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为百亿女导从拍土味短剧开始_写书赚饭钱【完结】(76)

  沈智伟闭上了嘴。

  经纪人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他一眼,“快,收拾东西,签合同去。”

  电影合同是在剧组选角导演的主持下签署的,经纪人确认过合同内容没问题,便让沈智伟签了。

  沈智伟饰演的角色叫成东青,电影的男一号。

  试镜的角色和正式出演的角色不一样是常有的事。

  当初《中国合伙人》寻找演员的时候,陈可辛导演原本想让黄晓明饰演是男二号孟晓骏,可黄晓明自己却认为他和成东青更相似。

  而邓超最初想饰演的角色也不是孟晓骏。

  咖位大的演员可以就饰演什么角色与导演进行充分的沟通后再决定,但在嬴佳的剧组里,嬴佳是咖位最大的那个。

  一旦她定了沈智伟饰演成东青,摆在沈智伟眼前的只剩下两个选择:接受安排或者拒绝出演,没有商量的余地。

  傻子才会拒绝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沈智伟带着选角导演交给他的剧本回了家,决定从今天开始,头悬梁锥刺股,把台词和剧情背得滚瓜烂熟,绝不辜负嬴佳的期望。

  ……

  背了几天的剧本,《华国合伙人》剧组终于结束了演员签约环节,正式准备拍摄。

  不过在开机之前,还需要进行剧本围读的工作。

  剧本围读是影视制作流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通常在开机之前进行,是由演员和部分剧组成员围坐在会议室里朗读剧本,令演员熟悉剧本、角色和彼此之间的交流,也便于导演及时指导和纠正演员的错漏。

  之前拍摄影视剧时,要么是时间紧迫,要么是剧情过于简单,嬴佳直接省略了剧本围读环节。

  但这次的电影里,三位主人公是多年好友,彼此默契十足。

  提前举行剧本围读,有助于三个演员彼此熟悉,提前交流。

  男一号成东青的饰演者是沈智伟,男二号孟晓骏的饰演者则是当日第一个试镜的顾林,男三号王阳的饰演者是一位经常出演风流浪子角色的演员,名叫黄泽秀。

  嬴佳偏向于为角色选择外形和性格上更契合的演员。

  虽然小部分演技出色的演员可以突破自身客观条件的限制演出导演的想要的效果,但那势必会花费更多的精力。

  嬴佳不想把时间浪费在等演员找感觉上。

  所以,沈智伟身上有成东青的大胆,顾林身上有孟晓骏的骄傲,黄泽秀身上有王阳的洒脱。

  他们本就是最贴合角色的选择,只待嬴佳打磨。

  《华国合伙人》原片多次使用了插叙的手法,电影一开始便是三人代表公司在纽约进行谈判,期间穿插了三人大学时期、创业时期的往事。

  剪辑自然可以这样进行,但在剧本围读会的时候,嬴佳还是选择了更为合理的时间顺序进行朗读。

  从成东青上大学遇到孟晓骏、王阳开始,到孟晓骏前往美国追求梦想,成东青和王阳留在国内创业,最后合伙开公司等等。

  也是帮助演员厘清角色在每个阶段应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

  一个多小时的电影剧本不长,一个下午也就读完了。

  嬴佳最后给全剧组人员放了一天的假期,便正式开始了《华国合伙人》的拍摄。

  第99章 口音

  【蓝星2052年7月18日,电影《中国合伙人》,即《华国合伙人》,现进展,剧组人员202,可用资金8000万,拍摄进度1%。】

  不知道第多少次举行开机仪式了。

  剧组主创站在最前面,跟着嬴佳依次上香。

  嬴佳还听到沈智伟小声碎碎念,“老天保佑我拍戏不要NG太多次。”

  这是一个美好的幻想,嬴佳心想,这一批人都得好好磨炼。

  原因无他。

  《中国合伙人》的背景横跨1980年代至2010年代的大变革时期,那时的中国正处于从封闭到开放,从落后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之中。

  而平行时间的蓝星此时在2050年代,距那个变革的年代太远了。

  想要让三位演员演出那个时代里年轻人的特点,有一定的难度。

  嬴佳并不觉烦恼,反而跃跃欲试起来。

  周全曾在接受采访时形容嬴佳是“剧组皇帝”,因为她对剧组掌控度非常高。

  大到整个剧组的运作,小到演员在某一个镜头中体现出的情绪,都必须满足嬴佳的要求。

  而这些掌控从哪里来?

  自然是通过对剧组众人的调教和磨练而来。

  让三位主演走进过去的年代,成为真正的角色本身,就是嬴佳掌控剧组方式之一。

  且她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

  1980年代戏份的取景地在冀州工业大学东院,老式建筑,红砖红窗,水泥墙面裸露,原始和先进并存。

  不得不夸一夸剧组的外联制片,场景选得很还原。

  据说这位外联制片四十好几,虽没有直接经历过1980年代,但他的爷爷就是当时的大学生,还留下了许多那时的照片。

  外联制片接到嬴佳的任务后跑遍了冀州,最后才找到这么一个半封闭半保护的校区,借来拍戏。

  也就是嬴佳现在勉强挤进了大咖的行列,不然校方还真不一定会借。

  剧组第一场戏是孟晓骏和王阳隔窗争吵,互丢东西的镜头。

  “half broken-hearted to sever for years...”

  “idiot!”

  “asshole!”

  “卡——”

  刚演了没几句,嬴佳就打断了他们。

  顾林和黄泽秀转头看向嬴佳,不知道自己刚刚做错了什么。

  “黄泽秀,你的英语太地道了。”

  听到嬴佳这么说,黄泽秀愣了两,解释道:“嬴导,我以前在美国留学过。”

  “哦,是吗。”嬴佳问,“那你认识同样去留学的华国人吗?他们的英语怎么样?”

  黄泽秀回想了一下,“语法没问题,就是口音有些重。”

  “互联网上到处都是教英语发音和地道美国口音的教学视频,还有相当多的美剧、广播给我们培养语感,可为什么他们还是会有口音呢?”

  黄泽秀回答:“只有长时间处于英语环境下,和外国人交流,慢慢模仿,才能逐渐改善口音的问题。”

  “是啊,你说的很对。”嬴佳拍了拍手,“那1980年代的那些没有出过国,没有便利互联网资源,只能从书本上学习英文的大学生们,为什么会有一口这么地道的英语呢?”

  黄泽秀脸一红,他迅速明白了嬴佳的意思。

  他在脑子里回想着曾见过的古怪口音,又重新念了几遍台词,一次次尝试。

  嬴佳继续指导,“咬词清晰些,像hearted to sever,不要用连音,-ted 和to之间要有明显的停顿感,华国人说英语喜欢把每一个单词都念得很清楚,你连音的读法太像母语者了。”

  黄泽秀又试了几遍,终于达到了嬴佳想要的状态。

  嬴佳指导完黄泽秀,又撞向顾林,“骂人时顺溜点,大部分人学语言时对脏话学的最快,其他单词可以生硬,骂脏话流利些。”

  顾林点了点头。

  “孟晓骏家族有留美传统,你说英语时会比黄泽秀流畅,但同样注意一点,你的发音要尽可能地接近音标读音,即便骂人,也要标准。”

  顾林和黄泽秀对了一会儿台词,摸准了感觉,这一场戏才重新开拍。

  他们对戏的时候,剧组其他人都安静地等待着,只有调试设备和小声交流的声音,没有一个人对眼下的场面感到意外。

  沈智伟悄悄移到执行导演身边,“杨导,嬴导对每一场戏都抠得这么严格吗?”

  像口音这件事,沈智伟自认,如果他是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他绝不会注意电影中角色的口音是否地道这种无关痛痒的小问题。

  执行导演笑眯眯地回答:“是啊,准确来说,不是每一场戏,是每一个镜头,所以你要仔细揣摩角色,少出错。”

  沈智伟摸了摸手臂上的鸡皮疙瘩,“怪不得都说嬴导的片子质量高呢,观众注意的地方用心拍了,观众没注意的地方也用心拍了。”

  执行导演拍了拍沈智伟的肩膀,“加油,出错也没事,能接受嬴导的指导,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沈智伟乖乖点头。

  但拍摄这一段戏份的时候,沈智伟却发挥得很不错。

  他演起淳朴的农家小子来说确实有一手,无论是盯着黄泽秀憧憬的眼神,还是被鞋子砸中的呆滞,以及倒在地上蜷缩时隐隐透出来的那点窝囊。

  完美演出了一个被大城市繁华震撼的愣头青形象。

  他的戏份拍了三条就过了,还令嬴佳小惊讶了一下。

  沈智伟英语不好这点,也贴合成东青在电影前期的人物形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娱乐圈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