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佳点头,“《影视播放室》吧,约他们下午采访。”
叶明睿麻利去联系人了。
一个小时后,卢米埃尔影业董事长办公室里,嬴佳接待了《影视播放室》的林记者。
简单寒暄过后,林记者问出了此次采访的第一个问题。
“嬴导演,对于《我在九零嫁下岗工》在豆瓣仅有3.4分,多名观众认为其宣扬雌竞,毫无内涵,只是为满足导演对温柔多金好男人的幻想的评价,您怎么看?”
镜头下,嬴佳一愣。
好家伙,一上来就问这么犀利的问题。
第25章 新片预告
c站,影视播放室更新了一条新的采访视频。
[《我在九零嫁下岗工》导演嬴佳访谈:保持敏锐是踏出舒适区的第一步。]
帷幕拉开,卢米埃尔影业的LoGo渐渐显现,镜头从在LoGo上停了几秒,缓缓下移,定格在嬴佳那张桀骜不驯的脸上。
林记者的声音响起: “嬴导演,对于《我在九零嫁下岗工》在豆瓣仅有3.4分,多名观众认为其宣扬雌竞,毫无内涵,只是为满足导演对温柔多金好男人的幻想的评价,您怎么看?”
嬴佳笑笑,似乎对这个评价并不意外, “他们说的很对。”
这下换林记者和观众惊讶了,弹幕上迅速划过几条。
[我幻听了?]
[前面的刚刚我倒回去重听了一遍,你没有幻听。]
[直接承认了可还行。]
“嬴导演,这么说,你拍摄这部作品的意图和网友的评价一样?”
嬴佳却没有正面回答:“文本一出,作者即死,这句话放在影视剧行业也是通用的。一部作品一旦被创作出来,其解释权就不完全属于导演本人了,我最初的想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观众从中读出了什么。”
林记者笑了,“看来嬴导演是读者中心论的支持者。”
所谓读者中心论,是指作品的意义是通过解读者的解读得以实现的。与之相应的还有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分别认为作者的视角和文本本身的含义最为重要。
嬴佳回答:“也不全是,只不过是在我看来,观众怎么看待我的作品比我本身的看法要重要的多。”
林记者若有所思,“所以,嬴导演也是抓住了当下观众认为大部分电视剧内容拖沓、主角生活过于压抑的心理,因而才制作出这么一部节奏快、剧情舒爽的作品么?”
嬴佳道:“是的。”
弹幕上此时是一片惊叹之声。
[林记者好强,一下就解读出来了。]
[抛开传达的价值观不谈,我看得还是很爽的。]
[终于有导演把观众当人看了,之前《兄妹仨》的何问还破防到发微博说我们不懂欣赏。]
林记者再一次笑了:“那看来观众的评价还是有失偏颇,至少您不是为了宣扬什么,满足什么。”
“不算偏颇,”嬴佳却没跟着笑,她顿了顿,才道:“希望诸位观众一直对我的作品保持敏锐,保持批判。”
林记者问:“是为了变相督促自己拍摄出更好的作品吗?”
嬴佳轻轻点头,“我做不到完美无缺,我只能展示一些东西给观众看,也希望观众不要因为我本人影响到对我作品的评价。”
俩人又就《我在九零嫁下岗工》交谈了一会儿,临近采访结束,林记者问出了本次采访的最后一个问题:“我有幸获知嬴导演的下一部作品是什么吗?”
嬴佳喝了口茶,轻飘飘扔出一个大雷:“今年暑期档,我会带着我的新电影《电锯惊魂》与大家见面。”
弹幕上瞬间刷了满屏的问号。
[什么玩意儿?新电影?]
[我听错了吧?]
[啊???]
[短剧导演拍电影?]
[不是,她不会以为拍个短剧成功了就能拍电影了吧?]
[痴人说梦,异想天开。]
林记者比弹幕众人的惊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她是半个圈内人,相比于影视爱好者,更为了解拍摄电影的艰难。
不然为什么每年那么多导演往电影圈里撞,但最后什么都没撞出来,只能灰溜溜地回去拍电视剧。
从来都是听说拍电影的某某导拍电视剧也很不错,怎么没听说过拍电视剧的某某导拍电影很不错。
电视剧主打用户免费观看,靠出售版权盈利,观众在观看电视剧时付出较小,即便是内容平平的电视剧也有人将其作为打发时间的消遣。
而电影则靠观众付费购票盈利,需要密集的看点和震撼的视觉效果让观众产生付费意愿,如果内容言之无物……票房会教导演做人,甚至被观众生生骂到退圈也是常有的事。
去年那部《黄金甲》,导演周全不就是被骂到退圈了。
林记者面露难色,问道:“嬴导演,可以透露一下这《电锯惊魂》是什么类型的电影吗?动作片?恐怖片?”
嬴佳回复:“惊悚片。”
林记者:“……”
如果说拍电影难,那拍惊悚片更是难上加难。
毕竟华国影史上说的出名字的惊悚片,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林记者的表情变幻莫测,几分钟后才吐出一句,“那在此预祝嬴导演新片票房大卖了。”
这话说的林记者自己的都心虚。
但是她不能直接说嬴导演你别拍了这跟把钱扔在水里听响有什么区别。
林记者不说,弹幕上有人替她说了。
[导演莫不是患上失心疯了。]
[穷人乍富,范进中举,导演的心态跟这个差不多的。]
[豆瓣最低评分的电影是2.2分,我觉得嬴导有机会打破记录。]
[我怕导演看到0票房哭出来,所以我会买一张票去给导演安慰的。]
[已经给导演发私信宽慰超过c站99%的网友。]
[不然咱回去找七仔拍爱情片呢?导演拍男人拍得很帅。]
采访结束后,《影视播放室》最后这一段被单独截下来,传播到各大平台。
嬴佳本就处于风口浪尖之上,这一番“拍电影”的狂言,更是一石惊起千层浪,炸出无数嘲讽。
有的人说她不自量力。
有的人说她有点小成绩就张狂。
有的人开赌局猜她的票房能不能过20万。
更有大V直接发言表示,电影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混的,麻利滚远些。
就连嬴佳过去做服务员、谈恋爱的经历都被扒出来嘲,说她是受了情伤陷入癫狂了。
……
而本次舆论中心的嬴佳,却已经坐在了卢米埃尔影业的会议室里,翻看着一叠试镜资料。
她身边,周全打扮得人模人样,将《电锯惊魂》的剧本翻来覆去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嘴里不住地念叨着:“狗日的,剧本怎么写得这么好。”
叶明睿领着第一位试镜者走进来,“嬴导,我们现在开始试镜吗?”
嬴佳从资料里抬起头,“嗯,开始吧。”
第26章 试镜
嬴佳要拍摄电影的消息传开后,周全是第一个发来信息慰问的,也是第一个直接当嬴佳的面说“你现阶段拍惊悚片绝对赔得裤子都没了”的勇士。
嬴佳对此的回应是把《电锯惊魂》的剧本发给了他。
二十分钟后,周全打来电话,诚恳自荐副导演一职,原话:“本人不才,在娱乐圈沉浮数年,有些人脉和经验,希望嬴导能给我一个参与华国第一惊悚片拍摄的机会。”
嬴佳本就图周全的资源,正好借坡下驴,把人叫到荆州来一起参与试镜。
周全确实有些才华,他来的时候并不是空着手,而是带了本厚厚的人物特点分析和演员推荐笔记,上面符合要求的演员从贵的到便宜的一应俱全,倒是省了嬴佳找演员的功夫。
此次试镜,就是嬴佳按照周全的推荐选出的几位合适的演员,叫他们过来试戏,合适的话就直接签合同。
《电锯惊魂》的主要角色不多,一个游戏的发起者“竖锯”,三个本场游戏的参与者,一个前场游戏的幸存者,一位警察。
讲了个什么故事呢?
简单概括,就是一位罹患癌症、命不久矣的可怜人,认为现在的人都不珍惜生命,所以化名为“竖锯”设计出一场场死亡游戏来让人们知道生命的可贵。
警察怀疑为“竖锯”的真实身份是某医院的医生,便花钱雇了一位私人侦探去调查医生,却没想到侦探和医生都是“竖锯”选定的下一场游戏的参与者。
在这场死亡游戏中,只有一个人可以存活。
侦探和医生由此展开了猜测“竖锯”身份、进行自救的故事。
原故事背景是西方,为拍摄便利,嬴佳对此做出了一些本土化处理,改成了华国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