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有神兽,春江水暖好种田_三月含芳菲【完结】(79)

  农忙的时候,就给家里的子孙们搭把手,日子过得虽然清贫,却是说不出的自在。

  明光帝,想想自己这一辈子过得也不算容易。

  幼时忙着读书习武,讨好父皇。

  等年纪渐长,封了王又被派去了西北边关,肩负着戍守国门的任务,也是半刻不得安眠。

  再后来,父皇驾崩,唯一的同母亲大哥被反王杀害。

  此生挚爱的发妻的也死在了那场叛乱里,女儿失踪......

  等他好不容易平定叛乱,坐上皇位。

  天下的各种烂摊子又都压在了他的肩上。

  统观他这大半辈子,也就住在江家村的这几个月才算是真正的放松过。

  这种日子太过美好,美好到就像是一场梦,美得他舍不得轻易离开。

  且说京城那边,太子李容恒收到明光帝的来信,看完后顿时哭笑不得。

  他把信递给自己的弟弟晋王李容洛:“二弟也看看吧!”

  李容洛看完信,也笑了:“小妹要把制糖之术交给父皇在我的预料之中。

  但我没想到,父皇竟然在江家村玩儿的乐不思蜀了,还跟那几位老爷子交上了朋友。”

  李容恒好奇道:“江家村真这么好?”

  李容洛点了点头,眼里露出明显的怀念:“的确很有趣儿。

  风景秀丽,村民团结友爱,民风质朴,是个休养的好地方。

  最重要的是小妹在那里。小妹那个人的性子有多大胆跳脱,你又不是不知道。

  有她在的地方,肯定不会无趣。”

  李容恒闻言瞬间嫉妒了,幽怨的看着弟弟:“你和父皇都去过江家村,就我还没去了。”

  李容洛拍了拍大哥的胳膊,很没诚心的安慰他:“会有机会的!”

  “切!”这话说了还不如不说。

  当庄子里的甘蔗快要砍完的时候,又一艘大船靠上了江家村的码头。

  送红薯种的人到了。

  明光帝和江暖亲自去码头接的东西。

  拉开盖得严严实实的丙个大竹筐,里头装满了表皮淡红色,大小不一的红薯。

  江暖围着这两筐子红薯简直欣喜若狂:“就是这个,就是这个。你们此次真是立下大功了。

  有了它,只要不出现极端天灾,大景的天下将再无饿殍!”

  明光帝也分外高兴,当场赏了那个带回薯种的人。

  江暖还有些遗憾:“还差了马铃薯和玉米,若是能再找到这两样东西。

  那么咱们大景国的每一寸土地,就都能种满这些高产粮食。

  介时,整个东方世界都要仰仗我们的鼻息过活,光想想就让人兴奋。”

  明光帝看到女儿这霸道的样子,简直乐坏了:“放心吧。

  朕留了人在那边,他们会继续寻找剩下的两样种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朕相信,只要这世上有这两样东西就一定能找到。”

  这两筐薯种关系到大景国的未来,江暖没敢真放地窖,偷摸着全收到自己的空间戒指里了。

  这世上再没有什么地方能比它更安全了。

  时间在忙碌中飞快的流逝。

  当天空中第一次飘起清雪的时候,江暖就知道离过年不远了。

  仔细想想,她似乎已经很多年没有认真过过一个年了。

  养父江秀才在世缠绵病榻三年,家里能卖的都卖了。

  那时候小小的她,每日只想着怎么省钱和赚钱给养父治病,照顾好年幼的弟弟江彦。

  就算是过年,他们吃的也不过是一碗糙米粥。

  族人们看不下去,就给家里送来了干菜还有鱼。

  那会儿她觉得鱼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后来养父江秀才去世,为了安葬养父以及偿还之前的欠债。

  江暖不得已,把家里的五间青砖瓦房都给卖了。

  姐弟俩的日子变得比从前更加艰难,可以说是挣扎着求生。

  直到江暖跟着别人采山,挣到些钱,这日子才慢慢的好了起来。

  即使如此,她也是一文钱也不敢乱花。

  哪怕是过年,也就象征性的买上两斤猪肉,放上一把芹菜和干辣椒炒了。

  再煮上一锅糙米饭,这一年就算是过了。

  近两年家里的日子虽然好过了,可第一年因为创业,她忙得实在分不开身。

  采买东西之类的,全都交给了下人,年也是草草的就过了。

  去年江彦拜了耿大儒为师,直接离开家去了京城求学。

  她也因为去府城请水利大师,结果被突如其来的风雪堵在路上的简陋民宿里,这个年就又对付了过去。

  今年弟弟江彦虽然不在身边,但亲爹却是在的,这年自然不能再草草的过了。

  于是从腊月二十四日开始,家里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腊月二十四过灶年,(北方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扫房子祭灶王。

  腊月二十五日打糍粑。

  蒸熟的糯米倒进石臼子里,拿木头杵子使劲锤打,直到把糯米捶成细腻的糯米面团。

  干这活儿十分需要体力,往往捶上一刻钟,便浑身冒汗。

  古法打糍粑

  好在江暖家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壮汉。

  就连时长空都挽了袖子,亲自下场“嘿呦嘿呦”的捶了一阵。

  那薄棉衣服底下喷张的肌肉,看得江暖直冒星星眼,暗道太帅了。

  许是她的目光太过热辣专注直白,竟然被时长空逮了个正着。

  他虽未说什么,但那双明亮又带着野性的眸子里,却是闪过明显的笑意。

  还有些江暖暂时读不懂的东西。

  偷看被人抓包,吓得江暖立即把头转了回来,脸上也难得的有些发烧。

  白泽见此,幸灾乐祸的吐槽她:“花痴。”

  江暖瞪了它一眼,理直气壮:“千金难买我乐意。本公主不抽烟不赌钱,就好点色怎么了?”

  “那你为什么不娶他做压寨相公?”

  江暖不客气的敲了它一记:“你上辈子是土匪吗,怎么对压寨相公这么情有独钟。

  都说了,那叫驸马驸马。

  况且本公主过完年才十六岁,在我前世还属于未成年。

  就算要娶驸马,起码也要等本公主成年再考虑这件事,二十岁以后最好。”

  “呵,在这个世界二十岁你就成没人要的老姑娘了。”

  江暖差点被这破神兽给气死:“你才老姑娘,你全家都老姑娘,快闭上嘴吧你......”

  主宠争论间,石臼里的面团已经打好了。

  打好后的糯米团,团在干净的案板上。案板上撒了磨得细细的糯米粉。

  这会儿就轮到大姑娘小媳妇们上阵了。

  洗干净的手打上一层薄油,揪下一团大小合适的糯米面团子,轻轻的在案板上打着旋儿的按压。

  没多会儿一个漂亮的圆形糍粑就算是做好了。

  按压好的糍粑

  新鲜出炉的糍粑,软糯中带着糯米特有的浓郁米香,还分外有嚼劲。

  趁着还软糯,江暖派人给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每家都送去了一盒,给他们尝个鲜。(一盒六个)

  糯米糍粑好吃,却不好消化。

  明光帝中午一气儿吃了三个,撑得中午饭都没吃。

  好在御医开了健胃消食的食疗方子,煮水吃了一碗,晚上总算是舒服了。

  二十六做年糕。大致的工艺与糍粑差不多。

  只不过这米用的是永州府特有的香稻米。

  在水里浸泡上两天,再用黄栀子果染色。

  用模子压成一根一根的,又香又有嚼劲,大人孩子都十分喜欢。

  年糕

  有了昨日的教训,大家都不敢再让明光帝多吃,只让他吃了一根,尝尝味儿就行了。

  对此明光帝嘟囔着很有些不满,那眼神幽怨的,江暖差点以为自己亏待他了。

  二十七日炸粿子,二十八日杀年猪。

  二十九日开始蒸米粉肉,因为是用荷叶包起来蒸的,所以也叫荷叶粉蒸肉。

  肉里放了永州府三香之一的香芋,蒸出来的粉蒸肉又香又糯,入口即化,别提有多好吃了。

  荷叶粉蒸肉

  三十过大年。

  江家的年夜饭摆了整整八桌,每张桌子上鸡鸭鱼肉应有尽有。

  除此外,还有一大盆子富有北方特色的饺子。

  看到饺子,这些北方来的侍卫宫女和太监们,别提有多亲切了。

  家里的主子少,满打满算就她和明光帝两个人。

  为了凑热闹,江暖把时长空和刘公公也拉到了他们这张桌上,对此明光帝是半点意见也没有。

  反正,也不是他们第一次凑一张桌子上吃东西了,规矩什么的等到了京里再说。

  热热闹闹的吃完了年夜饭,侍卫们搬出了成箱成箱的烟花。

  全都是江暖的太子大哥让人给专程送过来的。

  江暖让侍卫们将烟花搬到了大门口的小坪子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空间文 女强文 种田文 温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