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不定双手颤抖着握着圣旨,一时老泪纵横,石家等待了这么多年的平反,就这么轻飘飘地拿到了手上,此刻他的心情悲痛和迷茫多过于开心和振奋。
“你们都下去,我还有几句话,要单独和太子说。”
风神医端来一枚药丸,“陛下,这是您要的药。”
仁圣帝点点头,让他放在一旁。
元宝公公带着风神医离去,剩下的宫女太监也都纷纷退下,宫殿里只剩下仁圣帝和段无咎。
“扶我起来。”
段无咎扶着仁圣帝坐起来。
“把那药给我。”
段无咎将药拿过来,他忽的觉得有些不安,“父皇,这是什么药?”
“这药,能让朕提起精神来,只不过只能维持一个时辰,时辰一到,朕便会油尽灯枯。”
“父皇!不可。”
仁圣帝拍了拍段无咎的手,“朕不想死得太窝囊,本也拖不了几日了。”
段无咎的手一顿,还是按照仁圣帝的想法,将药递了过去。仁圣帝将那药吃下,过了一会儿,似乎有了些力气,便让段无咎服侍他穿衣起身。
段无咎替仁圣帝穿好了龙袍,然后按照仁圣帝的指示,扶着他从寝殿走到了太和殿。
仁圣帝坐在了龙椅上,只是,现在太和殿的门是紧闭着的,里面只有段无咎和仁圣帝两人,空荡荡的大殿显得有一丝的阴森。
“太子,你是不是很好奇,为什么明明朕一直都知道石敢没有谋反之心,也不会行谋反之事,明明知道他是被冤枉的,朕却还是赐死了他。”
“可是因为石家功高震主?”
“是,但这只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原因。”仁圣帝目光阴沉,一瞬间似乎又变成了那个阴冷的帝王,“因为那个时候,石敢必须死,偏偏,他这个人又太过耿直,不给自己留一点余地。”
……
第254章 仁圣帝薨
二十年前,燕云之地的百姓只知道有石家,不知道有皇帝,平洲、云州、幽州驻扎了十几万兵马,而且这些兵马都是兵强马壮,战斗意志旺盛的强兵,而不是赵国公治下那种虚报吃空饷的懒散军队。
石敢忠勇无双,天下无人不知,而且还立下誓言,要踏平整个北境,让边境再无外族的侵扰,因为有他坐镇边境,虽然大夏与北夷、北辽还战争频繁,当两方也是能打得有来有回,大夏不再是只能被蛮夷欺辱的国家。
那时候的石敢说是整个大夏朝的英雄也不为过。
可是仁圣帝不想打仗了,虽说给北夷和北辽纳贡有损国家的威严,会被认为是屈辱之事,但是仁圣帝算过账,纳贡远比打仗划算。朝廷再这么与北夷和北辽耗下去,根本就支撑不住,百姓的赋税早就被盘剥到了极致,最好的办法就是偃旗息鼓,对北夷和北辽求和,花些银子,让边境不出大事便好。
至于燕云的百姓会被蛮族侵扰,甚至偶尔会被屠杀,仁圣帝也不是不知道,只是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放任。若是牺牲燕云边境三洲的百姓,就能换来整个大夏的安稳,仁圣帝是愿意的。
但石敢不愿意,他一腔热血,一定要踏平北境,他认为只有打得蛮夷不敢来犯,只有打得整个北境都是大夏的领土,百姓才能得到真正的、长远的安稳……
可仁圣是个独断专权的皇帝,而且政治手段狠辣,既然决定要选择纳贡换取边境战士的安宁,就一定要不择手段的贯彻到底。
君臣为此争执不休,石敢一腔忠心和热血,不肯退让。没有石敢的支持,仁圣帝若是强行推行给两夷纳贡之事,一定会引起朝臣的反对,搞不好还会被骂成亡国之君,这样的事情,仁圣帝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石家虽然没有谋反之心,石敢的忠臣虽然也毋庸置疑,但是石家当时俨然已经有了和朝廷叫板的权利,仁圣帝发现,只要石敢不愿意接受纳贡的国策,不愿意削弱燕云十州的军力,仁圣帝发现自己竟然拿这个耿直的石敢一点办法都没有。
仁圣帝不能允许边境趴着一只能咬死自己的老虎,即便这只老虎是他自己养的。
所以石家必须覆灭。
当时仁圣帝即位不久,还没有完全收拢手中的权利,一边是先皇留下的顾命大臣不肯放权,一边是太后的外戚势力虎视眈眈,仁圣帝便决定,借此机会,彻底收拢王朝的控制权。
所以,明明知道是郑家陷害,仁圣帝还是决定以谋反之罪定石敢的罪,石敢将军及其门中男丁悉数斩决,女眷则被流放。紧接着,仁圣帝又以此案作为理由,利用锦衣卫和东厂,将所有反对自己的势力都一网打尽,其中就包括了太后的外戚势力岑家,岑家因为与石家有姻亲关系,也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牵连。而朝堂的势力,也因为仁圣帝重用连天意,给了锦衣卫极大的权利,而平衡住了三位顾命大臣的势力,在接下来几年里,这三位大臣便先后告老还乡,仁圣帝又扶持了宰相制衡宦官的权利,又引入清流来监督权臣,至此,即位五年后,仁圣帝便将整个王朝的权利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
“父皇,你可知道,若是换做他人,恐怕已经被您逼反了。”
燕地可有十几万兵马,只要石家想,绝对不用束手就擒,是真能反的。
仁圣帝笑了笑,看向了段无咎,“对,若是换做旁人,有石敢那样的声望,有整个燕地作他的底气,有十几万的强兵,他早就反了,甚至他还可以勾结北夷和北辽,直接将我大夏瓜分。可就是因为他是石敢,就是因为他不会反,朕才会如此狠辣,太子,你明白么?”
段无咎看着自己的父皇,忽然意识到,父皇作为一个君王的确是政治手段高超,甚至彻底放弃了一切情感。
是啊,若是换做旁人这般势大,父皇只会安抚,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徐徐图之。可偏偏是和他亲如兄弟的石敢,他忠心、耿直、宁死也不会背叛他,所以仁圣帝才会毫不犹豫地杀了他。甚至就连他的死,仁圣帝也利用得淋漓尽致,用他的案子,扳倒了自己的政敌,扶起了锦衣卫和东厂,制衡了文官。
“可父皇有没有想过,石将军对您忠诚无比,他与您争论,坚持己见,是性格使然,就是您让他死,他也毫不犹豫的死了,所以您若是真的让他停止战争,他就算心中不愿,也一定会遵循国策。”
“皇儿,你要知道,石敢的确是忠臣,可是石敢的后代呢?石家能永远忠臣么?若是以后石家出了一个有二心,又有能力的后代呢?朕自然是要在能除掉石家的时候,将这只睡在燕云的老虎杀了。”
如果换做段无咎他不会这么做,他会选择徐徐图之,因为他对自己的手段和领兵的能力都有信心,因为他不会因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就将一个忠臣之家全部都处死。
但是他知道,以父皇的性子,在那个时候,这是他认为的唯一合理的做法。
“父皇后悔过么?”段无咎问。
仁圣帝摇摇头,“从未。”
“即便母妃因此而死,父皇也未曾后悔过么?”
“不曾。”仁圣帝没有一丝的犹豫,目光坚决,“你的母妃是朕此生唯一真爱过的女子,她死了,朕怎会不心痛,怎会不遗憾?可朕是皇帝,为了皇权稳固,没有什么是不能被牺牲的,即便朕的情感,也可以被牺牲,这便是王道,这便是做一个皇帝的代价,那便是要成为孤家寡人,成为这世上最孤独的人。”
段无咎沉默了,一时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想起阿恒曾经说过的话,也不怪阿恒会害怕他改变。
皇权的确能把人变得面目全非。
最终,段无咎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对父皇拜了拜道:“儿臣明白。”
仁圣帝似乎很是欣慰,他伸出手,让段无咎来到自己身边,他握住儿子的手,柔声道:“唤百官进谏吧。”
太和殿的大门打开,百官觐见叩首。
仁圣帝穿着龙袍,正襟危坐,向所有人宣布传位于太子,百官皆应全力辅佐新君。说完这句话,仁圣帝靠着龙椅,终于永远地闭上了眼。
仁圣帝薨。
第255章 新帝登基
仁圣帝大殓。
大夏朝九品官员以上,亲王以下,皇子嫔妃,公主以及朝廷命妇都需要入宫瞻仰先帝仪容,并行入棺之礼。
举行完大殓的丧礼后,仁圣帝的梓棺就会停放在大殿中。段无咎作为新帝需要早、中、晚三个时段要亲自进行举哀祭拜。宗亲大臣,皇子命妇等都要为“大行皇帝”守丧。柳之恒作为天璇君也要同命妇一同入宫。
柳之恒穿着宽大的衣服,倒也看不出来怀着身孕。只是她不操心,也有人为她操心,到了夜里,柳之恒还是被沈婉清带着去后宫歇着了。
命妇们也不觉得奇怪,都知道沈婉清与天璇君极为亲密,沈婉清叫天璇君去说话也是有的。
沈婉清让柳之恒睡的是皇后的坤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