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_流烟萝【完结】(49)

  但杨家不同,杨倩初中毕业后,她爸妈第一反应是孩子到年龄了,可以参加工作给家里赚钱了。

  当初杨倩去理发店当学徒,她爸妈还老大不愿意,觉得学徒工资太低,拿不回什么钱。后来是杨倩答应除了必要的伙食费,其他钱全部交给家里,他们才勉强同意。但她没转正的那几年里,他们没少念叨让她换份工作。

  当爸妈的一心压榨女儿,自小在家享受特殊待遇的杨倩哥哥自然有样学样,一直都觉得高她一等,

  什么锅配什么盖,她两个哥哥娶的媳妇也是差不多的人。

  得亏杨倩争气,转正后工资一年比一年高,拿回家的钱也越来越多,否则以她爸妈的人品,肯定会早早打上她彩礼的主意。

  也因为杨倩能定期拿回钱,这几年她爸妈和哥嫂对她的态度好了不少,甚至隐隐有些捧着她。

  所以这会叶薇有些纳闷:“全家跟你一个人吵架?为什么?”

  杨倩再次苦笑:“说来话长……”

  杨家人和她吵架的原因,其实得追溯到李菊萍造谣压认购证价格这件事刚曝光那会。

  这事太炸裂,再加上之后认购证持续上涨,所以讨论度非常高,尤其是那些被她欺瞒卖了认购证的,后悔得见人就骂李菊萍。

  杨倩她妈有次跟人痛骂李菊萍的时候,听人说张家本来也准备卖认购证,但被张江明一哭二闹给制止了。

  杨倩妈回去后,想到叶薇早早囤了一百份认购证,怀疑是不是张江明提前从她口中听说了什么消息。再想到杨倩跟张江明一样,也是和叶薇一起玩到大的,他知道内幕消息,难道她能不知道?

  有一次就试探问起了杨倩。

  杨倩自然否认,但她家其他人越听却越觉得是这么回事,都埋怨她不地道,不管家里。她气得不行,就说自己怎么没管,她劝他们别卖认购证,他们听了吗?

  杨家其他人一听这话,都有些心虚,就没再多说什么。

  但他们习惯了把责任推给杨倩,很少反思自己,所以就算知道是自己不对,心里还是埋怨上了杨倩。

  刚开始顾着她每月交给家里的钱有所顾忌,后来看着认购证价格不断攀升,想到自己亏了上万块,他们就装不下去了。

  前几天杨倩就跟她大哥大嫂因为这件事起过争执,今天因为生理期小腹不舒服,她和老板请了半天假,结果回到家正好碰到她妈在撬她房间柜子的锁。

  吵起来后,才知道她爸妈和哥嫂都觉得她和叶薇关系那么好,叶薇知道认购证能赚钱,不可能不告诉她,怀疑她也偷偷买了认购证。

  她妈打算得好好的,趁她上班把锁给撬了,要是能在柜子里发现认购证,他们正好借口向她发难,让她把认购证充公。要是没有找到认购证,他们就趁她下班回来前重新买把锁回来挂上去,以后继续相安无事。

  杨倩知道后自然不高兴,于是母女两个越吵越烈。

  而等杨倩爸爸还有哥嫂们下班回到家,看到他们吵起来,纷纷开始帮着数落她,说她要是不心虚,为什么要在家里挂锁,还说都是叶薇的发小,张江明能在家里要卖认购证时撒泼打滚制止,为什么她只劝两句就算了?

  总之,都是她的错。

  听着杨倩的叙述,叶薇脸色渐渐沉下来,问道:“然后呢?”

  杨倩神色木然道:“我让他们检查了柜子。”

  叶薇一听就急了:“你怎么能让他们检查柜子?那你买的那些认购证……”

  见她着急,杨倩倒是露出了笑容,扯了扯她的衣袖说:“你放心,我没把钱和认购证放在柜子里。”

  她说着打开手里提的包,从里面拿出存折、认购证以及股票开户的资料,说道:“我知道他们对我没有感情,让我住在家里只是为了钱,所以我一直有两张存折,一张按照报给他们的工资往里面存钱,放在了柜子里。另一张是我真实的存款,放在了被褥夹层里,认购证也是这么放的。”

  人心都是肉长的,杨倩脑子又没问题,怎么可能感受不到父母的区别对待。

  如果她身边朋友都像她一样,她可能会被环境同化,变得逆来顺受。

  可和她一起玩的叶薇虽然是长姐,但从小到大一直都很受父母偏疼,她知道不是所有家庭都重男轻女,自然无法彻底认命。

  她会留在家里,任由他们剥削,一是家属院外面的世界并不安稳,她又不像叶薇会武术,独自出去租房可能会遇到危险;

  二是血脉亲情没那么容易切割,就算她出去住,父母子女的关系在,他们肯定也会找她要钱。她当然可以不给,但她父母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会去她单位闹,影响她的工作,除非她离开沪市。

  但她不想,也不敢离开沪市。

  所以综合起来,住在家里按月交高于正常标准的生活费,对她来说才是安全,也最能避免麻烦的办法。

  当然她也留了一手,往家里报的工资只有实际收入的一半,并和老板串好了供,以便应付她爸妈的问询。

  杨倩说道:“虽然这次应付过去了,但他们肯定没那么容易善罢甘休,再把这些放在棉絮夹层里已经不安全,所以我想把这些东西放在你这里。”

  “放我这里?”

  “嗯,理发店虽然有员工专用的储物柜,但人多眼杂,把这些放在理发店我不放心,江明家里又人多眼杂,”杨倩看着叶薇说,“薇薇,我现在能信的只有你了。”

  “东西我可以替你保管,但总这样不是个事……”叶薇思索着问,“你有没有考虑搬出去住?”

  “我这段时间……确实在考虑这件事。”

  以前她父母哥嫂虽然没有几分真心,但看在钱的份上对她态度不错,往家里交的那些钱算是买平安和清净了。

  但这段时间频频发生的争吵,让她忍不住怀疑自己的决定,搬出去住真的有那么差吗?她真的要一直容忍他们吗?

  今天发生的事,更是踩到了她的底线,让她彻底无法再相信,住了二十多年的家是安全的。

  只是……杨倩说道,“就算我搬出去住,他们肯定也会找我要钱,到时候房租、给他们的钱,还有生活费……我怕压力太大。”

  “那就不给他们生活费!”

  叶薇说道,“你不是一直想自己开理发店吗?等四次抽签结束,钱肯定够你开店的,你干脆把店开到其他区,就算后面你爸妈知道你在哪,想去闹也没办法来回跑。只要你能狠得下心,以后肯定能拜托他们,店面前面做生意,后面住人,还能省一份房租……要是剩的钱多,你干脆再买一套房,我们买一个小区,能互相照应。”

  “买房?”杨倩惊了,“认购证是很赚钱,但现在房价不便宜,开完店我还能有钱买房吗?”

  五十万别说开一家店,如果是租房且规模不大,开五家店再买一套地段不差的房子都绰绰有余。

  但叶薇不可能直说她手里的认购证能赚到五十万,便说:“不够全款,付个首付肯定没问题,你手艺好,店开起来后肯定不缺生意,还房贷的压力不会很大,难道你不想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吗?”

  她当然想!

  因为是女儿,她从小就没有自己的房间,只能睡饭厅。直到在理发店转正,往家里交的工资多了,她爸妈才想到在饭厅隔一下,弄个隔断间给她住。

  在这样的环境长大,房子也成为了杨倩的执念,只是她工资虽然不低,可房子对她来说依然望尘莫及。

  杨倩被叶薇描绘的未来打动,不自觉问:“那你说,我们买哪里的房子比较好?”

  【绝对是陆家嘴啊,曾经的沪东乡下,现在的金融中心,前后三十年,房价就从一套十几万飙升到了一套几千万!】

  【可以去沪东,但建议考虑去乡下,房子便宜面积大,拆迁一赔就是几千万】

  【我还是觉得买沪西的老洋房比较好,当时一栋也就几十万,现在都几亿了,比做生意都赚】

  ……

  叶薇知道房价涨得快,像机械厂大院里的房子,在她小时候几百块就能买一间,现在一间少说要上万块。

  她也知道这几年沪市大搞开发,沪东有很多人通过拆迁暴富。但那里以前是乡下,村民大多有地,改开后房子一盖三四层,赔款自然很多。

  而有了大量拆迁暴富的例子后,近几年在沪东有房有地的,基本都把房子攥得紧紧的,不愿意出手。

  沪西开发比较早,人口密度也大,拆迁力度上不如沪东,所以房屋买卖比较多。但拆迁计划很多都是提前一两年定下的,有的地方甚至传了三五年拆迁,所以除非遇上难题,否则那些有拆迁传闻的地段居民也不愿意卖房。

  所以没有人脉,是很难买到近几年有可能拆迁的房子的。

  那买没有拆迁传闻地段的房子?可以是可以,但拆迁这种事可遇不可求,万一你花钱买了老房子,住它住不了,卖它不好卖,拆又没指望怎么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爽文 种田文 轻松  流烟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