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慈善晚宴大获成功,而且具有极强的社会意义,薛冬直接在下周的社会实践课上对三人组大加夸赞,并将这个案例作为成功案例给同学们认真讲解,又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就这样,三人组的社会实践课成绩毫无疑问拿到满分。
在此期间,又发生了一件在孟凝意料之外的事——
伊莱加西亚把他买回去的戒指送给她了。
戒指是在周二晚上收到的,他把它和信封放在一起,用一个精致的小盒子包装起来。
当孟凝打开盒子,看到那枚镶有泛着柔和光泽青绿色宝石的戒指时,她的大脑都宕机了。
在拆开信件之前,她还抱有“或许他送错了”的幻想,可在她浏览了一遍信件后,这点幻想就彻底破灭了。
在信件里,有这样一段话:
“Caren,你看到我送来的那枚戒指了吗?它是我送给你的礼物,请你不要觉得有负担,我只是认为它上面那颗宝石与你的双眸非常相似,在人世间很难再找到一双这样的眼睛了,它的主人应该是你。另外,这枚戒指的名字是‘坦途’,它也是我对你的祝福。希望你能没有心理压力地收下它,你不需要将它戴出来,哪怕永远把它锁在柜子里也没问题。”
虽然伊莱强调了两次“别有负担”,但孟凝不可能因此真的一点负担没有就把它收下。
这可是价值四千万的戒指啊,伊莱怎么会把它送给她???
如果只是因为“宝石和她的眼睛很相似”,那也太草率了吧?她完全无法理解,也无法相信。
不过事实上,伊莱把戒指送给她,很大程度上确实就是因为如此。
不仅是他,当时拍卖会上有好些人都是这么想的。
一看到戒指上的青绿色宝石,她们立刻就联想到了孟凝那双无风无波的澄澈青绿色眼眸。
——太适配了,真的太适配了。
她们都真心觉得,这枚戒指的主人就该是孟凝,别的不说,如果捐赠者不是伊莱,至少温从昭和应添域是会全力竞争它的,搞不好价格会被喊到上亿。
可惜它就是伊莱捐赠的物品。
拿伊莱捐的东西去当礼物送人,怎么看都很奇怪,再说了,送礼物本该是两个人的事,若她们真的拍下这枚戒指,再送给孟凝,那这次赠与行为就在无形中夹了个伊莱加西亚,这是让人很不舒服的。
所以当时除了伊莱之外的人都弃拍了,这也是她们吐槽他“有心机”的原因。
他就是故意的。
他就是要让人知道,这枚戒指是他捐的,而他当着所有人的面把它买回来,就是在告诉她们,他会把它赠送给孟凝。
他这招最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即使大家都知道他在想什么、他要做什么,也无法做出任何有效的反制措施,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把戒指拍走。
顶级阳谋。
当然,这波顶级阳谋的代价也是很大的,他不仅送出了这枚传家戒指,还另外多出了四千万,在场那么多人,根本没几个人有他这种恐怖的财力。
而且,这一招能否起效还存在一个不确定因素。
那就是另一个当事人孟凝。
她愿不愿意收下这枚戒指将直接影响此招的效果。
孟凝愿不愿意收戒指,这个问题是几乎没有悬念的。
因为一个草率的原因就收下一枚带有特殊意义、价值四千万的戒指,这就不是孟凝的作风。
这个便宜她不能占,也不想占。
当晚她就给伊莱写了回信,认真回绝他的好意,而后把戒指连带盒子一起给他寄回去了。
而在次日晚上,她又收到了伊莱的回信。
在信中,他向她提出了一个请求:
“Caren,收到你的回信,我感到有些遗憾,一方面,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但另一方面,我确实很想把这枚戒指送给你,我不是它真正的主人,它应该在你手上。
这是一个难题,我想将它赠予你,又不想逼着你接受,所以我思考了一个办法——还记得你之前答应过我,可以和我在通信桥上下一局国际象棋吗?我们用实力说话,如果我战胜了你,你就收下它;如果你战胜了我,我就答应你一个要求,怎么样?
期待收到你的回信。”
用国际象棋的实力来说话啊……
说实话,孟凝还挺感兴趣的,尽管存在失败的风险。
但正是因为有可能会失败,这个挑战看起来才刺激。
她也很久没尽兴地和别人下过国际象棋了。
她思索良久,最后提笔写下回信,在信中她告诉他,等到世界中学生机器人制作大赛结束,她就去和他下国际象棋。
伊莱在第二天晚上准时寄来回信。
对于孟凝接受他的提议这件事,他表示很高兴,并期待机器人制作大赛结束后,他与她的对弈。
……
世界中学生机器人制作大赛为期三天,从周五到周日,今年的举办地点在A国的一个临海直辖市,孟凝、凌之逸、应添域以及简易机器人制作课的老师在周五早上带着由孟凝一手完成的护理机器人一同前往比赛现场。
比赛现场人山人海,参赛选手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她们到的时候,已经有不少学生把机器人拿出来展示交流了。
凌之逸粗略扫了一眼,垂首凑近孟凝,低声道:
“我觉得他们的机器人都没有你做的厉害诶。”
第414章 机器人制作大赛(1)
在比赛现场被展示出来的机器人种类和数量都相当之多,一眼看过去非常壮观。
凌之逸虽然不知道那些机器人有什么功能,但他就是觉得它们肯定不如孟凝做的护理机器人。
孟凝侧眸瞥向他,低声回应:“这种话不要说太早了。”
凌之逸弯起眼睛笑了:“有什么关系嘛?我觉得你做的机器人就是最好的。”
孟凝把眼睛转回去,无奈耸了下肩。
——他要无脑支持她,她也没办法。
由于参赛选手众多,所以比赛一共要进行三天,在这三天里,每一组参赛选手都要当众展示自己制作的机器人,并进行参赛答辩,整个答辩过程都是公开的,这对参赛选手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
孟凝她们的答辩时间被安排在比赛第三天,在此之前,她们有额外两个晚上的时间准备答辩,得知此消息的凌之逸大松一口气。
答辩是每个组员都要参加的,评委会随机提问组员,凌之逸根本不了解这个机器人的制作过程和方法,他前几天一直在看资料,但由于缺少与孟凝的面对面交流,因此还没完全吃透,万一他以这种状态在第一天答辩,不幸被评委提问到不懂的问题,那就尴尬了。
有额外两个晚上准备,他就可以直接跟孟凝提问,疯狂恶补相关知识。
应添域也没参与机器人制作,不过他已经有不少的相关知识储备了,所以只要好好熟悉孟凝发出来的资料就行。
今天是比赛第一天,三个学生和一个老师都挺轻松的,在比赛场地到处晃荡,在此过程中,老师没少遇到自己的熟人,并主动上前攀谈:
“哎呀,你也带学生来参加这个比赛了啊?你们的机器人是用来做什么的?”
“天气预报,哈哈,我们试了几次,还挺准的嘞。”
“天气预报?这么厉害,可以可以。”
“你们嘞?做的啥机器人啊,有没有带来?”
“我们做的是护理机器人,东西不在这,我们第三天才答辩。”
“哇哦,这个也厉害啊,听上去难度就不低,搞得我都期待第三天快点到来了。”
一路上,孟凝她们就听着老师和朋友不断商业互吹,孟凝嫌无聊,就抽空观察附近的机器人了。
各个机器人的形态都很不一样,说是“机器人”,但实际上外观为人形的就没几个,有些甚至连正式外观都没有,就是把电路电线搭建到一起,做了个粗糙的外表,一看就不是认真设计出来的。
这么看来……凌之逸说她的机器人是做得最好的还真有几分可能性。
凌之逸是她们仨之中最兴奋的人,他不仅四处张望,还时不时就要点评几句、拍几张照片;应添域是她们仨之中最沉默的人,或许是因为他对制作机器人并没有很大热情,所以看到别人的机器人也没啥感觉。
能有这样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孟凝还是很兴奋的,只不过她没像凌之逸那样表现出来,而是把自己的热情都用在了观察学习上。
——就算别人的机器人做得没有她的好,也一定有值得她学习的地方。
半小时后,整场比赛的第一场答辩开始,大家立马跑到答辩区,台下瞬间座无虚席。
凌之逸和应添域一左一右坐在孟凝旁边,老师坐在应添域另一边。
孟凝刚坐下没多久,就感到自己的肩膀被人轻轻拍了两下。
她疑惑转头,旋即便与一双藏在镜片后的湖蓝色眼眸对上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