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舒并不搭理,在里面给张明和老庄头算账,舒亚本来对这事儿也不了解,她只在饭桌上听童舒和童嵩明提过一嘴,所以不管谁问她都回“不清楚”、“不知道”。
童舒带着选好物资的两个人离开了小卖部,张明家就在边上,告别了童舒和老庄头后喜气洋洋地迈着步子进了屋。老庄头也在楼道口和童舒告别,背着背篓缓慢但稳健地下楼了。
客厅里,童奶奶正在把大笋刨成丝,桌上的不锈钢盆已经装满了好几个。
“奶奶,我回来啦!”童舒脱掉脚上厚重的靴子,换上暖融融的棉拖,哒哒哒跑到童奶奶身边,“我的手剥笋呢?”
童奶奶下巴一抬,刨丝的动作不停:“你爷在泡。”
童舒又走去厨房,果然看到几个装满带皮小笋的玻璃泡菜缸,童爷爷正在调制泡笋的调料。
童舒看插不上手,转身就进了小岛,秦加强和秦潇潇一个在收割小麦,一个站在磨面机边上磨小麦粉,忙得热火朝天。舒华、舒丽和王建业在裁缝铺做新一批的棉袄,看到童舒过来,王建业拿着一把擀面杖,语带沧桑地问:“舒舒啊,机器什么时候能用上?我这擀了半天籽就做了三件袄子...”
童舒连忙安慰他:“快了快了!通上电就能用了。大姨父你再坚持几天!”说完不等王建业再问,一溜烟跑掉了。
童嵩明正在矿洞边上干活,早上他拿了数据以后就回了小岛,收集完原材料之后就开始着手做改装木船需要的配件了。
“爸,你打算怎么弄啊,底下装几个轮子吗?”
童嵩明摇摇头,手上凝出一根长长的钢条:“知道雪橇吗?”
童舒看着这根钢条,恍然道:“哦!雪橇!圣诞老人坐的那个,北方好像有类似的东西,咱们没有麋鹿,是不是要找狗拉?”
童嵩明眼神复杂地看了一眼女儿,说道:“不用狗。”他从旁边拿了一根雪杖扔给童舒:“到时候多几个人在船上,用这个就能划着走。”
童舒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她从来没去过北方,一时间没有想起来:“老爸你也太厉害了,什么都知道!”
“去去。”童嵩明面上不显,心里却对这句恭维十分受用,“这边用不上你,去别的地方帮忙去。”
“好嘞!我去帮我妈洗菜,妈说中午做酸菜鱼吃!”
---------
热腾腾的酸菜鱼煮了三锅,都是不同口味。
几个大老爷们都能吃辣,围着辣锅佐着小酒吃得很尽兴,两个老人和舒华姐妹几个吃的是番茄汤底的,酸菜和番茄都是自家种的,一口汤下去,唇齿生津,胃也暖暖的,十分舒坦。
童舒和秦潇潇两个人凑在一起分吃一条小鱼,她们两姐妹这一锅是金汤锅底,汤炖得白白的,还有亮晶晶的黄色油脂浮在汤面上,童舒把汤拌在饭里,呼噜呼噜就吃了大半碗,鱼和汤的鲜味充斥口腔,还带着一丝丝微微的辣,让人胃口大开。
秦潇潇还嫌不够,买了一包卤牛肉出来啃,啃完了又瘫在沙发上长吁短叹:“不行了,再这样吃下去我要胖二十斤。”
“你这样算什么胖,”舒亚捧着碗喝汤:“冬天就得多吃多长肉,人家想吃还吃不上呢。”
“是啊,多养点膘,你这点分量,风一刮就刮走了...”
....
“我吃好了!”秦潇潇打断长辈们的絮叨,拿着空碗去了厨房。
童舒把锅里剩下的汤盛好装进保温桶里,提着去找张明和老庄头。
“哎呀,怎么今天还有饭菜呢?”张明把童舒迎进门,不好意思地挠着头:“今天都没干什么活,不好白吃你家的饭了。”
“没事,不是正经饭,就是一点汤汤水水,给你们加个菜。”童舒说道。
“嘿嘿,太谢谢了,那我就收下了。”张明开心地接过童舒的保温桶,实在不怪他脸皮厚,童舒家的饭菜太好吃了,他有点想给女朋友尝尝。
“对了,这两台机器组装完暂时没有其他机器需要组装了。”
听到童舒说的,张明心中一紧,但接着童舒又说道:“后面我们就要找几个会用缝纫机的女工做棉被棉袄了,但抽气和打包的活还是得有人干,你这边还想继续在我家做吗?”
张明松了一口气,坚定地点点头:“哪天开工你随时叫我就行。”
“好。”童舒冲他笑了笑,“去吃饭吧,菜凉了就不好吃了,我再去和庄叔打声招呼。”
送走童舒之后,张明打开保温桶,正如童舒所说,只是一桶汤水,不过这个汤的用料比他们平时正经做菜还要足,用筷子一搅,能看到脆生生的豆芽和土豆、酸菜,他拿出自己家煮菜用的大锅,把汤倒了进去,招呼着吴蕊和陈芬芳母女一起开饭。
老庄头早上也听到童舒的话,童舒当面过来再和他确认时,他虽然心里已经有了准备但还是非常感激,并且支吾着说什么也不肯收下童舒带来的热汤:“能,能有一份工作我,我已经很满足了,不好再,再占你们家便宜。”
“庄叔,现在这环境下我们能找到你这样老实肯干的人是我们家的运气,你别和我见外了,就是一碗汤,真不值什么。”
老庄头本来就不善言辞,实在推辞不过,只好红着脸收下保温桶:“太,太不好意思了,桶子我晚点给你送回去。”
“别忙这一趟了,外头那么冷,过几天开工的时候给我带过来就好。”
老庄头不再言语,连连点头答应。
回去的时候童舒再次去找了朱成,朱成正坐在办公室吃面,看到她过来热情地喊她坐。
“朱主任,吃的什么呢这么香?”
朱成把碗递给她看:“梅干菜小麦面,听说这梅干菜还是和你换的?”
童舒一想,应该是李科长把她换船的那袋梅干菜当做干事们的工资发下去了,遂点了点头。
“加了你家这个梅干菜,比吃清水面带劲。”朱成乐呵呵地又嗦了一口面。“对了,发电机申请下来了,今天下午就能直接送到3幢,你爸会装的话我就不另外找人了。”
童舒点头,表示后续她家自己处理。
“还有哇,今天跑来好几个人找我说要去你们家干活呢,你这边什么时候开工?我帮你把人定下来。”
童舒把今早在小卖部的事情和朱成说了说:“等发电机装好之后就开始吧,我们一家对小区里住的人都不太了解,所以只能把人推到您这边让您帮忙筛选一下,之前张明和庄师傅就很不错,您的眼光我们放心。”
朱成听着这话心里十分熨帖,拍着胸脯让童舒放心,肯定给她找几个老实肯干的。
童舒得了消息就不再打扰,告辞后回家去了。
第37章
两天后,童嵩明改好了木船,第一批出发采冰的几人在八楼客厅打量这艘改装后的木船。
“妹夫的脑子果然比我们好用多了,木船这样改了之后去哪儿都不费力。”王建业围着木船转了一圈,朝童嵩明竖起大拇指。
“最近看到朱主任他们拖着个大盆送物资,我还以为咱们家的船也得靠我们几个拖着走了。”秦加强挠挠下巴,憨厚地说道。
“去的时候应该不费什么力,不过到时候采了冰回来,还是得有个人在前面引。”童嵩明指了指船头挂着的麻绳。
“那是要的,不然太沉了。”
见四下无人,童舒压低声音对两个姨父说道:“到时候也别勉强,采冰只是做个样子,到时候小卖部的水还得用那里的水。”
几人纷纷点头,表示心里有数。
“那你们趁着天还早赶紧出发吧,中午应该还赶得上回来吃午饭。”童嵩对童舒三人说道:“朱主任昨天说发电机已经搬到3幢了,我等会就去调试一下,他说今天下午带几个女工过去,到时候别忘了。”
“好,我下午带着大姨妈一起过去。”
童嵩明整理了一下随身的工具包,拿着一根雪杖去3幢了,童舒和她两个姨父合力把木船从单元楼里推了出去,陆续坐进船舱。
小木船虽然不大,但坐三个人也并不显拥挤。童舒把船舱里的雪杖抽出来,给两个姨父一人发了两根,雪杖轻轻一点,木船一下子窜出去老远。
天还没有大亮,小区里一个行人都没有,这正合童舒的意,木船虽然在冰面上划行很快,但是他们三个南方人,之前从未接触过类似的交通工具,直行倒还好,转弯就费了好大的劲,原地打转半天才从南门出去。童舒庆幸,还好没人,不然照这技术,非得撞飞好几个。
后山离小区还是有一段距离的,三个人滑了有半个小时才到达山脚,即使脸上包着面罩和眼镜,鼻腔里还是被冷冽的空气刮得干燥生疼。
山脚说是山脚,其实已经是灾前的山腰位置,当初大水再往上涨一些,那个小水库就保不住了。
三人沿着山道往上走,脚下是冻得坚硬的泥土,冰粒子混在土里,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原本在高温时期被烤干的藤蔓,在水灾期间又密密麻麻地长起来,现在却又是被冻死在这寒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