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我爹是雍正_江洗竹【完结】(50)

  此事干系重大,关乎朝纲稳定与国家安危,臣不敢稍有懈怠,特具本折,详陈其事,恳请圣上明察秋毫,以正视听。

  雍郡王身为皇室贵胄,本应恪守宗法,辅佐圣上,以安天下。然其近来行为异常,不止在江南挑起事端,更是私自接出囚犯戴梓,交往甚密。

  戴梓者,虽技艺超群,曾为朝廷制造火器,立下功劳,然其性情孤傲,行事不羁,常有异见,更是私通东洋,流放盛京。

  东洋国土虽小,实乃我朝之外患,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雍郡王不思为国分忧,反与异族暗通款曲,此等行径,实乃大逆不道,罪不容诛。

  更有传言,戴梓受雍郡王指使,暗中研制新式火器,意图销往东洋,换取巨额金银。此等举动,不仅违反朝廷禁令,更可能助纣为虐,增强东洋之军力,后果不堪设想。

  臣身为御史,职责所在,不敢因私废公,更不敢因惧而不言。

  微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点虚妄。望圣上明察秋毫,做出英明决断,以保我朝江山永固,社稷安宁。

  紧接着,李御史便跪地不起。

  璟瑄气笑了,他还真是踩胤禛之余,还没忘了给自己贴金。

  随后,众御史亦纷纷效仿,最终朝堂之上,跪下都臣子竟超过半数。

  康熙心中大惊,他本就存着试探之意,却不想这老四在朝上,竟如此不招人待见——除了十三,曾无一人为他求情。

  无奈之下,他顺应众人的意思,宣了多日赋闲在家的胤禛上殿。

  其实他早已经在殿外等候,可等待他的并非他所预料的——

  康熙早就准备好为老四洗清冤屈的太子党人,站了出来,却拿错了剧本:

  “据臣调查,此事雍郡王并不知情,实乃其手下妖道所为!”

  璟瑄心下震惊,这人居然是将秦远供了出来!此事却为胤禛派秦远前去,可胤禛安排的“证据”之中,却并无此事。

  康熙心下虽然不满,却也只得认下,他当着诸位大臣的面,开口问道:

  “胤禛,此人之言可对?那秦远,想必不是你所派遣。”

  可胤禛却并不按照他们的剧本走,他坦然承认道:“不错,正是儿臣。”

  康熙闻言,看向胤禛的眼中多了一丝惊讶:他竟是不愿让那道士背锅。

  太子眼下颇为尴尬,而诸位大臣们已经闻风而动,要求立即惩处雍郡王——

  最终,在胤禛的“坦诚”之下,几乎整个朝堂上的官员,都与他对立:除了老五、老九、老十、十三,以及璟瑄、太子等人。

  璟瑄用意念与系统对话:“系统,太子现在算是为我阿玛洗清冤屈吗?”

  系统则是十分积极地回应:“自然不算,您若是此时出手,仍然算是先于太子为您父亲洗清冤屈。”

  罢了,璟瑄此刻已经知道,系统让她来此,怕是为得便是眼下的情形——系统似乎比她想得更看重她阿玛,不过眼下不是细究之时。

  于是,正当气氛一片低沉之时,璟瑄开口了:“臣有本奏!”

  一个丫头片子,又想整什么幺蛾子?难不成她想替父顶罪!

  康熙想了想牛痘,又看了看老四,还有台下跪倒了一片的大臣们,终究是点了点头。

  她并未咬文嚼字,开口便是石破天惊:“倘若这戴梓无罪呢?”

  什么?戴梓无罪?

  众人心里各自打起来了小九九,他们虽然知道,戴梓之事或有内情,可此事已是圣上判过的案子,谁人又敢置喙!

  这福安公主,竟然同她父亲一样,如此胆大包天,居然妄图为勾结外邦之人平反!

  璟瑄侃侃而陈:“南怀仁心怀叵测,蓄意构陷戴梓。吾今持铁证以明真相,愿诸君共鉴之。”

  于是,璟瑄拿出来了她命小太监取得的外文通信,铺陈于案,其上字迹斑斑,皆为南怀仁与外邦勾连之密谋。

  “此函详载南怀仁之阴谋,欲以不实之词,污戴梓之清名。

  且观此海外所制火器之图样,与戴梓昔日所造相较,优劣立判。

  戴梓之火器,精妙绝伦,非海外凡品所能及也。

  然南怀仁竟颠倒黑白,谓其出自外邦之手,实乃欺君罔上之大罪。”

  璟瑄将证据呈上,康熙看后脸色铁青,可诸位大臣却依旧不依不饶:“我等怎知,你这证据是否为真呢?”

  听他们的意思,这便是要说璟瑄伪造了。

  璟瑄正欲为自己分辨,可胤禟却跳了出来:“皇阿玛,此信可否给儿臣一观。”

  康熙速来知道,胤禟同自己一样,是爱研究西学的,他不只是研究西方的一些器物,对于外邦的语言,更是尤为擅长。

  大臣们也纷纷应和:“是极,吾等也深以为然,九阿哥颇擅洋文,定能寻得端倪。”

  这些人话里话外,便是确信胤禟会找出这封信的破绽。

  毕竟满朝皆知,胤禟与胤禛不睦已久。

  康熙沉吟片刻,将信交给了他,众人满是期待地等待着,等雍郡王被再踩一脚——

  没有人会相信这份证据是真的,哪怕这是真的,到了九爷手里也不是了。

  若这份证据是真的,且不说他与四爷的关系,光是皇上那关都过不去——这不是指认了圣上不辨是非、冤枉功臣吗?

  康熙打量着众人的神色,威严的声音从诸人上首传来:

  “胤禟,你看的如何了?”

  第43章

  一时之间,在场诸人皆以为,雍郡王这个跟头要栽到底了。

  可不料,胤禟在仔细查看璟瑄所呈上的证物后,给出了让所有人都震惊的结论:

  “是真的。”

  直郡王倒吸一口气:这个老九怎么回事?

  老八也不解地望向胤禟,那眼神似乎在说,为何此次偏帮老四?

  就连康熙也认为,璟瑄不可能拿的到真正的信函,断定了这是她伪造的证据。

  可胤禟并未说谎,他虽然感激老四救了他,却不至于编假话来为他脱罪。

  并非他多么正直,一来,胤禛于他有恩,若是这信函本就是假,他戳穿了,也对得住本心,可奈何这本就是真的;二来,这南怀仁狼子野心,他身为大清九皇子,又怎能以私利为先?

  康熙在金殿之上,默不作声地观察着众人的反应,他看着镇定自若的璟瑄,眼中闪过一丝兴味——

  莫非这证据是真的?

  倘若真的是这样,那这南怀仁可谓是胆大包天!而他竟也真的冤枉了戴梓。

  如果璟瑄能听见康熙的心声,必然会狠狠地赞同,毕竟这些证据都是造化昨夜潜入南怀仁的居所拿到的。

  九阿哥见诸位大臣不信他,便指出了信中几处特殊的语法,以及书信主人的书写习惯,与南怀仁昔日呈上的奏折对比,结果已经毋庸置疑——南怀仁才是那真真正正的奸佞小人!

  “宣南怀仁上殿!”康熙终于忍不住了,他自诩英明盖世,此时却也忍不住心虚,“朕许你与他辩论一番。”

  此刻,系统也展示了南怀仁其人的资料:

  南怀仁,字敦伯,又字勋卿,比利时佛拉芒人也,天主教耶稣会士,清初来华,声誉卓著。与清圣祖康熙颇为亲近。

  南怀仁博通天文历算、数学机理、机械工艺及地理测绘诸学。曾历时五月,旦夕授圣祖以几何学、天文学,……,圣祖嘉其能,授工部右侍郎,秩至二品。

  璟瑄无奈了:“这南怀仁既然在中国如此之久,立下了如此多的功劳,甚至做到正二品的大官,又为何要污蔑戴梓?”

  如此有才华之人,难道不该英雄相惜吗?

  若说是为了帝王的信重,历史上,康熙可是在他死后,亲撰祭文,更是为他赐谥“勤敏”,而戴梓不过区区汉人。

  若说是为了他的故国,可他也自幼便来到此处,至今早已过了不知道多少年。

  璟瑄努力平复着心情:不管是为了什么,南怀仁终究是陷害了戴梓,而他与皇玛法的关系,更说明,他是不可小觑的劲敌。

  皇玛法一向重旧情,绝不可让南怀仁逃了去,否则日后怕是再也没有机会了。

  时间缓缓流逝,晨光洒进了殿内。

  围观诸人,尤其是曾经与南怀仁勾结的工部官员,呼吸都开始沉重了,他们静静等待着事情的结果。

  并非他们对自己不自信,实在是这福安公主有些邪门,至今为止没有几个人,能从她手里讨得好果子吃。

  可这南怀仁也是深得万岁爷信重,前些年康熙出巡东北,南怀仁便被诏往盛京,与康熙一同谒陵祭祖,并为其考察东北水陆交通、军事驻防。

  一个是深得皇上信赖与倚重的老臣,甚至是半个老师;而另一个是万岁爷亲封的福安公主,更是献上了水泥这样的神物。

  诸人望向正在对峙的两人,眼中不乏八卦之色。

  康熙亦是端坐在龙椅上,他目光如炬,审视堂下对峙的二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