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状元糟糠妻后,和反派苟合了_青山有辞【完结】(163)

  到了京城,柳之恒就直接被关进了天牢,等着被大理寺提审。

  沈婉清看到姐姐被人押走,还哭了会儿鼻子,拉着柳之恒哭嚎道:“我一定会让我爹救你的!”

  段无咎也让柳之恒放心,若是不想坐牢了,说一声便是,他随时都能让人替换她。

  柳之恒这个牢实在是坐得很有安全感。

  ……

  京城的天牢,天子的眼皮子底下,无论是段无咎还是连内侍都不方便做得太过,牢房的环境自然是没有晋阳的好,但是狱卒也都是人精,上面的人打过招呼,自然是好声好气的照顾着,囚室虽然简陋但是也不肮脏,被褥什么的也都有,还能随时喝到热水。

  要知道,老百姓想要喝口热水都不一定能喝到,何况一个坐牢的人?

  柳之恒倒是不觉得苦,再苦还能有出野外苦么?她拿着自己的书稿,平心静气地待在牢里,只当是修身养性的。

  柳之恒本以为自己还得在天牢里待一段时间,不曾想,第二天一大早她就被提审了。

  太监元宝亲自来请柳之恒,道:“天璇君,请跟我走吧。”

  柳之恒这牢还没有坐热呢,就被元宝带着离开了天牢。

  元宝柳之恒之前是见过的,他是跟着连内侍的,后来还留在了燕地一段时间,帮着段无咎处理了不少事情。

  外面的天还没亮,柳之恒小声询问元宝:“元宝公公,你可知为何陛下会这么快提审我?我还以为怎么也得给我一个下马威,关我一阵子呢。”

  元宝让几个小太监走慢一点,自己押着柳之恒,小声说道:“天璇君怕是不知,昨日你一进天牢,这京城就热闹起来了。”

  柳之恒进天牢之后,他的学生戴春山,带着她的另外几个学生,又联合了一些相熟的朝臣,直接在皇宫门口跪下,要见陛下,要求仁圣帝释放柳之恒。

  戴春山还拿着一份晋阳百姓的万民书,说柳之恒非但没有罪,还是治水的功臣,陛下听信四皇子谗言,是非不分,冤枉功臣,与民心相悖,不是明君所为。

  戴春山的爹是户部侍郎戴荣,差一点没被儿子当场气死,但戴春山那是铁了心,带着几个年轻的官员,就跪在宫外不肯走,就这样从一大早跪到了今日上朝,气得陛下一晚上没睡着觉。

  这种事情在京城最是传播得快,不过昨天一日的时间,街头巷尾都知道了柳之恒的事情,陛下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名声,本想拖着柳之恒一段时间,让她在天牢里受些磋磨的,现在也没办法,只能今日一上朝就下令把柳之恒带来,要在文武百官面前审问柳之恒。

  “天璇君怕是不知道,您的案子本来是交由大理寺审理的,但是现在闹得,陛下只好在朝堂上亲自审问你,以堵住悠悠众口。”

  柳之恒实在没想到,自己的这些个学生可真是有情有义啊,有事儿他们是真上啊。

  ……

  朝堂之上,仁圣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神色阴沉。

  下面跪了一片,都是为柳之恒求情的,里面大多都是今年的新科进士。

  最让仁圣帝生气的是,今年的前三甲竟然都跪在下面,状元和榜眼都是燕地考来的,他还能理解,这探花江流云是京城的,怎么也和他们凑到了一起。

  第217章 想当暴君

  在柳之恒进京前七日戴春山就收到了消息,并且从沈宪大人那里拿到了晋阳百姓写的万民书。

  沈大人知道这万民书若是由他自己交给陛下,怕是会惹得陛下不悦,陛下还有可能当做没看到这封万民书。

  可他若是不交给陛下又有负于晋阳百姓的嘱托,所以在和连内侍商议之后,沈大人便让人将这封万民书交给了柳之恒的学生,今年的榜眼戴春山,让他直接在呈给陛下。

  戴春山这个人是段无咎选的。

  他的父亲是户部侍郎戴荣,戴荣这人浸淫官场多年,是出了名的老狐狸,在官场之上是出了名的滑不留手,谁都不得罪,几乎和任何派别的关系都很好,也得陛下的喜爱。戴春山做这事儿,有戴荣在背后保着,不会出大事儿。

  而且戴春山是柳之恒的学生,于情于理他做这件事都最适合。

  段无咎唯一担心的就是戴春山没这个骨气直接和仁圣帝叫板,如果戴春山不敢,他便只能安排几个晋阳的百姓敲登闻鼓了。所幸戴春山没有让他失望,他不仅敢和仁圣帝对着干,敢骂四皇子,还靠着他和他爹的好人缘,拉了一群今年的新科进士和他一起告御状,把这件事搞得沸沸扬扬。

  程度再让人在京城里把事情传言出去,不过一日,柳之恒被四皇子迫害的形象就已经深入京城百姓的内心了。

  现在仁圣帝已经被众人给架在那里了,看着底下的新科进士们,仁圣帝气得恨不得要一脚踹过去。

  他也实在是没想到这件事会发展成这样,不仅闹得沸沸扬扬,还让今年他看好的几个年轻进士都牵扯了进去,这些人他本是想重用的!

  谢听澜是仁圣帝亲自定下的状元,就是看中他出身贫寒,背后没有家族势力,打算好好培养一番,接替沈宪的位置。

  江流云的祖父是当年的托孤大臣之一,也是他的老师之一,有这等感情在,他也是要好好提携江流云一番的。

  戴春山他爹戴荣虽然是个狡猾的,但是为仁圣帝办事是尽心尽力,掌管户部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仁圣帝想办些国家大事户部不一定有钱,但是他若是想要修个楼,戴荣那是一定能弄出钱来的,这样的人对于仁圣帝来说,不是能臣,却是忠臣,不曾想他竟然会教出戴春山这样耿直的儿子。

  ……

  戴春山感觉到了仁圣帝的目光,但是他不怕,他爹是戴荣,从小耳濡目染,戴春山并不耿直,相反就是太了解这位陛下的性子,知道事情越是闹得大,越是人尽皆知,他们反而越是安全,所以他没有直接面圣,而是选择带着一群今年的新科进士们一起跪在了皇宫外,把这件事炒得轰轰烈烈。

  戴春山最先找的是柳之恒的几个学生,王充他们自然是义不容辞。有了燕云一派的新科官员做底,剩下的就好办了。

  戴春山先是找了几个几个有分量的,第一个就是谢听澜。

  谢听澜是今年的状元,也是这么多年来,京城老百姓最喜欢的状元,一是因为他出身贫寒,二是因为他年轻英俊,谢听澜和江流云打马游街那一日,不知道有多少姑娘为他们俩倾心,有他在,这事儿就少不了人关注。

  戴春山本来做好了要花些心思说服谢听澜的准备,但没想到,谢听澜没有犹豫,几乎是立刻就答应了。感动得当他晚上戴春山就拉着谢听澜和几个燕云进士一起痛饮,之前还因为解元之事有些龃龉,从今日起,大家就都是兄弟了。

  但让戴春山惊喜的是,江流云竟然也来了,还是知道消息之后主动来的。

  有了前三甲,剩下的人就好办了,不到半日,呈万民书的队伍就组织好了。

  虽然戴春山知道,里面有不少人不是真心为他师父喊冤,就是爱蹭。因为有前三甲顶着,这事儿不成,首先被收拾的也是前面那三个,法不责众,总不能把今年的进士都罢官了吧?可若是成了?那不就给自己争了一个清流的好名声么?但没有关系,戴春山愿意给他们蹭,只要把事情闹得大大就行。

  于是,戴春山就带着几十个进士跪在了皇宫外,正午时分,最热闹的时候,闹得整个京城都知道了这些事情。

  这一闹那可就惊动了官场里那些个清流。

  清流最在乎的就是名声,平时没有东西可骂,他们都要找些事儿骂一骂皇帝,这几乎就是大夏朝文官的传统了。不骂皇帝,怎么显得他们正直清高呢?万一还皇帝忍不住,打了他们一顿,那他们不就名留千古了?

  现在遇到这么个值得骂的事情,这群老东西,那叫一个兴奋,连夜就来声援这群举子,哗啦啦地在宫外又跪了一排。一个个声情并茂,哭天抢地,一群老东西,比几个柳之恒的学生还能哭、还能骂,简直就要把柳之恒的事情说成千古奇冤了。

  仁圣帝这才是没办法,虽然气得不行,还是只能把柳之恒招来审问,否则柳之恒被关多久,这群老东西就能骂他多久。

  偏偏这群老东西还不怕死,他若是一气之下打死其中一个,这群老东西非但不会畏惧,反而会跟打了鸡血似的,前仆后继地继续骂。

  仁圣帝有时候觉得,做个好皇帝,有时候也实在是没什么意思,若不是想要青史留名,他真恨不得做个暴君,把这群只知道吵架,一点实事都不会干的文官清流们都杀光。

  ……

  朝堂上安静异常,整个大殿没有丝毫的声音,几位皇子们站在最前面,他们不动声色是因为除了四皇子和段无咎,剩下的都惴惴不安。

  新科进士们不说话,是因为之前没见过这种场面,还不确定会发生什么事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