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城阳公主_泠泠弦月【完结】(4)

  这一整天李仪都在这公主府里,她谁也不认识,也不知道能去哪。

  到了夜晚,便是辗转难眠的时刻。

  她的亲人朋友都在二十一世纪,相隔了上千年的时空,怕是以后都见不到了,可是李仪没有一点办法。

  如果这只是一场梦就好了……

  然而第二天醒来,她还是在这公主府里,这并不是一场梦,而且她还睡到了日上三竿。

  丫鬟婆子们早已在外室等候多时,洗漱的水换了又换,唯恐公主醒来水不热,还有早膳亦是如此,她们等得心焦,但谁也不敢去打扰公主美梦。

  李仪起来看到这一幕,也是有点难为情,但既然是公主就不需要去解释什么。

  丫鬟侍女们为她梳妆,刚将最后一支金钗戴上,便有人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定睛一看正是绿枝那小丫头,“公主,有宫人前来传旨,圣人急诏您入宫!”

  一听到这消息,李仪顿时有些心慌:“这……突然召我入宫做什么。”

  那皇帝老爹不会是知道些什么了吧……

  阑珊似乎也和她想到一块去了,同样面露忧色,在扶着李仪起身之时,她压低声音悄然提醒道:“若是圣人怪罪,公主不妨多提提文德皇后,圣人兴许会宽容些。”

  李仪不动声色地点了下头,内心早已思绪万千。

  文德皇后啊,那可是唐太宗李世民唯一的皇后长孙氏,似乎病逝于贞观十年。阑珊要她在唐太宗面前搬出长孙皇后以博取怜爱,莫非城阳公主就是长孙皇后之女?貌似长孙皇后除了长乐公主以外,还有好几位女儿,这城阳公主是长孙皇后之女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太好了,长孙皇后可是唐太宗一生挚爱,作为她的女儿,就算再怎么胡作非为,唐太宗也不可能狠下心砍了她吧。

  但是李仪也不能太放松,毕竟帝王的心思最难猜。

  皇帝急诏,李仪早膳都没来得及吃,便匆匆换上宫装一头钻进马车里,马车一路疾驰往太极宫而去。

  公主府就在皇城内,所以没多久便抵达了太极宫的立政殿。

  这立政殿似乎是长孙皇后生前的居所。

  一踏进大殿,李仪就听见上方传来一声呵斥:“跪下!”

  不用看就知道那上方坐着的是她的皇帝老爹,真是不怒自威,吓得李仪心神一哆嗦。她本来就打算要跪拜,所以没有犹豫就跪了下去,跟着她一道前来的阑珊等侍女也跪了一地。

  果然,皇帝突然找她没好事。

  “朕让她们跪下,你跪什么?”

  “……啊?”听见这话的李仪蒙圈了,抬起头就见坐在那金銮椅上的男人正看着她,而另一侧则是几位俯首跪地的贵妇人,好像是后宫嫔妃,几人似乎都在瑟瑟发抖。

  除了他以外,站在他身旁的一位少年也用好奇的眼神看着李仪。

  皇帝这声呵斥不是对着她的?这就尴尬了,李仪强装镇定面不改色地笑着道:“女儿前来拜见父皇,自然是要行此大礼的。”

  “你还知道朕是你父皇?”

  皇帝似笑非笑地来了这么一句话,这让李仪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旁边温文儒雅的少年柔声开口了:“阿爹,先让十六妹起来回话吧。”

  李仪顺势向他看了过去,这少年郎生得很是清俊,这张脸……竟与李仪有七分相似,简直就是男版的她啊。李仪早上梳妆时,便发觉自己的容貌似乎年轻了几岁,看着像十六岁的少女,而这少年郎的年纪也和她差不多,又称呼她为妹妹,他该不会是未来的皇帝李治吧?

  而她和这位哥哥很有可能是孪生兄妹,长孙皇后生有三子,长子次子此时应该都已有二十多岁,还只有十几岁的大概率就是晋王李治。

  “她爱跪便让她跪着。”李世民毫不讲情面,他没再管旁边跪地发抖的嫔妃,正颜厉色地看着跪在大殿中央的李仪,“朕以往对你的教诲,你都抛诸脑后!城阳公主与薛家郎君私通一事,都从坊间传到了宫里,你娇纵成性竟然放荡到了如此地步!朕问你,此事可当真?”

  “……”

  果然八卦传播的速度就是快,这么快就传到了皇帝耳中,但是除了阑珊,又没人亲眼看见她与薛瓘同处一室,所以李仪便硬着头皮否认道:“假的,阿爹您可莫要听信谣言。”

  李世民继续质问:“有人看见了薛府的马车从清心苑离开,这你作何解释?”

  原来只是“有人看见”,并无确凿证据,李仪这下信心更足,嬉皮笑脸地反问道:“那您可曾亲眼看见?我的好父皇,您可莫要道听途说呀,女儿真的是清白的,这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阿爹您说是吧?”

  李世民微怔,凝眸瞧着冲他笑的李仪,脸上的怒气竟慢慢消散,“你如今倒是学得圆滑起来了,怎么,转性了?不喜欢板着脸了?”

  听他的语气没有再那般严厉,李仪就知道这位父皇本就没打算真的要向她问罪,但毕竟是皇帝没那么好招惹,李仪遂又正经起来:“这世道总会教人成长,为人处世又怎会一成不变。”

  这句话让李世民沉默了,他望着李仪的目光中似有心疼。

  他的这位女儿九岁便没了娘亲,而他平日里政务繁忙,又要照顾比她更小的两位女儿,基本没有时间陪伴她,疏于教导致使她骄横至此,其实都是他这位父亲的责任……

  李世民不忍心再指责女儿,旁边的李治有所感悟,便顺势直接对李仪道:“十六,你先起来吧。”

  他的嗓音温柔亲切,特别能抚慰心灵……要不是面前这位是兄长,李仪肯定早就春心萌动了,她试探性地看了看金銮座上的李世民,见他没说什么,李仪这才敢从地上起身,后面的一众侍女也跟着起身。

  终于是躲过了一劫啊。

  第3章 大唐公主(三)

  “子衿,不论你与杜二郎的感情如何,他都是你的夫婿,你不可再与其他男子亲近,若再让为父听到此类谣言,绝不姑息。”

  李仪走到皇帝老爹近前,皇帝老爹便看着她语重心长地来了这么一段,李仪自然不敢怠慢,连忙点头称是:“阿爹所言极是,女儿既已为人妇,自当遵守妇德,不让阿爹操心。”

  至于这个“子衿”,究竟是名还是字,李仪也不敢多问。

  见她这般乖顺懂事,李世民目光有些复杂,而后叹息着笑了笑:“你终归已长大成人,比从前沉稳了许多,如此,为父也不愧对你阿娘的嘱托了。”

  李仪没再说话,如此煽情时刻,可她又不是真正的城阳公主,不能感同身受。

  但她总得做点什么才是,目光瞥见一旁案台上的茶盏,李仪便想着给皇帝老爹倒杯茶,可是刚走没两步突然腿脚发软,身形一晃差点倒下去,好在旁边的李治眼疾手快扶住了她:“你这是怎么了?”

  李世民也投来紧张担忧的目光,李仪尴尬地垂下头,小声道:“我……我肚子饿了……”

  此言一出,李世民父子俩默契对视,随后他轻咳了一声,对旁边的宫人吩咐道:“去传膳,尽快。”

  李仪此时只能故作面不改色,实际心里已波涛汹涌。

  不过就是饿了一上午,这城阳公主的身体也太虚弱了,走两步都要站不住脚跟了。好在这城阳公主是皇帝宠爱的嫡女,要是换了别人,恐怕今天要交代在这。

  “十六难得入宫,今日用过晚膳再回府罢。”

  刚吃完午饭李世民便说了这话,李仪内心很抗拒,脸上只能笑吟吟地应下。

  终于熬到夜幕降临,出宫回府,经过公主府前厅时,却见回廊边站着一个人,是昨日在清心苑撞见的那位冷峻青年,也就是她的驸马。

  从皇帝老爹的口中得知他姓杜,是杜家次子,阑珊曾说他的父亲是什么国公,听口气就知其生前权位不小。而在贞观朝姓杜且位高权重的大臣,估计只有“房谋杜断”中的杜如晦,这位杜驸马大概率就是贞观名相杜如晦之子。

  功臣之子,那确实不太好招惹。

  李仪想绕道而行避开他,怎知他突然开口声音冷清:“圣人得知你昨日的荒唐事,居然没有问责于你?”

  李仪脚步一顿,在心里狠狠翻了个白眼。

  原来这事能传到皇帝耳边,果真是这位驸马的手笔,李仪坦然迎上他冰冷的目光,笑着挑了挑眉:“怎么,你想让我父皇治罪于我啊,可惜你白日做梦。”

  虽然不好招惹,但不代表她会怕了他。

  面对李仪明目张胆的嘲讽,这位杜驸马也并不恼怒,只是目光更加冰冷凛人。

  “李仪,你别高兴太早。”

  说完他就直接转身走人了,两人见面就像是仇家分外眼红,阑珊望着那位驸马远去的身影,心有顾虑地对李仪道:“公主,驸马他这话……”

  “你别管他,我倒要看看他能怎么样。”

  李仪也不甘示弱转身走人,不过一介驸马,功臣之子又如何,她李仪也不是好招惹的,当朝嫡出公主还会怕了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情有独钟  欢喜冤家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