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姜溯霜和厨娘买收拾完厨房坐着院里聊天的时候,她抬眼便看到月亮门外有片玄色的衣角。
程隽安今日穿的便是玄色,他不常穿深色的衣裳,因此姜溯霜今天看到他一眼便注意到了。
他身上穿的玄色的衣裳,上面是金线密织的重环纹,看着丰神俊朗,不像是个拿笔握卷的文弱书生,倒像是个神采飞扬的少年将军。
这位“少年将军”眼下在外面踱步,就是不肯进去,他实在是不好意思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儿同姜溯霜说些不好说与旁人听的话。
姜溯霜等了片刻,还不见他进来,只好找了个借口自己走出去。
“你找我有事?”姜溯霜算是已经摸清楚了怎么跟程隽安说话,但凡她不主动问,这人是从不会主动说的。
“今日……今日是七月初五。”
“嗯,然后呢?”
“后天七夕,山下集市有灯会,你……愿意跟我去瞧瞧吗?”
姜溯霜看对面个子挺高一人,明显有些局促,耳根子都红透了。
她还是想逗逗他,便道:“要我答应也可以,你今天叫我什么来着?你再叫我一遍,我就跟你去!”
程隽安这时又不知是哪里来的勇气,上前一步抓住姜溯霜的双手,往她掌心里塞了一条手帕,急道:“溯……溯溯!”
不远处有学子说笑的声音传来,程隽安连忙松开她的手,往后退了一步,“后日申时初刻,我来接你。”
等人走后,姜溯霜借着后院灯笼映照出的悠悠烛光展开手帕一看,这还是那条她洗过之后还给程隽安绣着兰花的那条,上面写着一句词:“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不愧是是个嘴笨的书生,文绉绉的!”姜溯霜把帕子好好收回怀里,转身回了后院。
第43章 七夕灯会
七月初七, 七夕佳节,山下观音庙附近又聚起了集市。一整天都有戏班子搭台唱戏,晚上还有热闹的灯会, 届时各式各样的花灯会挂满集市上的每一条街。
天略黑的时候,集市逐渐热闹起来,人群熙熙攘攘,姑娘们人比花娇。路边小贩有卖糖人的,卖团扇的,还有卖孔明灯和河灯的……让人目不暇接,沿途屋檐下和头顶木架上的花灯逐渐亮起, 照亮一方暖色的天地。
姜溯霜精挑细选了一件鹅黄色的衣裳, 上面绣着黄鹂鸣翠柳。头上戴着的, 是程隽安送给她的那支竹簪。一旁的程隽安身着云纹玄色外衫,星眉剑目, 身形挺拔。
路过的人都不免对二人多看一眼, 还要在心里道一句“相配”。只是两个极为相配的人中间, 还站了个十四五岁的孩子。
“表哥!咱们先去哪儿逛?我想吃糖人!还想放河灯!”
从来没来过县城小集市的余望星兴奋的左看右看, 这可是跟草原边城完全不一样的地方!
余小少爷最近乖巧得很,《孟子》记下了大半, 小考的时候成绩也大有进益,因此多少有些暴露本性,连他的冷面表哥都不怕了。虽说他不似刚来时的跋扈, 但心底里那点儿贪玩的念头还是止不住的往外淌。听说山下七夕有集市,便一遍遍央求着程隽安带他一起去逛逛。
程隽安原本是不想答应的,但余望星非说上次去李府吃酒席都没带他, 今天必须得带他去。再加上一旁嗑瓜子的姜溯霜也同意,他只好把这小孩也带着。
冷面表哥哪有漂亮姐姐好相处, 余望星跟在姜溯霜身边,一会儿要买孙大圣的糖人,一会儿又要一盏老虎形状的花灯,还要拉着姜溯霜猜灯谜,显得程隽安愈发形单形只,唯有猜灯谜能有点作用。
集市最热闹的是搭戏台子的地方。台上的戏班子唱着《长生殿》,台下人头攒动,三人挤不进去,只在外围看到戏台上灯火恍然,好似一场灯影里的梦。
幸而姜溯霜有先见之明,在戏台对面的酒楼二楼早早定下了雅间,等余望星左手糖人右手花灯逛够了的时候,三人便去了酒楼,顺便吃饭。
酒楼的生意极好,总共二层,一层大厅二层雅间全部坐满了。小二一个个端着盘子跑上跑下,脚步随快,盘子却端的稳稳的,一盘水晶肘子从一楼厨房小跑着端上二楼,连汤汁都没动一下,掌柜的倚着柜台拨算盘,满脸都是笑意。
“吃什么?”到了姜溯霜最喜欢的环节,带了一路熊孩子的疲惫也消退了,只剩下饥肠辘辘的肚子。
“珍珠丸子,黄豆炖猪蹄,粉蒸肉,白切肉,葱油鸡……种类还挺多。”这家的食单是做成一个个小木牌挂在墙上的,包厢里头也有单独的,梨花纹的,就挂在窗边,风一吹还叮当做响,别有一番趣味,姜溯霜挨个瞧过去,每个都想吃。
“这家应该是新开的,从前来集市上还没有。”姜溯霜道:“这次正好尝尝!”
说着,她回头朝余望星招手,“来,望星,快来看看想吃什么?”
余望星在边关长大,从小牛羊不缺,吃饭也是重口,来到书院之后,每次轮到吃辣菜的时候,他就比往常吃的更多些。
“想吃椒麻鸡!小炒肉!”
一旁的小二飞速记下,姜溯霜又问道:“还有呢?想不想吃酥山?这家有桃子酥山!”
“要吃!”
姜溯霜转头对小二道:“桃子酥山三……啊不,两份吧!”
“好嘞!客官可还要别的?”
“那酥山我也要。”一路上闷闷不乐没怎么出声的程隽安忽然道。
姜溯霜有些疑惑:“你不是不吃这个吗?”
程隽安轻咳一声,“今日……过节。”
“那就再加一份,这份少放些糖。”姜溯霜转头嘱咐道。
“好嘞!”小二一下子卖出去三份店里最贵的点心,愈发殷切起来,“咱们店里的招牌樱桃肉酸甜可口,客官可要尝尝?”
“有樱桃肉?”姜溯霜来了兴趣,“那便来一份吧,再要一道鲜嫩鲈鱼片,粉蒸肉,还有地三鲜和小炒时蔬。”
这小二记下菜下去,又有另一个小二进来为三人添茶水。
这里的小二的嘴跟抹了蜜似的,好听的话不要钱似的往外吐,但看到三人还以为是一家三口七夕来吃饭,不过那小孩明显年龄大,便以为是弟弟。
小二琢磨半晌,给姜溯霜和程隽安上了配套的碗碟,绘着鸳鸯戏水,“祝二位公子和姑娘天长地久,白头偕老!”然后给余望星上了一套绘着武松打虎的碗碟,“小公子前程似锦,步步高升!”
姜溯霜看着眼前的盘子,笑道:“这家店过个节怎么这么多花样!还挺有意思的!”
一旁的余望星长大了嘴巴,眼看着他的冷面表哥露出了一丝微笑,而且这两人竟然也没有反驳小二的意思。
余望星此时此刻才明白,他表哥为什么一路上都不怎么说话!敢情自己是破坏人家有情人相约灯会了!
马上要吃到嘴巴里的美食瞬间就觉得不香了,余小少爷生怕回了书院之后,表哥再给他布置课业,以报今日之“仇”,有一搭没一搭的喝着茶水,也不怎么说话了。
距离上菜还有一段时间,雅间的门一关,瞬间安静下来,只有外头的人声顺着半掩的窗户缝隙溜进来,夹杂着咿咿呀呀的婉转戏腔。
姜溯霜不太懂戏曲,但外婆喜欢听,她有时候也跟着听几句,但每次都会听到困倦,然后伏在外婆膝上睡着。
每当夏夜关店之后,外婆就躺在院子里的大树下,一旁掉了漆的录音咿咿呀呀唱着,外婆闭着眼睛听戏,偶尔也跟着哼几声。
姜溯霜曾经想给外婆换个质量更好的录音机或者带她去剧院里听,但外婆还是最喜欢这个破旧录音机里发出来的声音。
这戏曲一字一句慢悠悠钻进姜溯霜耳朵里,虽说她听不懂戏词,但从这婉转的唱腔里,仿佛能感觉到戏中人的离合悲欢。
姜溯霜正想着站到窗边去听,就听见小少爷道:“我……我想去解手。”
“你自己去?”姜溯霜转身,“我不放心,让程院长带你去吧!”
小少爷好不容易绞尽脑汁想了个给二人创造独处条件的法子,自然不同意让自己表哥跟着,连忙摇头,乖巧道:“我叫小二陪我去就行了。”
姜溯霜有些迟疑,但见程隽安点头,只好从外头唤了小二进来,对他千叮咛万嘱咐一番,才让余望星跟着他出去。
待小二关上门,姜溯霜复又踱步到窗边,打开窗户,热浪夹杂着人声一同涌进屋内。
她远远看着戏台上寥寥几人便演出一段跌宕起伏故事,有些唏嘘。
“喜欢听戏?”程隽安不知何时走到她身边,轻声问道。
姜溯霜摇摇头,停顿片刻,然后又点了下头,“我家里人喜欢。”
“是……你母亲?”程隽安小心翼翼的问。
“不是,她已经离开人世了。”姜溯霜笑笑,她不能告诉程隽安自己的真实来处,只能够模糊着说出自己对外婆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