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请勿寄存你的脑子_冲鸭小程程【完结】(12)

  “就算你加入这个案子,也最多起到辅助、协作作用,期间必须服从安排,你确定要参与么?如果只是想了解案情,等结案后我可以给你讲讲。”

  虽然感性上陈力时常遗憾秦闻的“不务正业”,但理性上他也清楚,秦闻就是更适合当编外顾问。秦闻总是更倾向于关注有他发挥余地的案件,可身为官方人员不该“挑案子”,团队协作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以陈力对秦闻的了解,他应该会放弃参与这种案件。

  可出人意料的是,秦闻想了想,竟然选择了坚持,“我想试试。”

  “行吧。”

  警方已经找到了在暗网上购买过器官的两个买家。

  被找上门后,他们倒是老老实实地将自己知道的所有信息都抖了个干干净净。

  “他们在那个网站上发布了求助信息,带着价码的那种。百万以下理都不会被搭理一下。价码满意了,卖家才会主动私聊。卖方不仅提供各种活体器官,连手术都包了。”

  秦闻一边听着陈力的案情描述,一边提问:

  “能一口气拿出那么多钱的买家基本上非富即贵,事实上,这通常就是为富人提供服务的黑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愿意接受没有保障的黑手术?买家卖家存在信任关系?”

  据秦闻所知,器官买卖中的卖方一般只负责提供活体器官,最多帮忙把非法来源合法化,较少出现这样的“一条服务”,买家更倾向于找医术可靠的医院和医生进行手术。

  “信任关系?呵呵。”陈叔嗤笑了一声,不知道在嘲讽什么,“但怎么说呢,这个团伙在某些小圈子里还挺出名。”

  买家怎么知道如何登录那个网站?如何求助?那肯定是有人传人的情况。

  而按照买家打听到的消息就是:帮忙手术的医生比一般的专家实力更强。比如那个谁、那个谁……

  “他们说,能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团队,才是真正有实力的。既能最大限度保障移植器官的活性,对双方也有更好的信息保护作用。”

  这是买家坦白时说的话,同时也不忘强调自己的走投无路:

  “我没有办法啊警官!你知道在我儿子前面,还有多少人在排队吗?走正规途径,他会死的!”

  卖方团伙的这种模式肯定会劝退一些人,但永远不会缺有需求的买家。特定的门槛也可以限制信息泄露。

  当然,买方与卖方本来就没有任何交情,全靠砸钱。就*算移植手术成功了,也不可能建立起多正常的医患关系。

  因此,他们很清楚:交代得越多,己方越有机会争取从轻处理。

  可惜的是,卖方也对双方的真实关系心知肚明,知道买家被警方查到后,不可能帮他们保密,可不会将真正有价值的情报泄露给买家。

  据两个买家的一致口供,临近手术之日,就会有一辆救护车到他们家中将患者接走,也像普通救护车那样,可以有一个家属陪同。

  但具体去了哪里,谁都不知道。

  上车后他们就得上交手机,还会进行严格的“安检”,确保家属不会携带任何录像、窃听乃至定位装备。

  车子一开就是老半天,中间停过好几次。或许目的地很远,或许只是带他们瞎转悠,谁知道呢?

  下车后,他们也没机会了解更多信息。

  病患就不用说了,家属的行动区域也有限。

  “一定要说的话,那里面……很符合我对黑诊所的想象。”有个买家是这么说的。

  虽然里面的无菌布置齐全,灯火通明,但门窗紧闭,有种说不出的逼仄与压抑。说那是废弃工厂或地下室,他们都不意外。

  做完手术,情况大体稳定,就会被送回家里。交易到此结束。有后续观察要求的,自己去找正规医院。

  毫无疑问,这些情报里面,夹杂着不少干扰信息。像上下车后的通行时长、手术地点的判断都无法作为可靠的调查方向。

  有些病患或家属自以为了解的信息,搞不好是卖方故意给出的烟雾弹。这种成熟的犯罪团伙很擅长这个。

  目前警方正在追索的线索有两条:

  查假救护车带走病患后的行车路径;

  查买家的信息源头。人传人的“情报”,究竟从何而来?

  “那两个病患都是在近一周进行的手术,监控没被覆盖掉,图侦那边正在查。情报源头的人或许知道得更多。这两条线,我都觉得挺有希望的。”陈力说道。

  但秦闻却抱着悲观的态度,“你们的调查应该进入瓶颈了吧。”

  让人顺着监控查到大本营去,这个犯罪团伙有这么傻吗?中间多次停车,是因为堵车、还是在反侦查?

  图侦工作人员估计要像熬鹰一样红着眼睛查监控了。

  买家说了那么多卖家的消息,却对情报来源只字不提,为什么?

  那自然是因为他们跟卖家没有更多的纠葛,卖了也就卖了。但他们与情报来源有更多的利益关系,比如有生意往来、在一个圈子里混之类的,不好随便破坏这份关系。

  这两条线,都没有陈叔说的那么简单。

  12

  第12章

  ◎被否决的方案◎

  陈叔却没将秦闻的悲观放在心上。

  警方办案,并不是进行【一番头脑风暴后,就知道凶手在哪儿】的神算表演。

  在海量信息中追索出有用的线索,本身就是他们的工作。

  包括上一个连环杀人案,他们同样进行了大量的排查与信息整理。即便是秦闻这种推理派,推理的基础也是建立各种汇总过来的信息之上的。

  不过陈力没有直接忽视他的意见,尽职尽责地问:“你是有什么想法吗?其实除了这两条线,我们还考虑过其他排查方向。比如调查给他们做手术的医生、医疗器械和药物的源头。”

  这种黑手术没变成医疗事故,说明该团伙配备的医生确实有两把刷子。这样的医生会是无名之辈吗?有没有可能让同行通过辨认创口、指认出手术者?

  很多黑作坊摘取器官的环境都相当简陋,但想要进行完整的手术,那些医疗器械、药物的配备应该较为齐全,东西是从哪儿来的?

  可惜经过调查走访,他们意识到了这两个方向的棘手,就先暂时放弃了,并将全部经历投入到了先前说的“救护车行动路径”和“买家信息来源”的调查中。

  这个案子与张青案有着明显不同。

  后者缺乏线索,前者却不缺各种线头,警方不可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行动,更倾向于集中力量,找到突破口!

  陈力给秦闻介绍这些情况,就是为了让他明白:

  有想法可以提。是否会被采用就不一定了。你想到的东西,说不定我们已经事先考虑过,只是行不通。

  所以,他才会提前跟秦闻说好:你在这个案子里,得服从安排。

  说好听一点是让他辅助协作,说实在一点就是让他打打杂。真正用得到他的地方应该不多。

  秦闻确实有想法,“我的建议是,钓鱼。”

  他的建议与上一个张青案时一样,可陈力听得直皱眉,都没与其他人商议,就先否了,“不可以。”

  还是那句话:两个案子的案情完全不一样。

  上一个案子中,在【钓鱼计划】开启前,施亿就已经被盯上了,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实。警方需要凶手的更多破绽,这才不得不冒险。

  可这个案子是器官买卖案,真要钓鱼的话,他们倒不需要冒险让普通人介入了。但“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这个道理适用于该案件。

  他们担心,他们在暗网上发帖装买家,就会有下一个被摘取器官的受害者。

  张青案中,为了降低凶手的戒备,他们无法随身保护施亿,却也确认过她的战斗力、让秦闻给她讲解遇到危险后如何正确应对等等。

  但本案中,器官贩卖团伙的活动尚在警方的掌控之外,谁知道受害者会遭遇什么?

  在警方有其他线索可以追索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不会节外生枝。

  “但我说了,你们的方法不容易。不说能不能成功,起码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根据你的介绍,你们现在找到的都是上一周内的买家,这手术频率已经挺高的了。就算你们不钓鱼,多半也会出现下一桩买卖。”

  “再者,该团伙强调他们的器官比较【新鲜】,我怀疑,器官摘取和移植就在前后脚,只要我们收网够快,钓鱼计划未必会出现下一个受害者。”

  秦闻平静地阐述自己的理由。他仍相信自己给出的是最优解。

  既然钓不钓鱼都可能出现受害者,那为什么不把主动权掌握在己方手上?

  陈力神色微动,但还是坚持道:“不行。”

  他们不能赌“可能性”。

  秦闻无奈地耸肩。这就是他个人与组织调性的区别。但为了挖到更多器官买卖的内幕,他选择服从安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冲鸭小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