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我爹是雍正_江洗竹【完结】(89)

  璟瑄:【其实我是平行时空的穿越者,莫名来到了康熙年间,请大家多多建言献策,一键助力我灭东瀛】

  疯狂星期六:【东瀛?那不就是小x本吗!】

  其实没有人相信璟瑄,都以为她不过是在玩梗,但是大家莫名地都热血了起来。

  黯然销魂翅:【楼主太搞笑了,但是这个脑洞我喜欢】

  于是纷纷开始建言献策。

  终于,她就在论坛网友们的帮助下,联合皇家研究院的苏院使,一步步将蒸汽船造好。

  接着便遇到了更大的麻烦,无人可用,不是没有人来应征,一来此地民风淳朴,多有爱国之士挺身而出,二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她给这些海军开得例银高得吓人,还给了他们承诺,许诺将第一船带回的白银分给他们。

  “威海卫的大人们倒是会躲懒,”秦远对那奸猾的吴大人早已经不满,“说起来配合头头是道,实际上呢,连地都不许我们征。”

  那分明还是一块无主之地,连渔民都不怎么去,这吴大人却开出了几十万两的高价。

  不过是这些日子公主征兵给得饷银多了些,他素来吝啬,哪怕是对待自己的下属,就连他手下的师爷甚至都想来给璟瑄办差了。

  璟瑄安抚了秦远一番:“到底也是为了百姓,后来我劝过,他不也是答应了。”

  海边的风打在脸上,还有些疼。

  秦远点了点头:“那倒确实,自从你去找了他一次,后面确实有个好官的样子了。公主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分明前几次见面,此人还像个泥鳅,滑不溜秋的。现在见了璟瑄,却如同老鼠见了猫。

  ……

  璟瑄终究是没有说出口,她其实真的是“以德服人”。

  “武德”怎么不算是“德”呢?

  *

  紫禁城。

  又一次朝会。

  康熙皱着眉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福安公主离京已有数月,”李明玉竟是蹦跶到了现在,“却并未动身。”

  “莫不是有什么内情?”

  这次,周围的大臣们也深以为然。

  哪怕他们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心里都是这样的想法:

  福安公主莫不是怕了?

  昔日夸下海口、立下军令状,现在却借着造船的由头,龟缩在威海卫。

  她还美其名曰“蒸汽动力”,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难道大清从前没有这劳什子动力,便不能打仗了吗?

  李明玉更是在心中痛快地骂着:“依着我看,这福安公主必然是被那海上的风浪与倭人的凶名吓到了。”

  一个小妮子大言不惭,以至于现在肝胆俱裂、魂不附体,再也不敢去打东瀛了。

  更有甚者,翰林院众人,不知从何处得到了秦远也去了威海卫的消息。

  他们把这位昔日的同僚,更是往耻辱柱上钉。

  御史们不敢再惹恼璟瑄,便也不敢参奏秦远,以至于攀扯上璟瑄。

  但他们用了更加不入流的手段——

  一时之间,流言蜚语甚嚣尘上,关于探花郎弃官随公主的风流话本遍布整个京城,甚至传到了江南。

  当然了,胤禛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进宫奏请了康熙,将这股歪风邪气禁了下来。

  但民间还是流传着不少福安公主与探花郎之事。

  当然了,璟瑄此时并不知道这些,她只是在纠结下一步的计划。

  到底是按照原计划,以经商为借口,还是直接开炮?

  “若是直接攻打,岂非是师出无名?”说话的是十三阿哥胤祥。虽然训练辛苦,但此时的他比在草原更加挺拔,似乎整个人都有了精气神。

  璟瑄笑笑,其实对扶桑国出兵,由来已久。

  唐朝白江口之战后,将东瀛打服,此后他们一直心悦诚服,并先后派遣十几批“遣唐使”到唐朝学习文化。

  到了元朝,忽必烈两次东征,却以失败告终。

  明朝时期,日本欲借道朝鲜,进攻大明。丰臣秀吉曾言“图朝鲜,窥视中华,此乃臣之素志”。

  于是明朝援军入朝,将扶桑国入侵的军队彻底击垮。

  “扶桑国狼子野心,又与我们不睦已久,之前更是多番骚扰我们沿海地区的子民,”璟瑄怒骂道,“对付此等无礼义廉耻的小国,我们可是太‘师出有名’了。”

  “是极,公主说得对!”这迫不及待地大声赞成的,便是年羹尧。

  他不止没有像史书上一样飞扬跋扈,甚至处处对璟瑄恭敬有加,还替她敲打了不少军中的浮躁之人。

  十三阿哥胤祥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临行之前,四哥叮嘱早就要对此人多加关注,言语中不乏防备之意。

  可他这几日看下来,此人不仅是才华横溢,于练兵一道也颇有见地。

  倒是个人才。

  年羹尧身着一身铠甲,意气风发道:“那东瀛小国从根子上便是那不听话的狗!‘强必盗寇,弱必卑伏’【1】,说得便是他们。”

  秦远也赞同道:“对付他们,光靠拉拢是无用的。必须要狠狠地打垮他们,否则迟早养虎为患,被他们吃到肚子里!”

  钱凤此时亦是自信满满,似乎是对于即将到来的机会向往不已:“公主,俺们不是孬种,请您务必放心!”

  只有年羹尧一个人文绉绉的,璟瑄此刻倒是颇有几分不解,她本以为年大将军只是个武将,正如后世电视剧里表现出来的一番。

  直到方才她才记起来,年羹尧也是进士出身。

  可这样一个饱读诗书之人,又怎能在奏折中写下那样的狂悖之语?

  因着这句话,她也成功记起来了后世,人们评价扶桑国的那几句话——

  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重末节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德。

  说得太对了!

  “有朝一日枪在手,”璟瑄微微一笑,“痛打那条癞皮狗!”

  *

  此时,日本正处于德川幕府的统治之下。

  由于需要稳定国内银与铜钱的比价,清朝一直以命商人大量地从日本交易回铜料。【2】

  但几年之后,为了扼制贵金属外流,扶桑国会颁布新的贸易条例,大幅削减供应,且需要信牌照票方可通商。

  这是最后的机会。

  璟瑄此时便坐在伪装成商船的小型军舰上,她身后还有好几艘重型军舰。

  夜里,深色的海水彷若没有边际,却泛起一层一层的涟漪。

  她顾不得欣赏甲板上的风景,只吐了个昏天黑地。

  难怪这海军要训练这么久,光是这晕船就够她难受的!

  月光下,一个熟悉的身影蹲了下来,是秦远。

  他在这海军之中,又一次干起来了军师的行当。

  “梅子干?”璟瑄惊喜不已,“你何时带的?”

  面容清俊的男子勾起了唇角,将手帕打开,温柔地说:“吃吧。”

  璟瑄低头一看,那手帕上似乎,绣着一朵昙花。

  是昙花啊。

  她捻起一块梅子干,放入口中,酸甜的滋味在舌尖绽开。

  少女的脸上是蔓延开的笑容,她抬头看了看远处。

  今晚月色如醉,风也温柔。

  第76章 千罪万罪,我一人担了便是

  数日后,长崎港。

  璟瑄一行人装成大商人的样子,下了船四处转悠,当然也仅限于唐人街。

  来来往往有不少商人,正与年羹尧“交易”着他带来的货品。但是不管是生意做的再大,他们见到巡逻的武士,还是倍加恭敬。

  这次比璟瑄昔日料想的还要遭——

  此时竟已经开始限制贸易了,不仅限制了货船的大小,甚至已经不允许本地商人与清朝商人交易南京生丝了。白糖与红糖倒是还有销路。

  可他们也无别处可去,只能先寻些机会。

  “不知为何这德川家宣限制与大清的贸易?”年羹尧想街上转了几圈,摇着头道,“我看他们这里的做得物件也并不精巧,跟咱们大清朝的没法比。”

  胤祥点点头,那饭馆子里就更是没法说,连青菜都没有多少。

  “这便是他们限制贸易的原因,”璟瑄面对着这二人,倒是十分耐心,“这东瀛的白银虽多,哪里经得起这样消耗?他们的银子都用来换大清朝的货物了,自己国内的便会少。”

  看着这两人若有所思的样子,她又补充了一句后世的网络经典用语:“毕竟,白银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年羹尧本就博学强识,对这经济一途也有涉猎,当下就明白了璟瑄的意思:“主子此言甚妙!好一个白银不会转移,只会消失!”

  东瀛正处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之下,德川家宣作为其第六代将军,继续闭关锁国,更是仅开放了四个对外贸易港口。

  其中璟瑄一行人能去的,只有长崎港一个。

  商船也必须停靠在长崎港,因此他们还有几艘战舰在海上漂着,亟待璟瑄决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