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遐年深切体会到了这种体制的坏处。
如果运气好,生活在了一个英明的皇帝在位期间,那日子还能平顺点,要是遇到个上不得台面的,比如现在这个狗皇帝,那日子过得可真是……没法说!
【其他几个人的惩罚重很多,贬官直接贬去了西北当县令,爵位也被直接褫夺了,还有两个当场被下了大狱,家里也被抄了。果然,安国公背靠郑首辅就是底气足。】
看到其他人的下场,江遐年并不觉得多痛快,反而更加觉得心寒和恐怖,那些人的罪行,还不如安国公大,安国公和郑首辅都有通敌嫌疑,在江遐年这里,是绝对有理通靖国的。她这里不仅有系统的佐证,还有原书剧情证明。
对于明晃晃被他国买通,出卖国家利益的人,皇帝还不敢严惩,国家不陷入危险才怪了。
【算了算了,不看这糟心的事儿了,还是看看漂亮皇后和太子吧。唔……漂亮皇后借着养伤的事儿,把宫里准备过年的事情,大部分都分给了别的妃嫔去做,连贤妃也被分到了准备和安排宫宴的活儿,嘿嘿……漂亮皇后可真聪明!宫里那些妃嫔一闲下来,就容易生事儿,不如给她们找些事做。现在前朝不稳,人心浮动,影响到后宫出了事,那就是皇后的责任了,现在这法子,真是两全其美啊!】
【分给贤妃准备宫宴的活儿,是又繁琐细致,又不好伸手偷拿贪污的地方,因为宫宴的水平如何,前朝后宫都会看在眼里,只要哪里没准备到位,大家就都看得出来,到时候出了事儿,贤妃就得担责,所以贤妃根本不敢大意,估计不仅不敢贪,还恨不得往里面填补呢!】
江遐年被皇后的安排逗开心了,只要讨厌的人不好过,她就高兴。
果然,还得是皇后!江遐年心中更推崇皇后了。
皇后的才能只用来管后宫真是浪费,她要是来管前朝,管这个天下,哪里会有那么多糟心事儿,兴国又哪里会被靖国那么摁在地上摩擦,导致百姓们吃那么多苦,受那么多罪?
江遐年这么一对比,乔氏就清楚地认识到了,现在的皇帝,到底有多德不配位了。
皇帝能当上皇帝,还真是沾了妻儿不少光。
【只是可惜了,这次宫宴我们家除了爷爷,其他人怕是没机会了,毕竟我爹他们还在丁忧,明面上我们还在守孝嘛!】
这侯府里,大房二房等守孝,都是面子上的,实质上该如何就如何,没多大差别,只有四房五房,在老侯爷的逼迫下,不得不认真守孝。老四老五要是再敢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儿,老侯爷就会再次把他们关进地牢,多多体会一下暗无天日的感觉。而且老夫人最后一段时光就是在地牢里度过的,就看他们怕不怕亲娘的鬼魂来找他们。
老四老五一下子就老实了不少。
至于白马寺的事,闹得那么大,他们是一点念想都不敢有了。
【至于太子,他除了把白马寺一案收尾了,还在准备着剿匪的事。这次剿匪的事推进的那么顺利,一个是追随太子的官员,以及祖父一党全力推动,另一个就是郑首辅和安国公一党忙着脱罪,撇清和白马寺一案的关系,分不出多少精力、调动不了那么多力量来阻碍这件事了。】
江遐年再次感叹太子会抓时机,从皇后在崇云寺被截杀,到剿匪的事整个定下来,不过几日的时间。如果再拖延一下,过了年,等郑首辅一党缓过神来,恐怕剿匪一事又会生出许多波折来。
这样的太子当皇帝,江遐年觉得,自己才有高枕无忧、悠然享受侯府千金人生的机会。
看完皇后和太子的事,江遐年心情美妙多了,至于安国公,不,应该叫安国伯被轻轻放过一事,江遐年也看开了一些。
【大BOSS血量足,总是不那么好打的嘛,这次能让他掉那么多血,爵位官位都掉了不说,还损失了好些帮手,也就是折损了队友,想要恢复元气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么想着,江遐年将安国公加入特别关注名单,可惜郑首辅加不了,因为她连人家的影子都没看到过。
以后盯死了安国公,让他无所遁形、无处可逃,总有一天,祖父和爹能将他斩于马下,哼!
见女儿恢复了生气和信心,乔氏也放下了心,跟着高兴起来。
一个是小闺女说的有道理,这次已经重击了郑首辅、安国伯和他们的利益集团,另一个是这孩子会自我调节,不会一直被坏情绪包裹着,以后她遇到了不好的事儿,也会自己想办法变得开心积极起来的。
作为母亲,她不怕孩子遇到难事,这是避免不了的,就怕她过不去那些坎儿。
吃完瓜,江遐年醒来后,美美地吃了一顿早膳,心情也就恢复过来了。
过了两日,舅舅们和二哥江寻年一起,也从云开书院赶回来了。
乔氏在门口接到了满身雪的儿子,有些心疼道:“既然开年就要准备下场考试了,这个年不回来也使得。”
江寻年虽满身风雪,但看着长高了一些,脸上也是喜悦和开心,道:“娘,我想你们了,想妹妹了。”
乔氏一下子就心软了,想着他这一年在外不容易,也心疼起来,道:“那赶紧去暖一暖,放松放松,再看你妹妹去。”
江寻年点了点头,大步进了府里。
他已经从家书中,知道了福京发生的大事,也猜到了这些事儿,绝对与自家妹妹脱不开干系,所以他想知道自家妹妹到底都知道了些什么。
江寻年的归家,让大房一家更加开心热闹了,江玉容带着蒋雅和两个儿子都过来凑热闹。
待去外婆家时,江寻年和徐庭珂也算是故人重逢,两人是云开书院的同窗,如今徐庭珂要娶表姐蒋雅,这关系又亲近了一层。
乔老爷子对二人的功课都考较了一番,觉得明年二月开始的会试、府试和院试都没有问题。
想到自家后辈中,有两个年轻儿郎要踏入这仕途,乔老爷子就万分高兴,一个高兴就喝得醉醺醺的了,拉着徐庭珂和江寻年,唠叨他们两个要好好考,连自家几个儿子都扔到了一边了,这让二舅乔幼安和三舅乔康安都松了口气。
他们要参加考试,压力最大的反而是乔老爷子。
正当乔家一家儿女团聚,孙辈大多一起热闹的时候,侯府的人急急忙忙地来了:“大爷!大夫人!宫中派人来传旨了!”
大家一惊,这临近过年了,宫中来传什么旨?
江玉成和乔氏忙带着儿女们赶回家,就遇到了穿着紫衣的太监,穿这个颜色的衣服,一般是宫中的大太监,是一宫的管事太监了。
等看清了来人,乔氏才松了口气,低声道:“莫慌,这位是皇后娘娘昭阳宫的大太监,张裕华,大约是来给皇后娘娘传旨的。”
听说是皇后,一家人齐齐松了一口气,然后又被这情形给逗笑了。
听多了妹妹念叨漂亮皇后,大家心里不由自主的,就十分亲近皇后了。
一家人下了马车,正要跪下接旨,太监张裕华就虚扶了一把道:“诶!皇后娘娘有旨,诸位不用跪下,只需站着接旨就好。”
一家人忙从善如流地按照年龄恭敬站好,张裕华立即提起嗓子:“皇后娘娘有旨!大年二十九宫宴时,威远侯府江玉成携妻子乔茹馨、次子江寻年、长女江巧年、三子江达年、幼女江遐年入宫赴宴!”
太监口头传旨,所用的发声方式与腔调十分独特,是从丹田中发出来的,所以声音具有威严,且十分具有穿透力。
一家人齐齐行礼道:“臣等多谢皇后娘娘恩典!”
谢恩后,江玉成一边递给张裕华一个红色的袋子,一边问道:“不知道娘娘还有没有其他嘱咐?”
张裕华捏了捏那袋子,感觉内容不算过分,就放心地收了,道:“娘娘只道是邀请您一家去热闹,免得威远侯一人在席间孤单。”
江玉成立即领悟,皇后这是一种示好,没有别的意思。
江玉成再次谢过,张裕华就带着小太监们回宫去了。
能入宫赴宴这事,令几个孩子都十分高兴,江遐年已经在心中开始欢呼了:【芜湖~~宫宴~~福京的权贵会悉数到场,到时候我就是瓜田最快乐的猹!】
哥哥姐姐们心中暗暗附和:“就是就是!跟着妹妹一起吃瓜!”
江玉成和乔氏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又带着一些隐秘的笑意,其实……他们心中也在偷偷期待呢!
到了二十九那日,侯府早早地就准备了起来,连冬日难以起床的江达年,也早早地就起了,不用乔氏叮嘱,就老老实实地穿戴好了新衣裳,然后跑到了摘云院来,急切地等着去宫里。
江遐年有些奇怪:【为什么二哥三哥和姐姐,都那么期待去宫里?难道他们觉得宫里好UI很好玩?】
三个人被吓一跳,赶紧收敛了一些,免得被妹妹看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