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来!”余望星小跑几步,复又回头对姜溯霜道:“表姐,我走了!以后一定要来边城看我!”
“好!”姜溯霜笑眯眯朝他挥手。
燕山带着余望星和几个亲随匆匆下山,山林又恢复了寂静,有到了上课的时间,学生们读书声整整齐齐,在林间回荡。
姜溯霜站在书院门前沉默了片刻,喃喃道:“这小子不在还真让人不习惯。”
回了后厨,王大娘跨了个篮子正要出门,姜溯霜问道:“大娘怎么这么时候出门?”
“方才庄子里送来的人说山下集市上来了几个蜀地来的货郎!”王大娘道,“蜀地离京城那么远,那边来的货郎可不多见!前年有个蜀地来的货郎走到我们村里,我从他那儿买了几块腊肉,比咱们平时在集市上买的好吃多了!”
姜溯霜一听来了兴趣,“那我也跟大娘同去!”
“哎!好!”王大娘说着又回身取了一个篮子递给她,“咱们走吧!”
“等会儿!”姜溯霜想着此去定然少不了买东西,便跑了趟前院,将没事干的清池给拉上了。
大晏的京城虽说是汇聚了大晏各地来做生意的人,其中卖地方特产也有,只是贵精不贵多,进的货都是京城人喜欢的东西,有时候也没那么正宗。像这种游走四方的货郎,随行来的东西肯定更多,且真正是本地产的。姜溯霜之前在京中的蔬果店买过椰子之类的南方水果,味道寡淡不说,价格更是高得令人咂舌!
三人下了山,果真在集市上瞧见几个外地来的商人操着一口西南口音在卖东西,吃的穿的玩的,一应俱全,买的人很多。
姜溯霜和王大娘废了些力气挤进去,王大娘眼疾手快选了几根腊肉,还选了几个竹编的小玩意儿。
姜溯霜看着王大娘手里的几个竹编玩具眼熟,末了才反应过来,那圆滚滚的身子,圆圆的耳朵,怀里抱着竹子啃的模样是熊猫来着……她有点心动,也选了一个。
摊子上好东西不少,姜溯霜也跟着买了腊肉,还有火腿,泡菜,还有一种摊主极力推荐的自酿酒。
姜溯霜想起西南那边的确名酒不少,便买了十坛,打算三坛送去程府,三坛送去长公主府,剩下的她便自己留着了。
好不容易从摊子里挤出来,姜溯霜眼尖的又看到摊主身旁放着个盒子,上面盖着白布,像是卖豆腐的容器。
“你们还卖豆腐?”姜溯霜好奇,问了句。
“不是豆腐,是蒟蒻。”摊主掀开白布,底下黑乎乎一块儿一块儿,“蒟蒻是我们千里迢迢背来的,成品是今天早上摆摊前才做好的。只是许多人不知道怎么做,卖不出去。贵人可要来点儿?这东西做起来十分方便,吃着也滑嫩可口,我告诉您怎么做便是!”
摊主见有人买账,忙不迭推销,“不过五文钱一块儿!划算着呢!”
姜溯霜在摊主掀开白布的瞬间就认出来这东西是魔芋了,看来大晏有大晏的叫法,她也不多问,省得耽误摊主做生意,爽快道:“我知道怎么做,你这里只有这些?”
“是,做的不多。”摊主听见有戏,连忙道:“原料我们还有!若是贵人要的多,现在便能做!”
“这样的我便再要五整盒,给你两百文定金,申时初刻送到山上青松书院去。”
见姜溯霜如此爽快,那摊主收下钱,连声道:“贵人您放心!我们兄弟几个定然给你办妥当!”
说完,他忙支了几个弟兄回他们暂住的地方做蒟蒻,又给二人买的其他东西打了折扣。
“管事的办事果然利落,”王大娘见她两百文钱递出去眼睛都不眨一下,“我就怕那人收了钱不认账。”
“不会的,我看他也是想好好做生意的,况且在京里,他也翻不出什么浪来。”姜溯霜道,“我们再多转转?那边有卖糖葫芦的,我去给云儿和紫菀买两串。和儿太小了,他吃不了这个,梅娘也不给吃。”
“云儿最近正换牙,不给她吃这些!”王大娘连忙拦他。
最后姜溯霜一串也没买成,给两个小姑娘买了珠花,给和儿买了一个小木马。
来都来了,几人又在集市上小逛了会儿,清池手上大包小包提了不少。回了山上,姜溯霜盘算着等魔芋送来了用魔芋做个菜。
申时初刻,那摊主几人果然拉着姜溯霜要的货到了山前。
那摊主抹了把汗,“原是书院的饭堂要用?贵人果真是行家!此番来京里,我们带了些本地产的辣椒,贵人可要来点儿?”
“你们蜀地人嗜辣,我这些学子却不行。”姜溯霜这么说着,却还是跟他定了些,因为她自己也嘴馋了。
等着后厨来人搬东西的空挡,姜溯霜跟摊主闲聊,“你们来一趟停多久?”
“若是卖得好便多留些日子,”摊主道,“等我攒够了钱,便在京里租间铺子做生意,也把家中父母妻儿接过来享福!”
“京城的房租可贵着呢,”姜溯霜心里打着小算盘,“靠京城最近的青松县便不错,靠近京城地方繁华,租子也不贵,你不妨考虑考虑?”
姜溯霜舍不得这失去吃魔芋的好机会,见他有留在京里的想法,给他出主意,“你看这蒟蒻,明明这么好吃却没有人买账,岂不是可惜。你们用这东西做成菜,有人来买东西你便叫人尝一尝,自然能卖出去!”
“你们蜀地的吃食青松县城里头可没有。我听说蜀地女子不仅美貌,做饭的手艺也好,家中嫂子定然手巧,做菜也极好。到时候开个吃食铺子,岂不是更好?”
那摊主被姜溯霜说的心动,连声道谢,说忙完这阵子便去青松县城里看看。
“多谢贵人!若是真成了,我们定然用最低的价格给书院供蒟蒻!”
“好说,好说。”
姜溯霜看他们离开,回身到后厨备饭,唉,只可惜望星吃不到了。
余望星没吃成,却有两个小祖宗吃上了,小祖宗来头不小,出现在这里差点儿没把姜溯霜的魂儿吓飞。
第86章 魔芋烧鸭
青松书院最近无甚大事, 学子们个个乖巧听话用心读书,没人惹事——爱闹腾的其中一个刚走,另一个也蹦跶不起来。
没有烦心事, 离春闱又还有段时间,夫子们按部就班的讲学,后厨每天只用操心最近几天吃什么,姜溯霜的小日子过得很是顺心。
刚剁好的鸭子泡在水里,刚送上山的魔芋切得整整齐齐,厨娘们围着炉灶烤火说话。
“昨天云儿写字的时候,和儿在旁边不哭也不闹, 看得仔细呢!”王大娘道, “和儿如此聪慧又乖巧, 不如让他早早学着认字?”
“和儿才两岁多呢,他自小身子弱, 许是连笔都拿不好。”梅娘笑得温和, “我只求他这辈子平平安安, 做什么都好。更何况他哪里是想学, 他是想黏着他云儿姐姐罢了。云儿性子好,长得又好, 和儿最喜欢和她在一处了。”
王大娘笑得合不拢嘴,“你可别再夸她了,这小妮子最近有点儿任性。早上给她绑头花, 非要一朵黄的,说红的不好看!”
兰婶儿道:“那是人家小姑娘知道爱美了!也就咱们这些老骨头还喜欢穿红戴绿的。”
“云儿喜欢黄的?”姜溯霜插了句嘴,“那下次下山给她买鹅黄色的裙子穿!”
“上次我瞧见一支迎春花样式的木簪也好看, 早知道便给云儿买来了。”梅娘也道。
几人七嘴八舌,王大娘连忙转移话题, “可别再给她买东西了!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兰婶儿,说起来你家儿媳妇上个月给你生了一个小孙女,回去可给送长命锁了?”
“送了送了!不单是长命锁,我还给打了只银镯子送去!小丫头手脚肉乎乎的,跟个白白嫩嫩莲藕似的!谁瞧了不说一声喜欢呢!”
如今书院每月按时给厨娘们发薪水,平时在后厨包吃包住的,钱都存下来,正是这种时候拿来用呢!
正说着话,书院看门的门房跑过来,“姜管事,外头来了两个人,说要找你呢!”
“找我?”姜溯霜茫然了一瞬。
虽说不知道外面来的人是谁,她还是跟着去了,“那两人可有说自己是谁?”
“这个倒是没说。”
“是男是女?多大年纪?”
“两个小少爷,穿得极好,都是十二三岁的年纪,长得一模一样,是双生子呢!”
“双生子!”姜溯霜险些在门槛处绊了一跤,抬眼一看,差点儿把魂吓飞。
“表姐!”,两个人不仅长得一模一样,连穿得都一模一样,不熟悉的只能用两人身上模样不同的玉佩区分二人。
“你们——你们俩怎么来了?谁送你们来的?怎么也不让人跟着!”姜溯霜左看看右看看,愣是再多半个人影都看不到。
“原是姜管事的表弟啊?那我就不打扰了。”门房见是姜溯霜的亲戚,识趣的回了自己的小屋。
姜溯霜把二人拖进院里,在旁边寻了处拐角僻静地儿,压低了声音问:“你们俩是怎么偷偷跑出宫的!还大老远跑出城找我!胆子真大啊你们两个!路上有人护送吗?若是路上遇到危险怎么办!陛……舅舅他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