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数一二、一二’,大家一起发力把鱼往海里拖。”
“准备好了,张校尉发令吧。”
随着“一二、一二”响亮又有节奏的号子声响起。
小虎鲸先是被挪到了厚厚的草甸子上,再沿着草甸子被一点一点地拖到了海水里。
整个过程花费了将近两刻钟。
当看到小虎鲸终于滑到海水里,获得自由的那一刻。
岸上累得满头大汗的众人,顿时爆发出了一阵巨大的欢呼声,所有人都在为小虎鲸重获新生而感到高兴。
就连江暖怀里的胖儿子也兴奋地拍起了自己的小巴掌。
咧着嘴巴“咔咔”的笑着,露出四颗雪白的小米牙来。
小口水从嘴角滴答下来,拉成了银色的丝,在猎猎的海风里直晃荡,糊了江暖一手。
在云麾小小的脑袋里,暂时还理解不了人们为什么这么高兴,但这不妨碍他跟着大家一起高兴。
江暖笑眯眯的拿帕子擦去胖儿子嘴角的口水,低头在他的脑门上亲了一口,抱着他与大家一起为小虎鲸开心。
与此同时,海里的鲸群也发出一阵阵尖锐的爆鸣,喷出高高的水柱,看起来分外的壮观。
小虎鲸重归族群,在鲸鱼妈妈的身边游了两圈后,再次往岸边游来。
冲着岸上的人群,喷起一道高高的水柱。
这次不用白泽翻译,所有人都看懂了,这个大家伙是在向他们道谢。
都说黑白鱼和海猪不愧是海里最聪明的两种鱼。
小虎鲸又在浅水区逗留了一会,之后才返回族群。
一群大鱼就在众人的目送下,很快离开了这片区域,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之中。
这次成功的救助,也让孩子们对水师大营官兵们的印象,彻底有了改观。
以前孩子们都被家里的大人们告诫,那些军爷不好惹,尽量离他们远些。
通过今天这件事,孩子们知道了,这些军爷们也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以接触。
相反他们待人挺和善的,看见搁浅的黑白鱼也没有吃掉它,反而齐心协力的把大鱼送回到了海里。
这件事情经过孩子们的嘴,传到了附近渔民们的耳朵里,大家也都惊讶极了。
他们第一次意识到,这些军爷或许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不好接触。
当然此是后话,暂有不提。
大鱼们离开后时间也不早了,江暖招呼大伙儿收拾收拾东西,跟孩子们告别后,一起返回了水师大营。
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次小小的善举,竟然在以后帮了他们的大忙。
因为这次的经历实在太过奇特。
回到大营后,几个大宫女还在兴致勃勃的讨论着。
芍药问江暖:“殿下,这种黑白鱼好吃吗?”
江暖笑着摇了摇头:“这问题可难倒我了,因为我也没吃过,所以不知道是什么味儿。
但你看附近的渔民们几乎都不对它们动手。
我想除了它们足够聪明有灵性,块头大不好抓以外,可能味道也不怎么样吧。”
宫女们一想也是,那家禽之类的都是越老越塞牙,这鱼太大了,估计也不好吃。
海边的风景再好,一连看了好几天也看腻了。
江暖决定去附近的小镇上走走。
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里的商品大多数都跟海洋跟渔业有关。
集市上出售的最多的也都是海产品,各种稀奇古怪的鱼虾、贝类和螺。
朱嬷嬷和几个大宫女们都是头一回见,好奇极了。
也不嫌鱼腥味难闻,跟着江暖在各个摊位之间窜来窜去。
在这里江暖还看到了她在沙滩上结交的一位小朋友。
那个十一岁的小姑娘珊瑚。
小姑娘陪她的母亲一起,在市集里卖鱼,还有螃蟹。
都是刚刚从海里打捞上来的,非常新鲜。
江暖想请珊瑚和她母亲带她在集市上转转,顺便了解一下这里的民生。
索性出钱把珊瑚家里的鱼获全部买下,让人送回水师大营的大厨房里去。
珊瑚的母亲十分感激江暖,欣然应允。
她早就听自家女儿说起过,水师大营那边来了一位极好看的夫人,而且待人还格外和善。
如今见了,果然貌美非常。身上的衣衫料子也是她从未见过的,比她从前见过的县令夫人还要好看许多。
不过让她没想到的是,这是这样一位好看又尊贵的夫人。
同她这样粗鄙的渔家妇人走在一起,竟然一点架子也没有。
而且,她也不嫌弃集市脏乱,会仔细询问各种海鲜和蔬菜大米的价格。
她问,普通渔民们每天的的渔获如何,除了打渔可还有别的营生,比如可有土地什么的?
珊瑚娘笑着说:“我们虽是渔民,但近些年朝廷的政令好,我们也开垦了不少的田地。
新开的田地,三年内都不用缴任何税。
我们不仅种了水稻,还种了马铃薯和红薯之类的粮食,收成都很不错。
这些东西的产量高,而且朝廷还减了粮税。
就算缴了税,家里的粮食也够够的,哪怕不出海打鱼也能吃饱肚子。
不像以前,我们没有田地,就算是有田地的,田里收成也就那样,除了种子,缴了税就没剩什么了。
逼得我们只能下海打渔卖渔来填饱一家老小的肚子。
可那海里的生活哪里是那么好讨的,若是遇到老天爷不开眼,这人就回不来了。
丢下一家老小,就只有等死的份儿。”
说到这里她顿了一下,一改之前的伤感,眼里都是笑:“如今有了田里的粮食兜底。
我们只挑天气晴好的时候才会出海。
若是下雨或是海况差,是绝不会再去冒险的。
打回来的渔获若是当天卖不掉,就做成咸鱼干,或是其他的干海货。
卖给收海货的商行,也是个不小的进项。我跟你说,只要东西好他们都收,就连海带也收,价格给的也好。”
说着,指了指路边的一家店铺:“呐,您看就是这家。”
江暖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见那铺子的匾额上赫然写着“胡氏海货行”四个大字儿。
在这块招牌上方,还有一块略小些的匾额,上头刻着个大大的“义”字。
江暖一看,瞬间哑然失笑。
第154章 抓周
江暖随即抬脚走进了店里。
小二见有人进来,立刻热情的迎上前来:“欢迎光临本店,敢问夫人想要点什么?”
江暖摇了摇头,笑着问他:“我不买东西,就想进来看看可以吗?”
那伙计闻言笑容仍然不变:“当然可以。夫人若有喜欢的,喊小的一声就好。”
这服务态度,就连江暖也不得不赞叹一声,这胡氏的当家人的确是会调教伙计的。
或许也唯有这样,这生意才能做得长久。
江暖在店里四处转了一圈,转头正要离开时。
打门口又进来两个人,当头的一个十分面熟。
同江暖对视一眼,那长了褶子的脸上,立刻笑成了一朵太阳花。
“哎呦喂,我的殿——我的祖宗哎,您怎么来了?”
江暖也是微愣了一下:“那还真是巧了,咱们这算不算是他乡遇故交。”
“算,怎么不算。快,里头请。”
这人正是当初在冯城县同江暖合作了好几年的胡掌柜。
既然是老朋友,江暖也没同他客气。
交代珊瑚以及她的母亲先回去,自己就跟着胡掌柜进了内堂。
海货行的二楼就是会客室,商行里的伙计上了茶和点心,两人坐下说话。
江暖问他:“你不是在南方吗,怎么跑这儿来了?”
胡掌柜嘿嘿一笑:“托您的福。
家主升了我做这东南十三府的大管事。所以最近这两年都是四处游走,巡视家里的产业。
前几天刚好到了这山阳县。”
“难怪,江彦同我说他上次回冯乘县的时候并未看见你。原来是高升了,恭喜恭喜啊。”
“哪里,都是托了殿下您的福。殿下怎么也到这里来了?”
江暖笑了笑:“来这里有点事,过两天就走。”
两人在会客室聊了约有两刻来钟,胡掌柜坚持要请她吃饭,江暖盛情难却只好应下了。
吃完饭江暖告辞返回水师大营。
胡掌柜带着人一直把江暖送到酒楼门口。
这里分行的掌柜问他:“大管事,这位夫人是谁呀?这般气派?”
胡掌柜撇过头看了他一眼,笑得莫测高深:“一句话就能让咱们家主封爵的人物,你说能是谁呢?”
那分行的掌柜把这话在嘴里过了一遍,眼睛瞬间瞪得老大,伸出一指朝天上指了指:“您是说,她是……”
胡掌柜微微一笑:“对,就是她。”
“哎呦喂,我的天爷爷哎,没想到我这辈子居然也能见着这样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