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们医院都穿了_流云南【完结+番外】(104)

  周奉御郑重其事地举起手,表达自己的心意。

  魏璋只能硬着头皮向韦主任解释,真不是要偷师,实在是……太子是他们一关又一关地闯才能活到现在。

  韦主任微笑着用大郢语说道:“二位是大郢仁医,但是我不能收你们,今晚敢收你们,明天内分泌科主任就要找我算帐。”

  “学这些非常辛苦,劳心又劳力。”

  “等你们的身体再好一些,想学什么都可以。”

  张医师和周奉御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家,听完以后泪光闪烁,许久才平复情绪,又郑重其事地向韦主任和医生们行礼:“太子殿下就拜托各位医仙了!”

  不知为何,大家的鼻子都有些酸。

  行完礼,两位老人家就主动告辞,自己往回走。

  “哎……”魏璋对这二位老人家是什么法子都没有,只能勉强和韦主任打个招呼,立刻追出去,医馆这么大,万一走丢了呢?

  韦主任平静开口:“大家有多久没感受过这样的信任了?”

  每个人都有些动容。

  “好了,收拾台面,回去好好休息。”

  ……

  第二天破晓,钟鼓声海浪一样卷上飞来峰顶,又消退,起起伏伏的声浪,对谁都没影响。

  但是,抢救大厅的病人们都起了,堪称早睡早起的典范。

  大查房时,内分泌科主任黄永明显感觉到了两位老顽固的变化,他们不仅认真吃药,看人的眼神都发生了改变。

  虽然不知道原因,但黄永非常高兴。

  崔盛抱了两天两夜的颅骨模型以后,对安主任说:“奴愿意手术,哪怕有许多未知的意外。”

  安主任点头,摁下对讲机:“神经外科吗?通知董医生,急诊抢1床崔盛同意手术。”

  片刻后对讲机传出回答:“稍等,马上就来签手术同意书。”

  查房还没结束,旅贲军队正跑进抢救大厅,直奔太子床边,行礼呈信一气呵成。

  太子和皇后先看了书信的封面落款,然后互看一眼,不知道润和帝会有什么反应?

  太子把书信递到皇后手中。

  皇后也不犹豫,随手拆信读信,读到最后,眉眼都有了笑意。

  太子很想看,但这是阿耶和阿娘的信,自己凑上前去好像不太合适。

  皇后对太子笑意盈盈:“陛下信中说,如果儿的心疾可以痊愈,飞来峰就是飞来医馆地界;倘若你我手术都不顺利,或发生意外,陛下也不会追究医馆之责。”

  太子长舒一口气,太好了。

  正在这时,郑院长和金老两人到了抢救大厅。

  皇后将润和帝的亲笔信交到金老手中,尤其是昨晚听到太子与魏璋的对话,如释重负。如果太子的心疾能痊愈,那是再好不过了。

  郑院长和金老看了润和帝的亲笔信,稍稍放心又觉得压力山大,心脏手术的风险那么大,只希望太子能顺利度过每道关卡。

  暂时空无一人的门诊大厅,巨大的电子屏上红字显示:“飞来医馆第七项任务完成86/126,完成率68%。”

  第75章 发现一个小问题

  门诊大厅三楼, 眼科临时病房,大查房结束以后,花主任才发现一晃四天过去了。

  第一批五十名瞽者, 有四十三名病患可以出院。

  眼科医护们给每位出院的病患做好健康宣教, 并嘱咐他们, 所以药品的包装,都在一个月后复查时带上山来,飞来医馆要收回。

  对病患来说,视力恢复是从未想过的意外惊喜, 把飞来医馆的医护们看成了再生父母,异常恭敬,谨记每一句话。

  行完拜别礼后,每个人带着各自的口服药或眼药水, 站在自动扶梯上忍不住频频回头,到了门诊一楼, 又向前台、导诊服务和志愿者们行了大礼表示感谢,这才走出大楼。

  直到病人们走出大楼,前台、导诊服务和志愿者们才放松下来,大郢病患动不动行大礼的习惯, 真让人压力山大。

  医院门外,负责“梯索”的崔家军们引导他们下山。

  眼科临时病房还没能出院的,都是做了手术的, 包括胡姬古丽。

  古丽手术醒来后,右眼被纱布蒙着,有时痒, 有时疼,有时觉得里面有异物……怪异的感觉就没停过, 越是这样就越担心。

  崔五娘看出了古丽的忐忑不安,安慰道:“飞来医馆的医仙们说了手术很成功,接下来就是好好休息、尽快恢复的事情……担心害怕都无事无补,好好躺着。”

  古丽手术前后都是柳巧照顾的,因为是卑贱舞姬的关系,每次见到锦衣华服的崔五娘就格外紧张,但她说的话一定认真听。

  崔五娘继续安慰:“躺好,别胡思乱想,再过三日就可以拆纱布,熬过去就好了。”

  古丽点了点头。

  隔壁房间的刘阿婆,被柳巧照顾得很好,两人常说以前当邻居的趣事,刘阿婆遵医嘱服药,完全没了那晚暴起的影子。

  以至于柳巧每次看到刘阿婆真诚的眼神,都觉得那晚是一场极恶的梦,现在梦醒了,都过去了。

  按心理咨询科莫医生说的,如果服药后能保持七天的情绪稳定,可以考虑停药,但刘阿婆下山后仍然需要有人照看,也是位棘手的病人。

  眼科的护士们在病人出院后,一小时内把病房的床上用品全部更换完毕,病房开窗通风,准备迎接第二批病人。

  谁也没想到,第二批瞽者病人来得这么快。

  下午一点,眼科门诊四个科室的医护人员就位,门卫保安打开蓝铁皮门,迎接第二批五十名瞽者病人,将他们领进门诊大楼。

  门诊前台、导诊服务和志愿者们再次忙碌起来,而这一次,魏璋的昆仑奴也是志愿者之一。

  ……

  门诊忙碌起来的同时,抢救大厅的气氛则有些紧张,又有些搞笑。

  神经外科的主治医生董斌,上午给崔盛签完手术同意书以后,发现一个小问题。

  开颅手术需要头部备皮(剃头),而神经外科以前做这件事情的不是护士,也不是医生,而是一位随叫随到的理发老师傅。

  老师傅手法轻柔,有耐心又幽默,深得神经外科医生们的信任。

  不巧的是,老师傅没跟着穿越过来……

  于是,董斌拿出新学的技能,对讲机摇人:“郑院长,病人或家属里面有没有好一些的理发师?抢1床要剃头。”

  崔盛听说要剃光头大吃一惊,听完董斌的解释,恍然大悟。

  以至于同一个抢救大厅的太子也有些慌,问坐在床边的韦主任:“本王是否也要净发?”

  韦主任慢一拍才反应过来,爽快地回答:“因为手术部位的不同,太子殿下不用像崔盛一样剃头。”

  太子悄悄松了一口气。

  韦主任又补了一句:“除了头发,其他部位都要剃。”$1??

  太子一时没反应过来:“其他部位?”

  韦主任笑得有些神秘,点了点头。

  太子放在薄被外的手下意识地捂住某个部位,瞬间觉得不合适又迅速移开。

  韦主任严肃告诉太子,手术前消毒和备皮的重要性,不止太子听明白了,就连皇后和崔五娘也听懂了。

  “医者父母心”,虽说有些尴尬,但为了手术成功率,损失些毛发又算得了什么?

  崔盛和太子二人说服自己以后,面对任何手术准备都可以坦然接受,但是万万没想到,手术前准备远远不止剃除毛发这么简单。

  但又挺巧的,经过中医科、神经外科的协商,心外科和心内科的讨论,崔盛和太子都是二月初二手术,都是早晨第一台。

  当医生们把消息告诉崔盛和太子时,两人之间仿佛难以跨越的天堑般的地位差别,瞬间变成了“同命相怜”,心与心的距离拉近许多。

  一起做皮肤准备(备皮)、一起做肠道准备、手术前一晚给剃得光溜溜的自己洗澡冲淋……一起安慰忧心忡忡的阿娘。

  因为急诊护士长周洁嘱咐过:“明天手术,你们今晚都要早睡。”

  两位听话的病人,几乎同时点头。

  原本并没觉得有多少压力,但架不住魏璋来搅和。

  上了一天课,走路都在摇晃的魏璋,赶在晚饭前走进抢救大厅,一双布满血丝的双眼,在崔盛和太子两人身上来来回回,焦虑和担忧实在太明显。

  太子吸着氧气浅浅笑:“盼了三十年,终于盼到了,你这什么眼神?”

  魏璋本来也不紧张,但架不住他看得懂手术知情同意书和麻醉同意书的内容,焦虑了一下午,还是在晚饭撇下学生们赶来。

  太子很了解魏璋,这人平日看起来没正形,但骨子里却是再认真不过的人。

  崔盛悄悄溜下床,走到太子床边,摸了张椅子坐下:“殿下,奴有点紧张,但又不想让阿娘担心。”

  太子笑得有点苦涩,这种时候谁能不担心?

  崔盛的视线在太子和魏璋身上来来回回,小声说道:“医仙说,那里还要插管子,不知道疼不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流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