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婵将袖子用布带绑在手臂上,与大家一起在厨房干的热火朝天。
特意从于村长那里借来了纸墨,削出一根细木笔蘸墨汁,记下了所有数据。
一斤松树皮配十桶水,熬煮半个时辰,放入羊毛浸泡两个时辰,然后再浸入配比好的明矾水中泡一个时辰。
记录好详细数据才能保证每一批货品的质量,免得这一批颜色染深了那一批颜色染浅了,最后织出来的毯子不好看,虽说纯手工制作不免有瑕疵,但能避免的还是要尽量避免。
旁边花娘看着云婵拿木棒写写画画,她也来了兴趣,拿去画了两笔,不禁大呼云婵聪明。
“这可比毛笔好用多了!”
这也是下策,毕竟毛笔云婵是真的不会用呀。
“回头你也削支木笔,我教你记数。”
“我?”花娘一愣。
“是啊,我想着到时候如果我忙不过来,你和雪儿姐可以多帮帮我,每天记一下谁都做了多少张毯子,到时候也好结工钱,这个不难,很好学。”
说罢她凑过去小声道:“我再另外给你们工钱。”
花娘一听连忙摆手,刚想拒绝便又听云婵道。
“就这么定了!我可是说过要养你的!”少女笑靥如花,俏皮地冲她眨眨眼。
片刻后她清清嗓子,认真点头:“学,我肯定好好学。”
头几天云婵每天都在毛线坊泡着,生怕出纰漏,家中半数银钱全投进去了,且早已应下张玉儿,不敢不尽心。
当所有人都陆陆续续织出合格的毯子后,她才松了一口气,紧接着从家中摸出白色绣线分发出去,让大家在毯子的右下角绣上一个半指长的月牙,说这就是咱们的商标。
没人懂云娘子说的商标是什么意思,但都依言照做。
既然决定做长久营生就不能总借吴家驴子,在云婵忙活的当间薛明照去牙行买下一辆驴车,特意选了贵一些但体力好的壮年驴子,取名小壮。
当晚云婵回到家,看见院子里的驴子一阵欣喜,绕着它转了两圈,摸摸它毛茸茸的头。
男人从旁递了一句话来:“张玉儿托李掌柜转告你,这段时间她准备长住元县,宅邸在杏花街第二户,到时候毯子直接送到那里就行。”
她掰着指头开始算。
因为是计件付费大家手脚都很麻利,除了头开始的几天手艺生疏做得慢,后面基本可以保持两天半到三天织出一张毯子,如今已攒有二十多张。
“再过两天,等攒到三十五张毯子,一齐送过去。”
在张玉儿的计划里,这毛线毯子的买主不会是平民百姓,所以在定价上不含糊翻了一倍还多,要三两八钱。
云婵知道了也仅是点点头,她卖给张玉儿以后,张玉儿卖给别人多少钱她不管,只要能卖出去,卖三十八两都算她的本事。
忙碌的日子过得飞快,攒到三十五张毯子以后,云婵第一时间送到了张家府邸,拿到了五十二两五钱货款,以及下一批的定金。
两天后,郑大从酒楼休沐回家,跟媳妇讲了件趣事。隔日上午,庄雪儿便兴冲冲拉着花娘跑去讲给云婵听了。
话说张玉儿那日拿到毛毯后,并没有着急去卖,而是送了几张到县尉夫人那,而后县尉夫人便邀请城中富户,还有县薄、县令家的小姐,组了个围炉茶会。
茶会当间说说笑笑好不热闹,一阵料峭春风吹过几位千金打了寒战,县尉夫人忙命人取来毛线毯子,让他们搭在腰间。
这没见过的绒毯轻薄保暖,颜色还漂亮,一下就成了众人议论的焦点,询问下才得知是从一个叫玉织布庄的地方拿的。
与此同时县尉夫人给出了个消息,这是新奇玩意儿,数量不多也就十几二十张,想要的话可得快点叫下人跑一趟。
于是这第一批货压根没有放到铺子里去卖,便被抢空了。
有消息不够灵通去晚了的,急急问布庄掌柜下一批毯子什么时候到,到时可要第一时间给他们送到府上去,夫人小姐都等着呢,别家有的,自家当然不能没见识!
布庄掌柜也笑着应下,只说约莫半个月后就能有了,还请再等等。
庄雪儿讲得绘声绘色,好似自己亲眼见到的似的。
“玉织布纺的东家可真厉害,一眨眼,就把这么贵的东西卖光了!”
花娘在意的则是,她们做的这些毛毯,真能卖到那么贵?
“当真是三两六钱?”
云婵边缠毛线边笑:“对于富家老爷们来说这点银子不算什么。”
郑大的消息定是从李掌柜那听来的,那李掌柜的消息肯定没错,就是不知道郑大从中夸大了几分,只不过事情大约就是这样的事情了。
这样也挺好,不赚穷人的辛苦钱。
棉被也能盖,按以前的价格四钱银子就能做一床棉被,就算按涨价后的价格一两多也能做出来。
本身羊毛毯子的买家,就不是普通百姓,至少现在还不是。
而且张玉儿这手营销手段是真不错,若是让云婵自己去卖,她是没有这个本事的,既搭不上官家夫人的线,也想不出这些弯弯绕。
有些钱,真的只能让合适的人去赚~