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没有贸然插嘴,继续听对方说了下去。
“不只是S组织是受此启发,准确地说,是整个暗网都在为此布局。你们这次清剿出来的相关案件就可以看出,幕后之人一方面在支持类似的研究,一方面通过鼓动犯罪的方式筛选民间的觉醒者。”
“筛选民间觉醒者?”
“是的。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总有一些陨石流入民间,可能有些人都不清楚那是特殊陨石,也总会有些人稀里糊涂地觉醒。这部分人比较稀少,但并非没有。”
女人顿了顿,继续说:
“若他们将能力用于犯罪,很快就能从犯罪者中脱颖而出,好吧,我不想用这个词,但确实就是这样。把他们拽上不归路后,自然就能合情合理地将他们吸纳进去了。”
毕竟,一般情况下,觉醒者犯罪,罪行一般都轻不了。
基地作为官方组织不会接受这样的觉醒者,只会打击相关的犯罪行为。而某些觉醒者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后,更不会愿意接受束缚。
“因为某些原因,这些人会比之前更活跃。”
“某些原因?”
“跟我过来,我带你看看现在的特殊陨石。”
“呃,我也可以参观么?”
“是的。”
陈力被搞得一头雾水:既然可以直接带他看实物,为什么之前还要先给他看图片资料?这不是多此一举么?
他跟上了女人的脚步,又经过了更加严密的安防系统后,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特殊陨石。
同时,他也明白为什么要提前给自己看图片了。
因为图片中陨石呈现的各种形态在这里都看不到。
这里的特殊陨石只有一种形态……怎么说呢……就像脑子切片。无一例外。
“怎么又是脑子?”陈力下意识地脱口而出。
前阵子秦闻专门问过他脑子买卖的问题,后来S组织的案子也与脑子研究有关。感觉这个话题都绕不过去了。
“陈警官,你是想到了什么吗?”
“没什么。应该只是些巧合。”
可女人却一脸意味深长地看着他,“巧合吗?或许未必。”
她这个说法让陈力心里莫名一突。
但没等陈力回神,她就继续说道:
“一个多月前,它们就突兀地、全都变成了这样。据我们所知,其他组织拥有的陨石也都变了。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情况。很多人对此感到了不安,各方都加快了研究步调。”
说到这里,陈力面前的女人才将话题收了回来,并主动朝他伸出了手:
“这里,被称为零号基地,我是基地负责人,韩音。我们负责的就是特殊陨石的回收与研究工作。我们也会吸纳民间觉醒者,以及打击相关的犯罪行为。陈警官,欢迎你的加入。”
陈力跟她握了握手,但脑子还有点晕,“等一下,韩女士,情况我大概了解了,但我不明白我被调过来的原因?”
参与相关案件的不止他一人,但被调过来的却只有他一个。可他既不是觉醒者,也不是技术专家,调他有啥用啊?
“因为这个——”韩音又将一份资料递到了他的面前。
那是一份笔录资料。
做笔录的人是施亿。
“这有什么问题?”陈力不解地问。这是他给施亿做的笔录,里面的内容不说完全记得吧,至少大差不差。
可一边说着,他一边翻到了末页,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这是笔录之外的内容,只有一行提示:【身份信息无匹配】
这怎么可能?
做笔录的时候直接就会产生信息的匹配登记的啊!若施亿的身份有问题,那时候系统就会自动跳出提醒,他也早该发现问题的。
陈力不信邪地翻到前面。
在他的记忆中,施亿的身份证号应该是一串数字,可这时候再看,被记录下来的信息分明是一串乱码。
此时,无论陈力如何回忆那串数字,都只剩一个模糊的印象了。
“这、这怎么可能?”
“这就是认知干扰。”
“施亿是一个觉醒者?”
“而且是实力很强的那种。不仅能干扰到你的认知,还能干扰到身份系统的判定。”
事实上,若不是因为暗网的相关案情引起了零号基地的主意,他们复盘了案件的详细资料,恐怕会直接漏掉施亿的存在。
40
第40章
◎过去的凶案与安山暴雨◎
陈力想到了韩音女士刚才那句意味深长的“未必是巧合”。
原来施亿是个觉醒者,并且早就在搜寻脑子、或者说、特殊陨石的下落?
“你们真正想吸纳的是她,对吧?”陈力仍觉得费解,“那直接去找她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从我身上迂回?”
“因为我们不确定。不确定她的身份、立场,也就不知道是该吸纳,还是该打击。”韩音摊了摊手。
陈力下意识地维护施亿,“虽然她的身份是假的,但她帮我们破了案子是实打实的。这不是守序善良是什么?”
今天陈力的三观有被揉碎并重塑,但他对施亿的印象没咋变:那是个热忱善良的孩子。
“不可否认她对几个案件的帮助,这是我们保持观察、并未直接采取行动的重要原因。但很抱歉,我们也对你的观点持保留态度,她身上的疑点太多了。”
“什么意思?”
“首先,她很强。已知情报中尚未看出她的能力上限。”
当然,仅靠这一点来怀疑她,有点不礼貌了。这本来就是因人而异的事情,就不能是其他人与她相比太菜了么?
“其次,普通人也有各种机缘巧合接触到特殊陨石并觉醒没错,但我告诉过你,特殊陨石是一种消耗品。”
如果某人运气很好地捡到了一块特殊陨石,然后觉醒到施亿那种程度,陨石能量早就该消耗没了,那她是怎么知道现在的特殊陨石都变成了【脑子】状的?
她有意识地在寻找【脑子】,起码得有一个参照物吧?
基于以上两点疑点,施亿不像是民间的觉醒者,更像被大组织培养出来的人。
“还有,据我所知,秦闻很少出门,也不喜欢与人交际,那施亿跟秦闻是怎么认识的?为什么偏偏是秦闻?”
陈力却表达了疑惑,“呃,我不明白这里面有什么值得怀疑的?”
秦闻只是个编外人员,很多案子都不会参与,跟零号基地更是毫无关联。施亿如果别有用心,以她那种【认知干扰】能力,找那些更有权势的人不是更方便吗?
如果觉醒者跟每个局外人的牵扯都值得怀疑,那就没有清白的人了。
在陈力看来,韩音女士提出的最后一个疑点,反而洗清了施亿的嫌疑。
虽然秦闻确实不是那种会跟读者私联的人,但事有例外,可能就正好在现实中碰上了、然后招架不住施亿的自来熟,不也很正常?
“但你看,你排除施亿的嫌疑,是建立在【秦闻是个局外人】的前提下的。”韩音平静地说。
陈力知道她不会无的放矢,微微变色,“您不会想说,秦闻早就是觉醒者,或是零号基地的人?只是我之前不知道?”
“不是。但他确实早就与这些事情有所牵扯。十五年前,我们就对秦闻进行过观察。”
陈力几乎立刻明白过来,她说的是秦闻父母的那桩悬案!
“那个案子与觉醒者有关?与施亿有关?”他忍不住喃喃,“不对,那时候的施亿年纪很小……但如果她隶属于某个组织,那也有可能……但为什么?”
一个接一个的谜团冒了出来。
“你还记得案件详情么?”
“当然记得!”这桩悬案,是他转向重案组的契机,是他的心病,他知道这也是秦闻的心病!
该案件发生于十五年前的某天晚上。
七点二十八分,警方接到了一通来自秦父的报警电话。
“这里是碧水家园二栋五楼,我们的对面,碧水家园的四栋的天台,有人在拿刀子互砍,那边好像还有火光冒出来……火光蔓延过来了,他们看到了我,他们过来了!有人站在门外……”
电话被挂断。
七点三十九分,警方赶到现场。
秦闻父母已死亡。他们的胸腔被剖开,器官散落一地,出血量极大。
现场还有被吓傻的秦闻。
本案疑点重重。
从人际关系上讲,两人是普通公司职员,即便平时跟人有矛盾,招致如此血腥的杀害的可能性较低,也没有能支撑该凶案的利益关系。
按照报警电话来看,他们是因为目击了【凶案现场】才招致了死亡。
但那个报警电话的问题太多了:
一来,警方没有在四栋天台找到所谓的凶案现场;
二来,从秦父说【被看到】,到他说【有人在外面】,间隔太短。从四栋天台到二栋五楼,什么样的凶手能跑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