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知知还挺意外,孙晓月这么热心?关于塑料大棚,她也没多想,毕竟京市已经有,里面种植的蔬菜也都是特供蔬菜,普通人根本吃不到!
没有大规模推广,不仅是因为盖大棚代价高,更是因为老百姓最基础的温饱还没解决,怎么可能去种这些经济作物,又不能私下交易,卖给谁?
……
下午,杨凤梅又过来帮姜知知收拾房间,把床铺好,还不停地叮嘱姜知知:“你一个人住晚上可要把门插好了,虽然后面就有民兵守着,可是真有那种坏人进来,也是容易吃亏的。”
“还有,你一个人也别做饭,到点就去我家吃,我也不让你白吃,回头你每个月给我点粮票,行不行?”
她也不是真心想要收姜知知那点粮票,而是怕姜知知不好意思去,才想着要点粮票。
姜知知一听,欣然同意:“那以后就要麻烦婶子了。”
杨凤梅笑着摆手:“麻烦什么啊,我们自己家不是还要吃饭?多个人不过多双筷子的事。”
姜知知还有个心事,就是这一段时间,周西野帮了她不少,她应该怎么回报?
请人吃饭,买个礼物,在这个年代,又显得有些暧昧。
不如,想办法还周西野一个大的人情!
杨凤梅收拾完,准备回家,让姜知知休息,走到门口又想起来什么:“挺奇怪的,周队长他们进山修路,这山也炸完了,怎么还不让人进山呢?”
“周队长他们整个部队都进山了,山路下面还又设了哨所呢,不就是修个路,整的还怪机密。”
姜知知眼皮跳了跳,这个操作她熟悉啊,炸山掏空,里面修基地,做工事,搞实验。
想想在河边时,遇见周西野和那个陌生男人,他们拿着图指指画画,应该是在看设计图,笑着冲杨凤梅说:“就算不炸山了,修路也是有危险性的,山上的落石下来也很危险啊。”
杨凤梅想想也对,一脸可惜:“就是可惜了,现在山里好多野果子熟了,还有松树头那边,可以捡蘑菇,捡回来晒干,冬天吃可香了呢。”
姜知知笑着:“和这些比起来,还是命重要。”
杨凤梅也乐:“可不是,比起来还是命重要。”
杨凤梅走后,姜知知环顾一圈,自己的小窝,越看越满意,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
开心地躺在有些硬的床上,闭眼享受这种仿佛养老一样的生活,除了吃得不好,其他一切都让她很满意!
原本想随便躺一会儿,结果不小心就闭眼睡着了,直到下工的敲钟声把她吵醒。
姜知知起来,简单洗漱了下,锁了门去梁老头家吃晚饭。
还没出了村委会的院子,梁老头黑沉着脸匆匆跑进来,直冲办公室,打开广播,开始喊话:“刚下工的都去打谷场集合,有两个知青进山失踪,我们要去找一下啊。”
连着喊了三遍后,梁老头骂骂咧咧地从办公室出来。
看见姜知知忍不住的抱怨着:“这些知青,怎么一点儿话都不听,反复强调不能进山,他们还偷偷摸摸地去,这下好了,人不见了。”
姜知知也挺惊讶:“他们进山干什么?”
梁老头哪儿知道:“谁知道,我中午还想着那个孙知青人不错,挺聪明有想法,谁知道,下午她就带着另一个知青进了山。怎么这么能惹事。”
姜知知没想到进山的竟然是孙晓月。
心里感叹,这个孙晓月是真的很能整事啊!她到底想干点啥?
第29章 一对苦命鸳鸯
孙晓月是带了蒋东华一起进山,说是为了改善知青点伙食,去山里搞点山货和野果子回来。
两人是避开了山下小路口驻守的哨卡,从荆棘林钻进去的。
姜知知听完都震惊,孙晓月这个脑子病的是真不轻!还是香山大院出来的,一点儿常识都没有?还带一个男知青进山,名声也不要了?
见大家都往河边去,她也很有兴趣地跟上去,免费的热闹还是要看一看。
在河边,遇见了陈双燕和李思敏,陈双燕看见姜知知,眼底恨意滔滔,却又拿姜知知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姜知知伤了一个胳膊,打她都跟打一只小鸡仔一样。
不过,这个仇,她一定要报的,她就不信,姜知知就没有弱点。
而这会儿,她心里还着急,蒋东华为什么会跟孙晓月进山?她和蒋东华发生关系后,蒋东华满脸愧疚,说愿意负责,当时她只是说了一句,这是她自愿的,不用他负责。
蒋东华立马改口,说以后要是遇见什么麻烦,他都会帮她。
言外之意,就是除了娶她,可以为她做任何事。
可是她只想嫁给蒋东华啊!
现在想到蒋东华是跟孙晓月一起进山的,心里就忍不住的慌,蒋东华会不会因为孙晓月是司令的女儿,而对她产生好感?
部队的人过来拦着,不让大家上山找人。
张召开着偏三轮摩托,一股烟地下山,看见梁老头,平时爱笑的脸,这会儿一脸严肃:“怎么回事?怎么还有人进山?”
梁老头也是无奈:“我已经开会说过,还每家每户都通知了,不知道这两个知青什么毛病,非要跑着进山。”
周围就有人小声议论着:“一男一女进山能有啥好事,肯定搞破鞋去了呗。”
“有些女的是真不要脸,大白天的就忍不了?”
张召听见议论,黑着脸跟梁老头说:“你让大家回去吧,我们负责找人,山里现在修路,被炸得随时有飞石落下,很危险,你们就不要去了。然后再多通知几遍,没事别往山上跑。”
梁老头连连应下:“放心放心,我现在就回去开会。”
张召环顾了一圈,看见姜知知站在人群外,地势有些高的地方,嘴角微扬带着笑意,眼底更满是趣味。
她看热闹,是一点儿都不掩饰情绪吗?
收回视线,准备忙完跟头儿八卦一下。
……
到了半夜,还没找见孙晓月和蒋东华。
山里气温骤降,如果不做好防范,或者去了更深一点儿山里,很可能会出人命。
周西野阴沉着脸,让张召带人把搜索的范围扩大,一定要把两人找到。
张召就很烦,忍不住嘟囔:“那个女知青,听说还是香山大院出来的,头儿,那不是和你一个大院吗?说她父亲还是司令呢,司令的女儿,觉悟这么低吗?”
周西野愣了一下:“香山大院?谁?”
张召想想:“说是叫孙晓月,头儿,你认识不?”
周西野摇头,大院里没有姓孙的司令,更不记得有叫孙晓月的:“不认识,不管她是谁,一定要确保安全地找回来。以后要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次就是我们防范疏忽。”
张召想不明白:“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附近几个公社都没事,离得最近的也就清泉村,我们操心也最多,谁知道他们还是把我们的话当耳边风。”
“行了,赶紧找人。”
周西野抓起武装带,边系边往帐篷外走。
张召只能赶紧跟上,他们最近本来就很累,白天晚上两班倒的赶工程进度,怎么还来这么两个搅屎棍子搞事情!
还说是什么司令的女儿,头儿都不认识,肯定是假冒的,说不定还是什么特务!
……
孙晓月怎么也没想到,她好不容易说动蒋东华和她一起进山,找一些山货和野果子,给知青点改善生活,最后却会迷路。。
开始时,蒋东华还有些犹豫,毕竟喇叭里一直强调最近不能进山。
孙晓月却觉得,不过是吓唬小孩子,而且现在的人实在太老实,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过修个路而已,弄得这么紧张。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大家都不敢上山,她们才有更多机会,弄到更多的东西回来吃。
进山的路上,孙晓月为了尽快博取蒋东华的好感,劝他一定要好好读书,过两年肯定会恢复高考。
蒋东华还不太相信:“真的会恢复高考?”
孙晓月信誓旦旦地点头:“会的,我爸说过的,你一定要早做准备。而且两年以后,咱们现在的政策也会有一次大的变革,到时候会允许做一点儿小生意的。”
她又说了几件最近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你要是不信,过些日子看,这些政策会不会下来。”
蒋东华看着孙晓月,心里也有了自己的算计,他家庭条件很差,三代人住在两间半屋子里,而他们兄妹六个,都到了要结婚的年纪,要是都结婚,家里根本挤不下。
所以,他想要改变人生,就必须找一个条件更好的对象,虽然对陈双燕做出了那样的事情,但他却是不想负责的。
他很了解陈双燕的家庭条件,和他家差不多,如果他们结婚,不仅不能改变生活,还会变得更艰难。
所以,当陈双燕说不用他负责时,他彻底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