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_将月去【完结】(209)

  等上了马车,她这才放松下来,一放松就是脖子疼肩酸,腰也直挺挺地硬,挺了一个多时辰,一换姿势就疼。

  萧寻有些心疼,可这又非别的,他也没办法,只能先给她扶着头冠。

  林秋然声音都虚弱了,“先不用扶,给我从荷包里拿块糖。”

  萧寻赶忙取出来,林秋然吃了,感觉人舒服多了。

  萧寻道:“累坏了吧。”

  林秋然比了个嘘,“还没到家呢,这话可不能说。”

  萧寻笑着点点头。

  参加宫宴朝圣,那是光宗耀祖的事,搁别人家都得把这事写进族谱,哪里能嫌累。

  这话皇上听了可不成。

  林秋然靠着坐了会儿,发冠还不能拆,萧寻就给她扶着。

  伯府离宫门口并不远,很快就到家了。一到家汤圆就从家里跑了出来,他这两日放假,昨儿作业已经写完了,现在还没睡,见到林秋然就想往她身上扑,是萧寻给及时拦住了。

  汤圆问:“娘,宫宴好不好玩,人多不多?皇上长什么样?”

  林秋然心道,她看起来像是出去玩的吗,“……问你爹去,娘先去换身衣裳。”

  萧寻把汤圆抱住,“想问什么问爹。”

  汤圆嗷了一声,“一会儿吃饭不,祖母还等你们吃团圆饭呢。”

  萧寻笑了笑,“得吃。”

  他宫宴也没怎么吃,当然不能一口不吃,有藐视之嫌。现在二人肚子很饿,估计能吃不少的。

  汤圆:“今日中秋,月圆佳节,该一块儿吃饭的,就是祖父不在,不然一家子肯定更齐,更高兴。”

  萧寻看着汤圆的目光透过两分慈爱,他道:“说得是,但别在你祖母面前提你祖父。”

  汤圆不明为何,却认真点了点头。

  已经八月份了,萧大石离开京城已有大半年。老家的管事一个月会写一次信来。

  没什么事就写近日安,算是报个平安。

  上个月寄的信说给萧大石送东西去,萧大石如今在萧家村住着,偏偏老宅的人搬去了县城,他们都没回去看过萧大石一次。

  这就是萧大石口中对他好,对原来的事心怀愧疚,想要弥补,现在看他手里没银子,不还是不管不顾。

  自然,林秋然也不会总让萧大石在萧家村待着,因为萧寻孙氏会不忍心。上个月林秋然写信回去,先把萧大石接回余安的宅子住着,若是老宅人再找上了,萧大石还是信他们,孙氏打算和他和离。

  日后就先这样,也不给萧大石手里留钱。

  就这样吧,孙氏觉得以后就让萧大石在原待着,如今日子好,她还想多活几年呢。

  孙氏不禁想,今儿是团圆日子,没准儿白氏接萧大石团聚去了。

  林秋然换了轻便衣裳就出来了,翟冠拆了下来,头发简单挽起,孙氏看林秋然额头还有翟冠压出来的印子,又深又红,顿时心疼道:“哎哟,累坏了吧,快吃饭。”

  第一百三十二章 争相抢购

  林秋然坐下道:“其实不算多累, 就是宫里规矩多,我连头都不敢多抬,紧绷绷地坐了一晚上, 很难不累。”

  孙氏道:“还好我没去, 不然可是不习惯。”

  林秋然笑了笑, “娘等急了吧, 我们也吃饭。”

  中秋家宴,厨娘做了一桌好菜, 象征着日子香甜的糯米藕,还有鱼虾红烧肉这些, 比起平日来, 饭菜更正式。孙氏和汤圆一直等着,两人肚子也饿,这般一家团聚, 人多胃口好。

  吃完饭, 汤圆忍不住拍拍肚子。

  他在椅子上瘫坐一会儿,外面又放起烟花,他看了两眼,心里起了兴趣, 就闹着要出去看灯会, “娘,我晚上都待了好半天了,能不能带我出去玩呀。”

  可林秋然累极了, 实在是懒得出门了,便让萧寻带他出去。男女的确是不一样,明明昨晚萧寻动得多,今日不仅同样出门, 他上午还去了军营,现在竟然还有力气带汤圆出去玩。

  林秋然是无论如何都不成的,今儿天塌下来她都不要出门了。

  她回屋睡了小半个时辰,等醒来没过一会儿父子俩就回来了,一人还给她带了一盏灯,汤圆买的是一盏兔子灯,萧寻则是买了一盏嫦娥奔月的。

  汤圆道:“昨日先生就讲中秋的典故来着,嫦娥奔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是爹挑的,我挑的这盏更明亮可爱。”

  林秋然把两盏灯挂在床头,孩子和萧寻的一番心意,合该珍重。

  林秋然哄了几句,让萧寻带着孩子回院子睡觉。如今大些了,汤圆不用再让人哄睡,但他喜欢听故事,林秋然带他就讲几个故事,萧寻带他就给他念会儿书。

  汤圆总说:“爹念书平铺直叙,都不抑扬顿挫,一句一句根本没区别,我听一会儿就睡着了。”

  但是她今儿实在懒得动了,就让萧寻去吧。她睡得快,连萧寻何时回来都不知道,次日林秋然睡到了日上三竿,也不知萧寻是何时走的。

  林秋然上午起来后没做什么,就看了看帖子。

  近来没什么要去的宴会,能清闲一阵子。今天汤圆还放假了,他去庄子骑马了,本来林秋然让府上下人带他去,但孙氏不放心,便也跟着去了,二人等到傍晚才回来。

  如今正秋收,庄子景色不错,一片金黄。秋风吹过,麦浪阵阵,好看得紧。

  孙氏是常年跟着庄稼打交道的,对这些事还算熟悉,能跟着庄户一块儿说说庄稼地的事,在这儿待着比在京城还自在。

  家里庄子不少,孙氏打算啥时候自己过来住阵子,这庄子还有温泉,能泡着解乏。

  林秋然也就歇了两日,后面的事就一件接着一件地来了,半点空闲都没有。

  先是庄子收秋,林秋然手里有三十多间庄子,见这些庄户就花了几日。秋收的粮食是晒干还是卖,都得林秋然做主。

  接着她就收到了徐管事的消息,这两个月香料生意有了很大变化。

  今年胥州送上去的贡品得得了皇上夸赞,本来这东西不是皇上立马就能尝到的,送进宫后要送去御膳房,做出来皇上才能吃。

  本来不显眼,可谁让皇上夸了御膳房的厨子呢。

  这是贡品,不是随意就能买到,其他各宫各院想要,只能等皇上赏赐。物以稀为贵,这香料很快就在宫中传开。

  宫里的话又很快就传到外面,宫中娘娘以得皇上赏赐的香料为荣,世家夫人娘子又争相效仿,能得宫里的东西自然是好,可大多数是得不到的,自然而然就去外面买了。

  胥州余安的香料很出名,早些时候京城也有人买有人用,可不是那么多,徐远珩的货多供给商贩,可现在街上的杂货铺已经卖空了,都来徐管事这儿进货。

  这只是京城,相信过不了多久,其他各地生意也会好起来。这香料还是消耗的东西,时间长了就用完了,如果还想用就得再买新的,源远流长,几十年都是赚钱的。

  徐远珩囤了不少原料,林秋然这儿又做了不少,这些都是大把大把的银子呀。

  徐管事今儿过来是给报喜的,他还拿了不少香料过来,二十几盒,留着林秋然送礼用。

  徐远珩没来京城,这些日子跟他谈生意的人可不少,一时半会儿不会回京。但让徐管事是留在这儿了,负责京城及附近的生意。

  天子脚下,日后京城生意还是主要的,而且北方人相较于口味重些,在这边香料更好卖。

  好歹是提前囤货了,足够用,要不然这么多客人都来买,却没货,准得错失良机。

  做生意就这样,机会抓住了就能赚钱,可以一飞冲天,别人连口热汤都不一定喝上。

  若抓不住,哪怕皇上夸了也没用,过不了多时,众人就把这忘了。

  徐管事觉得这事能成虽说林秋然研制香料占了大头功劳,但也得是公子做生意久能高瞻远瞩,知道囤货才有今日。

  林秋然也明白,她对徐管事道:“那等徐公子回来了,我做东,就是金鼎楼开庆功宴。”

  这是大喜事,该庆贺的。

  林秋然对徐管事道:“若有要帮忙的地方,尽管来府上找我。”

  徐远珩不在京城,现在生意好,估计有人眼红,不过经过上回那档子事,想来不会有人想不开找徐远珩的麻烦。

  徐管事嘿嘿一笑,“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没别的事他就先走了,中秋节礼节前就送了过来,是五芳斋的月饼,还有酒水等礼物,林秋然这也给徐家回礼了,礼尚往来,但礼比往年重,也比徐家给的重,其中有汤圆认徐远珩做干爹的缘故。

  做晚辈的得多孝敬长辈,多送礼都是应该的。

  等徐管事走了,林秋然和孙氏说了这事。

  当初做香料家里知道,但也都没往心里去,选上那是胥州的功劳,孙氏早把这事忘了。

  孙氏:“皇上都夸了?不过宫宴上不没看到吗?”

  林秋然点了点头,参加宫宴矮案上摆着许多贡品,但没有香料,过了这些天一听,总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生子文 种田文 甜宠文 将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