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_将月去【完结】(65)

  虽然买了铺子值得庆贺,但是孙氏也知道现在家里没啥钱。

  萧大石小声和孙氏道:“买点给秋然吃,我吃点酱菜腌菜就行。”

  孙氏又瞪了他一眼,“你看秋然可是那样的人,行了行了,不差这么点的。”

  在吃这上头,孙氏也想开了。

  晚上家里煮了粥,配着卤肉和炒鸡蛋,吃得还不错。

  萧家买铺子没跟任何人说,就等以后走了,告诉于婶儿一声。

  林秋然还抽空打听打听五芳斋的生意,新出了样点心,叫仙豆糕。外面一层薄薄的皮儿,里面是饱满的豆馅儿。

  三种口味,一种玫瑰酒酿,六钱银子一斤,一种咸蛋黄肉松,卖得最贵,八钱银子,还有桂花酒酿馅儿的,更便宜,才五钱银子一斤。

  单论口味的话,自然是五芳斋的更好更新奇,论价格,每样都便宜。

  三样味道,不算照着五香居的做,又以价格取胜。点心这东西偶尔买一次尝尝,一半价钱就能吃到,何必花钱买贵的去。

  五香居的生意并没有火太长时间,还有人说蒋家老太太逝世前一个月,蒋家就四处找人做这豆糕。余安的、临县的点心师傅都找过了,只因为老太太想吃一口从前吃过的豆糕。

  还把做出这个豆糕的小娘子请去了五香居,什么梦登瑶池,都是假的。分明是以孝心拿好处。

  这消息一出来,一发不可收拾。

  说点心师傅被关在蒋家,做不出来不许吃饭,有人还被打得半死。

  真的假的乱七八糟的消息贬低,百姓都不知道信哪个。还有人说,蒋家仗着跟胥州蒋家是亲戚,在余安县作威作福,蒋家老太太丧仪不合规制,太过奢华。

  士农工商,余安蒋家并无官绅,只是做生意的,就这般不把百姓放在眼里,甚至编个故事卖点心,实在可恶。

  还有人说,蒋家这般行事,无非是仗着跟胥州蒋家是亲戚的缘故,在余安,连县令都不敢得罪蒋家人。

  这种事传出去对蒋家没什么好处,尤其胥州蒋家出过不少官员,这事闹大会传出官商勾结的话来。

  蒋家官员多,必然得爱惜羽毛,胥州蒋家想尽快处理了,可是京城传信,说家中二小姐要来胥州小住,如今已在路上,不日就会到胥州。

  蒋家出过不少读书人,做官做到最大的,是正二品的工部尚书,如今已告老,其子为正三品的翰林学士。信中说的二小姐,就是翰林学士蒋之方的女儿。

  名叫蒋思捷。

  胥州蒋家人也摸不清是消息传到京城去了,还是真的只是来小住,他们暂且打算按兵不动,先把余安的消息压下去。家中好好收拾间院子,给二小姐住。

  至于为何按兵不动也简单,当官可不是简简单单读书科举就行,少不了打理人情往来,这都是需要银子的。蒋家做生意,一半的钱都进了胥州、京城。没钱还真不行,吃喝哪样不要钱。

  就连给蒋思捷准备的院子、丫鬟、仆从,也都是要钱的。

  流言压下去,只一个点心铺子,少赚些也无妨,暂且别把事情闹大了。至于徐家跟着作对,就先咽下一口气,以后有的是机会找回来。

  十月初八,大雨,蒋思捷在客栈住下,下大雨不能赶路,离胥州还有几日车程。

  这回出门,蒋思捷带了丫鬟四人小厮两人,护送的侍卫有四人,若非她求了祖父父亲,还真出不来。

  她看着落下的雨珠,伸手接了一滴,雨滴冰凉,透着股寒气。

  丫鬟拿了条披风过来,“二姑娘,当心着凉,可别在窗边待太久。饭菜一会儿就好,只是这就是个小县城,饭菜也没多好,就怕不合二姑娘的口味。”

  蒋思捷轻轻叹了口气,她不关心饭菜如何,只关心雨何时停,好快些赶路。

  穿过来一个多月,总算找机会过来了,但愿别迟了,她好告诉萧寻爹娘,萧寻还没死。

  第四十章 男主

  蒋思捷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穿越, 还穿越到一本书里。这是本复仇起点文,书中的男主萧寻身世坎坷,是六亲缘薄、天煞孤星的命格。他亲生父母受构陷而死, 全家被杀, 他被父亲下属带走侥幸留得一命, 后来辗转多地, 幸而被养父母收养长大成人。

  萧寻在余安县的萧家村娶妻成婚,过得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若这样平平淡淡一生,也好, 可天不随人愿。

  萧寻到了年岁服兵役, 他告别爹娘和刚成婚的妻子,随大军出发。

  彼时萧寻还想建功立业上战杀敌,可路上不慎卷进两方博弈中, 萧寻被殃及池鱼, 身受重伤,众人都以为他死了,尸身直接丢在了乱葬岗。

  此事不能向外人道,上面把萧寻的死讯传回萧家村, 还免了萧家五年赋税。

  作为男主, 萧寻自然没死,他死里逃生,可此时回家他就是逃兵, 只会给家里带来灾祸,无奈只能托着一身伤追上军队。再回军队,他小心谨慎许多,可战场上刀光剑影, 九死一生,等他回到家中时,等着他的是空荡荡的屋子和两座坟冢。

  他活了下来,但对他并非幸事。

  他的死讯早就就带回了萧家村,他爹娘以为他死了,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身子愈发不好。再有便是他新婚妻子发现自己这时有了身孕,可得知他死讯后打了孩子改嫁了别人。

  接连两个打击,二老病逝了。后面他的确有传信回家,可爹娘已死未曾收到。就这么阴差阳错,天人永隔。

  等数月后萧寻回老家,家中就剩他一人了。孩子没了,爹娘没了,妻子走了,萧寻也不知老天让自己活下来有什么用。原以为一家团聚,最后却是他孑然一身。

  萧寻自知那样的情况下,妻子改嫁怪不得她,爹娘的死也与妻子无关,要怪只能怪自己。不然该怎么办,死了夫君的人,带两个老人再带个孩子,日后的日子何其艰难。

  归根结底,并非其妻子害得爹娘早逝,而是他自己。只因为上面两位将军意见相左,就害得他家破人亡,萧寻焉能不恨。

  萧寻把所有过错都归于自身,后面虽然升官加爵,报仇雪恨,可爹娘孩子的死始终是他心里的一根刺,他无法原谅自己。

  他越发沉默寡言,这期间,都是女主陪在他身边,细心劝导开解,救赎了他。

  蒋思捷就穿成了女主,她穿过来的时候,故事才到开头,萧寻从军,他的“死讯”传回了萧家村。等书中女主遇见男主的时候,男主爹娘坟头都长草了。

  要再等数月,萧寻才能回家,书中说孙氏和萧大石成亲后久久未有孕,还被家里赶了出去,直到捡了萧寻才过起了像样的日子,早把萧寻当亲生孩子。

  虽然起了个寻字,想他以后找到自己爹娘,可为他操持,给他娶妻,这些陈年往事也藏于心底,未曾说过。也因为此,萧寻一直以为自己是二人亲生,直到后面去了京城,数番波折才得知自己身世。

  一路上,萧寻也吃了不少苦头。

  蒋思捷不知道孙氏和萧大石现在还活着没有,若是活着,恐怕也大受打击,她可以带人治病,再告诉他们萧寻还没死。就算儿媳打了孩子改嫁,那还有萧寻在,也是一分希望。

  蒋思捷看这本书时,觉得萧寻太可怜了,幼年失孤家破人亡,懵懂之时被捡到,过了几年团聚日子,可爹娘过世妻离子散。她搞不懂,为何作者非要给男主这种命格,难不成只有苦难中才能开出来花?

  当初他爹娘捡到他时给他起名一个寻字,也是想让他日后找到亲生父母。数条人命压在肩上,寻了多年,亲人早就化作一捧黄土。

  到小说最后,萧寻功成名就,大仇得报,可却什么都没有了。

  蒋思捷想,若是能救下萧寻爹娘,对萧寻也是一种安慰。若实在赶不及,那她也没有办法,她已经尽力了,其他的就听天由命了。

  对于他妻子打了孩子改嫁一事,蒋思捷觉得这的确不是萧寻妻子的错,不怪她。

  蒋思捷是从现代来的,知道想生就生,不想就不生了,怎能以就是萧寻的血脉裹挟她。更知道这个时代,一个寡妇带个孩子和两个老人活着的难处。

  况且萧寻和她本就盲婚哑嫁,没什么情分,刚成婚三日萧寻就走了,难不成真要把孩子生下,守着萧寻的牌位过日子。萧寻苦,可他妻子刚成婚就没了男人,也苦。

  小说里萧寻没死,可是真死了呢,那一辈子不就苦哈哈地养孩子。萧寻可怜,他妻子也可怜。

  蒋思捷托着下巴叹了口气,她看书的时候就心疼萧寻,所以只想按照小说剧情走,况且萧寻人品贵重,多次为了百姓不顾自己安危。

  这个时代,与其盲婚哑嫁嫁给别人,还不如嫁给萧寻。再说了,在书中是女主是萧寻的救赎,若女主都不在,萧寻又该怎么活下来,怕是人生半点欢愉也无了。

  但救赎最好的法子不是劝导开解,而是让他家人好好活着,她做得再多劝得再深,都不如让萧寻看到他爹娘还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生子文 种田文 甜宠文 将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