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江寻年这么说,乔氏就知道,这孩子是方方面面都考虑过的。
“嗯……既然你已经有了想法,就去试试吧。你祖父那边,肯定还是需要有真才实学才能打动的。”
“是,娘。”
江遐年看着母子两你来我往的,一下子就定下了这个事,忍不住翻了翻系统:【我二哥想帮人是好事,俗话说帮人帮到底,送人送到西嘛。不过我要看看,这杨春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值不值得我哥这么帮他,别到时候养出了一条白眼狼来。】
按照原来的发展,杨春生这个人已经丧命了。现在他的命运已经改变,系统中关于他的消息,也得到了更新。
【唔……杨春生的履历挺简单的……咦!难怪他家里穷,却生得这副样貌,原来他祖父本是有名的武生,后来还有了自己的戏班子,因而家境还算富裕。他爹算是子承父业,接手了戏班子,但因为他爹不善经营,把戏班子败了下去,唯一的收获就是和他娘在一起了,他娘还曾经是戏班子的台柱子花旦呢!他爹的腿,是为了他娘才被人打瘸的,也因为这,他娘就对他爹死心塌地了。】
乔氏和江寻年有些意外地对视了一眼,他们之前只知道,杨春生家很穷,没想到他家家史也这么曲折?
难怪他生得男生女相,他娘是戏班子的花旦就好理解了,那定然是身段和样貌都十分出挑的人。
只是,生得好看却没有一个好家境的话,反而会招来灾祸。
乔氏和江寻年不由得暗暗叹息。
【再后来,他娘也为他爹瞎了一只眼睛,美貌大打折扣后,身边的骚扰才少了。只是现在他姐姐长大了,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弟弟们也从小就生得俊秀漂亮,又开始招人惦记了。晕死,那些色痞能别总是用下*半*身思考吗?难怪在得知了杨春生死了后,他们一家会直接全都吊死了,这些年积攒的委屈和愤懑,已经很多很多了吧?】
江遐年忍不住狂翻白眼,人家一家长得漂亮又没错,干嘛总是盯着他们家薅?
江寻年忍不住看了看自家娘,又看了看妹妹,要不是自家是侯府,以自己一家人的相貌,怕也会遭遇和杨春生一家的命运吧?
【杨春生是家中的老二,也是第一个男孩子,他父母经历过许多事,反而能够深切地感受,不管男孩女孩,只要家中没有背景和势力,都一样吃亏不好过。所以在杨春生展露出读书的天赋后,父母就决心,就算卖掉一身骨血,也要供他读书,哪怕考不上进士,只做个举人,甚至只是一个秀才,也能护住全家了。这些年,杨春生就是靠着家里当掉他祖父留下的唱戏的行头、戏本等家底,才坚持下来的。那些东西,本是他祖父想要世代传下来的。】
江遐年一边看就忍不住一边可惜,那些东西放在现代社会,都是艺术品,都能卖出不菲的价格了,因为上面承载的是文化。
只可惜这个时代不追捧这些,戏子也不是什么好行当,那些好东西就只能贱卖掉了。
乔氏母子听着,陷入了更深的沉默,杨家人的牺牲,比他们之前所想的还要大得多,一般人家要供出一个读书人,真是太难太难了。
这让江寻年突然意识到了,云开书院的可贵之处,也理解了,为何乔家每年都要为云开书院捐赠一笔银钱。这种向下的帮扶,才是难能可贵的。这大约是当年,为何曾外公能入曾祖父眼的原因。
在白桐书院时,圣贤书上写满了为万民读书,夫子们也满嘴说为百姓立命,可杨春生的事,让江寻年发现这一切都太违和了。此时他才恍然明白过来,说和做,向来都没什么关系。云开书院和白桐书院,虽然是并立的两大书院,但两者的追求,却截然不同。
去云开书院,是适合他,也是非常正确的决定。
【杨春生这人吧,从小到大确实是规规矩矩老实人一个,也知道自己身上承载了全家的希望,所以一直用心读书。不过他虽然有读书的天赋,却不够高,差了那么一口气。】
听到这里,乔氏和江寻年忍不住为杨春生担忧,难道他读书读不出来吗?如果他读不出来,以后要怎么办?他家里人要怎么办呢?一家人还是要落入到那么悲惨的命运吗?
江遐年也为杨春生担忧了一把,没想到后面还有转折:【考进士是考不上了,考举人也要花不小的力气,秀才还是挺有希望的。能考上秀才也行啊,至少一家子能保住了,呼……吓死我了,还以为他读不出来呢!让我看看他啥时候能考上,咦!查不到!这破系统真是……】江遐年挠了挠头,又自我安抚道:【考科举的事,和天时地利人和都有关,系统没法给出定论也正常。像徐庭珂那种能确定什么时候考上的,是因为人家水平高,心理素质又强,才有一个确定的结果吧?算了算了,查不出来也没啥。打底当个秀才也……咦?!】
江遐年突然拔高了声音,让乔氏和江寻年的心都跟着抖了抖,江寻年偷偷抚了抚胸口,又求救似的看了乔氏一眼,妹妹总是这样的吗?
乔氏回了他一个无奈的眼神,年年吃瓜就是有很多情绪,因为她很会共情!
好一会儿后,江遐年突然笑出了声:【看来救下杨春生的命,真的是一个很正确的决定,他竟然会成为戏曲大家!这家伙长满了艺术细菌,啊不,是艺术细胞啊!不仅会写戏本,还能设计角色形象,还能设计舞台步伐和表现手法……牛牛牛!太牛了!果然是家族传承!他祖父当年发家,就是靠写戏本子,他爹也写的不错,曾经父子合作创作过《梦戏》,他娘又曾经是花旦,在唱腔、表达能力上,也是很优秀的,杨春生完全遗传到了这些优秀的基因,厉害厉害。】
江遐年对唱戏这个行业完全没有偏见,得益于当初官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她觉得这种艺术性的东西,一点都不低贱,反而很难得。
看到杨春生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戏曲家,甚至有可能在文化史上留下一笔,江遐年就激动得浑身都颤抖。
她这可是立了大功,攒了大功德了!
乔氏和江寻年见她高兴成这样,有些不太理解,但妹妹觉得了不起,那肯定是了不起的事吧!
江寻年心里暗暗吃惊,原来杨春生的厉害之处,不在读书,而在戏曲方向呢。也不知道杨春生以后会不会愿意写,毕竟在书院里时,同窗们调侃他像戏子之类的,他很不高兴。
美了一会儿后,江遐年有些感叹,看来她能吃到的瓜,都是有原因的。
这些瓜,好像都会关联上很厉害很重要的人物啊。
在这婴儿期,她说话还说不利索,要不是密探们厉害,还救不了他们,等以后能说利索了,应该能救下更多人吧?
畅想了一会儿后,江遐年将杨春生后面的部分看完:【杨春生本对戏曲行当没什么好感,但在一次急需用钱时,不得不接下了一个修改润色戏本子的活儿,结果赚了一笔超乎想象的银钱之后,他才慢慢地放下了心中的抵触,开始接触并深入戏曲行当。他写的戏本子,还传到了宫里,受到了皇帝和太后的赞赏,民间说他是‘奉旨写戏’……咦!这个地方怎么和柳永那么像呢?不过柳永是奉旨填词。】
【这么发展下去的话,一切都是向好的,杨春生一家有他秀才的身份做庇护,还有赚来的银钱过日子,难得过上了安宁又富足的日子。可惜,这种好日子没有持续多少年,就遭遇了靖国南下……麻蛋,又是这个事!真是瘪犊子玩意儿!】江遐年看到这熟悉的靖国就忍不住停下来大骂一通,才继续下去,【对杨春生这种名满天下的戏曲家,靖国人一时半会也没舍得杀,就逼着他写给靖国写戏本子,赞扬靖国强大威武。啧……靖国那帮二缺也想搞洗脑?去他爹的!幸好杨春生没同意,即便是靖国人用他科考多次,怎么也考不上是兴国朝廷腐败这种事来刺激他,杨春生也没同意,在靖国人逼急了后,他们全家一起饮了毒酒……唉……怎么还是一家人都死光了的结果啊?】
这就让江遐年无语住了,就怎么着都是个团灭的结局呗?
不过原本的全家自戕,与国破后的举家赴死,原因是很不一样的。但杨家这一家人的刚烈,可见一斑。
乔氏和江寻年的心里也不是滋味,大家的结局怎么都指向了靖国入侵后,不得善终的结果啊?
尽管早已经知道了,侯府会在那之前,就抄家杀头流放了,可得知别人的命运也不好后,还是忍不住有些同情。
吃完了瓜的江遐年,熟练地摸出了一块磨牙饼干,一边啃一边想着:【我们侯府和乔家,会更早团灭,但那些能继续活下去的人,都被靖国入侵这样的家国危难所卷进去。要想大家都好好地活着,还是得阻拦住靖国的南下。】
江寻年暗暗点头,靖国一直对南边的兴国虎视眈眈,即便是十八年前将他们打得缩回了北地,但觊觎富庶广袤的兴国的野心,就从来没有放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