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驾上,警员稳稳坐在司机的身边,“我觉得我们也可以聊聊。”
几个行动组正不远不近地跟着救护车……
在这种密不透风的安排下,就算有人提供假消息误导警方,也可以第一时间被识别出来。
不同的信息在他这边汇集,形成了一个目的地:城北郊区。
又一个屏幕亮起,调出了该区域的卫星地图。
“这一带本来要发展工业区的,但因为种种原因,该计划搁置。不少原本在建的厂房就成了烂尾楼。”有警员立刻介绍该区块的信息。
这种地方,确实很适合打造成为器官买卖的黑作坊。
陈力略一沉吟,做出决断:除了跟着救护车的,其他行动组先一步去城北郊区外围布控,以免嫌疑人潜逃。
等救护车抵达后,将根据他们反馈的现场情况灵活调整抓捕方案!
……
若是实时跟踪,施亿的小电驴搞不好又会半路没电。但抛开面包车绕的那些路,按直线追上去,车程就没那么远了。
尤其是施亿追到半路后,面包车的定位就没有继续变化了:他们似乎确认了没有追踪者,且一路都没有异常,终于不再兜圈子,抵达了他们真正的目的地。
“利东镇。”耳机中,秦闻报出了面包车目的地的所在。
那是个位于城市东郊的小镇。虽然就在同城范围内,但秦闻没来过,不了解那边的情况。
不过这不影响他查看地图信息,并搜集整理出可能有用的资讯。
“那边以种植业为主吧,果园挺多,草莓园、桑葚园……城区过来采摘也比较方便。”
主干道两旁就是连绵的农田,镇上的居民的居住地仍比较集中。
“这样的话,镇上出现生面孔应该会比较显眼吧?”
一般人来体验采摘,就直接去果园了,不会去镇上。就算去镇上吃个饭、买点东西,过夜的可能性也较小。秦闻并未找到其他吸引人滞留的“景点”之类的资讯。
“啥意思啊?”风呼呼地刮,仿佛可以吹走人所有的思绪。没有头脑,也没有烦恼。施亿干脆放弃思考,空手套答案。
“两种可能。一个,他们本来就是镇上的熟面孔,才能不引人关注。”
说着,秦闻尽量将地图放大,确认定位地点。
如果定位准确的话,那应该是利东镇小学的旧址。该教学楼被评估为危楼,小学早在六年前搬迁到其他地方去了。
小学的旧址自然不可能隐藏在荒僻的农田里,但与密集的居民区仍有些距离。
“另一个可能,他们也是偷摸过去的,在很多人的眼皮底下建立起了秘密基地。所以才需要趁夜抵达。兜圈子不只是为了反侦察,也是为了等时间。”
“哦……”施亿用一种恍然大悟的语气感慨。
她感觉被塞了一脑门的信息,可进行了一番认真的思考,却又发现自己知道这些信息、和不知道这些信息的时候没区别。
肯定还是夜风的锅!把她的思考都吹走了,恍然大悟了个寂寞。
施亿继续直白地问:“然后嘞?”
秦闻的分析戛然而止。
对秦闻来说,一边根据已知情报一边分析是习惯。推理并非一个直抵最终答案的游戏,而是一条布满岔路口的路,一路抽丝剥茧,才能找对路口,抵达真相。因此没有【完全无用】的信息。
但这显然不是施亿的风格。她关注的是【怎么做】。对现状不会有影响的抽丝剥茧,会自动被她识别为无效信息过滤掉。
不然你还真信了她说的“风吹走了她的思考”?
这家伙胡说八道的本事倒是一如既往。
秦闻按了按眉心,才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你就当我在自言自语吧。我马上就过来。”
想知道更多信息,他也得去现场确认情况才行,不然就变成施亿那样的瞎扯了。
从饭馆到利东镇,施亿差不多骑了半小时的车。
除了主干道上的路灯投下光芒,利东镇整体被黑夜笼罩着,只能看到一些零星的灯火。镇上的人作息偏早,没啥夜生活。
没过多久,秦闻就匆匆而来。虽然他绕了路,但没遇上堵车,打车过来的效率挺高。
出租车司机隐约有听到秦闻和施亿说的话,大概把他当成了某些猎奇主播,嘀咕了两句“现在的年轻人啊”之类的话,一脚油门走了。
“我看到面包车了,但车上没人。”施亿在路口将他接上,往里骑了两三百米左右。
果然,秦闻看到三个定位重叠了。面包车就大剌剌地停在路边。
而当秦闻一抬头,就看到了小学一半脱落、一半还在坚守的招牌。
施亿小声道:“里面黑漆漆的,我绕着学校转了一圈,啥都没看见。秦闻大大,你说徐茜是不是在里面?”
“很有可能。”
就算他们是镇上的居民,就算有夜幕掩护,就算徐茜很配合,他们也不可能大老远地就停下车,带徐茜一个生面孔下车瞎溜达一圈,再抵达目的地。那纯属给自己找麻烦。
也就是说,他们肯定是就近停车。
可能性最大的可不就是这学校么?
虽然没有亮光传出,但仍不能排除这里的可能性。
【封死的门窗,看不见外面】——这符合之前那些买家的供词。
“那我进去看看。”施亿立刻道。
“先等一下。”秦闻赶紧拉住了她。
车上没人,对施亿来说这辆车就没价值了。但对秦闻来说,关于这辆车的信息还没好好研究呢。
他没着急将施亿的手机取回来——这件事还没结束,定位说不定还有用。他对着车牌和车身痕迹连拍了好几张照片,又仔细检查了一遍。
“是□□。”而且车型与假冒救护车的是同一款。
太多的巧合混在一起,那就不是巧合了。
“我认为,是时候呼叫增援了。”秦闻谨慎地说。
那黑黢黢的环境就透着一股不祥的气息!好吧,身为一个唯物主义者,或许不该这么形容。但总之,他不太喜欢冒险。
然而,电话中的陈力听到他报出的地点后,迟疑了片刻,才说:“我这边也在行动。我们调查出来的目的地跟你说的不一样。”
秦闻一愣。
17
第17章
◎“你负责把风!”◎
不只是陈叔怀疑他的推论,秦闻也在自我反思。
不是他不够自信,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种种可能性拼凑出来的拼图,不如由实证顺藤摸瓜找到的终点可靠。
概率这种东西,总带着一点赌性。【同款车型很可疑】这种论点,在铁一样的事实面前是站不住脚的。
秦闻仍相信他们找到了一个犯罪窝点,但这里进行的真的是器官买卖吗?即便是,谁又能保证这就是警方正在调查的案子?……
在陈叔给出“答案”后,这些问题便浮现在了秦闻的脑海中。
陈叔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你想证明推理派的可靠,但有些案子只靠推理,容易陷入南辕北辙的歧途。”
他以为秦闻被安排打杂有情绪了。
“我知道的。”秦闻的语气好像恢复了往常的冷静。
“嗯,我去忙了。如果你真的发现了什么,不要轻举妄动,等我这边的抓捕工作结束安排人过去,或者你先联系附近的派出所。”陈力又叮嘱道。
他了解秦闻。就算秦闻想表现自己,也不可能瞎编一个地点就让他们派人过去。他应该有所发现,只是未必与他们正在调查的案子有关,也未必需要出动重案组。
“好的。”秦闻挂了电话,他觉得陈叔的安排没毛病。
可扭头一看,秦闻又是一呆:施亿呢?那么大一只人呢?
就主打一个【撒手没】呗!
显然,呼叫增援失败,对施亿来说就是回归原来的计划:自己进去瞅瞅。
问题不大。
等秦闻回过神来的时候,行动派施亿已经在学校里面溜达了。
废弃已久的教学楼墙上有一层厚厚的苔藓,传递着潮湿的味道。斑驳脱落的水泥块和墙灰就堆积在墙角,无人清理。
施亿就像一只猫,紧紧地、但又无声无息地贴着墙壁。
她的手指在口袋里一划,迅速接通了秦闻的电话,期间没漏出半点屏幕的亮光。
外面姑且还有路灯的光亮,这里面乌漆嘛黑的,将亮起的屏幕拿出来就太显眼了。
施亿只戴着一个耳机,这样方便一边跟秦闻说话,一边留意里面的动静。
“施亿,你进去了?”
“嗯嗯。这里有很多监控。我还在教学楼外面没进去。”施亿小声地报告情况。
秦闻顿时精神一振,更多线索出现了!
但他的安全意识又冒了出来,与好奇心一番搏斗。最后,竟是好奇心占了上风。
秦闻默默将锅甩给了施亿:没办法,施亿已经进去了,他拦不住,只能顺其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