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我爹是雍正_江洗竹【完结】(11)

  今日作成此等打扮,也只为了下地方便。系统刚刚便已经通知她,今日可以登录农业论坛,她更是收到了网友“葡萄成熟时”给她的回复:“内容比较长,我们私加好友吧。”

  后面还跟着一堆人的嘲讽回复:

  “不会是拿不出真东西吧!”,“小心装x被雷劈。”……

  还有几个眼熟的id——

  【我补药挂科】:楼主你还在吗?

  【一个赞学习一分钟】:楼主不会真的穿去清朝种地了吧!

  璟瑄急忙回复道:“我还在的,这几天有事情没上论坛。”并且通过了“葡萄成熟时”的好友申请,她的头像是一串青色的小葡萄,看性别和主页背景,璟瑄判断她是个女孩。

  “哈喽,小姐姐你好,谢谢你为我找到的资料。”璟瑄发了几个萌萌哒的表情包,上次与网友聊天,还是她在贴吧和雍正的黑粉大战三百回合,没想到一朝穿越,她竟然成了雍正的女儿……

  接受完对面发来的压缩包,璟瑄发现里面不只有一堆txt,还有好几个长达两小时的视频,里面涉及了育苗、除虫、农药、育种等多种知识,不过不适合这个季节操作。

  里面其中一个名为《清朝早期暖房的分析与大棚改进》的文件,吸引了璟瑄的目光。

  打开文件,璟瑄惊奇地发现,原来清朝康熙年间已经存在大棚的雏形。此时已经一些富裕的家庭会在院中设有暖室,并在里面种植黄瓜、丝瓜、水萝卜或青菜一类的蔬菜,以保证冬季也能有新鲜蔬菜供应。

  “这些暖室可以视为大棚的早期形式,它们利用煤炭等燃料保持室内温度,使得原本只能在夏季生长的蔬菜也能在冬季种植。”

  如果她能想办法改进现在的暖房,将后世的大棚引入,是否能够为农民们在冬天也增加一笔收入?

  随机璟瑄回复了那几个质疑【葡萄】的人:“资料已经收到啦,很有用。”

  她一向务实,并不想要农民们现下便能够吃得上“大棚蔬菜”,她深知推广之初,最先享用的肯定是皇室,接着便是八旗勋贵与朝中大臣,最后是那些商贾豪绅……

  农民们能依靠这个“大棚蔬菜”,得到一些经济收入,已经是她所能想到的最好的结果。而这背后的巨额利益,难保不被有心人盯上,甚至她的皇伯伯、皇叔叔都会觊觎。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她必须为自己找一个靠山了。眼下的阿玛正在安徽,又仅仅是贝勒爵位,她不能为阿玛惹祸上身。

  至于她的皇玛法,康熙,倘若太子想要,她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资格让他坚定维护,相反可能是给点金银财宝,甚至是封她个县主,将庄子和具体的要过去。更害怕康熙,自己就看上了“大棚蔬菜”,那她就只能吃哑巴亏了。

  她把主意打在了皇太后身上——本朝以孝治天下。康熙平素最是孝顺嫡母,不管是做给天下人看的,还是真的与这个慈爱的蒙古老太太有了几分感情。

  至少,她若是得到了皇太后的支持,不光能多一个靠山,也能多个孝顺的名头——百善孝为先,她,爱新觉罗·璟瑄,就是大清最孝顺的皇曾孙女!

  只是,皇太后虽然看起来慈眉善目的,但平素不过多干涉后宫事务,可见不是个头脑简单的。说她大智如愚也好,或者是扮猪吃老虎也罢,纵然之前璟瑄经常去皇太后处请安、耍宝,可要是真的想得到老太太做后盾,怕是并不简单——

  能与康熙母慈子孝这么多年,老太太必有过人之处。君不见孝庄皇后生前也因干涉政事,与一手扶上皇位的孙子康熙,颇有龃龉?

  后宫高位嫔妃,除却早些年病逝的慧妃博尔济吉特氏,并无一人出身蒙古。自康熙完全掌握朝堂起,蒙古联姻的,都是王公大臣,而不是再入宫为妃、为后了。

  这些年,定三番,平定准噶尔叛乱,以及经常举行的塞外围猎,无一不是展示着“大清神威”,敲打蒙古……

  连年饥荒,蒙古也并不容易,缺少粮食都是其次,他们本就以游牧为生,矿藏丰富,可以用牛羊与黄金向清廷换取大量的粮食。

  关键是,近年来水草丰美之处日渐稀少,部落们迁移了一个又一个的地方,却只有无尽的荒芜——

  由于过度放牧和干旱带来的土壤盐碱化太严重了!璟瑄又继续在文件夹里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找到了盐碱化的治理措施——

  “建设灌排渠系、掺沙降容、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轮作休耕……”璟瑄快速浏览着资料,作为一个博士,虽然她的专业不是农学,但是早在文献里浸泡出来了,练就了一身本领:不仅一目十行,快速概括信息,还不会有任何遗漏。

  若是能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解决耕地盐碱化的问题,造福的可不只是蒙古。只有方案,远远不够,关键是需要做实验。实践出真知,她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背后有爹可拼。

  阿玛已经很忙了,此事需得小心绸缪。

  但是她除了幼时跟着父母在田间为花生点种,并没有任何的实践经验,更别提清朝此时的土地与后世,大概率是有所差别了……

  “专业的事情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璟瑄心想,“必须得培养一批人手了。”

  正在此时,小邓子在门外,恭声道:“主子,前几日救下的农女,身份业已查明,出身江南清白人家,今年十五岁,从杭州逃难过来,与父母失散了,便碰上了主子您。”

  “十五岁?”璟瑄顿感震惊,她遇见此女之时,见她身材瘦弱,不足四尺,以为她顶多只有五六岁、甚至七八岁。

  没想到,她居然已经十五岁了——甚至在这个时代,很多女子十五岁便已经嫁人,成为了某人的妻子、某人的母亲,却失去了那个青春洋溢的自己……

  “带她来见我。”璟瑄不知道该以何种心情面对她,但是她能够确定的是,她想见见她,不仅是想完成系统的任务,助力女性觉醒,获得贡献点。

  璟瑄想救她,“她”想救她。

  推开了朱漆雕花木门,璟瑄向门外看去。

  此时女子的脸上早已经没了污秽,露出一张芙蓉面,这是一个有惆怅气质的美女,柳眉似蹙非蹙,眼神却如那天遇见她时一样。

  那是一种燃烧着的眼神,在此之前,璟瑄从未在任何一个人眼中见过的,带着希望的火种,仿佛风轻轻一吹,便能焚烧一切……

  如此诡异的气质与面容,却又那样和谐。璟瑄觉得有些熟悉,却又想不起来在什么时候见过。

  “民女,谢小姐救命之恩!”女子对她行了个大礼,“救命之恩,无以为报。”

  “接下来是不是该说,你愿意为奴为婢,报答我的恩情了?”璟瑄饶有趣味地揶揄道。

  “请小姐恕罪,民女不愿,”只见此女在地上磕头,咚咚作响,“照理来说,小姐救了我的命,做牛做马,本也应当。”

  “只是,我不愿。”她猛地抬起头来,依旧是那双清亮的眼睛。

  “大胆!主子面前,也敢称“我”?”花卷训斥道。

  “无妨,”璟瑄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盏,“一句称呼罢了。”

  “你叫什么名字?”璟瑄问道。

  “民女苏文。”她的脸上浮现出复杂的神情,又转瞬即逝。她似乎是想起了什么。

  “你出身农家,不想名字倒是不俗,”璟瑄笑了,“大部分农女,不是叫二丫,便是招娣,你这个名字,可见是用了心的。”

  “不敢期满小姐,民女本名“丫蛋”,苏文这一名字,是民女自己起的。”苏文坦诚道。

  她仿佛回忆起了,在村口放牛,路过学堂偷听先生讲课的那段日子——

  她的弟弟本来无甚天赋,却只因为是家中独子,爹娘便拼了命的种田,甚至曾想将她卖给了大户人家当丫鬟,来供弟弟“张耀祖”读书。而她纵使“过目不忘”,也不可能有机会读书。

  她躲在柴垛后面哭,村里的老秀才的妻子见到,将她带进屋里,给她端了碗糖水:“我都看见了,你以后不必偷偷来了,来我这里做个烧火丫头便是,每个月给你十个铜板。”

  十个铜板?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且她的爹娘本欲与秀才娘子交好,生怕人家不肯收下她那个蠢笨如猪的弟弟,又怎么会不答应?

  她只是粗粗读过三字经,便能记住全文,还是耀祖回家温书时候她跟在旁边学的。秀才娘子姓苏,人称“刘苏氏”,她便给自己起名“苏文”。

  她不想再继承原本的姓氏,她姓苏,名文。

  后来她在苏娘子的帮助下,学到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却不想惨遭饥荒——她险些被卖了,却又侥幸跟在难民堆里,逃了出来。

  “为何以此为名?”

  “民女也想识文断字,做一个文化人。”

  “起初,我以为是文静贤淑的文,”璟瑄沉思良久,缓缓道:“如今看来,说不得你有封侯拜相之潜力。古来君王臣子,莫不是求一个“文”字作为谥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