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公主在历史上素有风流之名,现在似乎还并未显露。
李仪从进入这望云亭开始,就感觉到身上聚集了不少目光,出于尊敬没人敢明目张胆地打量她,但这暗中的目光就没间断过。
皇帝的嫡女,就算是二婚,似乎也挺受人青睐。
今日来了这么多世家贵族子弟,怕是不从中挑个满意的都不行了。
李仪便开始打量起在座的贵族公子,忽然在人群中发现一个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面孔,他也正望着李仪,眨眼一笑风流无双。
李仪顿时愣住,那人居然是薛瓘!
他居然也在受邀的行列?
坐在他身旁的是一位中年男子,大概就是他的父亲河东公薛怀昱,两人在席间一直静默无言,没有任何交谈。
这对父子俩的关系似乎不太好,薛怀昱会带薛瓘来,应该是家中没有其他适婚的儿孙了。
薛瓘也在这,李仪瞬间就没有心思挑选什么夫婿了,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了,两人间你来我往,眼神交流频繁。
虽然李仪已经做得很隐蔽,但还是被李世民察觉,看着皇帝老爹投来的目光,李仪便不敢再偷偷往薛瓘那边瞥,乖乖平等地注视着席间众人。但是她没有发觉,李世民并无任何不悦之意,反倒顺着她的目光看向薛瓘。
如此清俊的一位少年郎,怪不得……
薛瓘感觉到君王的目光不同寻常,看来一切皆在他所料之中。
旁边坐席一位贵族子弟也在悄然注视李仪,倾慕之意不难看出,他青梅竹马的死对头李仪,现在是万人瞩目的皇家公主,连他也要仰望。
酒过三巡,李世民望着长孙无忌身旁的少年,笑着称赞道:“辅机兄果真教子有方,诸位侄儿皆是青年才俊,身边这位七郎也是气宇不凡,听说还颇有才学,当配贵女。”
长孙无忌自然是谦逊了一番,李世民便转向李仪试着询问道:“十六觉得长孙家的这位七郎如何?虽是庶出,但其品貌不凡,来日必出人头地。”
李世民已经将长乐公主嫁给了长孙无忌的嫡长子,又将九女嫁给了长孙无忌舅父之子,后又将十五女嫁给长孙无忌的族弟,现在还想将女儿嫁进长孙家,这是对长孙家有多喜爱啊。但是李仪可不傻,长孙无忌在李治即位后不久就会倒台,嫁给他的儿子那不也得跟着倒霉。
可碍于舅父的面子,她也不能直接拒绝,便委婉地向李世民投去抗拒的眼神,笑言道:“婚姻大事,自当听从父命,阿爹决定就好。”
如果李世民遵从她的意愿,便不会强求,如果不遵从那她说什么也没用。
李世民自然读懂了女儿眼神里的意思,他了然地笑了笑,转而将目光投向十八女金山公主李芃,又问:“阿芃觉得长孙家的郎君如何,可有中意之处?”
李芃前一刻还在以艳羡的目光看李仪,原以为长孙家的儿郎轮不到她,谁知竟突然被点名,她又惊又喜,几乎掩盖不住情绪。她胡乱地扫了几眼那位长孙七郎,眸中染上羞色,低着头回道:“长孙郎君一表人才,卓尔不群,确实……确实当配贵女。”
她出言夸赞,便是表明了欣赏之意。
那位长孙七郎也悄然抬头看了她一眼,不知是作何感想。
问完女儿的意思,李世民紧接着转向长孙无忌,笑中别有几分深意,“辅机兄,依你来看,朕的这位金山公主与你家七郎可相配?”
长孙无忌没有多看李芃便直接回道:“公主金枝玉叶,秀外慧中,若犬子能与公主相配,当属累世修来的福分。”
他也赞同二人的婚事。
长孙无忌深知自家儿郎尚两位嫡出公主是不太可能的事,那样会导致长孙家权势过盛,李世民不过是随口问了问李仪,不见得真想把李仪嫁进长孙家。既然如此,那尚金山公主或是常山公主就没区别了。
李世民大手一挥,“那就这么定了,朕便将金山公主许给你家七郎。”
“臣等叩谢陛下隆恩!”
长孙无忌携其子起身离席,走上前双双跪拜君王。
金山公主李芃的婚事便定了下来。
第25章 盛夏如花(四)
望云亭矗立在西海边上,所谓西海,就是太极宫内西边的一个湖泊,比山水池要大得多。
亭内晚风徐徐,烛光摇曳。
金山公主李芃的婚事定下后,李世民又接着指了好几个官员之子询问李仪,李仪都是那一套说辞,没有表明赏识之意便是拒绝。
在座的青年才俊除了薛瓘,李仪一个都不认识,自然不愿意随便嫁给一个陌生男人。
李世民的目光再次落在席间一位青年身上,是卢国公程知节第六子程俊,他没有出声,仅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李仪。虽然心里为难,但李仪还是用眼神表明了抗拒之意,不是她刁钻,而是真的没有合眼缘的。
“你这挑挑拣拣的,何时才能嫁出去?”李世民终于沉不住气了,颇为无奈地看着这位女儿,虽是指责,可他的语气还是很温和。
李仪故作不悦:“女儿这才刚回宫,阿爹就这么急着把我嫁出去了?”
“倒也不是着急……”李世民终是不忍心再斥责,反而好声好气解释,“你的姐妹们大多数都已出嫁,只剩下你们这几个,早日定下来朕才能安心。”
席间的薛瓘若有似无地注视着李仪这边,李仪忍不住往他那偷瞄了一眼,对于李世民的话她选择了沉默。
同样坐在离李世民不远处的高阳公主李妍注意到了李仪的目光,她早就发觉李仪之前似乎总在往席间瞥,这下更为确定她是在看某个人,不由得轻笑出声:“这长安的世家贵族子弟基本都在这了,十六姐却迟迟不能定下心意,莫不是心里早已有了意中人?”
听闻此言,李仪抬眸望向说话之人。
一开口就是冲着她来的。
席间众人的注意力也都在李仪身上,这听着像是玩笑话,但针对意味很明显,李仪对这位异母妹妹好感顿失,但也不慌不忙笑着回应:“十七妹说笑了,我若早已有了意中人,直接禀明父亲就是,何须扭扭捏捏故作姿态。”
她不在乎众臣的眼光,也不拘泥于礼教,笑容明艳张扬,颇具傲骨之姿。
李仪气势十足,一番话就给李妍堵了回去,她当然不会当着众臣的面摆出更高傲的姿态,于是将目光转向李世民,期望这位父亲能给出点回应。但是她失望了,李世民听见这番桀骜不驯的发言,只是略微看了看李仪,并没有任何斥责之意。
李妍面色不变,只是眸光悄然黯淡了几分。
皇帝都没说什么,众臣自然也不敢多言,李仪悠然收回视线,自顾自地喝起茶来。
只要没有实际做出什么出格之事,说话嚣张跋扈了些,李世民也不会真的责怪她,李仪早就料到了这点,直接拿捏。
这一来二往,时辰已然不早了。
而众臣都住在宫外,不能耽搁太晚。
由于李仪的婚事几经周折都没有定下来,李世民也没什么心思给剩下的两位小女儿相看了,于是这场晚宴只成全了李芃与长孙七郎。
离席之际,李仪的目光再次与薛瓘相接。
众臣皆弯腰俯首恭送君王与诸位公主,唯有薛瓘抬起了头,透过人群与跟在君王身边的李仪相望。
遥遥相望不能言,只能各走各路。
心中不免有些落寞,在李仪收回视线的前一刻,却恍然看见少年眼中那一瞬间绽放的笑意,如沐春风,挥散心头阴云。
这是李仪头一次觉得薛瓘没那么看不顺眼了,至少他一个笑容就能令她心情舒畅。
皇帝带着诸位公主离去,众臣也自行离席,在走出望云亭之后,眼看着旁人都隔得较远,薛怀昱一甩衣袖冷声嘲讽道:“哼,原以为圣人特意点名要我携子前来,是当真有意看中我薛家子弟,没成想只是来凑个数的,果然,这皇族不是你小子可以高攀得上的。”
一场晚宴下来,圣上几乎没有正眼瞧过他们这边,连一句话都没有说,不似长孙国舅那般在人前风光无限。
又到了训子环节,薛瓘没有多加理会这位父亲,默默跟在其身后听他埋怨。
“一介庶子,跟出来也只会丢人现眼!”
不似长孙无忌的庶子那般,一出来就被圣上相中,诸子个个都是青年才俊,给家族带来无限荣光。
薛怀昱越想越是气恼,还恶狠狠地瞪了薛瓘两眼。
薛瓘直接视若无睹,依旧那般云淡风轻。
倘若不是顾及父子情面,薛瓘绝不会容忍薛怀昱几次三番地训斥他,在以仁孝为天的古代,为人子女还真不好当。
晚宴散去,李仪姐妹回到琼华殿,就听说李妍一路将李世民送回了立政殿。
当真是孝心满满,宫人都在夸赞她。
如此体贴孝顺,如此会讨人欢心,难怪李世民会在众多庶女中只宠爱她了。
几日过后,琼华殿前来了两位罕见的客人,金山公主李芃与常山公主李绚,闻下人来报是有事求见李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