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府奶崽的心声泄露后扭转国运了_千阳燎原【完结】(275)

  乔氏心中的忐忑终于落到了实处,喜悦从心底里涌出来,她忙挥手道:“赏!看赏!”

  提前准备好的金稞子银稞子被分发了下去,连路过看热闹的小二等人,还有一些嘴甜说了吉祥话的百姓,也被分了一些,大家立即都赞江大夫人大方,祝二舅和三舅殿试好运的好话,更是不要钱一样的喷涌了来。

  分完了赏钱,乔氏赶紧带着儿女们赶去乔府,和娘家人一起庆贺这样的大好事。

  这次,云开书院的举子们,又几乎占了榜单的一半。但这次,没有人质疑云开书院的人的成绩了。

  何时灿案发时,被他们当做诬陷工具和证据的真题集,已经被举子们流传开了,都万分佩服云开书院夫子们的学识水平,以及对朝政的关注度和敏锐度。

  有这样厉害的夫子,云开书院的学子们考得好也不奇怪了吧?

  在落榜的举子们,正垂头丧气的,准备收拾东西回去,三年后再来尝试的时候,太子又宣布了一重磅消息,因朝中人才空虚,今年将开设乡试恩科,因此明年还会有会试恩科!

  此消息一出,许多落榜的人直接放下了行李,决定留在福京再努力一年,为明年的会试恩科做准备。

  这下子,落榜的举子们不那么沮丧了,而中了进士的学子们也喜气洋洋,整个福京城因为他们,一扫之前舞弊案带来的晦气和不详,变得充满着希望和朝气起来。

  至于会试舞弊案一事,事情真相查明了,但除了何时灿这样的工具人,其他人还没有立即判决,因为他们身上还有许多别的案子需要查,许多隐匿的财物要追,他们一个个都是刑部的宝藏。

  而作为大理寺少卿的向学明,看着刑部的人忙得飞起,却脚下生风,羡慕不已。

  要不是大理寺的人,已经被太子都处理完了,他们大理寺也能跟着掺一脚啊!

  那些人可是靖国的细作,将他们的案子查明了,政绩和功劳就有了,日后升迁不轻松许多?!

  所以向学明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只可惜,他们大理寺现在就像是一个臭不可闻的大茅坑,许多人都避之不及。

  向学明这心里,是十分地不得劲。

  以前大理寺什么案子都能插&一脚,现在有了这么大的案子,却插&不进去,只因大理寺曾是郑首辅的基本盘,上下的人都是他安排的。

  在会试之后没多久,便是殿试。

  现在皇帝还躺着,所以本应该由皇帝亲自负责的,但皇帝现在起不了身,就只能由太子代劳了。

  眼见殿试到了眼前,乔氏也有些为两个弟弟紧张,殿试只考策论,可以说是当官入职的笔试,极有可能会关系到日后去哪里领职务。

  江玉成叮嘱道:“殿试之前,你都先不要上岳母家去了。”

  乔氏问:“为何?”

  江玉成低声道:“太子有意点咱们爹为殿试主考官之一,咱们得避嫌。”

  乔氏惊讶:“爹又不是科举出身,怎么会……”

  江玉成示意她低声一些,道:“这事爹与我心中有数,但不能与他人多说,你心中记住就行,此时咱们谨言慎行一些,免得给幼安和康安添麻烦。”

  乔氏一想,觉得也是,会试舞弊案的风波还没完全平息,太子快刀斩乱麻地处理了那些冒名顶替的人,但实际上整个案子还在彻查之中。

  在这种对舞弊十分敏感的时候,她作为主考官的儿媳妇和士子的亲姐姐,确实要回避一些。

  “太子殿下应当知道咱们侯府和乔家的关系,为何还……”

  乔氏想问的是,太子为何没有想到避嫌。

  江玉成道:“因为有些事,整个朝堂中,只有爹是最清楚的。”

  至于是什么事,不用多想也猜得到,必然是和雄关、和靖国有关的事。

  看来,太子这次是有意选一些更偏向于主战的士子们,为朝堂注入新鲜的血液了。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乔氏连下人都不往乔府那边派了,就是为了避免引起什么误会,给两个弟弟留下什么把柄。

  很快殿试到来,会试考过了的学子们,一大早就准备好,在宫门口等着入宫。

  就像皇后安排的宫宴一样,入宫参加殿试的学子们,顺利而有序地进入了皇宫中,不少人都被皇宫那巍峨磅礴的建筑给震撼住了,原来这里就是整个国家的权力中心啊!

  殿试中的考官,依旧是太子钦点的,除了老侯爷江淮川作为户部尚书,被点为了第一主考官,连向学明也被点为了读卷官,他还以为自己要继续坐冷板凳呢!

  殿试持续一整天,一直考到日暮时分。

  这一次,所有人的名次,都有太子来点。

  三舅乔康安竟然考中了二甲第七名,也就是整个殿试的第十名,二舅乔幼安也考中了二甲,不过到了二甲二十多名了,幸好二舅是个心宽的,一直都觉得自家弟弟就是比自己会读书,不觉得弟弟比自己考的名次好有什么不对。

  能够考中进士,拥有二甲进士出身,乔幼安已经十分满足了。

  在殿试名次张榜公布之后,太子又做出了十分惊人的举措,除了状元、榜眼、探花三人按照惯例,直接授予了翰林院修撰和翰林院编修的职务,二甲的进士们,全部被太子留在了朝中,并且亲自指派到了六部以及其他各处。

  而中了三甲的同进士们,才被授予了一些地方官职。

  这批新鲜血液的注入,令朝中已经身兼三四个同僚的活儿的老臣们,激动得泪花都出来了,终于啊!终于有了更多的人来干活了!再也不用靠着自己死扛了!

  要不是现在太子梳理了朝中的六部与各处的职务,明确了权责对应的事情,让许多事情都清晰明了了,且简化了不少,估计朝中就要史无前例地出现累死的官儿了。

  虽然朝中人手依旧有些紧张,但今年还有乡试恩科,明年还有会试恩科,到时候又会选拔一批人才来,到时候人手就应该充足了。

  殿试张榜后,各种喜讯传开,与那春日里漫山遍野的鲜花一样,逐渐开遍了山河大地,福京也随着这样的喜讯活了过来一般,处处可见花团锦簇的喜气和祥和。

  现在江遐年跟着乔氏出门参加别人的春日宴,都觉得天地似乎都开阔了许多,大约是知道,祖父和爹,又帮着太子挖出了安国伯不少黑料和罪证吧?

  【可惜了了,竟然被郑老登那个老狐狸逃了!】这是江遐年觉得最遗憾的地方。

  郑老登读书不行,但嗅觉却极为敏锐,似乎在得知会试的题目,由自选改为抽选后,就有些异动了。

  不过那个时候,老侯爷已经派最可靠的江虎出马,带着人死死盯着郑老登,连江玉成都只分到了盯着安国伯的活儿。

  结果是,会试放榜后没多久,江虎就发现郑老登消失了,连具体什么时候消失的都不太清楚。

  江虎对此十分懊恼,没想到得意了一辈子的跟踪盯梢探查本领,竟然老了的时候,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栽了一跟头。

  老侯爷比江虎淡定:“不仅是你没把人盯住,太子那边的人也没盯住,说明是姓郑的有些手段。他毕竟掌权十几年,又是个心思细腻的狗东西,安排几条自己的后路,还不是轻而易举?”

  江虎问道:“现在人不见了,怎么办?他身上还系着许多大案呢,不抓回来以正典刑,难解心头之恨啊!”

  他们这些人当初都守过雄关,都与靖国人生死相搏过,结果背后却出了这种叛逆之徒,不按照规矩将他给办了,江虎心中的不平难以消解。

  老侯爷看着眼前的兴国江山舆图,道:“太子殿下已经往各州各县各处都发了通缉令,他往哪里逃,都久待不了,我猜测他极有可能还是会北上,进入到靖国的地盘去。”

  江虎顿时更急了:“若是让他逃去了靖国,那岂不是更加抓不到人了?”

  听到这里,老侯爷却突然一笑:“我说了,你不要急,咱们在靖国那边也安插了人手。他们能继续细细探查,只要找到了人,就会像解决阙振那些人的家小一样,做得干脆利落。如果……我是说如果,等咱们找到他时,他已经入土了,那咱们就挖坟掘尸,将他挫骨扬灰,让他死了都不得安宁。”

  相对于死后的报复,其实江虎更喜欢让仇人活着承受痛苦,不过现在好像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只能如此了。

  而太子那边,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才勉强将安国伯与郑氏等,他们那一大家子做的恶事查了个七七八八,这还是有江遐年的系统帮助的情况下,幸好现在小十二能写很多字了,所以传消息也更方便了,不然还没那么容易呢!

  对于安国公的罪行,太子依旧选择昭告天下。

  虽然早已经知道,安国伯罪行累累,但看着朝廷那长长的布告时,百姓们还是炸开了锅,这人怎么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做出那么多坏事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爽文 系统 读心  逆袭文  千阳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