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像王立王大哥家,一家里两个病人,吃药也吃空了家底。
再就是花娘这样的,虽说有丈夫,可那丈夫好似个摆设,和没有无甚区别……
日子难过的人家很多,且各有各的苦楚,若要平均分配一样的数量,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这点于村长当然考虑过,还专门为这件事在昨晚找了邹家、白家的两位老人,一齐商定每户人家能借的斤两。
他将手中薄纸展开,朗声道。
“这个问题问得好,每家每户的情况不一样,斤两当然也不同,具体数字是我与邹老、白老一齐定下的。”
于村长扬起下巴,遥遥点头与两位老人示意。
“若是大家信我,就按着这定好的量去走。”
旋即,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阵叽喳声后,人群里传出几道声音。
“老村长还有啥信不过的,按您说的来。”
“是啊,您的为人我们都清楚,您说啥就是啥。”
于村长闻言大乐,抚抚花白的胡子,一抖手中薄纸,大声开念,声如洪钟。
“胡美玉家,十二斤。”
“李昌茂家,七斤。”
“杨大桦家,三斤。”
……
“许花娘家,十斤。”
挤在人群中间的花娘忍不住伸手掐了自己一把,感受胳膊上传来的钝痛一阵恍惚,有吃的了……
有吃的了!她吸吸鼻子,攥紧拳头,踮着脚尖眺向那堆土豆。
自己和女儿这个冬天,能少受些罪了!
小院里薛家四口站在院门后,透过缝隙往外瞅,嘈杂的声音不断传来,每个人的脸上都笑意盎然,薛老汉咧大嘴巴,看得嘿嘿直乐。
于家大房媳妇坐在院子里纳鞋底,打趣道。
“薛叔,不知道的还以为您才是那个借到粮的呢。”
薛老汉红光满面,头也不回地道。
“丫头,我薛大福经年累月受人帮衬,不曾想,也有翻身帮别人的一回啊!我能不高兴吗?”
“看着大家伙儿高兴,我就高兴!”
王香月也一样,站在薛老汉身边神色有些激动,瞧着乡亲们的笑脸,打心眼儿里开心。
另外一边,薛明照凑到媳妇跟前,握住她汗湿的小手。刚刚来的路上媳妇就自顾自地走,也不理他。
云婵飞快抬眼瞟了一眼低头穿针的于家嫂子,将手往外抽,却怎么也抽不动。
只能咬唇瞪他一眼,任他握着。
薛明照觉得媳妇瞪人的小模样特别可爱,但到底在外不方便,就只默默握着手什么也没做。
被这样一打岔她倒是不紧张了,手掌相扣,对方的手心温暖干燥。
云婵思绪飘飞,到底什么时候不苟言笑的薛明照,变得有几分无赖了?
要是男人知道媳妇现在的想法定会很无奈。
有如花似玉的小美人日日陪在身边,叫他如何再板得起脸?再说了不无赖几分,指着云婵主动投怀送抱,怕是再过几个月,也拉不上手。
外面的单子很快就念完了,于村长放下薄纸喘了口气,转身冲院子喊道。
“大福啊,你们出来吧。”
薛老汉听见唤声,拉拉衣襟,打开院门带着家人踱步而出,走到村长身边。
大榆树下是个小土坡,树下的位置比较高,站在上面视野更清晰。
他微微低头看着下面乡亲们熟悉的脸孔,想张口说些什么,话到嘴边却没吐出来,憋了半晌眼眶通红。
刚刚还热闹嘈杂的人群逐渐静下来。
他勉强扯开嘴角道:“老头子嘴笨,只想跟大家道声谢。”
“当年我家小子想学武,我薛大福无能,是李大哥把家里卖鸡蛋的铜板匀给我,是胡老太太送了我家小鸡仔。”
“还有老金头、王二姐、于村长家一起凑了铜板借给我。”
被点到名的几位邻居有些不好意思,口中嘟囔着,这有啥的,眼底也略略发红。
薛老汉低头缓了缓,再次开口。
“再后来我和香月都病了,也是大家伙东拼西凑才让我家能缓口气,慢慢活过来……”
“如今我薛大福没忘了诸位的情,别的不多说,撑过冬月,待到春来,大家来年一定会越过越好!”
话音落地,人群中不知是谁吼出一声。
“越过越好!”
接着便听到更多声应和!
“对!越过越好!”
“没啥难关过不了!”
凉凉秋风吹不散一腔热意,比起半刻钟前,所有人的眼神里有了光,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望着小坡下一张张朴实的脸,云婵觉得自己一点也不紧张了。
昨日刚见过的吴大虎、许花娘,来家里专门道过谢的金老头,帮着婆母王秋月一起裁过样衣的胡老太……
其他眼熟或不眼熟的,都是昌义村村民,也无甚好怕的。
随着后腰被轻轻一推,云婵向前两步,从旁边筐子里拿起一个土豆举在手中,微微扬起下巴温声道。
“我给大家讲讲土豆的储存方法,秋冬天冷,放在通风处一时半会儿不会坏,想留的时间更长可以挖一个一两米深的地窖,放在里面窖藏,过冬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