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说】
男配要改名,不然我怕看着头晕……我猜马上要诞生齐王党了
27 ☪ 二十七章
◎老实◎
住持弘导亲自领路, 请李氏兄弟到客堂静室,叫小沙弥奉上热茶。他坐下陪着说了一回话,见李承秉脸色始终淡淡的, 便很快识趣退下。
角落里一尊鎏金三足香炉里燃着沉香,既沉静又宁神,桌上摆着几盘素点, 李承铭喝了一口香茗, 笑道:“听说七哥前一阵御前带队打马球赢了, 得了父皇的重赏。”
李承秉也笑了笑,道:“你消息倒是灵通,只是场游戏,还没风光几日,我把罗希那狗东西给打了, 宰相在御前找我的麻烦,这才赶紧出来避避, 省得有人不停在面前啰嗦。”
他口气漫不经心,李承铭心中却是一紧,宰相把持朝政多年, 宗室贵戚都是避之不及,罗希是御史台酷吏,是宰相得力手下,李承秉将人打了, 却也安然无事,看他神色就知,说出来避避只是句玩笑, 要此事真是闹大了, 岂是躲避就能解决的。
李承铭笑着作了个揖, 神色拜服道:“还是七哥厉害,宰相爪牙说打就打,别人能有这份底气?父皇一向最护着七哥,就在这儿玩几日,回去就无事了。”
李承秉摇了摇头道:“打了朝廷命官,总要有所责罚,不过这次我是故意为之,这些人上蹿下跳,欺压太子到这个份上,我不过打一顿出气,已经算是手下留情。”
李承铭虽不在长安tຊ,但消息灵通,也知前阵子太子妃韦家之事,深知其中藏着不知多少算计与博弈,他却不想多说这些,李承秉与太子是同胞兄弟,又深得圣心,同样是皇子,他的处境却远有不及。李承铭想了想,避开宰相政务等话题,只说了些近日见闻。
李承秉问道:“刚才上山的路上,有不少车马都赶过来,是怎么回事?”
李承铭一想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脸色微有些黑,“七哥遇上什么事了?”
李承秉并未回答,守在一旁的陆振道:“有两个年轻娘子来与殿下搭话,还有个一个扭了脚,摔在殿下面前。”
李承铭嘴角动了动,想笑又忍住,道:“难怪七哥从后山过来,这事全赖我,去了一趟滑州刺史府,不知哪里漏了风声,这两日来寺里的人就多了。”
“还全是小娘子,”李承秉笑道,“这些士族打的什么主意,一看就知道,你穿僧衣倒是避开了,不然还可以收几个回去伺候。”
“我可不喜这些算计,倒是七哥你,听说父皇正在为你物色名门闺秀,想是不久就有喜事了。”
李承秉道:“刚打了御史,就是父皇也不好做安排,肯定是要往后推了。”
“不过多等些时日罢了,长安有的是娘子愿意等着,我听说的,就有薛,杜,沈这几家。”
李承秉谈及亲事也并不十分在意,神色平淡。说了几句后,便有僧人来问摆饭的事,寺中只有素斋饭,寻常的香客吃的是罗汉斋,但李氏兄弟在此,庖屋做更精巧的素菜饭食,主持便叫人先来询问口味。
客堂里用饭之时,高衍从屋里走出来,在后院中走了一圈巡查各处值守,远远看见小佛堂的灯还亮着,忽然想起李承铭吩咐过一个小娘子念佛经的事。他想着便过去看了一眼,果然见佛堂里有个纤弱的背影,他走地近了些,听见她嘴里声音很轻,但仔细辨认,还真是佛经。
高衍算了下,已经差不多要两个时辰了,他暗自感慨这小娘子实诚,小佛堂也无人看守,她竟在这儿认真念佛。他转身就要走,脚一动便引起肖稚鱼注意,她扭头看过来,眼眶红红的,瞧见是他似有些发怔,随后便问:“这位大哥,我已经念足时辰了,可以回去了吗?”
高衍这心就被揪了下似的,他家中也有姐妹,看到肖稚鱼如同看见自家小妹似的,怜惜心大起,他声音都跟着低了几分,道:“小娘子莫急,我这就去问问……主上。”
虽说这事已经做到,但因是李承铭亲口安排,高衍也不敢代他发话就放了人,还是需要去禀报一声。
肖稚鱼点头,轻轻道:“好。”
有气无力的模样让高衍心里越发过不得,路上叫住小沙弥,让他送些热茶和点心去小佛堂。
肖稚鱼撇了撇嘴,悄悄摸出块桂花糕塞进嘴里,细嚼慢咽吃下后,她拍了拍手,过去将靶镜从供案角落拿出,方才她便是借着这个观察外面动静。高衍是一根直肠子性格,说什么便会做什么,既然他已过来看过,接下来就等着他去如实禀李承铭,这事便彻底没了后患。
高衍回到客堂,里面已经用完饭,他走进去,趁机在李承铭耳边说了几句。李承铭眉梢微微挑起,脸上掠过一丝讶色,他挥了挥手让高衍退下,过了片刻,他站起身,对李承秉说一声出去散散,便离开了客堂。
李承秉看着他的背影,刚才还说笑的脸顿时一敛。他来看李承铭是并非临时起意,长安城中形势紧张,太子已下定决心与太子妃和离,李承秉有意打了处理此事的御史罗希,皇帝摆了个样子,将他叫去责骂一顿了事。经过此事,李承秉知道朝中大势并未改变。宰相此时虽然咄咄逼人,实际上寿数将尽,没两年好折腾了,他并不真正在意。倒是前世李承铭在他清理朝堂时突然谋反,兄弟阋墙,霸占兄嫂,他自重生来,心中便埋下一根刺。
如今父皇仍在,李承秉不能在他眼皮子下对兄弟动手,只能先派人暗中监视,这次趁着离京,他便有意亲自来看一眼,刚才几次试探李承铭对长安政局的看法,都被他巧妙避了开去,对太子他也始终恭敬有加,半点都看不出以后会是起兵作乱的样子。
李承秉暗自冷笑,此时没起心思,或是心思藏的还深,日子长了总会露出马脚。
他将陆振叫来,问他在外面注意到什么。
陆振道:“刚才看见高衍从小佛堂过来,脸色还有些着急,刚才九殿下去的也是小佛堂方向。”
李承秉想着刚才李承铭的神色,嘴角挑起,脸上似笑非笑,眼神却依旧发冷。
————
李承铭往小佛堂去,他倒并非对这事真的上心,只是与李承秉说了这么久的话,他感觉到几次试探,趁这个时候出来透个气正好。
来到小佛堂外,果然如高衍所说,肖稚鱼坐在蒲团上,还在念佛,只是没什么力气,声音轻如呓语。李承铭在门外听了几句,发觉她竟没错一个字,且声音清软娇脆,他的心也逐渐安静下来。
肖稚鱼念完一段,停下稍歇,此时听见背后传来李承铭声音,“两个时辰到了。”
她转过身,从蒲团上起来,动作略有些缓慢,站定后她便站在一旁,也不说话。
李承铭心道还真是个老实巴交的,也不在这个时候表个功什么的,话都不会说。他走到供案前,看见木雕摆在中间,被擦拭得片尘不染,香也换过几回,炉里积着不少香灰,他目光一时柔和不少,又看向肖稚鱼,道:“做的还不错,行了,这件事就算了。”
肖稚鱼松了口气,心中腹诽他这个时候就如此挑剔难伺候,她做了个礼便要走。
李承铭看见她脸笼罩在烛火中,眼角眉梢瞧着稚气,却精致难言,尤其是一双眼,乌溜溜的,如黑色宝珠似的。他心下一动,又叫住她:“你叫什么名字?”
肖稚鱼只好站住,露出惨兮兮的表情,道:“我没吃没喝,都念足时辰的佛经了,你还要跟我姐姐们告状吗?”
高衍在一旁瞧着,这时却忍不住,道:“殿……主上,她还年岁小呢,已是很不容易了。”
李承铭见她没报名字,脸色微微不悦,但听她口中提起姐姐们,他想起这两日到寺里的各家女郎,又生出一股烦意,摆了摆手道:“赶紧走吧。”
肖稚鱼就等着这话,抬脚就往外走。
还没走出佛堂小院,高衍从后面赶了上来,道:“小娘子莫急,我带你出去。”
天色早就黑了,后院中客堂因无人居住,很多屋子都没点灯,还有李承秉的侍卫等人,高衍也是可怜这小娘子受了半日的苦,有意主动给她带路。
肖稚鱼立刻感谢,说了一些好话,夸得高衍心都飘了起来,路上他仔细盯着前面,看到石子路都要提醒声注意脚滑。肖稚鱼告诉他,两位姐姐还在寺中等她。高衍知道那个客堂正是最偏僻的一处,带路的时候有意绕过两位殿下所住的。正当两人穿过小径,拐角有个侍卫叫住高衍。
高衍对肖稚鱼道:“小娘子稍候,我去去就来。”
肖稚鱼点了点头,她对高衍十分信任,此人为人正直,忠肝义胆。她自己没有这类高尚情操,但对这种人却由衷敬重。就算前世高衍指着她骂过“妖后”,她也没有半点记恨。
站在院子里等了片刻,背后有脚步声靠近,肖稚鱼笑着回头。
【📢作者有话说】
抱歉抱歉,下午出门被耽搁了,更新还是只能放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