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_池陌【完结】(125)

  给自己老婆买衣服,必然要给秦母也买一份,出差时还给秦母带过口红、香膏。

  俩人就在他老婆眼皮底下谈起恋爱,这期间秦母一直钓着他,没叫他得逞,直到有一次男人洗澡时,秦母钻进了淋浴室,这才真正戳破了窗户纸。

  俩人来回有小半年,还是叫闺蜜给发现了,这闺蜜自然是相当崩溃,没想到自己引狼入室,把这样的女人招回家里。

  她虽然同意离婚,却去厂里闹了一通,把这男人的职位给闹没了,秦母嫁过来后也没过过几天舒坦日子。

  因为这事,她在这一片的名声不太好,但凡条件好点的人家,叫人来一打听,都不跟她做亲家,秦雪的婚事也就被耽搁了,眼看都二十三了,一直没嫁出去。

  秦母就觉得孟大国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甭管是不是正式工,能赚钱就行,柴米油盐靠的不就是钱吗?

  秦母也就同意了,“回头把他约过来,娘有办法。”

  秦雪也是相信亲娘的手段,一想到能跟孟大国在一起,心情都荡漾起来。

  甄臻还不知道儿子被人惦记上了。

  这一转眼就到年关了,进腊月后,赵美兰就来了一趟,给甄臻带了一台缝纫机过来。

  上个月,她就帮忙弄了两台旧缝纫机,今天这台是新的,赵美兰凑了好多券才给她送来的,也是存了想巩固这段关系的心思。

  她男人说了,这甄大姐以后还有大招。

  赵美兰就想着礼多人不怪,对甄大姐好点,以后甄大姐有大招时还得想着她。

  “姐,你看看我买的缝纫机怎么样?不瞒你说,我凑了一年多的券,才把券凑齐了。”

  甄臻就明白她的意思了,“这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要不是你帮忙,我儿媳这边可没有缝纫机用。”

  以前一台缝纫机肯定是不够的,现在有四台,就可以再招两个学徒了。

  甄臻就想多付她点钱,赵美兰不肯收,只收了成本一百八十块钱,甄臻也就没跟她客气,送了几包零食让她带着。

  到了年关,甄臻清点了仓库和空间里的存货,她的存货可真不少,是按照年销售额来存的,应该够过年用的了。

  入冬后,对面那两家店的生意就不太好。

  好阿婆食品店虽然比甄臻这边便宜,可是品种单一,秋天那阵子板栗和瓜子还不错,入冬后就越来越差,顾客经常吃到发霉板栗和瓜子,属于吃过一次,就绝不会买第二次那种!

  好媳妇的卤菜店也不太行,孟大国有一次叫大川买过那家店的卤菜,坦白讲,卤菜味道不错,不赶客。

  可老板也太不讲究了,这边做着卤菜,那边就随地吐痰。

  他老婆扎完头发就能伸手去抓卤菜,店里卫生又差,苍蝇蚊虫多不胜数,据说还会把掉在地上的猪蹄捡起来洗洗卖给顾客,更有老鼠在桌案上爬来爬去。

  虽说这年头大家都清贫,可附近住的都是讲究的正式工,这些人眼界高,向来就看不上卫生习惯不好的。

  好媳妇卤菜店的老板长指甲里都是头油,好婆婆的店员却穿着清爽的工作服,头发用丝巾扎起来,有专门夹菜的夹子,还带着棉布口罩,真的比家里吃饭都讲究。

  一来二去,好婆婆的客源就回来了。

  不过甄臻觉得还不够,进入腊月十五,她就叫孟二勇把她写的过年促销活动都贴出来了。

  这是好婆婆食品店第一次搞促销,甄臻十分重视,一早就写好了促销规则。

  买五斤食品送半斤瓜子,买十斤送一斤瓜子,买满一百元免五元,买满二百元免十元。

  更有过年大礼包售卖!

  大礼包包含了好婆婆饰品店的热卖产品,瓜子、花生米、板栗都有,用带有好婆婆标志的包装纸包好了,再捆绑到一起,一个大礼包售价两元钱,比单独购买种类多,便宜还送一块牛轧糖试吃。

  第68章

  这年头什么都是新鲜的, 大礼包的形式一出来就有不少百姓买账。

  供销社是真没有这样的,过年时拿着票都得排队抢糖抢糕点,好婆婆这边不用票, 只这点就比供销社强不少。

  虽说百姓没什么钱,可过年又不是寻常日子, 买东西那也是不看价钱的。

  这不,等甄臻晚上数钱时, 就发现促销第一天营业额就有九百块。

  熟食那边卖了三百五, 瓜子两百五, 剩下三百是零食,刨去促销赠送的部分,也有一半利润了。

  甄二嫂买菜经过这边,见她忙得不可开交,回家把饭做好就来铺子里帮她忙活了。

  店里生意好,甄二嫂既佩服又羡慕,小姑子以前恶名在外, 谁曾想这几年变化还挺大, 看这生意做的!那叫一个红火!

  “他小姑,过年这段时间生意真不错, 要是天天都能这样就好了。”

  甄臻笑着道, “确实不错, 不过年后那一两个月应该都没啥生意,要到三四月份才能回暖了。”

  这也是甄臻前世听人说的, 过年虽然生意好,可年后有一段时间是淡季,相当于提前赚了两个月的钱,不过淡有淡的好处, 要是一年到头都这么忙活,那真能累死人。

  甄二嫂直点头,“他小姑,向阳俩口子没啥事干,我寻思着也叫他们开个铺子,就是不知道能干点什么。”

  甄臻没想到她有这心思,“向阳不是在粮站上班吗?”

  “因为你二哥的事,向阳俩口子在粮站受影响,有个同事他儿子一直想调回城里,却没有工作岗位,就想把王玲给挤走。但王玲工作认真,他挑不出差错来,就给王玲编排了不少难听的罪名,闹得风风雨雨的。”

  那老不死的编排王玲跟站长有染,甄二嫂了解儿媳的为人,一个字都不信。

  王玲也因为这事去找那老不死的对峙,可是人家脸皮厚,死活不承认,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你二哥平反了,那同事知道你二哥又回去当校长了,想把孩子调回来当老师,就上赶着巴结。向阳俩口子觉得厂里人情关系太复杂,没什么意思,想自己开个铺子,赚多赚少都是自己的。”

  这年代有这种想法的人可不多,大家都想一份工作干到老,干个体户的多是为了生计,被逼无奈才出来的,很少有人把工作辞掉。

  “工作辞掉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一个名额?”

  “现在厂里可以转让工作,俩人加起来能卖个两千块钱,不过我和你二哥都觉得卖掉工作不保险,这以后也不知道啥情况。”甄二嫂担心道。

  “以后差不了,现在做买卖的人少,卖什么都有人捧场。只要你有东西就不愁卖,等以后铺子多起来了,粮站也就不好干了,经济不好就得裁员让职工下岗,还不如早点下海做生意,怎么着也比上班要强。”

  眼下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关口,生意是真好做,就像甄臻这个铺子,看着不起眼一天能赚好几百,一天的利润就能在县城买房了,关键是没有竞争,这钱就跟大风刮来似的,直往口袋里钻。

  但这种话她又不能跟甄二嫂明说。

  甄二嫂被她说得心动,“也不知道能干点啥?”

  “我记得向阳会修理拖拉机,那他会修理摩托车吗?”

  “没有学过,但他朋友家摩托车坏了都是找他修的。”

  前些天赵美兰男人的摩托车坏了,找半天没找到一个修理铺子,就念叨着县城什么时候能开一家就好了,修车不是什么大买卖,但做好了也能搞个连锁店,以后再做汽车销售代理,也是不错的。

  “咱们县城还没有修摩托车的铺子,摩托车坏了都得推去市里修,贵不说还非常麻烦,有时候一天修不好就得在那住几天。向阳要是有这想法,倒不如开个修理铺,先以修摩托车为主,再慢慢学着修汽车的发动机,要是学成了还是很赚钱的。”

  甄二嫂听她这么说也觉得甄向阳的前途明朗不少。

  “可他开修理铺,王玲就不能和他一起干了。”

  “王玲可以自己干,开服装店、饭店、食品店都行,二哥那个学校不是很大吗?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有,学生多了就需要配套的服务,开个书吧、文具店、蒸饭的铺子都行。”

  甄二嫂从没往这方面想,书吧文具店她倒是知道,但是蒸饭的铺子该怎么搞?

  “大人要上班,孩子中午回不去,可以让他们自己带米去你们那蒸饭,每次收个手续费就行,别看一份饭赚不了几个钱,可薄利多销啊,这上千口人的学校,做大了也是了不得的。有那家庭条件好的也能按月收费,给他们提供伙食,怎么着都能赚钱。”甄臻提议道。

  甄二嫂觉得这提议挺不错的,她在校门口开店,都是有正规手续的,就算有人想坏甄二哥的名声,也挑不出差错来。

  甄二嫂回去就跟儿子儿媳说了这事。

  甄向阳从小就喜欢修理东西,家里的手电筒、自行车都叫他拆过,什么东西只要拆过他就能摸清原理,摩托车他是会修的,没事再学学修发动机,这铺子肯定能开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爽文 池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