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渣过的昏君重生了_朵朵舞【完结】(165)

  杨忠被下狱关押彻查罪行,家产充没。燕国夫人吓得一病不起,可很快杨家做过恶行都被翻了出来,她与杨家诸人一起因罪入狱,短短几日花容月貌都折了去,她从来只知富贵享乐,哪知朝廷变动,仍叫嚷着要见陛下。

  长安的形势一日一变,肖稚鱼在王府也听说了杨家倾覆的事,心生感叹,想当初刚到长安之时,杨家何等风光,后宫有贵妃盛宠不衰,朝中有杨忠,燕国夫人搬迁府邸时,满朝勋贵高门都来庆贺,以与燕国夫人同席为荣。这才几日功夫,就已是树倒猢狲散了。

  眼下正是叛军造反,兵逼潼关的关键时候,皇帝退位太子登基,拿杨家立威,倒也让朝廷上下风气一正。肖稚鱼又想到自家事,兄长肖思齐计军资粮仗得力,太子也有所耳闻,召了他去问话,大为赞赏。谏议大夫赵堂也是见着诏书后率先站出来支持太子的,在太子面前也颇有脸面。中书侍郎赵岚在太极殿中见过皇帝后,便以年事已高为由致仕,太子未允,反而温言安抚,君臣相对长谈一番,赵岚含泪对人道:新帝乃仁君。成全一段君臣佳话。

  到了三月初,老皇帝退位,新帝登基,因叛军逼迫,舍去了繁文缛节,只当朝宣读了传位诏书,接玉玺,便登上大宝。

  这段日子,李承秉整日早出晚归,忙得脚不沾地,有时夜里回来倒头就睡,早上天不亮就走了。每回肖稚鱼一个入睡,醒来时却被他手臂搂住。李承秉体格健壮,身上也热,幸而刚入春,天气还寒冷,靠着他还能取些暖。

  这日李承秉留在府中得了空闲少许,见肖稚鱼坐在榻上,拿着几张帖子翻看。

  李承秉见她专心,问道:“都是谁送来的?”

  肖稚鱼将帖子递给他看。李承秉眼风扫过,见都是宗亲女眷相邀,最上一张署名却是沈霓。他眉头微挑,“若不想去,备厚些礼送去就是。”

  肖稚鱼道:“未来皇后娘娘摆宴,我哪敢不去,恶了她日后可没好处。”新帝才登基,太上皇住在太极宫未搬,新帝只能暂居东宫处理政事,沈霓的立后诏书未下,与潘良娣等女眷仍留在永兴坊太子别院。

  李承秉听她口气揶揄,别有意味,不禁瞥了一眼过去。

  肖稚鱼召了婢女过来,认真吩咐准备什么衣裳,带什么礼过去。李承秉等她说完婢女走,似笑非笑道:“说什么恶了她没好处,我看你是半点不怕。”他只听了两句,就知她这样用心打扮,定然会压沈霓一头。

  肖稚鱼坐在妆奁前,正想着如何搭配衣裳,头也不抬道:“她这个时候急着展示肚量,说不定还该感谢我。”

  李承秉听她一本正经地狡辩,眸光闪烁,像只小狐狸似的,伸手在她脸上掐了一把,换了外衣出门去。

  肖稚鱼所料不差,沈霓将众多宗亲女眷请来,正是笼络人心,以示雍容。女眷们心知肚明,也都乐意配合。众星拱月般簇拥着她。沈霓是太上皇指婚的太子妃,背后又有京兆世家为支撑,迟早会是皇后。

  肖稚鱼来的时候掀起又一回热闹。谁都知道新帝登基,豫王功劳最大,现在朝中许多事,新帝都是先与豫王商量,可见豫王如今的份量。

  女眷们纷纷向肖稚鱼问好,口中争相说着讨好奉承话。

  沈霓脸上含笑,招呼肖稚鱼落座,没半点异样,举止比之从前又更沉稳了。

  肖稚鱼与众人寒暄一阵,好容易到花园角落透口气,忽然有个妇人靠近过来,双膝一软,跪在她跟前。肖稚鱼吃了一惊,低头看去,只见这妇人高髻插梳,一身水绿衣裳颇为淡雅,倒是个熟人——杨十娘。

  当初御前献艺,太上皇指婚将她嫁给莱国公长子冯焕。

  “十娘,这是怎么了?”肖稚鱼问。

  193 ☪ 第一百九十三章

  ◎盒子◎

  杨十娘垂着头, 神色局促,唤了声“王妃”后,半晌讷讷说不出话来。

  肖稚鱼朝身边婢女使了个眼色, 景春和巧儿站得稍远些,各看着院子一头。

  “十娘何必如此,当初我来长安什么都不知, 还是十娘照顾我, 快起来说话吧。”

  肖稚鱼伸手去扶, 杨十娘慢慢站起身,看着眼前言笑晏晏的华服美人,心中百感交集。两年前,在梨园初见肖稚鱼时,她才初至长安, 身上穿的戴的都普通,在一群高门贵女之中几乎可说是穷酸, 全靠一副好样貌撑着。自己却是杨家女郎,锦衣玉食风光无限,可哪里能想到, 世事多变,如今形势易转,杨家人诛的诛流放的流放,短短几日家族已没落下去, 她因为嫁给莱国公长子,免受牵连,但已是尝过人情冷暖的滋味。

  “豫王妃还记得当初之事。”

  “怎么不记得, 十娘剑舞出众, 伺候我可再没见过有胜过你的。”

  肖稚鱼笑着和杨十娘客套几句, 见她神色已放松下来,便又问她来意。

  杨十娘犹豫半晌,开口道:“现在别人都避着杨家,我实在没有法子,这才厚着脸皮来求王妃,其实这也是贵妃的意思。”她说着顿了顿,余光注意着肖稚鱼的脸色。眼下杨家成了过街老鼠,谁都不想沾惹。太上皇及时退位,杨家倾覆,只有宫中的贵妃并没受到任何责罚。朝中对杨家的怨气已经撒了,贵妃成了太妃,日后再难生事,太子又是宽厚性子,并不想太过逼迫,如此杨氏才算保全下来。

  杨十娘想着宫中派人来说的事,暗地咬紧牙关,道:“太上皇年迈虚弱,娘娘也别无他想,只想平稳度日,这些年他们已在太极宫住惯了,实在不想再另迁他处……”

  肖稚鱼听着眉头蹙起,这也是近日宫中一桩大事。太上皇住太极宫不肯让开,新帝十分为难,退位一事本就来之不易,若刚登基,就逼着太上皇迁宫,难免要落人口舌,如此朝中便僵持着,每日倒是有官员轮番去劝太上皇,却都是无用。

  肖稚鱼道:“这该与陛下商量,你怎么来和我说了?”

  杨十娘嘴唇发干,轻抿了抿。如今杨家已没什么人了,贵妃好不容易从宫中往外传消息,只找到了她。杨十娘能从乡间来到长安,全靠了贵妃,她又是个知恩图报的。宫里传话的宦官告诉她这件事后,她便上了心,只是苦于没什么法子。宦官指点她不如来找豫王妃。杨十娘当即便采纳了,外间都在传,太上皇退位,全是豫王手段,新帝行事也多有依仗豫王。而杨十娘最是清楚枕旁风的作用,便答应了宦官。

  “若豫王能与陛下说情,太上皇便不必受迁宫之苦,到底是父子,能有什么解不开的恩怨?”杨十娘从袖中取出一块绢帕,掀开展露在肖稚鱼面前。只见上面放着一只七彩宝石发簪,肖稚鱼一眼就认出,这是贵妃的饰品,发簪上每一块宝石都是龟兹波斯等国上贡而来,凑齐七色,打造成整套首饰,价值不菲。

  杨十娘道:“这是娘娘托人送来的心意,若王妃能帮着劝和此事,娘娘还有厚礼酬谢。”

  肖稚鱼微微一笑,道:“这是高看我了,这样的事该去找太子妃才是。”

  杨十娘见她只粗粗看了眼簪子便不在意,不由着急起来,道:“王妃,说句不当的,太上皇年迈,还有几年可活,何不让他顺遂心意,太上皇对豫王最为爱重,便是为了孝道,也该多容让几分。”

  肖稚鱼听她说了许多话,却并不接口。

  杨十娘红了眼,泪水已是悄悄在眶中打转。

  肖稚鱼轻轻叹口气,想了想,道:“十娘,来找你传话的宦官你可认识?”

  杨十娘一怔,“先前并未见过。”

  “那你怎么就确定是贵妃所派?”

  杨十娘手中握着簪子道:“这是贵妃之物,天下绝无第二件,不会错的。”

  肖稚鱼道:“你并未受杨家之事波及,别人避之不及,你何必又要往这潭浑水里淌。我出身低微,当年蒙你不弃,多有照拂,今天便与你说两句知心话,杨家遭此祸事,全是从前仗势欺人,行事不端,所以并不冤枉,太妃娘娘能无事已是侥幸至极,这个时候最不该做的就是惹人注目。”

  “可是……”

  “持贵妃之物,也未必就是贵妃的意思,你还是回去好好想一想,切莫再tຊ这样鲁莽行事了。”

  杨十娘听她如此说,知道多说无用。这时有其他人进了花园,她赶紧将绢帕收了起来,以袖蘸泪。

  肖稚鱼将巧儿叫来,附耳吩咐几句,让她陪杨十娘去整理梳妆。巧儿答应一声,扶着杨十娘往花园外走,借了一间厢房,左右无人,巧儿开口道:“刚才冯夫人提起太妃娘娘,我倒想起一个人来,是太妃娘娘身旁的婢女,不知冯夫人可认识?”

  杨十娘一脸疑惑,随口问是什么模样。

  巧儿形容了一遍,杨十娘立刻就知道是谁,道:“她好像是不见了。”

  巧儿道:“哪里是不见了,是人没了。”

  杨十娘道:“你如何知道?”

  巧儿将那一夜在宫中见着的情形说了,在杨十娘惊愕的目光里,她道:“刚才王妃不方便说,这件事是婢与王妃亲眼目睹,绝不会有错,冯夫人要为太妃娘娘考虑,就该将此事原原本本告诉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破镜重圆  追妻火葬场  朵朵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