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云婵打下手,做到最后她却变成了掌勺的,王香月还时不时问问为什么要这样做。
云婵也很耐心一一解释,比如只有加热水汤才会浓白,盐最后放肉才不会太紧实之类的。
晚饭吃得大家满嘴流油,最后连盘底的菜汤都用饼子蘸了个干干净净。
薛老汉腆着肚子直呼,吃这一顿顶八顿。
云婵捂嘴偷乐,那可不,油水比碳水抗饿多了!
高浓度的糖浆放在那不容易坏,但从地里挖出来的萝卜和新鲜猪肉却容易坏,得空以后就得先把它们料理了。
云婵和薛明照处理萝卜干,老两口处理山猪肉。
山猪肉清洗干净以后切成厚片,揉上盐、辣椒、面粉,晾在大竹盘上等它自然风干就行了。
这样的晾晒方法云婵从没见过,二老做的时候她还抽空跑去看了一会儿,王香月告诉她这样晾出来的肉到时候一蒸就能吃。
晾萝卜干也很简单,萝卜清洗干净以后切成鞭炮似的长条,然后一串串晾在麻绳上就行,一个萝卜切一串,一会儿工夫就起了十几大串。
院子里现在还堆着还没整理完的木柴,再放上几个晾肉的大竹盘位置就不够了,萝卜只能晾在院子外。
找两棵树,在中间牵上根麻绳,把萝卜干晾上去,远远瞧着就像在门口挂了片白帘子。
干活的时候来往村民也都过来围观,问他们这是做啥呢。
云婵也不藏着掖着,直说这是在晾萝卜干,这样挂着晾的萝卜干不容易发霉,同理其他蔬菜也都能这样晾成干。
深受萝卜之苦的不止薛家一家,都秉承着不能浪费的心态快吃吐了。
这下可好,有了晾萝卜干的方法其他人也有样学样,一时间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挂起了‘白帘’,又给冬日里存下一样菜。
这些日子事情太多,云婵早把土豆苗忘在脑后了,但薛老汉可时刻惦记着他的宝贝土豆,每天都要去看两回,早上一次晚上一次,每周去浇两次水。
一段时间的侍弄下土豆们不负众望,颤颤巍巍长出了翠绿色小苗苗,看着很是可爱。
自从上次逮了山猪回家,薛明照就再没上山,在家住了一周,一是不放心云婵的身子,想多陪陪她,二是得等云婵身子好些一起去县城把糖卖了。
从糖浆到糖丸只剩最后两步,男人在媳妇的指挥下,将拐枣粉倒入糖浆里搅拌均匀,最后沾上熟糯米粉揉搓成大小均匀的糖丸就行了。
在去县城的前一天,云婵特意找王香月要来一块白麻布,用红色的野浆果榨汁浸染出两块粉布。
把晾干后的粉布垫在金家送来的竹篮中,然后将糖丸统统倒进去,最后再用另一块粉布盖在上头挡灰尘。
起初几人还不理解云婵这是在做什么,后来发现经过这样一番折腾,这糖丸不一样了。
黄褐色裹着白色粉末的糖丸,静静躺在嫩粉色精致竹篮中,看起来就是比放在破碗里的贵!
翌日清晨,薛明照正准备去隔壁借驴车,却被云婵拦下了。
“这县城也不远,不到半个时辰就走到了,咱们不带什么重物就不必用驴车了吧?”
近些日子吃的好睡的好,家中重活也不用她干,日子舒心,气色很快就养回不少,只是光静养也不够,出去走走也是锻炼身体。
薛明照看着云婵俏生生的粉脸,以及红润起来的唇瓣,点点头同意了。
走到村头,沿着河水往东走就能到县城。
村头的小河名叫青溪,云婵眺望青溪对面的梨山村,忽然就想起了婶子一家,好像有好一阵子没听到她家的消息了呢。
她嫁到薛家来满打满算也就一个月,可以前的那段日子恍若隔世,就连上一世的记忆也好像十分遥远了。
等下次再遇到庄雪儿,可要问问她最近有没有回娘家,知不知道自家婶子现在过得如何,尤其是她那堂哥云天旺,真的被赌场扣下打断腿了?
这次云婵养病庄雪儿也来探病了,只是当时除了她,还有不少其他邻居在场,所以没能多聊。
最近但凡和薛家有点关系的,都想来探病,可到底是真探病,还是来凑凑热闹的想来见见那就不知道了。
后来薛老汉见势头不对,赶忙对外宣称儿媳要静养,薛家这才清静下来。
进城交了门税,两人径直走上买卖街,找到上次来的徐记粮铺。
屋子两侧堆满敞开口的粮食袋子,粮食里插着价标,当看到大米时云婵目光微顿。
只见上面赫然用黑墨写着二十文一斤,上次来好像大米是十六文一斤,果然涨价了……
“二位客官想要点什么?油、盐、糖、米都齐全得很。”
徐掌柜正在柜台里清账,用余光扫见客人进门,口中迎人,待拨下最后一颗算珠方才抬头,发现来人居然是上次要卖糖的小夫妻!
“哈哈,原来是你们。”他捋捋胡子笑着走出柜台。
云婵微笑:“您还记得我们?”
徐掌柜扬眉:“那是自然,不知娘子所说的‘老夫不曾见过的糖’可带来了?”
这夫妻二人男人英武,女人温婉,虽衣着朴素,但浆洗得十分干净,说话也客客气气,没有半点俗气,还开口要卖糖,他当然记得清楚。
云婵抬手将竹篮放在身前的柜台上,揭开粉帕,推向徐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