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这份研究成果,她成了各个国家建国以来最年轻的科学院院士,所有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年轻的国宝泰斗级学者。
最后,她又受邀回到A国科学院大学担任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和博文讲座教授,继续进行研究的同时将知识更广泛地传给下一代学生。
时至今日,她也才27岁而已,然而她的成就已是绝大部分人花费一辈子都到不了的高度。
在台上演讲的她语调平和且有力,思路清晰且富有条理,尽管她在演讲时不幽默风趣,也不使用学生们感兴趣的网络热词,但很神奇,大家就是听得进去她讲的内容。
她讲的时候,场馆内鸦雀无声;提问环节,举起的手臂几乎形成了一片“手臂海”。
她回答问题回答得口水都要说干了,学生们才勉强“放过”她。
整场演讲结束后,学生们还都意犹未尽:
“讲得真好,我还以为这种传奇天才讲的东西我们大概率都听不懂呢,没想到还挺易懂的!”
“对……不过也能明显感觉到,她是降维来照顾我们的知识水平的,有这么重量级的人物来给我们演讲,真的太太太太太爽了!”
“想知道跟着她做研究会是什么样的体验,莫名感觉应该很容易被骂……”
“这题我会!我有个表姐之前在M国留学,就跟着她做过项目,她说她确实挺严厉的,但跟着她的话,只要专注研究就好了,不需要去应酬拉赞助什么的,有些导师会拉着学生去参加酒局,挺坑的,但她完全不会,做好研究就ok,条件她也都会提供,而且她的问题往往直指核心,大家一听就明白了。”
“哇,真是这样的话那很好诶,做到这个级别的学者果然不需要自己拉赞助了,因为国家的补贴经费和自己找上门的赞助都花不完了,是吧?”
“是的,反正如果真想学到些什么的话,跟着她肯定没错,就是这名额……可不太好争取到。”
已然离开演讲场馆的孟凝并没有听到学生们是如何讨论她的,她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这头刚结束一场演讲,那头马上就又要参加一场科技成果峰会。
她还没来得及休息,便搭上了去往下一个目的地的飞机。
在飞机上她也没时间休息,得见缝插针拿电脑出来批阅手底下学生的论文。
——她毕业后的日子,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工作的路上。
批阅完第三份论文时,她轻吐一口气,靠在椅背上,疲惫地捏了捏眉骨,转头看向窗外的景色。
澄碧如洗的天空和洁白绵软的流云就在眼前,她如同翱翔于其间,整个世界尽在她的眼底。
她曾经的愿望是振翅高飞,她也相信自己今后会走得很远。
如今,她真的做到了。
她用一步步的努力让自己见到了更为辽阔壮丽的风景。
在未来,这片风景还将变得更为广阔。
第434章 番外-童心未泯
A国过年前夕,孟凝难得放了半个月的假。
不是因为她需要这个假,而是因为她手底下的学生需要放假。
——她完全是个工作狂,再不放假,她们就要死了。
为了让学生们能够维持生命体征,孟凝开启了今年的第一个假期。
过年期间半个月的假,她当然是选择回家看看。
现在她和孟雨华不再住在以前狭小的出租屋里了,国家给她们安排了住房,是一幢独栋别墅,孟雨华平时也不需要做家务,因为整间别墅里都充满智能家居,人工智能可以完成一切基本家务。
现在孟雨华的日子过得特别滋润,没事就出去旅游,或者和家属院的同龄人聊天下棋,这在她刚来大城市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孟凝在家陪了她一天,结果第二天,她就告诉孟凝,祝青想和她见一面。
这些年来,祝青一直有关注她的发展动态,她还没毕业,需要经费做项目的时候,她就主动给她投了很多钱,可以说孟凝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也离不开她的帮助。
她想见她一面,她当然是不会拒绝的。
因此吃过早饭后,她便去到了祝家。
不过给她开门的不是祝家的管家,而是压根就不姓祝的严临风。
“欢迎孟教授大驾光临!”
两年前,他给孟凝当狗的时间满十年了,孟凝便恢复了他在她这里的“人籍”,严临风也重新启用正常的称呼,只有偶尔犯贱时才会再说出“主人”两个字。
他侧过身子,给她让出一条通道,笑容灿烂。
孟凝疑惑:“你怎么在这?”
“听祝姨说你要来,我就赶紧过来了啊,不然下次见到你还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呢。”
他话音刚落,沙发那边就传来了祝且的声音:“严临风,她今天不是来找我们的,你别烦她了。”
说完,他才向孟凝微笑着点了下头:“好久不见,欢迎。”
严临风轻嗤一声:“知道她要来,你不也很激动么?财务报表都看不进去了,还搁这装淡定,呵呵。”
祝且依旧保持微笑:“我只是不想像你一样打扰到她。”
严临风立刻回击:“我这叫大胆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不像某些人,一副胆小鬼做派。”
“如果体谅他人就是胆小鬼做派,那我确实是胆小鬼。”
听着二人你来我往的互怼,孟凝只觉无语。
这两个人高中毕业后也去M国留学了,读的都是商科,毕业后回国进入自家公司工作,能力还是有不小成长的,在外人面前,他们是雷厉风行叱咤职场的“祝总”和“严总”,但每次跟他们见面的时候,孟凝都觉得他们挺……幼稚的,像还没长大一样。
最终,这场互怼被祝青的发言打断了:“你们俩别吵了,孟教授是我请来的,我要跟她谈话了,你们做自己的事去吧。”
说着,她上前迎向孟凝,笑容满面:“小凝,好久不见了,我有挺多话想和你说的,来,我们上去书房聊。”
“好的。”
就这样,祝且和严临风眼巴巴地看着她和祝青进了二楼的书房。
祝青是商人,孟凝是学者,二人其实聊不了很多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内容,祝青也就是关心了一下她最近在做的研究的进度以及她和孟雨华的身体状况。
还有就是……
“我们都说成家立业,现在‘立业’你已经完成了,有没有考虑‘成家’的事呢?”
祝青一边给她斟茶,一边问道。
27岁,在世俗的观念里,是应该成家了。
孟凝有些初中同学不仅已经结婚,连孩子都抱俩了。
她却不假思索道:“没有考虑,我不想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
像是早已料到她会给出这样的回答,祝青完全没有表现出惊讶,只是点点头:“也是,成家的话,也许就不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研究上了,不过——”
她话锋一转:“这个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
孟凝扬眉:“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祝青提起嘴角,一本正经道,“如果你愿意接受祝且的话,我可以劝他辞职,当你的贤内助,你就安心做自己的研究。”
孟凝:……
她扯扯嘴角:“不用了谢谢。”
——劝自己读了那么多年书的儿子辞职给人当贤内助,她是认真的么???
“好吧,我能理解,”祝青失笑,“毕竟他完全配不上你。”
孟凝:……
“不是这个问题,”孟凝轻摆两下手,“和具体的人没有关系,我只是单纯不想改变生活方式,我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对成家也没有任何兴趣。”
“噢,是这样啊,明白了,”祝青微微颔首,“这样也很好啊,那,我期待你以后能做出更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的研究。”
……
谈话结束后,祝青留孟凝在家里吃了午饭,就在她准备离开时,严临风却向她发出邀请:“阿凝,别急着走啊,跟我们玩一下呗。”
她蹙起眉头:“玩?玩什么?”
祝且适时解释:“积木。”
孟凝:?
什么鬼?
当孟凝被他俩带进闲置许久的积木房时,她不得不评价他们一句“童心未泯”了。
他们竟然想跟她玩小时候玩的积木。
除了打扫卫生的阿姨之外,这个房间已经很久没人进来了,家具格局还保持着她记忆中的样子,她甚至能立刻回忆起她们在这玩积木时的情景。
她沉默片刻,问:“为什么突然想玩积木?”
严临风率先在桌边坐下,笑嘻嘻道:“很久没玩了,还挺怀念的,我来看看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拼积木技术有没有点长进!”
“我试试现在能不能只依靠自己的力量拼出我家,”祝且跟着坐下,随即拍拍中间的位置,“孟凝你坐这吧,万一实在不行,我们还需要你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