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里的问题,远比厂领导说出来的要大。
现在厂子里挤一挤,还能勉强发出半个月工资,可到了明年这时候……叶薇都不敢想那场面。
哦,她不用想,明年这时候她还在不在机械厂都是个问题。
虽然她手里存款不少,但家里三张嘴呢,这么坐吃山空下去总不是个事,何况还是上着班坐吃山空。
要是厂里一直发不出工资,她肯定是要辞职的。
问题在于辞职后她能去哪里。
她爸去世时她刚参加完高考,因为成绩一般,考试时她的发挥也不算好,所以差几分落榜了。
当时厂里给了她两个选择,一是复读继续考大学,那样的话因为她家里没有收入来源,厂里会给她们姐弟几个发生活费;
二是接班进厂,因为她爸牺牲的那场火灾闹得挺大,厂里领导为了平息风波,对他们家特别照顾,不但抚恤金是按照高规格给的,还答应把她安排到厂办上班。
当时看来,厂里给的这两个选择都不错。
但她本身成绩就不算出众,又突遭家庭变故,就算复读也不一定能考上。
而且当时大学生已经没那么稀缺,分配上竞争越来越大,很多人上了大学,也得个人能力出众才能进机械厂这样位于沪市城区的国营厂当干事。要是能力一般或者运气不够好,没准会被分配到乡镇去,为了几年甚至十几年都要为了进城而努力。
所以考虑过后,叶薇选择了走捷径,接班进厂。
谁想捷径没那么好走,她进厂不到三年,机械厂就开始走下坡路,而她也得重新考虑工作问题。
可高中毕业在这年代已经算不上什么高学历,她又干了几年只会应收应付,辞职后还能不能找到会计工作是个问题。
可要是不干会计,她能干什么呢?
进私营饭馆端盘子?还是去拜她发小杨倩为师,当理发师去?
正琢磨着,叶薇听到陈玲喊她:“小叶?小叶?”
叶薇忙回过神问:“怎么了?”
“你是一点都没有听到我们刚才说的啊?想什么呢?”陈琳嗔道,“我们说这样坐以待毙不是办法,不能罗科长说什么是什么啊。”
孙淑兰跟着说:“没错,我们准备出去跟着一起闹,问你要不要一起?”
“我……”
叶薇有点犹豫,她倒不是担心直属领导在外面维持秩序,他们现在出去一抓一个准,毕竟法不责众,大家都犯了错,换个角度理解就是大家都没错。
她犹豫主要是因为没有想到自己愣神的功夫,话题就进行到了一起出去闹事的程度,心里实在没什么准备。
但去肯定是要去的,不算科长,他们财务科就只有四个人,其他三人都去了就她不动,未免太不合群。
打定主意后,叶薇心里那点犹豫就变成了蠢蠢欲动。
因为工作时间短,她以前没干过这种事,这会想想不免有些兴奋。只是刚要开口答应,叶薇就看到虚空中突然出现了一行字:
【女主迟迟不答应,表情还这么淡定,肯定是看出认购证的价值了,谁能想得到呢,现在人人嫌弃的认购证,两个月后竟然能炒到一万一张!】
叶薇瞬间瞪大眼睛:“!!!”
第2章 她可能是疯了 【大修】单张认购证的平……
瞪眼,闭眼。
再瞪,再闭。
……
如是三次,虚空中出现的那行字非但没有消失,还以匀速从右向左爬行着,叶薇屏住呼吸,视线微微往下,看向对面坐着的周蓉。
他正皱着眉,不知道在想什么,但可以确定他根本没有注意到两人中间的那行字,便又侧过头看向隔了一条过道的两人。
见她望过来,陈玲问道:“小苏你想好没有?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
孙淑兰也望着叶薇,神情有些纠结,显然她也没有拿定主意要不要出去跟着闹。
但这会叶薇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观察到她们的表情毫无异样后,她心脏“噗通”跳动起来,舔了舔嘴唇问:“你们……有没有看到什么?”
“看到什么?”周荣回过神,一脸疑惑。
陈玲和孙淑兰的表情也都有不解,前者还顺着叶薇的视线往窗户外面看了眼:“外面什么都没有啊?”
猜想得到印证,叶薇吞咽了下口水,再往虚空看去,却发现那行字只剩下一抹白色,在她抬头的瞬间化作浮尘,湮灭在了从窗户斜照进来的阳光里。
一时间,叶薇有些难以确定那行字是否出现过。
她低下头,伸手揉了揉眼睛说:“可能是我眼花了。”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忍不住琢磨起来,那行字说现在人人嫌弃的认购证,两个月后能炒到一万块是什么意思?
它说的是这次厂里发的认购证吗?
还没想出个所以然,便听陈玲说:“你别胡思乱想了,还是想想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加入闹事队伍吧。我是这么想的,听罗科长的不出头,后面厂里领导发火想抓典型,咱们肯定能没事,但如果他们闹事成功,领导收回决定,不发认购证改正常发工资了,就怕他们欺软怕硬,漏掉我们这些不敢闹事的人。”
“不能吧……”孙淑兰犹豫说道,“都是一个厂里的,领导难道还能区别对待?”
“怎么不能?上面下任务这件事你们都是知道的,几万份认购证,厂里领导们肯定吃不下,一线职工闹事不肯要,厂里领导不就只能挑我们这些软柿子捏?”陈玲说着冷笑了一声,“到那时候,能只抵半个月工资说不定都算好的。”
听到这里,几人表情都严肃了起来。
陈玲把他们形容成软柿子虽然难听,但话糙理不糙,在厂里领导眼里,他们这些普通干事没准还真是软柿子。
虽然他们这些干事和一线车间的工人一样,端的也是铁饭碗,理论上来说只要没有犯原则性错误,厂里一般不会辞退他们。
但实际上铁饭碗和铁饭碗也是有区别的。
这两年机械厂在经营上虽然出现了困难,但它到底还是个生产型企业,工人是根本,所以一线车间的工人团结起来闹事时,往往是领导先妥协。
没办法,这么多人闹事,罚一个肯定不行,可要是全罚,肯定会耽误生产,继而耽误全月甚至全年的生产任务完成情况。
厂办基层干事则不同,虽然工作上他们会受到一线工人的尊敬,但实际上他们的工作没有那么不可替代。
如果他们组织起来闹事,领导恼了可以一起处罚,毕竟就算他们罢工也不会耽误生产。
甚至领导再狠狠心,还可以把他们调离一线,要知道厂办工资虽然比车间要低一些,但工作更轻松,所以不管对外招工还是厂内调职,补足人手都很容易。
说的现实点,领导没准巴不得这些岗位能空出来,方便他们安排给自家人。
以上差别导致在很多事情上,厂办的这些基层干事没有一线工人那么敢“冲锋陷阵”,就像这次,他们几个人心里难道不生气,不想冲出去跟着闹吗?
答案当然是不。
他们很生气,也想冲出去跟着一起闹,但罗科长简简单单的一句交代,就足以让他们止步不前。
所以陈玲说的情况,还真有可能发生。
而想到这个可能,几人都有些坐不住,半个月工资就让他们心痛不已,要真让他们拿出一个月工资买认购证……还让不让人活了!
再有,如果事情真的像陈玲说的那样发展,厂里领导尝到甜头,以后会不会有什么坏事就推给他们这些基层干事?
要真这样,他们还上什么班啊,躺在家里喝西北风不是更舒服?
叶薇也几乎被说服,但想到刚才虚空中突然出现的那行字,她又咽下了到嘴边的义愤填膺。
虽然理智上,叶薇更愿意相信自己刚才眼花了,但感情上她又忍不住想万一呢?
万一这认购证真能炒到一张一万,他们跟着一起闹,最终让厂里收回这一决定,以后回想起来不得后悔终生?
偏偏陈玲又来问叶薇的想法,她斟酌后说道:“其实……厂里决定用认购证抵工资也是没办法吧?一线工人不清楚,但我们是财务,厂里有没有钱发工资,我们最清楚。领了认购证,拿着发下的半个月工资,好歹能把年熬过去。而且这些认购证也不算废纸吧?不是说凭借认购证可以参与抽奖,中签后可以买股票吗?我听说炒股很赚钱的。”
叶薇说前半段话时,陈玲几人还觉得很有道理,是啊,厂里有没有钱发工资,她们财务科是最清楚的。
厂里决定用认购证发工资的具体原因,虽然上面领导没有明说,但她们干财务的影影绰绰能猜到。
说白了就是厂里筹措的资金不够发一个月工资,恰逢上面下命令,让机械厂配合负责出售认购证的是合作银行把认购证推销出去,于是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