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几行字,但是看得懂内容的老秀才,当场就哭了。
总督那可是江南的一把手啊,这么大年纪竟然还亲赴一线,这就是圣人所说的“身居高位但心系百姓”吗。
老秀才端着一碗杂酱面,嗦一口面抹一把眼泪,
嘴里的咸猪肉肉末,都吃出了一种给梁大人送行的味道来。
一旁的几个工匠不识字,
还有一些识字但看不懂官文的百姓,
都扒拉老秀才,
甚至有着急的人,还要伸手把老秀才嘴里没嗦完的面给扯出来,
十分急性子,“你别光顾着吃,你倒是说说这上面写的是啥意思啊。”
老秀才又揩了一把眼泪,才把内容用白话说了一遍。
百姓们听得连连点头,十分动容。
翻译完这一段还不够,因为官府的公告还有第二段。
【平金总督梁思远,虽身卒,但义善,遂自愿将总督府全数家产斥于水灾重建,力表肱骨之风骨,大善!】
【总督夫人一品诰命崔祺,为总督遗孀善妻,于丧夫之悲痛中,亦悲于水灾鞭万民之痛,遂自愿身赴法崇寺,终生为遇难百姓超度祈福。】
这段公告,对于百姓来说,要比上一段容易理解一些。
毕竟里面有【全数家产】和【法崇寺】这样的爆点词汇。
即便是猜,也能猜出意思来。
一个手里拎着烧酒的女子,看完之后直接蹲在地上爆哭,
“我听镇上的的人说……说是朝廷的水利工程没做好,才导致的水灾,我还以为是朝廷不顾我们百姓的死活……”
“现在看到总督大人死在一线,还愿意捐出全部家产,总督夫人竟然要去【法崇寺】那样苦寒之地,终生为死去的百姓超度祈福,原来,朝廷不仅没有不顾我们的死活,还给了我们这样的好官……”
她这一通说下来,周围的不少百姓都哭了。
水灾之后,大家心里都压抑着情绪。
难,太难了。
……
客栈。
冥秋看着桌上的【总督讣告】,满脸恶心,
“你们夜家的公告就是这么颠倒黑白的?这梁思远明明就是江南第一贪,竟然还给塑造了一个为国为民、名存千古的形象?”
“而且总督府那是抄家,总督夫人那是发配边疆,怎么还能说成是捐赠和自赴?”
文字转换的游戏,是让你们皇族玩的明明白白。
真是离了个大谱!
九王爷气定神闲的抿了一口茶,等到冥秋说了一大串之后,才用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看他,
“你如果是普通百姓,你希望看到江南的官场都是贪腐一片不顾百姓死活的吗?有这样的父母官,百姓不会觉得心寒?人一旦失去信仰,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况且,若是朝廷失去了公信力,后面救灾事宜也不好展开。”
在一个地方性城池里,大官往往代表着朝廷的形象。
所以,给梁思远一个正面形象是十分有必要的。
冥秋想了想,好像有几分道理……
不过嘴硬的冥寨主还是找到了槽点,“什么叫做‘如果我是普通百姓’,我可不就是普通百姓。”
九王爷淡定接话,“本王说的普通百姓,是指良民。”
冥秋:“我就是良……”哦不对,我是土匪。
第462章 一二三四,抬脚脚
刺史府。
景朝云正在桌案上看这几日的汇报数据。
侍从立在一边,一会儿给自家大人泡杯茶,一会给自家大人拿根香蕉吃,再过一会儿又去抓了一把炒松子……
景朝云看着面前的开口松子,口气只咸不淡,
“这么会给吃食,是想跳槽到九王府去当个侍卫?”每天给小郡主传递零食?
随从听出来大人在讽刺他,也不生气,只慢吞吞的将桌上的松子收回去,
然后重新走过来,满脸老实巴交,
“小的就是给您看看这批松子怎么样?若是品相入得了您的眼,小的明儿就给小郡主送去。”
咱专门打听过了,小郡主爱吃炒货。
景朝云放下手中的笔,“无端端的,你献什么殷勤?”
随从也不跟自家大人见外,走近了小声说:
“大人你想啊,前几天小郡主才拿着她那个御赐金牌,先斩后奏的把总督府给抄了,今儿总督大人的讣告就下来了,而且说的是总督大人‘自愿捐赠家产’!”
说到这里,随从瞪大了眼睛,“这也太巧了吧?巧的像是皇上在给小郡主找理由。”
景朝云轻咳两声,“你还要脑袋不要?”
随从赶紧捂住嘴,言归正传,“所以小的觉得,小郡主根本不是小郡主。”
景朝云:“啊?”
“是一个行走的圣上口谕!”
所以说,咱带着松子去讨好一番,肯定是没错的。
景朝云:“……”
随从见自家大人不是很同意的样子,又赶紧补充,
“当初小姐嫁到兵部去的时候,就交代了小的,说大人您——”
景朝云:“闭嘴!”
一天要念叨八百遍。
景朝云虽然很烦,但是……
这个侍从是从小跟着景素清一起读书的书童,年纪比清儿都还要小一些。
原本景素清嫁到兵部去的时候,是要带上他的,可是又担心家里没个贴心的人照顾老父亲,所以就把随从留在了江南。
因着这一层原因,景朝云实际上是把这个侍从当成半个儿子看的。
见他突然这么关心这件事,景朝云便打算提点两句,
“朝廷的讣告只字不提抄家的原因,除了是给小郡主找理由之外,更重要的是安民心。”
侍从不解,“若是安民心,那还不如直接公开梁总督贪腐被抄家的事情,这样不仅能让百姓们知道水灾的根本原因,还能让大家看到朝廷查贪的决心。”
景朝云看了看这个单纯的孩子,
说:“如果这个世上,只有黑和白,只有对和错,那这个世上就不会有‘政’这个字。”
梁思远乃朝廷一品大员,是大楚的封疆大吏,
而大楚所有的一品官员,都是皇上亲自提拔。
若是昭告天下,水灾的根源是贪腐,贪腐的头部是总督……
这不摆明了隐含皇上“用人不明”、“制度无察”的意思吗?
你让世人怎么说,你让史书怎么写?
话说到这里,便不能往下了。
再往下,都是杀头的句子。
侍从思索片刻,“大人,小的还是不明白。”
景朝云重新提笔,“想不明白就对了,你若是能轻易明白,就要换你来坐本官的位置了……去把松子挑挑,捡大个的给小郡主送去。”
“是。”侍从麻溜的去了。
可他才刚刚走到门口,就有护院来报,说是总督府的管家梁平,和总督府的大少爷梁坤,求见刺史大人。
侍从又赶忙折返回去,垂手立在自家大人身后。
刚站定,梁坤便进来了。
“兵部水师参事梁坤,见过刺史大人。”
梁坤是梁思远的大儿子,如今是个水师参事,从四品。
水师归兵部管,
由此,兵部的人见到景朝云都非常客气,因为大家都知道,景大人是他们尚书的岳父大人,怠慢不得。
所以一般来说兵部的人见到景朝云,行军礼是常态,
可是梁坤说完之后,竟然直接掀袍,看样子是要行跪礼。
太客气了。
景朝云不紧不慢的叫侍从拦住,然后明知故问,“不知梁参事,今日造访,所谓何事?”
梁坤抱了抱拳,绝口不提被抄家的事情,
只说:“听闻金南堤需要水勇探路,下官便毛遂自荐前来救灾。”
……
……
【午门面】
夜团团将最后一口汤“咕噜!~”喝下去,然后心满意足的揉揉小肚肚。
夜团团:“团团吃饱饱啦!~~”
张可人:“我也和小郡主一样吃饱饱啦!~~”
夜小四:“嗷嗷嗷嗷嗷嗷呜!~~~”
三个娃一阵嗷嗷叫,这中气十足的,光听声音就知道早上吃的全是肉。
十二将挂在墙上的粉色小披风拿上,问:“小郡主可要走动走动消食?”
拥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小团团用力点头:“嗯嗯嗯!~~”
就很乖~
几分钟之后,十二就牵着小郡主上了房顶。
也不是说非要按照九王府的惯例去房顶消食,
主要是今天难得的出了些太阳。
冬末初春的太阳,最是暖人。
小风不知道从哪里拿了一床大棉被来,铺在房顶上当垫子。
——夜团团一个屁股墩儿坐下去,都软绵绵的那种。
十二牵着小郡主,喊着口令,
“一二三四,抬脚脚;二二三四,换一只;三二三四举手手,四二三四,换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