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石榴酒。”
李营长带着几分希望的看着王嫂子,“那就麻烦你多酿几瓶,到时候我去馋隔壁去。”
“不麻烦不麻烦。”
王嫂子说干就干,把围裙解开就去找石榴。
徐露往家里的院子里撒了一些灭蚊虫的,主要她怕有蛇这类的,要是咬了孩子们就不好了。
张嫂子过来串门的时候恰好看到,就问:“这是弄啥东西呢?”
徐露给她讲了讲,张嫂子一拍大腿:“你这里还有不?我这也得要点回去呢,家里的皮小子倒是没事,主要是怕我那闺女。”
徐露就让徐桐从屋里拿了几包出来:“自己配的,用完了再过来拿。”
张嫂子很是欢喜:“我听说你还是个大夫,怪不得会配这些东西呢。”
徐露谦虚:“也就会治个头疼脑热的,要是有不舒服,又不愿意去医院了,就过来。”
张嫂子嘴上答应了,并没有往心里去。
她在这岛上算是时间长的,一般孩子难受了都愿意去医院。
这医院离家里也不远,还都是家属院的熟人。
像隔壁李营长家的刘秀丽,就在医院工作。
所以就算觉得刘秀丽是个资本家小姐,看不惯她的有些做派,但没人会到人跟前去说。
张嫂子又换了话题聊:“你这是打算晒什么东西吗?“
院子里多了好几口大缸,一看就是准备要腌些什么。
这都是徐露从村里和人换的,当让小王帮着去拉了回来。
“我怕冬天到了没什么蔬菜吃,打算晒点菜。”
“呦,这怕是要晒不少呢,这些菜也是从村里人那里换的?”
徐露点头,正好村头的王奶奶孙女要结婚,还没酒水什么的,她就拿了几瓶石榴酒出来。
谁知道村里人实诚,给她拉回来一车的豆角茄子黄瓜。
“那你们忙吧,我也该回去做饭了。”
张嫂子回去了才撇撇嘴,和自家男人说:“新来的那陆营长家的也是个能耐的,就是不会过日子。”
拿酒去换菜,谁家菜地里没种点菜什么的,亏死了。
“你管人家那么多干什么?我可是已经听说,人陆清凌这次没准真要升上去了。”
“真的假的?”张嫂子心里不痛快,嘀咕道,“你说怎么人家都能升,就你没一点动静。”
“嘿,你这婆娘说的什么话,人家那可是拿命换来的。”
张嫂子就不再多说什么。
陆清凌回来的时候见徐露正忙活,洗了手就过来:“这是干什么?”
徐露给他说了说,陆清凌又去看晒了满院子的被子。
“都还是新的。”
“正好人家孙女结婚,愿意拿出来换。”
有了这新被子,过几天再冷也不怕了。
“行,趁着这两天天气好,赶紧晒了,指不定过几天就要刮台风了。”
“还有台风?”双胞胎一听就从屋里出来很是兴奋的样子,“爹,台风是什么样子啊?”
“到时候刮着大风,下着大雨,树也被吹倒了,人也不能出去玩,你就不觉得好玩了。”
徐露问:“一般几月份会刮台风啊?”
“四月到十月都可能,咱们就早点准备些。”
“行。”徐露又问了海岛上其他的注意事项,毕竟从来没在这里生活过。
“其他倒没了,今天晚上吃鱼怎么样?我去食堂拿一条。”
“行。”孩子们都没怎么吃过鱼,自然欢呼起来。
中午简单吃了点,徐露带着几个孩子就继续晒起菜来。
海边午后很是暖和,太阳晒在人的身上都是暖洋洋的,还有海风吹过,远处的大海蔚蓝的也让人着迷。
想到上午去村里看到的知青们,和他们红山公社的知青们不一样,这里的知青们大多数是需要下海打渔的。
隔壁的刘秀丽见他们上了房顶,打了招呼问:“这是要晒什么?”
“晒小菜呢。”
徐露见人正在院子里的小亭子里喝茶,那小亭子被设计的很是不错,还挂了纱帘。
等回了房间,双胞胎就和徐桐咬耳朵:“李营长的媳妇穿的和咱们都不一样呢。”
“人家一看就是大小姐,比咱们村地主家的小姐还要矜贵。”
“可咋不把她给打倒呢?”
小星很是疑惑,“她那样肯定是不能下地干活的,还不如知青们。”
“谁知道,估计是因为她嫁的好吧,不过可不能在外头说,让人听到了不好。”
这天晚上陆清凌早早的回来,提了两条大鱼,徐露从空间里拿了药材出来,这些也可以当成调料放进去。
香味慢慢飘散开来,整条巷子都能闻到那勾人的香味。
“谁家这是做饭了?”
赵团长和自个媳妇感叹,“这也太香了。”
赵主任看了看风向,笑着说:“定是那新来的陆营长媳妇。”
“呦,那看来手艺不错。”
从前这家属院里,手艺最好的应当就是李营长家,那王嫂子做饭是也是很好吃。
可他媳妇规矩大,吃饭洗几遍手都有规定,去蹭了几次饭就没人愿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