是自相矛盾?还好我爹爹不拘着我。话说回来,此次事情闹得如此之大,圣上若不出面解决,恐怕不能平息民怨。”

  年羹尧听着有趣,自雅间里走出,迎面便看见两个姑娘,其中一个明艳灵动,听声音正是方才那位大肆评价科举的女子。

  “那依你看,此次科举是否有人徇私舞弊?”年羹尧好奇地问道。

  两位姑娘的谈话骤然被打断,见是一位面生的公子,那个年长些的连忙拉了拉旁边姑娘的衣袖,看样子想要离开。

  田琴霜却未曾闪躲,反而大大方方道:“这个我并不好断言,只不过科举之事兹事体大,一旦被发现徇私舞弊考官怕是要掉脑袋,按照常理来说舞弊的几率不大。这些落榜秀才们闹事,却忽略了一点,高官子弟们从小接受最好的读书条件,延请名师收录古籍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司空见惯之事,纵是在考场上碾压寒门考生也合理。”

  略停顿了一瞬,田琴霜继续道:“错就错在,不该让高门子弟和寒门弟子同场比拼。寒门读书本就艰难,多少人一家五口省吃俭用才能勉强供出一个秀才,既然要给人家出路,就不能又放任高官弟子去人家碗里抢饭吃。”

  这话说的大胆又犀利,立在一旁的田琴枝拉了拉妹妹,想让她少说两句。

  谁料立在对面的年羹尧却拍手笑了起来:“姑娘好见识,此等言论我只听我家中小妹说过,没想到姑娘居然能和她想到一处。”

  谁认识这人妹妹是谁?

  田琴霜略感不悦地皱眉道:“我这也不是什么高见,只是家父做了二十多年地方父母官,见多了贫苦百姓的生活,方才也是有感而发。”

  年羹尧正想要接着说些什么,便见立在一旁的另一位姑娘开口道:“方才是小妹的玩笑话,还望公子不要怪罪,我们今日还有事,就不在此耽搁了。”

  说完朝这边行了个礼,拉着田琴霜便往楼梯那边走。

  人都走远了,年羹尧还立在原地盯着人家背影思索。

  宴方平日里是个呆的,今日此时却格外开窍:“二爷,您往日从不盯着人家姑娘看,今日是怎么了,您是喜欢人家?”

  本以为年羹尧要否认,谁知他却一脸坦荡地回道:“对啊,你不觉得方才那位同我说话的姑娘很好看吗?不仅人好看,见解还不俗。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婚配,你在京中人脉广,一会儿去打听打听。”

  宴方瞪大了眼睛,惊喜道:“那姑娘方才梳的是闺中发式,想来是没成婚的,就是不知有没有定亲。二爷您等着,奴才这就去,免得让人走远了!”

  年婳之所以知道自家二哥被写上了檄文头排,还是胤禛告诉她的。四爷近日忙,好不容易逮着空闲来看她,转头便与她说起此事。

  “闹这么大,万岁爷会出面处理的吧?”年婳不确定地问道。

  “皇阿玛知道后生了好大的气。已经让人重新出题,准备给上榜的举人重新安排考试了。”也正是因着这件事,他们兄弟几个最近都提心吊胆的,生怕被牵连进去。

  “那便好。只是这顺天府以后得乡试确实得改一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能让百姓有太多怨气。”年婳倒不担心自家二哥的实力,只是听完后随口评价了一句。

  胤禛稀奇地看向她:“我以为你这脑子里整日只装着吃吃喝喝?你竟然还有这等见地?”

  年婳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故作生气地没理他。

  “民生之怨,何止这一起......”胤禛又想叹气,但随即想到年婳上次的话,硬生生把一口气憋了回去。

  国库亏空、地方官吏贪腐、八旗子弟混吃等死......桩桩件件,最后都是算在了百姓头上。但这些他不能说,他说了就等于骂皇阿玛昏聩懒怠,才纵容这些蛀虫繁衍。

  想想太子如今煎熬的处境,就是给他们兄弟几个敲响的警钟。

  皇阿玛是圣明且没有过错的,就是装,他们也得装作对皇阿玛做的事没有一丝不满。

  第33章 民间的声音沸反盈天,康熙对自己的定位是个体恤百姓爱民如子的好皇

  民间的声音沸反盈天, 康熙对自己的定位是个体恤百姓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如今寒门士子八旗子弟侵占了自己的利益,康熙也觉得脸上无光, 急忙派人彻查此事。

  至于考中的这批人,康熙帝自己亲自出了题目,命直郡王带着一众皇子巡查考场,要对考上举人的这一批人进行复试。

  原本这种为国选材的事情太子肯定要去的, 但一想叔公索额图的外孙伊都立此次也在中举名单,胤礽犹豫了片刻,请旨想要此次的巡考。

  太子此举本也是出于好意, 民间的舆论已经够难听了, 若是那些落榜举子知道他和伊都立的关系,不知道还要编出什么谣言来,他想了想, 自己不担这门差事是最好的, 皇阿玛本就对这次科举大为生气,他不去沾染反而能避避风头。

  他的出发点是好的, 谁料康熙听了却更生气了。

  “怎么?你堂堂一国太子, 自己行得正坐得端还怕他们骂你不成?这些人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怀疑你徇私舞弊,若按照你那般想,这些士人家里的长辈大多都是朕的近臣,朕给他们出题还要怕瓜田李下被人质疑不成?”

  康熙高坐大殿之上,语气里明显带了不满和训斥:“一国储君, 行事如此畏头畏尾,实在是怯懦至极!”

  胤礽听到此处立马跪了下来, 乾清宫的地板用的是产自苏州御窑的“金砖”,这地砖被小太监一块块擦得锃亮, 胤礽低着头,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耷拉着头的影子。

  他忽然在心中感叹,这个殿里的地砖怕都不用擦,只要皇阿玛哪段时日不高兴,这里的砖石就能被人们用膝盖擦得干干净净。他这个太子,说出去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乾清宫的地砖他近几年可是没少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清穿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