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疾风而过,怀中的孩子突然哭了起来,李琅月赶紧拍着哄道:“不哭不哭,顺祯最乖了,我们不哭……”
孩子的哭声不停,李琅月手忙脚乱地正哄着,沈不寒突然惊呼:“陛下!娘娘!”
李琅月猛然一抬头,李宣抱着赵蕙宁倒在凉亭之中……
******
李顺懿这些天守着赵蕙宁本就辛苦,再加上孕吐得厉害,整个人也是脸色蜡黄,被李琅月强制回府中休息。
好不容易才睡着,又突然被噩梦惊醒,醒来的时候满头冷汗,紧紧地攥着崔佑虔的手臂。
“怎么了,福安?”崔佑虔担忧地询问。
“我……我感觉我好像有些喘不上来气……”李顺懿捂住胸口,急促地呼吸着。
她的话音还未落,宫中便已派人至福安公主府中传话。
赵蕙宁的贴身侍婢见到李顺懿后,双目含泪,“扑通——”一声双膝跪地:“禀公主……皇后娘娘……薨了……”
夏日的天气神秘诡谲,明明白日还是晴空万里,到夜间却突然天昏地暗,雷惊电激,满目悲怆。
******
顺宁三年夏,圣德皇后赵蕙宁薨逝,举国同悲。
皇帝李宣因过于悲痛卧床不起,一切朝政由定国昭宁长公主代理。
对于皇后的薨逝,满朝文武也是各怀鬼胎。
但他们很快就发现,李琅月就是大昭帝国的铜墙铁壁,甚至她这个人就是铁人一个,让旁人根本就无机可乘。
李琅月的每一天,早起,上朝理政,入宫侍疾,处理朝政,到傍晚的时候再到京郊大营练兵,奔波劳累了一整天,还能把营中副将打得嗷嗷直叫,晚上继续回去处理朝政。
京城但凡有任何风吹草动,李琅月绝对是第一个知道的,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干净利落得处理干净了。
其中,包括吴王李勋。
丹凤楼出事之后,吴王李勋没有如临淄郡王李荣一般被押入凤翔卫的大牢中,但始终被囚禁在皇宫别苑严加看守。
从整个事件的来看,李勋可以有罪,也可以没罪。
李勋对李穆李荣父子的计划基本都是知情的,他所发挥的作用也就是利用和崔佑虔表叔侄的身份拖住崔佑虔,但他和他的人并没有实质性的出手。
-----------------------
作者有话说:赵蕙宁下线呜呜呜~其实我也很惋惜难过。
但是阿宁的下线也不只是为了后面走剧情,也有我想要表达的观点在其中。
虽然赵蕙宁有没有儿子不会影响在李宣心中的地位,但是李宣作为一个封建古人,在听到太医说能赵蕙宁能生的时候,还是对能有一个儿子抱有强烈的期待的。但是生育行为本身对女性身体的伤害就是不可逆的。上学的时候听老师讲到《项脊轩志》的时候,就提到归有光的母亲就是因为频繁的生育导致身体的严重受损,所以很早就去世了。
在明知赵蕙宁身体不好的情况下,李宣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坚决避免赵蕙宁受孕。但是我们也不忍心强烈地谴责李宣,毕竟他有他的时代局限性。而且作为一个皇帝,李宣其实也害怕,如果继承人不是自己的亲骨肉的话,如果自己比妻女先走一步的话,未来的皇帝会不会对赵蕙宁和李顺懿不好。
赵蕙宁也是我极力想塑造的一个人物。她的出身是一个卑微的宫女,所以她很难具有高瞻远瞩政治远见,但是生长于宫廷的经历,又让她对皇宫的生存规则有独特的认识,所以她会惧怕李宣身后可能存在的大礼议,惧怕未来的皇帝对自己的女儿不好。
没有人比赵蕙宁更懂李宣对崔淑妃的怨恨,但赵蕙宁非常害怕李宣沉浸在和崔氏的仇怨中,与世家之首的崔氏不和。李崔成亲的背后,不只是李琅月的牵线,还有赵蕙宁贯彻始终的支持,主动去帮助李宣化解与崔氏的矛盾;她也害怕李宣将自己的病逝归咎于沈不寒将他登上皇位,所以临终前一直劝慰李宣不要去怨恨。
为什么会害怕李宣怨恨?李宣的成长环境太过特殊,赵蕙宁一直陪着李宣长大,比任何人都清楚李宣心理不健康知识处,即使他阴暗,她也爱她。
(ps:李琅月和李宣的特殊成长环境,注定这两个人都是心理不健康的,沈不寒在受刑前的心理状态比这两个人都好。李琅月是实际黑化程度最高的。)
赵蕙宁虽然出身低,但她不是想守着夫君平安度日的女人,她是非常渴望李宣出人头地建功立业的,这是她的胸怀。
赵蕙宁比李宣年长很多,所以李宣对赵蕙宁的感情中存了一种母性依恋。这也是这对CP比较独特的地方。
好了,我要偷偷地为宁姐姐哭一下了。[爆哭][爆哭][爆哭]
第115章 白帝孤
“本王什么都不知道,本王就是太害怕了才拉住本王表叔的,怎么?这也有罪吗?”
李勋自入朝之后便一直滞留在圣都未返封地,先前朝廷给出的借口是福安公主和崔佑虔即将大婚,同为李氏宗亲和崔氏姻亲的吴王殿下必须莅临婚礼现场,拖着不放李勋回封地;之后又用皇后大丧拖住了李勋。
但是现在大丧都结束了,一直拖着不让藩王回封地,这便说不过去了。
朝中不少昔日便与吴王相善的朝臣,也纷纷请求放吴王回封地。
李琅月的回答是:“三日之内,本宫必给诸卿答复。”
把人熬得差不多了,也该收网了。
******
李琅月到皇家别苑的时候,昔日小霸王一样嚣张的李勋,像被烈日烤蔫的庄稼,热得睡不着,只能自己随便折了片芭蕉叶扇风,躺在床上缅怀着在风流吴地左拥右抱美人在怀的日子。
“吴王殿下这么热啊?”李琅月调侃道
“你快放本王出去!”见到李琅月,李勋胸中的火气上窜,瞬间激发了他萎靡的精神,“本王都说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跟本王都没有关系!婚礼也参加了,葬礼也参加了,你们还要怎么样!”
“放你回去当然小事一桩。”李琅月淡定地在李勋面前坐下,“不过殿下得先签个字据。”
“什么字据?”
“生死自负的字据。”
李勋闻言,“腾——”得一下就从床上蹿起来了。
“李琅月!你……你敢杀本王?!”
“本宫当然不敢了。你说到底也是崔小侯爷的表侄,本宫与崔小侯爷还算交好,你还不值得让本宫和崔小侯爷反目。但是……别人可就说不定了。”
李琅月从怀中取出拟好的字据,递到吴王跟前:“吴王殿下要是出了圣都的门被齐王的人杀了,可别赖在朝廷的头上。”
炎炎夏日,李勋原本汗流不止,李琅月这一句话却快将他的血液都冻住了。
“你……你挑拨离间!”
“是吗?”李琅月露出无所谓的表情,“吴王殿下可得想清楚了,李穆连亲妹妹和亲儿子都舍得拿出来当挡箭牌,恨不能让他们都死在圣都,他才有发兵的借口。”
“你在他眼里算什么东西?你的父王曾经也和李穆争过太子之位,你觉得他会真心想和你合作?你最好前脚死在回封地的路上,这样他后脚就打着为他好大侄儿报仇的旗号向朝廷发难。”
李勋怔怔地跌坐在原地,他不是没想过被李穆用完即扔的结局,可是李宣杀了他的祖母,这口气他咽不下!
“富贵闲王和尸体一具,吴王殿下自己选吧。”
李琅月了解李勋这个人,没什么本事的草包,但因为祖母是清河崔氏,生母是范阳卢氏,尊贵的出身让他眼高于顶,总是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
李勋不渴望生杀予夺的军政大权,但他极度需要外在的尊贵,来彰显他与旁人都与众不同。
他对祖母崔淑妃的确有几分感情,但斯人已逝,这份感情还不值得他以命相搏。
对付这样的人,其实才是最容易的,因为他们很容易就能满足。
******
第二日,李勋便从皇家别苑被放了出来,搬入了豪华的吴王府,朝廷赏赐无数,源源不断地就送入了吴王府中,李琅月还丢了一个挂名的闲职给李勋。
被困在别苑中大半年的李勋简直就是游鱼入海,很快便徜徉在了圣都的富贵温柔之中。
朝堂之上,与齐王李穆有关联的官员全部下贬,取而代之的正是与吴王交好、请求让吴王返回封地的官员。
吴王李勋主动表示,圣都风流繁华地,远非吴地可比,暂时不想回去了。李琅月便将吴地一分为二,另派了在西北立下赫赫战功的河西军先锋赵思为、西川军先锋霍鹏和前往吴地,分别暂领淮南和镇海节度使。
******
李穆听闻李勋留在圣都乐不思归后大怒:“本王就知道竖子小儿靠不住!说好的一起讨伐李宣,他倒是先倒戈了!”
原本齐地和吴地连成一片,占据整个东部对抗朝廷,该有压力的应该是李宣。结果现在吴地被李琅月的人占领,对齐地造成直接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