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拿工钱就好,若真像史掌柜一样为铺子做了事,她再拿钱才能心安理得。
金鼎楼林秋然是这样安排的,林冬婉娘主厨,她的两个徒弟在旁帮忙。前堂史掌柜主持大局,赵兴几人也信得过。
有事写信很慢,还是得靠他们自己。不过林秋然觉得出不了大事,因为金鼎楼菜价便宜,味道又好,在余安县的口碑还是很好的。
自前年难民进城后,金鼎楼每月都会在城东城西布施,百姓也念着酒楼的好。
再有现在余安的县令是从前跟林秋然相熟的王大人,去年他还是县城主簿,现已升官,有什么事史掌柜可以去县衙。
金鼎楼林秋然很放心,只是和这些人共事这么多年,有情分在,马上就要走了,林秋然心里舍不得。
林秋然笑了笑,她道:“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我以后还会回来的。有什么事给我写信,铺子的事你们和史掌柜商量着来,等我到京城,给你们寄特产回来。”
史掌柜笑了一下,“那临走前得有饯行宴,我做东,这林娘子千万不能推辞!你就放心吧,金鼎楼有我们几个在,肯定没事。”
史掌柜肯定好好管,他一月能拿十一二两银子,在这一行,已经顶天了。
去年他家里还换了宅子,虽然管这么大的酒楼,经手那么多钱,可酒楼是林秋然的,方子也是,主次他分得清,能给他五分的利润算林秋然心地好。
像陆凡他们几个,在跑堂这行的工钱也不少,毕竟这活儿谁都能做。
赵兴也知足,当初从茶楼离开,别的伙计不愿等早早走了,但生意又关门,没活做,换来换去钱拿的不多,就他干了这么久。
还有难民来的一个月,多少人没活干,他该好好干活,拿该拿的钱。
史掌柜让林秋然放心,赵兴陆凡也说会好好干活,金鼎楼长久,他们的好日子也长久。
林秋然深吸一口气,“多谢。”
林秋然打算三日后走,吃过饭后铺子就留给史掌柜他们收拾,林秋然带着林冬几个走了。
林明赶马车,现在驴车多是萧大石用,有马车自然是怎么方便省事怎么来。
一到家,林秋然就看汤圆在前院门口等着,见林秋然回来了一下站了起来,“娘,你总算回来啦!”
这会儿都快过戌时了,以往这个时辰汤圆已经睡下,林秋然看了眼他肚子,还是鼓鼓的。
林秋然问道:“怎么还没睡?”
汤圆:“娘,我还不困,刚玩了徐叔叔送我的九连环和鲁班锁。”
徐远珩一两月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都会给汤圆带奇技淫巧的小玩意,普通人家这么大的孩子,还在门口玩泥巴呢,汤圆却有这些,还跟史掌柜学会了拨算盘。
史掌柜一个大的,林秋然给他买了个小的。
林秋然摸摸汤圆的脑袋,“平日也玩,怎么不见这般晚睡。”
汤圆看了林秋然两眼,“还为了等娘。”
林秋然:“还有呢?”
汤圆诚实道:“今日肚子有点撑,我实在睡不着,不过牙已经刷了。”
林秋然又瞧了眼他的肚子,跟西瓜似的,“下次说前面的话时,你把肚子收收。”
汤圆低头看了眼肚子,他说怎么每次吃多,娘都能看出来呢,“娘,你真是慧眼如炬,我晚上没忍住又吃了一个牛肉饺子,你手艺可真好,让我吃三个忍不住吃第四个。”
孙氏惯着孩子,受不了孙儿想吃却不能吃。
林秋然道:“觉得撑就多走走动动,晚些睡。”
汤圆嘿嘿一笑,露出两个小酒窝。
林秋然无奈笑道:“并非不给你吃,只是吃多了难受的是你自己。”
家里开酒楼,哪道菜都好吃,汤圆自小嘴刁,林秋然也知道好吃的谁都喜欢,可林秋然担心他重口腹之欲,日后吃不下别的苦。
若书院的饭菜不好吃怎么办,难道就不吃了?汤圆小毛病不多,挑嘴算一个。
汤圆点点头,他想起自己犹豫吃不吃时祖母说吃吧,牛肉不常吃,过了这回不知等到什么时候去,他就没忍住,不过他没把这事怪孙氏头上,“娘,是我没忍住。”
林秋然笑了笑,“那正好收拾去京城的东西,就当消食了。”
汤圆欢呼,“娘,去京城!京城好吗?”
林秋然拉着汤圆的手进屋,“娘也不知道,肯定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娘知道的好地方有,京城的书院好,先生好,能教你的东西更多。京城吃食也多,你杨大娘说的好吃的羊肉在京城就能吃到。京城去哪儿都方便,人也多。”
“不过肯定不如在余安自在了,你祖父这次不跟着去,你上个月不还去老家的小溪沟了吗,京城或许没这些。”
庄子里没准有,但林秋然要买宅子、铺子,庄子肯定得放在最后才能买。
在余安汤圆能算得上富家少爷,可是京城有权有势的人多,官员也多,家里这点家底算不上什么。
汤圆不太懂,他道:“不管好不好,娘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如果不是林秋然耳提面命,不许让他进厨房,他肯定也要跟着去的,厨房多好呀,都是好吃的。
林秋然笑着道:“那你收拾你的东西,看看带什么衣裳带什么玩具,捡需要的带。”
路途遥远,带太多不方便。
汤圆如今年岁还小,就是和林秋然一起睡的,东西也都在这屋。
林秋然给他找了个木箱子,他的东西都放这里面。
汤圆拿的第一个就是萧寻回来时给他带的能上发条会动的小狗,第二个是小木鸟,这两样被他玩得光滑发亮。
其实他不太喜欢这些,但这是爹给他的。
萧寻去打仗的事林秋然没瞒着孙氏他们,也瞒不住。等汤圆知事后,林秋然也没想瞒着孩子。
汤圆问过他爹在哪儿?为啥别人爹在,他爹不在。
英姐儿的爹赵实晚上总来接婉娘母女,那时汤圆见了几次后就问了。
孙氏想骗他,哄着说:“你爹出远门做生意去了,过些日子就回来。”
林秋然却道:“你祖母年纪大记错了,你爹去西北打仗了。你看街上的摊贩行人,还有这鳞次栉比的楼舍了吗?我们在这好好过日子,就是因为你爹和别的叔伯们守卫疆土,不然外族打进来,没他们也没有我们安稳的日子。”
孩子小,但并非什么都不懂,家里瞒着外面却瞒不住。好好讲道理就能听,何苦骗他。
林秋然是实话实说,又有一次汤圆问她,是在萧寻寄了信之后。
汤圆瞪着大眼睛,疑惑道:“娘,你是不是骗我的,其实爹已经死了。”
汤圆去外面玩,那日时候有人跟他说,他爹十有八九就是死了,打仗受伤很容易死的。汤圆以为林秋然不告诉他,是怕他伤心,其实他没见过,不知道爹多好,他想告诉林秋然,有他在,爹在不在都成,娘不必伤心。
林秋然愣了片刻,捏捏汤圆的脸颊,“别咒你爹,他现在还活得好好的呢。”
年前收到信,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汤圆挺着圆鼓鼓的肚子收拾东西,他把小狗放箱子里,想了想又拿出来放床上,他今晚还要抱着小狗睡觉呢,小狗摆好,汤圆回头问林秋然,“娘,去京城能见到爹吗?”
林秋然道:“这个娘也说不准,但十有五六能见到。你若见到你爹想说什么?”
林秋然偶尔都忍不住抱怨,怪萧寻。
觉得他不能回来,汤圆长大他缺失太多。偏偏世事无法两全,像汤圆一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家国大义,总是排在前面。
林秋然怕汤圆心里不满,怪他爹。
汤圆道:“见了……我就抱抱他呗,等抱完我再玩骑大马!”
汤圆低头说着,又把徐远珩给他的贝壳风铃从床顶解下,好好放进箱子。线他都理得很整齐,可放进去还是觉得不妥,拿纸包上吧,不然箱子一晃就乱了。
他包得不太好,又让林秋然帮他。
林秋然一边包一边道:“行呀。”
汤圆在一旁托着下巴,一边想,爹抱他和徐叔叔抱会不一样吗?不不不,不能比,对爹和徐叔叔都不好。
林秋然看他虎头虎脑的,忍不住笑了,母子俩收拾了会儿东西,但汤圆还没消食,林秋然躺床上给他揉了会肚子。
夜里汤圆还因为吃得多,睡梦中都不舒服。林秋然醒了几次,手上一直揉着,睡着了也不踏实。
对她来说这是常事,汤圆三岁多的时候生过病。年初开春受了风寒,夜里烧得滚烫,林秋然喂药擦身,连着守了几夜。
月上柳梢,太阳又升起。
次日天气晴好,林秋然没去金鼎楼,让林明给两个徒弟传话,从今日起他们过去做菜。
林秋然和汤圆继续收拾东西,她还和孙氏道:“娘,你也收拾收拾吧。不用带太多东西,咱们到了京城也要住客栈,东西太多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