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着想着,一拍手掌做出决策:“好,就这么决定了,晚上回家我就去跟我妈妈说!”
祝且一听,瞬间就慌了。
这要是真让他干成,那还得了?
不行,绝对不行!
为了防止更糟糕的情况发生,他只能让步:“算了,你想来我家吃饭就来吧。”
严临风疑惑:“干嘛,怎么又反悔了?”
“没怎么,反正就这样了,你爱来不来。”说完,他还补了句,“就算严阿姨专门给孟凝买一张桌子,她肯定也不会去你家写作业的。”
“为什么啊?!”
“你那么吵,她根本没法好好写作业。”
对此,严临风无法反驳。
他的确吵得要命。
祝且说的有道理,思考一番后,严临风只好放弃他的计划,晚上继续去祝且家吃饭。
又过了几天,祝且做出一件让严临风特别难受的事:
他把孟凝吃晚餐时的座位安排在最边缘,自己坐在她旁边,严临风要想跟她说话,就必须越过祝且。
这太麻烦了,搞得孟凝都懒得理他了,光吃饭不抬头也不说话,就他一个人唱独角戏。
他有理由怀疑祝且是在针对他。
于是他找到祝且,气呼呼地质问他:“你为什么要让孟凝坐在最边边?现在我跟她说话,她都不理我了。”
祝且理直气壮:“我是想让她安安静静吃饭,你每天都在她旁边叽里呱啦的,她饭都没法吃了。”
“难道我没来之前,你吃饭的时候一句话都没跟她说过吗?”
“我的话又没你那么多。”
“那你自己也跟她讲话啊,凭什么嫌我吵?”
“我都说了,我不会跟你一样,从头到尾讲个不停。”
“你是不是就是羡慕孟凝只理我?你真不要脸。”
“你说什么?”
“我说,你真不要脸!!!”
二人在祝且的房间里吵得不可开交,最后,是一阵敲门声将其打断。
祝且打开门,发现来人是他的母亲。
祝青本来是有事找祝且的,结果门一打开,她就嗅到了不对劲的气息,再看两个小孩的表情,都挺臭的,很不正常。
她轻轻一笑:“你们怎么了?闹什么矛盾了,跟我说说。”
严临风双手抱臂别过头去,嘟囔着说道:“他不让我跟孟凝说话。”
“嗯?”想起今晚饭桌上的情形,祝青看向祝且,“祝且,到底怎么回事?”
祝且撇着嘴巴不肯出声,祝青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旋即了然。
知子莫若母,哪怕祝且不说,祝青也知道他在想什么。
她关上房门,蹲下来与两个男孩平视,竖起食指笑道:
“这样吧,我给你们出个主意,你们看看可不可以。”
……
第二天吃晚饭时,孟凝的位置又变成之前那个了,祝且和严临风一左一右坐在她旁边。
她不知道为什么座位要变来变去,只能照着做,因为她在祝家没有话语权。
不过开始吃饭后,她就发现不一样的地方了。
原本严临风会从头到尾说个不停,但他今天只问了一个问题就闭嘴了,反倒是祝且问出下一个问题。
俩人就这样交替跟她聊天,她也搞不懂他们在干什么,反正谁跟她说话,她回复谁就是了。
一顿饭过后,祝且和严临风都挺满意的——嗯,很公平。
第247章 很久以前(5)
上了小学后,祝且和严临风要学习的技能极速增多,外国语言、乐器、运动……除了需要到特定场地才能学习的技能之外,其余技能,祝家和严家都专门请了家教老师上门来教。
孟凝的外语、部分乐器和运动技能就是在这时候学成的。
祝且知道她喜欢学习,特意让家教老师在大厅教他,反正祝青不在的时候,祝家除了保姆佣人之外就只有他一个人,他想去哪就去哪。
老师教他外语,孟凝就坐在窗边听,还会小小声地跟读。
她很聪明,只要给她一本字典,再当着她的面念一遍单词读音,她就能清楚记住,并且准确复述下来。
没有老师一对一教学,她就自己找资料学,跟祝且借外文书、拿孟雨华的手机看外文影视剧,老师给祝且布置了什么作业,她就跟着做什么,到最后,祝且这个得到老师辅导的人反而还没她学得好。
祝且的老师看她一直坐在旁边认真听讲,对她挺感兴趣的,便偶尔会在祝且自由学习的时间过去跟她交流。
基本所有外语老师在跟她交谈后都会给出这样的评价:
“这孩子的语言学习能力太强了,如果给她请一个老师教她,那前途不可限量,将来一定能在语言学上大有作为。”
祝青听说了这件事,立刻提议要再请一个老师专门来教她,不出意外又被回绝了。
这主要是因为孟凝并不想在语言学上大有作为,用她的话来说就是:
“我只是想学习我没有学习过的知识。”
外语只是顺便学的,她真正的兴趣点都点到其它地方上了,比如机械结构,又比如科技研发。
她就属于那种喊着“长大以后我要当科学家”的小孩。
各种乱七八糟的乐器和运动也一样,她能用最少的训练时间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同一首曲子,祝且得拉十几遍才能拉好,她拉个两三遍就非常流畅了。
祝且和严临风学习格斗,她只是在旁边看着,就能将各个格斗技术的要领掌握,把他俩打得找不着北。
对此,祝且和严临风的内心都挺复杂。
一直以来,在他们眼中,孟凝都是需要被可怜的对象,她是孟雨华的女儿,从小跟她挤在保姆房里,寄人篱下,生活很不容易,而他们是有钱人家的少爷,理所应当过得比她幸福,所以,他们要把他们的幸福分给她一点。
但孟凝在成长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天赋令他们产生了自我怀疑——
她真的可怜吗?
像她这种无论学什么都能立刻学好,得到上天眷顾的人,真的需要他们把幸福“分”给她吗?
他们对她来说真的有用吗?
令他们彻底认识到“孟凝并不可怜”这一事实的,是一件发生在仨人上小学三年级时的事。
那一天,祝且一个常年在国外生活的表哥回国来玩,表哥只比他大一岁,听说在国外成绩很好,拿到了很多含金量高的奖项,在祝家家族是榜样式的小孩。
表哥跟祝且的关系一般,因为他认为祝且不够聪明,跟他一起玩没意思。
祝且从小就知道,这位表哥优秀得很,将来绝对是要干大事的人,因此他跟他玩不到一起,他也不在意。
但他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位优秀的表哥,竟然主动去找孟凝聊天了。
起因是孟凝手上的书。
时至今日,他已经不太记得那本书是讲什么的了,只能隐约想起封面上类似“宇宙”“太阳系”之类的词。
表哥原本是在沙发上跟他们礼貌交谈的,可在交谈过程中,他时不时就要瞟一眼坐在窗边看书的白发女孩,最后还是忍不住跑过去了。
祝且和严临风看着二人聊得热络,没过一会儿,表哥甚至用E国语和她聊起天来,他脸上专注又兴奋的神态是祝且从未见过的。
在那一刻,他们彻底意识到:孟凝一点都不可怜,她不需要他们施舍的“幸福”,除了家庭条件之外,他们没有任何一处是比她强的。
没有他们,她照样会飞速成长,照样会有别人注意到她的闪光点。
他们不配跟她站在一起。
幸好祝且表哥几天后就继续去外国读书了,不然孟凝这个朋友恐怕真的要被他“抢”走了。
出于这种恐惧和担忧,祝且和严临风一合计,慢慢转变与孟凝的相处方式。
他们知道她因为孟雨华和她寄住在祝家而不敢随意行事,一般来说,祝且让她做什么,她就会做什么,所以他们想办法让她成了他们的“跟班”。
他们偶尔会让她帮他们写作业,还指使她跑腿帮他们买东西,即使他们家里都有专门的佣人。
他们有比赛要参加,就一定要拉着她过去给他们加油拿东西。
祝且小学的时候还跟严临风一起打篮球,理所应当的,给他们送水的人就是孟凝。
他们的其他朋友都知道她的存在,在别人面前,他们总是用尽各种办法,摆出一副“她是我们的朋友,你们不准靠近她”的姿态。
这样的日子大概持续了一年,直到孟凝搬出祝家,他们指使她做事的次数才慢慢下降。
好在孟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自己家里,见不到别人,他们只要一得闲就跑过去,占据她所有空余时间。
于是乎,小学的后三年,仨人过得还算平静,情况是到初中才发生改变的。
升上初中后,因着优越的外貌气质,祝且和严临风不断被表白,还有好些文采飞扬的学生给他们写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