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_将月去【完结】(145)

  孙氏:“还有半个月啊……”

  孙氏已经走够了。

  镖头过来了,“大娘,林娘子,这算快的了,一路天气好,也没因为下雨耽搁,不然还得晚。”

  孙氏点了点头,八月底来的,今十四,还有半个月呢。

  孙氏抻抻胳膊,又活动活动脖子肩膀。

  等林春那边饭菜烧好,林秋然招呼孙氏吃饭,林明拉着汤圆过来,镖局那头已经烤上鱼了,两边分开坐的,镖师出门多,在野外会生火做饭烤鱼。

  闻着挺香,不过这边无一人眼馋。

  林秋然他们还是第一天在外面吃,前些日子都在车里,今日天气好,又有水,就煮了饭。

  吃得简单,就煮了锅汤,炒了两盘土豆丝,煎几个鸡蛋,把买的馒头热热,就成了。

  汤圆不嫌这个简单,他从溪边洗了手,擦干净,认认真真把馒头分成两半。

  中间分开有两面,他拿了个勺子舀上林秋然做的剁椒酱和烧椒酱,一面一样,这馒头用锅热得软乎乎,汤圆一边涂一边吹手指。

  馒头还会咬人!

  孙氏想帮忙,汤圆道:“祖母,我自己来就行了。”

  然后又郑重其事地抹酱,抹完酱,又开始放炒的土豆丝、肉松、煎得金黄的鸡蛋,一个馒头被这么一塞,直接胖了一圈儿。

  汤圆却不嫌大,他满意地舔舔嘴唇,张大嘴比了比,然后照着比过的地方咬了一口。

  看他嘴大还是馒头嘴大,他比馒头还会咬!

  车夫和镖局的人看看那边,香味顺着风飘了过来,压过了鱼香。

  他们看看自己烤的有些糊的鱼,不约而同地咽了咽口水,心里还感叹,不愧是家里是开酒楼的,孩子还这么小就这么会吃。

  林秋然当娘的,就更会吃了,剁椒酱抹匀,一个煎蛋两筷子土豆丝,加了肉松,然后还放了半个流油的咸鸭蛋。

  鸭蛋腌得很香,里面金黄流油,已经泛沙了,做粥常用这个。这回出门孙氏带了不少,就馒头就粥吃,都很好吃。

  看着流油的咸鸭蛋也被夹在了馒头里,不知道有多香。

  几个镖师走南闯北,活虽不轻巧,可每年赚的钱却不少,从不亏着自己的嘴,金鼎楼都去了多少次了。但出门在外,简单凑合是常事,今儿他们也不想吃金鼎楼的红烧肉,他们就觉得馒头香。

  汤圆看林秋然做,这会儿后知后觉,“娘,我没有放咸鸭蛋,能不能给我咬口你的?”

  林秋然就给他咬了口,汤圆眼睛一亮,嚼嚼嚼咽嘴里,“娘,放咸鸭蛋的更好吃,里面口感好丰富呀,什么都有,土豆丝脆脆的,蛋黄软软的,肉松香香的……”

  林秋然想让汤圆别说了,镖头那边的人和车夫他们不管吃什么,这会儿正在啃饼子吃烤鱼。

  还没等林秋然开口,徐镖头走了过来,“林娘子,你这个酱是什么酱?能不能卖我两罐。”

  土豆丝鸭蛋鸡蛋不好开口,酱看着很香。

  林秋然喊了声林春,林春就去车里拿了两罐酱过来。

  林秋然笑着道:“自家做的东西,不值什么钱,镖头拿去吃吧。”

  这方子林秋然已经送给了徐远珩了,她肯定是不会再往外卖。但做了很多,可以给几罐。出门在外与人为善,没准儿就有用到这些人的时候。

  徐镖头道了几声谢,汤圆看着,笑嘻嘻和林秋然道:“娘做的东西,很多人都喜欢。”

  真好,眼光可好呢。

  林秋然点点汤圆的鼻尖,“是,汤圆不也喜欢,快吃吧,一会儿该凉了。”

  孙氏觉得也是,说道:“汤圆,祖母新做了个加咸鸭蛋的,你吃这个,祖母吃你那个。”

  汤圆都说了加咸鸭蛋的好吃,孙氏肯定愿意孙儿吃好吃的。

  林秋然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她觉得,既然孙氏要帮忙汤圆没用,自己做的就该自己吃,不能给别人。

  汤圆想自己做,虽然说主要是为了玩儿,但林秋然也是愿意的,能锻炼自立能力,可若做得不好就给别人,那以后玩闹的心思更重。

  这些都是粮食,哪儿能好吃的自己吃,不好吃的孙氏吃。

  可在这外面,孙氏又是好心,林秋然也不好说什么。

  汤圆又咬了口自己的馒头,“祖母,不用,我的只是不那么好吃,但也很好吃的,你吃你的就是了。”

  汤圆觉得,明儿要还吃这个,他可以学娘,把咸鸭蛋给放进去。

  孙氏又问汤圆,“真不用?”

  汤圆认真地点点头,“真不用,祖母你吃吧,一会儿该凉了。”

  说完,汤圆又咬了口馒头,里面内馅儿很丰富,口感也一层一层的,和牛肉大蒸饺是不同的味道,很好吃。

  吃完饭,把东西收拾好,又休息了一会儿,一行人又启程了。

  十月份天冷,林秋然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没这般冷,可能是因为一路向北,也可能是因为一直赶路,马车狭小,不似屋舍能遮风挡雨。

  饶是林秋然,愿意出门愿意去京城,此时此刻也嫌路程磨人,盼着早些到,快点安定下来。

  汤圆不抱怨,但也会问,“娘,咱们到哪儿了?”

  孙氏偶尔会抱怨两句,“出门在外,不比家里好。”

  林秋然一开始是安抚,后来眼见城池越来越紧密,城内越来越热闹,笃定道:“快了。”

  的确快了,十月初三晚上,徐镖头和林秋然道:“明儿下午就能到,林娘子在京城可有人接应?”

  第八十五章 初到京城

  汤圆冒出一个脑袋, “有的有的!我娘说了,铜锅涮肉来接应我们!”

  徐镖头先是一愣,然后大笑两声。

  林秋然低头看了一眼, 汤圆立刻捂住嘴, 孙氏把汤圆往车里搂了搂, 徐镖头就只能看见林秋然了。

  林秋然对徐镖头道:“无人接应, 若是徐大哥有常去的客栈,麻烦推荐一二, 也省得我们找了。”

  徐镖头道:“这好说。”

  他问就是这样打算的,有人接自然都安排好了, 有宅子住, 无人接应肯定得住客栈。京城客栈多,选择也多,他可以给林秋然介绍靠得住的客栈。

  林秋然道了声谢, 放下车帘回头一看, 汤圆捂着嘴,“娘,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林秋然摇摇头,一句话而已, 犯不着说对或是错, 只是童言稚语,听着好玩罢了。汤圆这孩子虽然能跑能跳,说话什么的比同龄人早, 还能背诗算数,可依旧是个孩子,他脑子想的东西和大人还是不一样的。

  所以林秋然就没怎么说去京城是为了读书,多是跟他说, 京城又好吃的羊肉,余安不常见的牛乳羊乳京城也有。

  林秋然打算到了京城,每日都让汤圆喝,还能做好吃的点心呢。

  林秋然还答应到京城第一日,就吃铜锅涮肉。杨娘子说西北羊肉好吃,京城就有,汤圆听久了就慢慢成了第一天就是铜锅涮肉,铜锅涮肉第一天就被他吃,现在就成了铜锅涮肉第一天接应他。

  汤圆不说假话,可是会胡言乱语。

  徐镖头问的意思是可以有人接应,是问萧家在京城可有亲戚,一般来说出远门有长期短期,短期出远门为了办事,长期自然是投奔。

  若有人接应,住处什么肯定都安排好了,本上进城门就有人等着,但萧家没有接应,得住一阵子客栈。初到京城,客栈还是以干净安全为主,若是宅子找不好,得住好一阵子。

  比起没头苍蝇似的乱找,自然住徐镖头住过的好一点。这一路过来,萧家也没住黑店。

  林秋然和汤圆解释,“接应的意思是你去一个地方,别人准备好,不用担心人生地不熟。”

  来京城前,徐远珩回余安的时候问过她,当时说的是他在京城有间空宅子,林秋然可以去那暂住,等买了宅子再搬走。

  的确方便,可是住徐远珩的宅子不合适,当初孙氏萧大石带着汤圆住成,她却不行。

  时间过得很快,两年时光,徐远珩对她的关照一如既往,林秋然回人情都以稀奇不常见的方子。徐远珩说有用,林秋然只当是客气话,但出门一趟,带着各种酱的确方便。

  这让她心里稍安。

  孙氏曾问过林秋然一次,“徐家也没个喜事,徐公子如今还没成亲呢?”

  林秋然没打听过,以她的身份,问徐远珩不合适,问徐管事就更不合适了。孙氏也不一定好奇,或许是看徐远珩对她好,想提醒一二。

  汤圆这么大了,林秋然观念想法也有了变化,前两年还觉得有钱了,感情重要,但有了汤圆,他又这么可爱,她觉得只要萧寻初心不改,没因为升官变得惟我独尊、想要左拥右抱坐享齐人之福……日后能给汤圆铺条宽敞光明的路,林秋然还是希望汤圆的父亲是他。

  林秋然感激徐远珩,所以香料生意多多帮忙,尽量给徐远珩他能用得上的方子。

  再说,如今林秋然还是萧寻的妻子,于情于理也不能和徐远珩在私事上有太多牵扯。而且,来京城要从头再来,徐远珩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生子文 种田文 甜宠文 将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