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寻:“我还没洗,一会儿就睡。”
他把灯吹了,从窗纸透进来点雪光,林秋然适应了一会儿,就闭上眼睛安心睡下,她不习惯萧寻估计也不习惯,成婚三日就去随军,回来孩子都有了。
萧寻看林秋然闭眼,松了口气,等她睡着才躺下。
借着雪光看过去,林秋然已经睡熟了。
*
次日
雪停了,林秋然是被萧寻喊起来的,她感觉被窝有点暖和,往下伸发现脚下的汤婆子发烫,估计是刚换的。
萧寻已经买来早饭,除了早饭还给她了五两银票,说是这两个月的俸禄,林秋然也不懂俸禄多少,而且冒然问俸禄不妥当,但不问不代表不收,萧寻吃得多,肯定得给家里拿钱。
林秋然默不作声收下了,反正她也没和萧寻说过家里的生意,也没说赚了多少钱,和孙氏萧大石她都不怎么说,萧寻又没出力。
她吃完豆腐脑和小笼包,萧寻才来吃,吃完把碗筷收了,官府就来了人,请萧寻去一趟。
这回没非让林秋然也去。
一个时辰后,萧寻才回来,这会儿赶上铺子做生意,他和林秋然说了声回来了,林秋然没空理他,萧寻又出门了。
中午生意一般,下大雪不好出门,客人比较少。
不仅是食肆生意差,别处生意也差,一个上午金如意和玉香茶楼都没什么客人,食肆中午还有十几桌客人呢。
前头也用不着萧寻,他就去劈柴,他劈得又快又好。
等做完生意,他和林秋道:“信在她家找到了,不过银子早花了。”
查案的时候,李翠花的大儿媳说有一阵子,就在一个月前,李翠花多了好几身衣裳,还有同村人看见萧伟去喝酒赌钱。
总在外买肉吃。
这个钱萧伟没给其他两房,也没给自己媳妇儿,全自己潇洒了,他媳妇也没见着肉,气得不轻,破口大骂,其他两房也埋怨李翠花偏心,一家人闹得不可开交。
钱肯定得还回来,除了还钱一人又罚了二十个板子。这自然是真打,昨儿刚打了三十板子,今日又得受刑,李翠花上了年纪,五十个板子屁股得开花,命都得下去半条,够她受的。萧伟能抗,可也得养好些日子,这事要被东家知道了,活估计干不下去了。
而且冰天雪地的,挨了板子还没法回去。
因为钱不到不能放人,县衙不会给请大夫,端看她家啥时候筹够钱。罚钱十两,还钱五两,总共十五两银子。
大房的说不管,都没花着凭啥还凑钱,以往李翠花就偏心,现在连累家人,这边触犯律法连累后代,还让她掏钱,凭啥。不仅不掏钱,还趁着机会闹分家。
可李翠花没回来,怎么分,萧伟娘子苦口婆心劝,又是保证又是什么的,钱一时半会儿凑不齐,她也寒透了心,别人不给,连她们娘俩也不给花,萧伟他还是人吗。
李翠花家估计还有的闹,反正县衙那边不见钱不放人。
萧伟媳妇还领着孩子来食肆着,林秋然没见。
明儿萧寻就回去了,林秋然还有点高兴,晚间做生意的时候,萧寻就出门了。
林秋然也没问她去哪儿,今天晚上生意还不错,在家待两日待不住,重口腹之欲的就出来想吃点好的。
吃饱喝足就不冷了,还有人问,“掌柜的,啥时候再做毛血旺啊。”
吃过毛血旺,水煮肉片都觉得不够香不够辣,那是自然,毛血旺是林秋然用牛油做的,牛油不多,只有遇见整头牛能练出来些。
她倒是想做,可没有,上回剩些,林秋然打算晚上趁着萧寻在给做了,毕竟拿回来十两银子,今日劈了半天柴,不好他走了再吃。
牛油有,肉也有,林秋然打算吃个牛油火锅,十斤肉她拿出来五斤。
一半切片,用鸡蛋抓抓做个嫩滑牛肉。还有一半再锅里炖着,到时再放进辣锅煮,更入味。
用的就是砂锅,还配了粉条,菜就只有土豆萝卜白菜了,辣锅吸油,但偶尔吃一次也无妨,纯当尝个新鲜。
不然弄鸳鸯锅更好,另一锅用菌菇骨汤烫菜吃,但牛肉不常见,火锅也不常吃,买锅子的事就一直被林秋然搁置了。
耙牛肉、嫩牛肉,香油蒜泥碟,闻着就香。林秋然还做了盆蛋炒饭,猪油炒的,只放了鸡蛋和葱粒,看着金银一片色泽莹润,这个热气腾腾,锅气十足,史掌柜看着眼睛都亮了。
今儿是等客人走光了才用饭的,省着又问这道菜什么时候上。
人多,很快就把这边收拾好了,饭菜也都摆上了。
婉娘还是只带了些剩菜回去,没凑这个热闹,不然女儿该不愿意了,她挺为林秋然高兴的,一个女人,带个孩子多不容易,家里有个男人,日子也好过些。
林秋然今年还小,不说她自己,就说孩子以后也是需要父亲的。
婉娘晚上还和赵实说了这事儿,赵实道:“本来我还想等她孩子生下来帮着说说,我也认识不少人,这下不用了。”
婉娘:“自然,我瞧了,她夫君相貌堂堂当真是不错。”
赵实咳了一声,婉娘不顾良心道:“自然比不上你。”
*
食肆里,一群人吃得热火朝天。
林冬和林夏依旧不敢伸筷子,史掌柜和陆凡却不客气,尽管辣得鼻涕直流,却还是忍不住吃。
史掌柜还夸,“林娘子做的蛋炒饭都比家里的好吃。”
这不是硬夸,虽然是一粒一粒的,吃起来却软糯,鸡蛋香葱也香,配着辣辣的耙牛肉和嫩牛肉,当真是一绝。
史掌柜觉得这个能在铺子卖,不过米饭二文一人可以续加,蛋炒饭恐怕没白饭好卖。
林秋然辣的鼻尖也有点红,但确确实实过瘾了,牛肉还剩一半,还能再吃一次。
吃过饭,孙氏他们回了家。
一整个白天,林秋然多是在忙,不然就是在休息,晚上依旧她先睡,次日也不知萧寻什么时候醒的,但她醒后听见外面有驴在叫。
第五十三章 问伤情
家里怎么会有驴叫?
林秋然有些惊诧, 穿好衣服出去,发现院子里多了条小毛驴。
萧寻正弯腰给毛驴栓栓车,这栓车比牛拉的栓车窄, 单看驴, 竟然还有笑模样。
这会儿还早, 孙氏他们尚未过来, 院子里的积雪都已经清出去了,但屋檐上还有积雪, 被太阳一照,雪光都五光十色的。萧寻和驴站在院中, 闻见动静一齐朝林秋然看了过来。
林秋然有些疑惑, 萧寻拍了拍毛驴脑袋,说道:“驴身板小,能过巷子, 走得慢还稳, 性子也温和。你以后来铺子就坐车来,上午我先教爹赶车,带着驴认认路。”
下午……萧寻低下头,下午他就得走了。
林秋然围着驴转了一圈儿, 问道:“这多少钱?”
萧寻跟在林秋然身后, “驴十八两,车三两。”
总共是二十一两,算上寄回来的和给林秋然的, 一共往家拿了三十一两银子。
他每个月月俸差不多十两银子,连上面给的奖赏,回家一趟差不多花干净了。
驴买的刚出生不久性子好的,要是不拉车还能拉磨干活, 栓车也结实,就是天冷,驴车不及马车暖和。
林秋然点点头,又端详了驴片刻。她本来是打算买辆车,马车现在家里也能买得起,但太过张扬,除了每日来食肆,其他地方用得不多。
只在县城的话,驴车就很合适了。省时省力,就是拴车没顶,遮不了风雨,赶上下雨天还是不好出门。
林秋然笑了一下,“回去给搭个棚子,它多大?“
萧寻又摸摸驴脑袋,“一岁多点,一会儿我带你试试,先吃饭吧。”
林秋然去了前堂,这边有桌椅,昨儿晚上刘大娘收拾干净了,都是在这儿吃饭的。萧寻今天买了阳春面、蒸包和酱香饼。
酱香饼不是买的,是于婶儿硬要塞的。
家里生意忙,萧寻回来的事儿孙氏还没和别人说,而且都在县城住着,轻易不回村。但是于婶儿看萧寻长大,也搬来县城了,在街上看见萧寻一下就认出来了,她高兴得不知怎么好,立马切了三斤饼让萧寻带回来吃。
萧寻想给钱,于婶儿也没要,她差点哭了出来,人死而复生是多大的喜事儿。亲眼看着孙氏和萧大石差点挺不过去,又亲眼看着萧家把日子过好。
回来好,要不然林秋然把孩子生下来,却没爹,就算生意越做越大,总觉得差点什么。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大虎也挺高兴,等萧寻走了他不禁道:“萧寻哥回来了,真好。”
于婶儿瞪了他一眼,大虎说道:“娘你看我干什么,我又没说寻哥回来就不给萧家分成了,真是。”
大虎和萧寻关系好,以前还总跟着萧寻打猎,自然为他高兴了。分成的事儿他也想通了,这是家里硬要给的,再要回来不合适。
于婶儿不再看大虎,死而复生是稀奇事儿,她打算有空了去问问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