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年代好日子_茶仟【完结+番外】(50)

  另外还有两瓶辣肉酱。

  她娘早上时间紧,最近又都是农忙,她想让家里吃得好些。

  其他人累得要死的出来,就见桌子上的饭碗里,装了冒尖的微黄的面条,上面还盖了肉香四溢的肉酱。

  “娘,你一大早起来擀面的吗?”

  “参和的玉米也太少了,这都要成纯白面的了。”

  “肉酱是哪儿来的?”

  王红芬没有回答前面两个人的问话:“你舅买的,在篮子下面,我忘记拿出来了。”

  大队里冬小麦收了后发了几十斤白面,王红芬一直把在手里没舍得吃,

  家里粗粮万一吃完了,还可以拿小麦去换点粗粮给家里续命。

  其他人以为王红芬是看着家里最近收玉米出力了,加上得到了卖珍珠的钱,

  她的手终于松快了,舍得拿白面出来给大家补身子了。

  “呼啦呼啦”吸面条的声音想起,没什么人关心肉酱哪儿来的,吃就完事了。

  “老二,别忘记把这碗端给你媳妇。”

  韩老二点头,呼哧几下吃完一抹嘴,带着碗一模一样的面条回了屋。

  珍珍第二天是拿了30个馒头出来,大人每人三个,孩子每人1个,第三天是30个素馅海鲜包子,里面放了虾皮、扇贝、鱼肉和蔬菜,

  因为馅都是海鲜的,他们以为是舅舅家带回来的海鲜,泡发后加了自家菜地里的青菜后做的,也没人疑心什么。

  第四天珍珍要拿东西出来。

  韩铁柱赶紧制止了她:“珍珍,别拿东西出来了,地主家也没天天这样吃的啊。”

  王红芬也赞同:“可不能在这么吃下去了,不然你看吧,家里的嘴要养刁了。”

  所以今天早饭吃的是家里的老一套,玉米糊糊和菜窝头就着咸菜。

  “啊!”家里人满怀期望过来吃饭,结果大失所望,

  小四咬着窝头说:“娘,农忙还没结束呢,再吃两天呗!”

  “肚里有点油水就够了,天天吃白面也不嫌亏得慌,你是何德何能天天吃白面啊!咱家好歹也没饿着你。”

  珍珍心想,真想时间过得快点啊,快点包产到户,快点自由经济。

  想着三哥要去的大城市,就在裁缝厂里,按照他现在身上款式,给他做了白衬衣,深蓝色的裤子,

  晚上的时候,交给了王红芬。

  王红芬摸摸她的头:“你三哥人不坏,以后他的工资高,咱家也没分家,到时候让他给你买小花裙穿。”

  珍珍觉得兄长们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可能会有些小心思,但本性不坏,有良知。

  侄子侄女会有各自的小毛病,但没有那种天生的报复社会的反社会人格。

  父母和多子女之间的矛盾,大部分是父母的偏心造成的,尤其是在家里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偏没偏心这事其实又带着一定的主观性,在不同人的眼里看到的情况不同。

  这就导致在一个家里没有完全的公平可言。

  珍珍看出来,韩铁柱和王红芬两人就致力做那不偏心的父母。

  在他俩的口中,三哥前期花钱是多了些,但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以后三哥有个好工作,工资就高,自然能拉拔下其他的兄弟。

  在他们的印象里,这样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根本不需要特意去说去解释。

  三哥以后怎么样她不清楚,但她个人是愿意拉拔兄弟的,独乐了不如众乐乐,尤其是这个年代,还特别的看中家族势力,血缘亲情也比以后深厚。

  小三要提前去大学报到,

  王红芬在他出发的前一晚,

  抱着珍珍拿着二十块钱和新衣服去了他屋,

  简陋的屋里有什么一目了然,见小三的衣服被

  褥整整齐齐地打包好了,点点头,小三儿这点上从不让她操心。

  “娘!”住在一屋的小四去河边洗澡去了,小三躺在炕上点着油灯在看书,见他娘来赶紧起身坐起来。

  “天都暗了,小心把眼睛看坏了。”王红芬带着笑拿出衣服。

  小三双眼放光地接衣服,脸上是忍不住的笑意,带着不可置信的口气说:“给我的吗?”抖擞开来,白得跟雪一样的白衬衣,裤线笔直的蓝裤子。

  他忍不住当时就换上了。

  王红芬看着好似焕然一新的儿子,心道,同样的衣服,怎么闺女给的三儿穿起来就格外的挺拔呢。

  “好看!特别精神。”

  小三欢喜得左看看右看看,感觉哪儿哪儿都合身,可惜屋里没有镜子,看不到自己。念念不舍地脱了下来。

  “收包裹里,别给他们看见了。”王红芬叮嘱他,抱着珍珍的时候,衣服是藏在自己和珍珍中间

  的,加上晚上了,其他几个兄弟看不见,不然又要闹出一场风波出来。

  “哎!”小三认真叠好,重新打开被单打包的包裹里,把新衣服放在一爹旧衣服中间。

  王红芬又递给了他20块钱。

  “娘,我不要。到学校还会发钱呢。”

  “拿着,路上也要花钱的。”

  韩老三推脱不了,低头点了十元钱收下,剩下的毛票又塞回王红芬手里。

  “娘,有这些就够了。火车票5元,剩下的五元够我用到学校发补助了。”小心地塞进胸口的小口袋里。

  “拿着吧,穷家富路的,在外面你心里有数,别乱花用就行。万一有个什么事,借又难借,写信回来又太慢。”

  “哎!娘,我知道了。”小三接过了钱,低着头不敢看自己的娘,这一瞬,他有些愧疚的,

  家里只得了八十块,自己的这身衣服可能就要三四十元,也不知道自己娘从哪里费劲又费心思淘鼓来的。

  “你爹他们要上工,明早让你小四儿送你去。”

  “我一个人能行的,不用送了,到了小姑家,小姑会送我去火车站的。”

  “这么多东西的……”

  “让小四送我到镇上就行。”镇上有去市里过路车,不管是骡子车还是汽车,都可以拦得到。

  王红芬拗不过他只能同意。

  待他走后,王红芬依依不舍地站在门口抹泪,两个嫂子和哥哥劝她:“小三也不是不回了,”

  “是啊,娘。”

  和母亲的愁绪截然不同,小三儿是带着踌躇满志和意气风发上的火车。

  火车上的各种陌生的异味,让他有种突破了牢笼、天高任我飞的自由感。

  韩绍光的心情是激动的,澎湃的,他跨越了普通人难以逾越的阶级鸿沟,

  他甩开了那顶名为农民帽子的枷锁,

  他以后会有新的征程和人生,这是他的兄弟们永远达不到的阶级。

  夏季是豆角、辣椒、茄子疯长的季节,一不小心就全部成熟了。

  王红芬就带着全家用下工的时间晒豆角干,熬辣椒酱,茄子干。

  日子虽不富足,但也够温饱,秦桂香看着小叔子考上了大学,心头火热,

  原来上学的回报率这么高。

  她从此有了一个目标,那就是要让立平也去上学,

  于是,她经常督促立平读书,让他不懂的去问四叔,好歹韩小四是初中生,教小学生是没问题的。

  立平却没有她想象中好学,反而想着法子逃避学习,宁愿闷头去给生产队割草,赚两个工分。

  秦桂香一直不解,立平也不像是学渣的样子啊,为什么呢?

  村上的喇叭声响起。

  “开会咧!全体社员同志,今天晚上下工后,到大队部门口开会,自带板凳、自带板凳。”

  王红芬嘀咕:“又有什么指示呀!”

  “我听说要挖渠。”

  王红芬不解:“又挖?”

  “没挖好可不得继续挖嘛!”

  吃完晚饭,大家晃晃悠悠带着板凳过去了,

  珍珍闹着要韩铁柱抱,就这样把珍珍也带了过去。

  大队长站在大队前面的高台上,看时间差不多了,

  对着下面闹哄哄、交头接耳的群众大声喊道:“安静安静!让我们一起欢迎县委的科技员周继伟同志!”

  大队长转身对着身旁站着的年轻人,带头鼓起掌来。

  底下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大家之前一直议论,这人是谁,原来是县上下来的,怪不得书生气十足。

  周继伟是个刚成年的小伙子,腼腆又害羞,还没开始讲话脸就红了。

  “社员同志们,大家好,我叫周继伟,以后是咱们赵家沟大队的农业技术指导员。”

  村民吴大头看着周继伟白面书生的模样不相信:“我们都种了一辈子的地了,你种了几年?来教我们?”

  周继伟面皮更红了,他是中等师范毕业的,刚刚分配到县里,没有做过农活。

  大队长一看周继伟压不住社员了,赶紧过来救场,

  这头一天要是不压住社员,以后的工作很难展开。

  “不会可以学嘛!人家公社的领导,有文化有知识,脑筋也够用,学起来快得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爽文 空间文 种田文 无cp  茶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