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松书院小厨娘_九节离【完结】(77)

  天气转凉, 因受风寒去医舍治病的学子也越来越多。学子们裹着厚衣在书院中匆匆行过,皆是捂住口鼻,喷嚏连天, 狼狈不已。

  姜溯霜连忙叫人给学子院和夫子院都备上了炭盆。前些日子定做的青松书院款的青衫紧赶慢赶,也做出来了。青衫做工不在精致,而在细致。针脚细密,加厚的棉制长衫,青松绿的颜色,只在衣袖两侧有极轻的松纹,程隽安亲手绘制的纹样, 代表着青松书院。

  秋天一过便要入冬, 考虑到实用程度, 姜溯霜还特地叫裁缝又往加厚的长衫里缝了一层薄棉花。保暖不透风,在京城算不得太冷的天气里, 足够穿了。

  衣裳分发下去之后, 学子们一个个喜气洋洋, 唯有余望星扯着领子喊热。

  有同窗问起, 他便扬着脑袋道:“我在边城的时候,冬天可比这儿冷多啦!像如今这样九月中旬的天气, 在草原深处早下起雪来了!我每日在草原上跑马,穿着我娘亲手缝的白狐毛披风,踏雪过冰溪!丝毫不觉得冷!”

  同窗们纷纷露出艳羡的神色, 更有甚者,甚至特地在制服里头少穿了几件衣裳,拿了本描写边关风景的游记细读, 以为这样便能领略到边城草原风光,后来自是病倒了。

  余望星被程隽安狠狠罚了一顿, 又派他每天给这名学子端药,才算了却了这一桩事情。

  小少爷可委屈,包着眼泪来找姜溯霜诉苦撒娇。

  姜溯霜不由得好笑道:“京城附近长大的学子们,身体如何能同你比?况且京城冬日算不得十分寒冷,已经许多年未曾下过雪了。”

  小少爷这厢连哭都忘了,瞪大了眼睛惊道:“京城冬天竟是不下雪的吗?”

  在原主的记忆里,上次下雪还是初被送到别院的时候,极薄的一层雪,没过多久便化了。姜溯霜自从来大晏后便没见过雪,她愣怔片刻,慢慢便道:“今年冷得早些,许是会下雪吧。”

  略泛黄的枯叶打着旋儿往下落,更显几分秋日萧索之意。

  下课之后,医舍门外每每都能排起长队,白芷每日忙得脚不沾地。

  厨娘们只要忙完饭堂的事情便会去帮忙。姜溯霜也叫白芷给她写了副预防风寒的方子,每日都熬上一大锅,放在饭堂门口给学子们喝。

  饭堂的食谱也大都换成了清淡的白菜炖豆腐,豆角炖土豆,清炒小白菜……

  学子们连吃了几日的萝卜青菜,唯一的荤腥便是早晨的鸡蛋和炖菜里的几片儿五花肉,纷纷直呼口淡无味,在意见簿里连着反映了许多天。尤其是几个富家少爷,叫喊了许多天。

  “关于学子们的饭食,诸位可有什么想法?”忙完后厨诸事,姜溯霜将厨娘们召集在一起开会。

  杜婶子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我们农家人,平日里吃荤腥都少的很!生病的时候不过一碗清粥半碟咸菜,哪有那么多讲究!”

  兰婶儿附和着点点头,倒是王大娘出了个小主意:“我们云儿小时候生了病,最喜欢吃我做的鸡蛋羹!淋点儿芝麻油!撒点儿葱花!蒸出来的鸡蛋羹水嫩嫩的,最是香了!”

  鸡蛋羹平日里书院也会做,不过多是早上吃。这法子定是行不通的。

  一时气氛有些沉闷,姜溯霜环顾一周,点了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梅娘:“梅姐姐可有什么好法子?”

  梅娘是个踏实肯干的人,在后厨话不多,没什么存在感。姜溯霜只知道她家里有个年纪不大的儿子,因此每回休假都下山回家,丈夫也对她极好,每次都接送她上山下山。

  她性子柔柔弱弱的,没有农家人的豪爽,有时候倒是能有言行举止中看出有几分深闺小姐的气质。

  梅娘略垂下眼睫,才道:“我幼时惹了风寒,嬷……我娘给我熬一碗葱白姜汤喝,很快便好了。”

  一旁跟着厨娘们一起开会的白芷补充道:“葱白和生姜都可以发汗解表,只是这汤味道不怎么好。”

  姜溯霜往本子上记下一笔,“治病论什么好喝不好喝?我小时候也喝过。只是这些都不能往饭桌上端!”

  众人讨论来讨论去,所想的法子无非是将肉食做的更清淡些,用瘦肉煮汤之类的。

  但姜溯霜思来想去还是不怎么满意。

  最后还是白芷提点了一句:“受了风寒不能食鸡肉,学子们能食的肉食也少。书院这么多学子,惹了风寒的学子不到三成。如今生病的学子再吃上两剂药差不多便能痊愈了,阿溯不如煮些鱼汤给他们喝?鱼汤口味清淡,里面放些生姜。既能让学子们知肉味,放了生姜对病情也有好处。”

  “只是切记,不能多食。若是受了寒还积食,便又得继续喝这又苦又难闻的药汤了。”白芷笑眯眯道,“不少学子都说汤药苦的很,想病能快些好呢!”

  姜溯霜抱着纸笔,厨子的脑子稍一转,便定下菜:“那便做鲫鱼豆腐汤吧!京城多山少水,想来学子们也对鱼更向往些!荷塘里养的鱼,不就日日有人去瞧吗?”

  姜溯霜不是南方人,鲫鱼豆腐汤却是南方菜,她从前做的次数并不多。但这道菜放在大晏,也算是常见,长公主府里,有个南方来的厨子,专管府中的汤水点心,姜溯霜跟他学了不少,其中就有鲫鱼豆腐汤。

  因着做汤是突如其来的想法,书院里并未备下鲫鱼,这汤今日是做不成了。再加上白芷说学子们还需再服两剂药方能好全,买鲫鱼的事情便不急。

  正巧下午庄子上送货的小管事来给姜溯霜交账,姜溯霜便提了一嘴要鲫鱼的事情。

  小管事立马就将这事儿记在了心里,毕竟对面人不仅仅是书院管事,还是他们程家未来的二少夫人。

  忙完这头的事情,姜溯霜又带着人将给白芷定做的木牌和小陶罐送到医舍里去,一下子减轻了白芷许多负担。

  特殊时期,饭堂的饭食选择不如往常多,寻常粥饭倒是都有,只是菜品大多是素菜。姜溯霜便做主定下了一个新套餐:丝瓜肉片儿汤,肉片用里脊肉,入口滑嫩,又配了白菜胡萝卜做的蔬菜饼,和一碗淋了香油的鸡蛋羹。

  学子们瞧见新鲜饭食,都凑过去排队新套餐的窗口,只有个别病的实在太重,嘴巴里都没什么味道,吃什么都味同嚼蜡,便打了清粥小菜,只是闻着鸡蛋羹的味道实在诱人,也去买了一碗。

  第二天一早,姜溯霜刚打开饭堂后厨的小门,庄子上的小管事便拉着车到了。

  小管事一脸笑意,朝着姜溯霜略一抬手,恭敬道:“姜管事要的鲫鱼小的已经备好了,早上天不亮便叫人用水车装了往山上赶,都还活泛着呢!听说您要做那南边儿的鲫鱼豆腐汤,小的便斗胆挑了庄子上新做的豆腐送来!姜管事请过目!”

  姜溯霜瞧着那大头大小都合适的鲫鱼在水里灵活游动,一旁的豆腐如同一块块美玉,满意点头,抛给小管事一串儿铜板,算作是赏钱。

  小管事收了赏钱,嘴巴都快咧到耳根了,从此之后办事更是尽心尽力。

  杀鱼对于后厨的帮工们来说不过是简单活计,姜溯霜先叫人三下五除二处理好了三条鲫鱼,按照惯例领着厨娘们去后厨教学。

  帮工们手艺细致,连鲫鱼肚子里的一层黑色薄膜都给去掉了,姜溯霜便直接拿着鱼对厨娘们道:“这鲫鱼肚子里原有一层黑色的薄膜,如果不去掉,鱼汤便会有腥味。我不晓得你们知不知道,若是不知道,我说过,日后可要记住。”

  厨娘们连连点头。

  “做鲫鱼豆腐汤先要将鲫鱼煎一下。”姜溯霜往锅里倒油,烧热后便放入鲫鱼。

  “这一步最关键的便是鱼刚入锅时先不要动它,等它在锅里定型,再慢煎。等鱼的一面变黄之后翻过鱼身煎另一面。”

  姜溯霜用锅铲干脆利落的翻着锅里的三条鲫鱼,三条鱼在油锅里翻了个身依旧完好无损。

  她又放了几段葱白和几搓姜丝进去,“葱白和姜丝最好放到油上,这样可以煎出香味。”

  过了一会儿,鱼的两面都程煎过的浅浅焦黄色。

  姜溯霜叫人拿了坛黄酒来,沿着锅一转,浅浅倒了一圈儿,去除鱼腥味。

  “王大娘,方才叫你提前烧的热水提来!”

  热水沿着锅边倒入,如同变戏法一般,鱼汤瞬间变成了奶白的颜色。

  姜溯霜拍拍手,盖上锅盖,“等过一盏茶的时间便放豆腐进去,放进豆腐之后,放上盐,再炖一盏茶的时间便好了!”

  锅上炖着鱼,姜溯霜又去搜罗其他吃食,毕竟学子们不能只吃鱼不是?

  原来的菜谱今天下午的饭菜荤腥居多,还有羊肉炒面这样比较重口的东西。姜溯霜便扔到一边,最后还是选了清炒土豆丝和手撕包菜作为搭配,组成了新套餐。

  鱼汤出锅之后洒上一把翠绿的葱花,不论是鱼肉还是豆腐皆是入口即化,鱼肉甚至如同已经融化在汤里一般,用筷子一夹,只剩下几条鱼骨。奶白的浓汤倒是比鱼肉的味道还要更鲜美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美食文 轻松  欢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