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橘一边吃,顺喜一边洗。
飞鱼饼没吃完之前,橘橘还很温顺,
可是当最后一口飞鱼饼吃完的时候,顺喜正好擦到了它打结的毛毛,
橘座一疼,飞起来就是一爪爪,嘴上也是一贯的凶狠,“喵*!”
给喜公公打的“pia!~”的一声。
顺喜儿没敢吱声,毕竟就连御前侍卫总长——王硕大人都尊称陛下的猫为“橘座”,咱家挨打也只能忍着啊。
不过,这一声"pia!"可不轻,给顺喜儿打出个红印子不说,还影响到了陛下批阅奏折。
桌台这边,一只纤纤玉手放下手里的狼毫,水润朱唇轻启,“橘橘。”
橘座听到团团喊它,立刻从垫子上起来,嘴里“喵喵喵喵,喵喵喵喵~~”的就一路窜上了桌,
然后四个小腿儿一屈,乖乖趴在桌上,耳朵还要放下来,就等着陛下摸他。
夜团团轻轻捏了捏橘橘的小耳朵,“不许随便发脾气。”
今天要不是小四陪着爹爹出去打猎了,你肯定又得挨顿揍。
夜团团说着就把折子推到旁边,示意御前女官——张可人,接着看。
毕竟……小时候帮忙做作业,长大了帮忙看折子嘛。
张可人正看着,屏风小门那边的侍女给女官打了个暗号手势。
张可人一看,便赶紧小声说:“皇上,贵妃来了。”您要不……躲躲?
夜团团闻言,起身就准备去皇爷爷那边躲躲,
可是,咱女帝还没走出门,甄贵妃就已经到了,
这怎么说呢,17岁的甄嘉然……属于是肩宽腰窄,腿长貌美,走起路来……简直眨眼就到。
“皇上,我听说你最近嗓子不太舒服?我让人炖了些梨膏汤,里面放了陈皮和甘露汁,酸酸甜甜的,你喝点嘛。”
甄贵妃也顾不得烫,反正就是亲手给陛下盛了一碗。
甄嘉然双手端着碗,看着眼前的女帝陛下,
褪去婴儿肥的女帝陛下,螓首蛾眉,肤如凝脂,
一双美眸更是明珠生晕、美玉莹光,
即便是大海星辰也不及她万分之一的美,
若是没了这一身龙袍,没有头上的点翠金步摇,那一看就是高门贵族富养出来的单纯豪门千金,
俗称傻白甜。
不过,你要真认为这是一个傻白甜那就错了,
因为……如果你敢和她对视,那么不出三秒,你就会接收到强大的帝王威压,和她与生俱来的掌控之力。
不管怎么样吧,反正我们甄贵妃就是越看越喜欢,并且一想到她昨晚上看折子看得咳嗽就心疼。
"陛下嗓子不舒服怎么也不和我说。"甄嘉然说着就用勺子舀了一勺梨汤喂给她,
夜团团张嘴吃下,“朕今天已经好很多了。”
甄嘉然继续喂,“好很多也得好好养着。”甄嘉然吹了吹勺子里的软梨,“再吃一点?”
“嗯。”
就这么一勺一勺的,喂完了一小碗,“皇上嗓子可舒服些了?”
夜团团点头,“好多了。”不得不说,甄府带进来的厨子,熬汤汤水水的还真不错。
甄嘉然拿了帕子给陛下擦擦嘴角,然后顺势说:“皇上,我现在住的【吟云台】……地势不如【凤仪台】高,花花草草的都长不好。”
夜团团:“啊……”又想说给你修个园子了是不是?
甄嘉然继续说:“【凤仪台】现在虽说没住人,但是那到底是未来皇后的居所,我也不敢有所怨言,只能另辟蹊径找个园子养花,种点梨树什么的。”
夜团团:“可是……”
甄嘉然:“皇上,你就答应给我修个园子嘛,我也不要多大的,就图个‘千树万树梨花开’。”
夜团团:“……”这还不大啊……
甄嘉然:“皇上……”
夜团团:“……”你这……
甄嘉然见皇上不说话,心里一阵委屈,扯住龙袍的一角,“皇上………姐姐~~~~”
夜团团:“……”又来了,朕只比你大一岁而已啊!
一天天的……
“不是朕不答应……今年虽说是国库充盈,但是一连建了三座兵塔,军费开支和建造开支都还不是定数……若是这个时候修园子,御史台那边……”肯定又要一阵死谏了。
甄嘉然:“御史台?”又是谭思谨是吧。
好好好,本宫不出手,他真当本宫是个死人!
第39章 番外女帝后记2
御史台。
(御史台的机构职责:主管纠察官员之邪奸,肃正朝廷之纲纪。)
光听这个职责就知道御史台乃朝廷中枢机构之一。
御史台下设六院六院中,历代死谏占比最重的,当属察院了。
御史台的察院又设监察御史六人,分别监管六部及百官之事,纠察其错误。
差远中官级低的称【监察御史里行】,更低的称【权监察御史里行】。
而谭思谨呢,他连最低的【权监察御史里行】都不是,甚至都还没进御史台,
如今我们小谭大人还只是个【校书郎】,主要负责史馆、昭文馆、秘阁的图籍的校正。
总而言之就是个连文渊阁都进不去的……
文官,
边缘文官,
官职还低。
但是,没人敢小看我们小谭大人。
尤其是在户部尚书纪大人亲自给了六个字——【思谨,辅纲之才】的点评之后,小谭大人的名气更是再次达到巅峰。
为什么说是“再次”呢,因为在谭思谨12岁时,写出了一篇精彩绝伦,堪称集文人智慧之大成的《上钦赋》,
此赋在宣礼街的一经登出,便被无数才子誊抄,一页页一本本的流传出去,
最终让谭思谨“一赋成名”,让京中的各大命妇们,早早的就在心中定下了将来的“贤婿”人选。
那时候,翰林院惜才,经过上报军机处、又在内部进行了讨论之后,决定破格收入谭思谨,让他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翰林,成为整个大楚的风云人物之一,
可是!
谭家的少年郎……志向并不在翰林,
于是谭思谨在收到翰林院的提拔信之后,并没有去翰林院进修,而是回了一封《陈辞表》,
语言温和有礼,主要就是委婉的表达了暂时不去翰林院的意思,这个委婉是怎么委婉呢?
大概是说,他资历尚浅,去翰林院恐不能胜任,希望能在更低的位置历练历练。
谭思谨这番话……明显是被他爹润笔过的客套话。
可是……翰林院那是什么地方,那是整个国家最厉害也最酸腐的“文人集散地”,
你哪怕是回复的再委婉,那也是打了翰林院的脸了,
——要历练是吧?好好好,让你历练。
所以说……在“底层磨炼”了足足六年之后,我们小谭大人才终于走上了仕途,
但,也仅仅是个【校书郎】。
不过……即便是【校书郎】这种文修的末端岗位,咱们小谭大人依旧能呼风唤雨、一呼百应。
怎么个事儿呢?
就是去年科举的时候,上书房女学毕业了一批优秀学子,
往年的这个时候,这些女孩子们毕业就等于“归家待嫁”,她们学的东西也将会成为“高门主母”的重要筹码,
说白了,就是顶级的高门贵族也是需要一个能识文断字、重要场合能吟风弄月的女性来成为中馈主母的。
所以,以往女性读书,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加“嫁人筹码”。
不过去年的时候……这风气就变了,大楚进行了一场以耶律妤芊为首的“女子入仕启蒙活动”!要求女子也能当官。
那时候,这启蒙活动几乎遭到了全国反对。
毕竟掌握话语权的还是少部分的上层男性嘛,
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我们【校书郎】小谭大人就站了出来,
那一手的锦绣文章,那“男女理当共同拥有入仕劝”的论调论据,霎时间引起了庙堂下层朝堂的广泛支持。
后来是女帝亲自拍板,允了女子参加科举。
女子参加科举的事情我们先不说,就说谭思谨这一“公平公正,且不站在既得利益的性别立场上”的发言,让他又火了一把。
火到什么程度呢,火到御史台虽然没有他的官职,但是给他留了一张桌子。
因为御史台的人听说,小谭大人当年拒绝翰林院的原因……是想来御史台。
御史台的人一听这话,嚯哟哟,当时那个激动的……就差大摆宴席庆祝三天了。
为什么呢?你想啊……
翰林院那是什么地方,那是“掐尖”的地方,
每年科举的三甲都是让翰林院先挑,等翰林院挑完了才是其他行政部门进行举荐。
而这里的“其他行政部门”还不包括御史台,毕竟御史这一行……那是高风险职位。
容易得罪人容易当枪使不说,还没啥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