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年代好日子_茶仟【完结+番外】(105)

  珍珍汗颜,她家是这排的最西户, 自己在西边的墙上开了个隐形的排风扇, 家里做肉时尽量把味道从西边散了出去,

  遗留的那么一点怎么还给人闻出来了, 难道这人是趴在自家门口闻的吗:“怕啥, 你有那么多儿子孝敬呢。现在不吃, 等你老了牙齿掉光的时候吃吗?”

  王红芬就拿出一捆干豆角, 用水泡上。

  “我这不是要退休了, 干到年底就不干了。”

  珍珍:“退休好啊, 娘你就在家做做饭,我们这一大家子吃饭都够你忙活的。”

  “可惜你中学还没上完,不然工作给你多好。”

  珍珍眼珠子一转:“要不娘你的工作给嫂子?”

  自己要等77年高考的,

  大学上完工作会分配到哪儿都还不知道呢。

  这个工作肯定是给自家人才能利益最大化,毕竟到八九十年代之前,工作和工资都是非常稳定的。

  “我也想过,可我这工作你哥肯定不会去干,给你二嫂的话,你大嫂那也没法交差。”

  “那你就让她们抓阄吧,不然给哪个都不行。

  其实要我说,这个工作给二嫂最合适,上下班走路也就半小时,要是骑个自行车更快。

  大哥在煤矿,大嫂要是过来上班,到时候他们夫妻分隔两地不说。

  大嫂家的乐乐才三岁,乐乐肯定要丢给你带。

  你说你要是带了乐乐,三哥家的双胞回来,是不是也要丢给你。

  你都带这么多了,不把四哥家的嘉宝也一起带了?”

  “哎呦呦!不能想不能想!要了我老命了。”听到这话,王红芬头都要炸了:“都是债啊都是债!给你二嫂吧。”

  不管给谁,反正是肉烂在锅里,都是一样的。

  但是让她带这么多孙子孙女,她吃不消。

  珍珍抿嘴偷笑,现在喜儿和宝珠都大了,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好不容易松快了一点,

  自己娘又不是个缺心眼的,一定要当老黄牛。

  “我爹是不是明年退休,那爹的工作要给谁啊?”

  “唉!我想给你三哥,又怕他吃不了这个苦。粮站的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干的。”

  “那就等明年我爹退休再说吧,也许明年有其他变数了呢。”

  新建村的韩老二家,高翠喜听闻自己要去顶婆婆的班上,

  那是真高兴地合不拢嘴,

  “娘你可真好,放心,我和老二以后会孝敬你的。”

  王红芬说道:“你把老二他们几个照顾好就行。”

  “哎!”高翠喜喜滋滋道:“那我顶班后不就是城里户口了,建国他们也能转户口了。”

  王红芬脸色一冷:“你傻啦,现在城里户口的没工作都要下乡的。”

  “不是一家就下乡一个就行了,到时候让他们下到咱村来。”

  王红芬没好气道:“城里知青办的人是你爹啊还是你娘,人家能听你的?

  我和你爹也就前些年刚去的城里,家里几斤几两你不知道啊。”

  高翠喜就有些讪讪的,不过她刚得了婆婆的工作,也乐意说些软话:“是我想当然了,我还是先上班看看情形再说。”

  韩老二也是高兴,如果他爹的工作以后给自己就好了,这样一家双职工,

  家里离城里又近,住的还宽敞。

  晚上七八点,郊外一片漆黑,

  珍珍控制着方卫东变成了麻雀飞出院子,朝着东南方向而去。

  她这回找上了夜市里做生意的秦斌,

  秦斌这人的伯父在市里有点职位,他是黑白两道通吃,

  “这次有什么好货来了。”

  “你想要什么?”

  “什么都行。”只要是他的货,哪怕是别人都有的货,货色都是最上等的:“在给我来点水果。”

  珍珍想了想,这次弄了一批军大衣出来。

  现在军大衣很流行,一件几十块。

  回笼资金快。

  她很少卖蔬菜这种便宜货,冬天的话也不卖,

  隔三差五的卖一回猪肉、羊肉,数量比较多,

  只要有心基本都能买到,

  这样她家烧肉吃就不会那么显眼,这也算是对云海市民们实打实的福利。

  偶尔粮食青黄不接的时候卖些水稻和小麦,

  其他的资金来源就是工业品,

  现在国家工业没有后世发达,

  工业品特别贵。

  她最常拿出来的卖的是黄铜盆,大红色床单被套枕套四件套,还有棉花被子这几样。

  普通人家的大件一般就结婚的时候舍得置办,

  孩子结婚贵的大件买不起,比如自行车、缝纫机等,

  但新衣物怎么也得准备一套,

  其实这会搪瓷盆最洋气,可惜小镇的工厂不会做,

  黄铜盆价格卖的和搪瓷盆差不多,就是没搪瓷盆洋气,可经用啊,用几十年传几代人都没问题,

  四件套和棉花被子更不用说了,简直是有多少卖多少,珍珍控制着量往外放。

  “现金少点,其他的老样子。”方卫东变的大高个粗声粗气地对秦斌说道。

  方卫东有好几个马甲,黑市是黑市的马甲,

  平时跟珍珍家往来是最早的方卫东的马甲,

  如果要去其他地方卖东西又是另外一个马甲。

  总之就是不能掉马甲,各自的路线也不能相交。

  她本想攒几套四合院的钱就行,再有钱也就睡一张床,再怎么吃就一个肚子,她不贪心。

  耐不住黑市的人一直催,现在她手里的钱摞起来比她人都高,

  这么多的资金不敢放银行,存的太多的话,以后都变成纸了,

  只能换成各种的古董、首饰等存在小镇里,手里资金尽量不留太多。

  韩老三和周雅婷过完年转到了新建村来,

  虽说都是农村,这边好歹离家近,村上又都是拐着弯的亲戚,天气也没东北冷,总体上比在东北舒服。

  就是两个文化人现在都在务农,

  不仅他俩心态转变不过来,

  王红芬也不甘心自己培养的儿子现在是个农民。

  不甘心也没办法,过完年她正式退休,

  后厨的活没啥难度,带着高翠喜做了两天她就上手了,

  珍珍几人还没开学,王红芬就带着几个孩子回新建村去帮三儿子家收拾家。

  韩老三家是韩铁柱帮忙盖的,和他家是一样的格局大小,

  不同的是,墙面地面啥的和韩老二家一样的毛坯房,

  老两口没有大包大揽地帮忙做装修,

  这次回来,还是麻烦方卫东赶着牛车,

  车上带着王红芬、珍珍两人,喜儿去了煤矿,宝珠回了村,

  半大的姑娘,回家后家务活都能全包了,

  两家人一放寒假就把孩子各自接回家了。

  牛车上放着大包小包的物品,

  三大包是韩老三寄回来的东西,

  王红芬怕双胞胎没衣服穿,把珍珍小了的棉袄改了两套,

  他们添了一套床上四件套和一床厚实的棉被,

  怕他们从东北回来待不惯,又订做了一个煤炭炉,还有两筐煤炭,

  炭的话她家并不缺,韩老大就在煤矿上班,

  他们内部买点炭是没问题的,

  母女两人先把一车物品卸到了韩老三家,

  方卫东在东屋主卧装好煤炭炉后就回了,母女俩生起炉子,方卫东的手艺不错,

  出烟筒密封的很好,一点也不往外漏烟,

  珍珍打开三哥寄回的包裹,一股子异味扑鼻而来,

  “妈,三哥的被子要包浆了吧。”珍珍嫌弃极了,估计入冬后就没拆洗过。

  王红芬也是一脸嫌弃,本想着给他们把床铺好,现在铺不了了:“我给拆了洗洗吧。”

  珍珍拿出把剪刀给她,王红芬三下两下拆完,漏出里面发黄的棉絮,棉被上还带着孩子尿味,

  “给我吧,我来洗。”

  她把拆好的被絮扔到小镇里烘干着,

  被面就正常的放小镇里清洗烘干,

  被絮没法洗,她只能用烘干的方法可劲烘,

  珍珍顺带把他们包裹里的其他衣物也顺带洗了,

  其他就是家里用的锅啥的,也给寄回来了,

  “破家值万贯。你三哥三嫂两人这是长大了啊,会过日子了。”

  规整好杂物,衣物也烘好,

  中午两人随便吃了点,下午便把屋子收拾妥当了。

  隔了两天,王红芬领着三儿子一家四口回到他们未到过的新建村的新家,

  抱着孩子先进了他们的东边的主屋,

  屋里珍珍在烤着火炉子,见到她们一行人回家,

  立马找出碗来,一人给倒了杯热水,去去寒气暖和下身子。

  周雅婷看着新房子满意不已,

  比在东北强多了。

  就闻到屋内是清洗的桔子味,

  铁炉子边上放着几个桔子,她笑道:“怪不得有桔子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爽文 空间文 种田文 无cp  茶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