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然:“我知道。”
刘氏又待了会儿,“那我走了,照顾好自己。”
等刘氏走后,林秋然把铜板数了数,总共八个。她把钱都收起来,又从屋里柜子拿出一个钱袋子,钱袋子里有一两多银子,也不知是嫁妆还是什么。
刘氏说过两天会让原身哥哥过来接她,到时走了她把嫁妆带走,银子给孙氏两人留半两,也省着他们日后日子难过。
很快太阳落山,孙氏在门口敲了敲门,招呼林秋然吃晚饭。
饭桌上还有中午剩的炖鸡,孙氏把鸡腿夹到林秋然碗里,“快吃吧。”
林秋然碗里的是米饭,但孙氏俩人碗里的是稀粥。
两人看着死气沉沉的,林秋然心里也不好受,可想想以后,她总得先顾自己。若是日后有钱了,她会时常来看看他们的。萧寻不在,俩人又没别的孩子,也孤苦。
吃过饭,林秋然想帮忙收拾,孙氏没让,“你去屋里歇着吧。”
林秋然也不知道何时开口和孙氏说娘家会接她回去的事儿,孙氏这样,她实在开不了口。
外面天已经黑了,林秋然打算先睡觉,门外响起孙氏的声音,“秋然你睡了吗,我和你爹想跟你说几句话。”
林秋然想,两人过来大概是要劝她把孩子生下来。
总会有这么一遭,林秋然披上衣裳把门打开,“爹,娘,你们进来说吧。”
萧大石进来后低着头没说话,倒是孙氏朝着林秋然笑了笑,只不过她笑得比哭还难看。
孙氏:“秋然呐,萧寻他对不住你,刚成亲就把你一个人留下,我们萧家也对不住你。我和你爹商量了商量,你还年轻,往后日子还长,不能因为萧寻走了日子就不过了。
这年头带个孩子肯定不好改嫁,所以我们商量着,能不能把你认做我们闺女,我们给你出份嫁妆,让你改嫁。这孩子就打了吧,省得不好嫁人。”
第二章 灵芝
这个决定孙氏想了两日。
这两天她和萧大石为此事吵个不停,萧大石说让林秋然把孩子生下来,萧寻已经死了,好不容易留下个香火,还能把孩子打了,这是天意,他有手有脚养着孙儿也不成问题。
孙氏自然愿意把孩子生下来,可是林秋然才刚嫁过来两个多月男人就没了,她以后日子怎么过。这孩子性子不错,况且女人生孩子就是走鬼门关,若到时候出了什么事儿,孙氏可真就受不住了。
萧寻没了,他们还要好好过日子呢。她四十二,萧大石今年四十三,真生下来了,他们日后要是走得早,在地底下也惦记这孩子。所以孙氏和萧大石商量,把林秋然认作他们女儿,操持给她改嫁,也不求别的,日后一年回来看他们老两口一次,然后为他们送终就行。
萧大石低着头不说话,最后点点头,这事就这么办了。
林秋然愣了愣,她还以为孙氏会和她说把孩子生下来。她正不知怎么拒绝,没想到听到的却是这些。
萧大石没吭声,孙氏接着道:“这几十几年家里攒了七两多银子,当初给你家聘礼二两,置办酒席花了些,如今还有五两。我们拿二两银子再给你置办一份嫁妆,剩下的就留我们二老养老,你觉得如何?”
林秋然点了点头,“爹娘,我既然嫁到萧家,你们二老就永远是我的爹娘。”
孙氏又擦了擦眼泪,“你是个好媳妇,好孩子,是萧寻他没福气。”
人死如灯灭,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林秋然宽慰几句,二人就回屋了。她松了口气,原身的嫁妆并不多,若萧家给她置办一份嫁妆肯定比从娘家出嫁好,听刘氏的语气,原身的嫂子并不好相与。
若是她能不要孩子留在萧家就好了,孙氏性子好,当萧家的女儿肯定不错。在哪儿赚钱不是赚钱,可若留下孩子必然得留着。
不成不成。
次日,孙氏和萧大石去了田里。
人死如灯灭,日子还得继续过,这两日孙氏忙着哀伤地也没下。如今是夏日,地里得时常除草,不然庄稼也长不高。
萧家有三亩地,种了稻子。两人吃过早饭就去了地里了,林秋然就在家留着,她起得晚些,锅里给她留着饭,是三个鸡蛋。
她还以为不要孩子之后孙氏就不管她了,也不会日日吃肉,谁知还是和从前一样。
她打算中午做些饭给俩人送去,她看了看,家里两只鸡已经吃完了,粮缸里还有些米面,后院的菜园子里有青菜,心里大致了解,林秋然就去摘菜了。
她对萧家村不太了解,但四周环山,这几日热,但有山环绕,气候还算适宜,不过地处南方北方她就不知道了。
萧家的菜园子在后头,用篱笆给围上,菜园子很整洁,孙氏是个过日子的人。
林秋然摘了个小南瓜,又摘了把小葱和几个辣椒。然后慢悠悠去井边洗菜摘菜,如今吃萧家的用萧家的,肯定不能光吃饭不干活。
洗菜的时候她看了眼自己肚子,说来这孩子也皮实,原身受惊讶晕了一日,这孩子都没事儿。
临近中午,孙氏从从田里往回赶,路上遇见不少给地里送饭的女人。其他人看看她也不敢搭话,还是跟萧家关系不错的一个婶子开口,“妹子咋回去?”
孙氏道:“我回去瞅瞅。”
其实她是回去做饭,但别人听了肯定说儿媳妇在家不管吗,村里的女儿,怀孕生子不算事儿,可孙氏舍不得,宁愿自己干。
只不过她一进家门就闻到了一股香味儿,萧家烟囱也冒着烟。
饭林秋然给做好了,但她不知道萧家的地在哪儿,幸好孙氏回来了,“娘我做了午饭。”
孙氏吸吸鼻子,心里分外动容,若是萧寻没走就好了,有这么个媳妇儿还指望啥呀?
孙氏擦擦眼睛,别过身子说道:“你身子不方便,在家躺着就好了,还用得着你做?”
林秋然说道:“闲着也是闲着,我做了点南瓜饼又炒了个南瓜,你和爹尝尝。”
萧家一日吃三顿,早上稀粥,中午两样面的饼子或两样米的饭,掺着的多是薯米薯面,晚上依旧稀粥。
但林秋然这几日吃的好,中午晚上都是白米饭炖鸡,早上吃鸡蛋。她不想光吃饭不干活,做点饭也累不着人。
孙氏笑了笑,“成,下回做熟了你就先吃,我装上给你爹拿过去,饭碗泡锅里就行,我回来洗。”
孙氏很快带着饭走了,林秋然也坐下吃饭,早上吃了仨鸡蛋,她这会儿还不算饿。南瓜饼是用南瓜白面鸡蛋做的,把南瓜擦丝,掺在一块儿调个味儿,煎出来的南瓜饼脆嫩,也很香。
而炒南瓜里面有腊肉,家里房梁吊着的,她把腊肉切片煸出油,然后盛出来炒蒜末辣椒,之后南瓜腊肉一起炒,闻着香辣很是下饭。
这是按时节才有的菜,南瓜再老一点就不能吃了,只要手艺还在,日后肯定饿不死。
而另一边孙氏抱着竹筐回田里,里面装着饭。一路上有人看她,孙氏就说这是儿媳妇做的。
这些日子没少有人戳萧家的脊梁骨。要么说两口子命不好,要么说林秋然克夫,若真克,那他们老两口岂不克子。再说商议婚事前八字都合过,就会说闲话。
这个时候给人看看林秋然会做饭,日后她改嫁也容易。
到了地里萧大石还疑惑孙氏怎么来得这么快,孙氏说道:“秋然做的中午饭,快吃吧。”
这两日俩人都没咋吃饭,心里难受,根本就吃不下。可孙氏把盖饭的纱布拿开,萧大石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这两日没吃啥,他肚子瘪了两天,这饭菜看着不错。
孙氏递过去了双筷子行了,“快吃吧,吃完还得除草。”
萧大石点点头,他夹了块南瓜饼,入口饼绵瓜脆咸香十足,炒南瓜更好吃,里头还有腊肉。吃着吃着,他就忍不住哭了,要是儿子还在,儿媳又孝顺,他还求什么呀。
孙氏看他这样心里也不好受,“快别想了,过些日子,给萧寻立个衣冠冢,请村里人过来。”
萧大石抹了把眼睛,点点头。
饭菜好吃,可俩人嘴里没啥滋味,孙氏吃完把碗在井边洗了,俩人又除了半日草。等太阳落山,其他地里人都走了,二人才往回走。
萧家的地远,在林子旁,回去得穿过树林,地里黑,孙氏走得小心,走着走着她扯了扯萧大石的袖子,“他爹你看那是啥?”
萧大石顺着看去,有点子像蘑菇,是橙红色的,孙氏跑过去看,好像是朵灵芝。
萧家村附近的山上的确长灵芝,也有采药人专门采这个,以前萧寻打猎就见人采过,可是不好找,物以稀为贵,真采到能卖大价钱呢。
孙氏找中午带饭的篓子,把灵芝摘下来用布包上,这可是好东西。
老两口心里紧张,又看看左右无人,赶紧往家跑。
林秋然晚上用红薯和米煮了粥,没做菜,弄了些咸菜。
孙氏又给林秋然煮了俩鸡蛋,她飞快吃完,把白布盖着的灵芝给林秋然看,“秋然,我和你爹路上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